18、《净水如意宝》中介绍了名言中否定自证识的四大过失,这四大过失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逐一体会之后,再进行回答。
答:这四大过失是:1、应成名言中识无法清楚、明了地现见自己;2、名言中要现见自己的识,只能靠猜测,这就和明了其他人的识没有区别了;3、名言中识的存在,就没有任何能立的根据了;4、应成名言中也安立不了境识——根识了。
这四个过失具有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体会时,首先要体会到自证识的涵义,即“自”是自体的意思,“证”是证知的意思。“自证识”是说心识的自体能证知自己,即具有自觉的证知作用。
眼等六识的作用,都只能是取相应的对境,比如眼识的作用,只能是见对境的色法,耳识呢,只能听对境的声音等等,如果它们没有自证的功能,那么就只能取对境,而不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自证,就是识能清楚地了知自己在做什么的功能。比如眼识见到了外面的人,同时也能知道自己看到了对面的人;耳识听到了街上嘈杂的声音,同时也能知道自己听到了街上嘈杂的声音,乃至于意识在盘算自己怎么过这个年,同时也知道明知自己正在想这个年怎么过等等。
这样亲身体会了自证的涵义后,再来逐一体会在名言中否定自证识的四个过失。
如果心识无法明了自己,那么虽然眼识等在做上面的事情,但它们都无法明知自己正在做什么。这是过失一。
这样的话,要明知自己在做什么,只能通过比较、推理去很清楚的了解,这就和猜测别人的心识没有差别了。而且一般凡夫不具备他心通,无法真正猜到别人在想什么,在听什么,在感受什么。那样也就应成名言中对于自己的心识也无法明知了。这是过失二。
这样,识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明知,一切都是迷迷糊糊的,就像在黑暗中一样,这样根本不可能证明有识的存在。这是过失三。
这样在名言中,就连取境的诸识都无法安立了。这是过失四。
总之,以上在名言中否定自证识这四个过失,一个比一个严重,都违背了现量,形成了断灭、诽谤名言的过失。而如果建立了自证识,则名言中的一切见闻觉知等,都可以完善地建立起来了。如果大家以体会的方式,去品味这些话的意思,就能通达而感受到自证识在名言中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