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4.分析从“大乘若不成”到“有诤故应舍”的思路。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68

24.分析从“大乘若不成”到“有诤故应舍”的思路。

答:“大乘若不成。汝教云何成”——首先请傲慢声闻陈述声闻乘成立的理由;

“二前成此故”——对方提出声闻乘是双方共许的,因此是佛说的清净教法;

“初于汝不成”——至少你们生下来的时候是不知道声闻乘是佛说的,那你们后来为什么会接受呢,肯定是因为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就促使对方陈述声闻乘成立是佛说的理由;

“何缘信彼典,大乘亦同具,不然二许真,吠陀等成真。”——对于对方提出成立佛说的两条标准,即传承清净,及符合戒定慧三学,大乘其实也一样具备的,并指出了不能仅以共许就下结论,否则信吠陀的人共许他们是真实的解脱法门,那也应该成立了。

“大乘有诤故”——傲慢声闻认为,大乘是否符合这两条标准,存有疑问,所以不应该成立是佛说;

“外与教有诤,教内亦互诤,有诤故应舍。”——有争议就应该对争议进行认真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舍弃,如果是这样,那外道对内道,内道十八部之间都有争议,那是否都要舍弃了。

这三颂确立了衡量一个法门是否是内道的标准,同时否定了两个不正确的方法。这个正确的标准有两部分,就是全知在解释“何缘信彼典,大乘亦同具”时说的:“然从可信赖的传承师前获得听受,而且此是现于律藏、入于经藏、不违论藏法性而阐述真实道之教”。另两个错误的方法,即是“二前成此”与“有诤应舍”,因为他们有不遍的过失,不能成为比量。

在分辨内外道时,一般人会和傲慢声闻一样,会想当然地用“二前成此”与“有诤应舍”去分辨,但是这不是正确的方法,因此不会有效地区分出内外道,也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最合理的,应该从这两条标准上去观察,即一、传承清净,可以一直追溯到佛陀,二、所有的法义,与三藏所诠释的戒定慧三学相一致。凡是符合这样的标准的,都是清净的内道圣教。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5、请分析全知对“于能诠大乘教断诤”的注释中,从“诸声闻部认为”到“而令密意百川于慧海中融为一味故”这部分的结构。
下一篇: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入灭,能作一切义。”意思是佛陀能像摩尼宝和如意树一样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望,给众生带来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利益,那佛陀是否就像外道所谓的“大自在天”、“上帝”那样,是万能的呢?
 2、寂天菩萨说:"故求灭苦者,当生般若慧。"请问你学般若法门的目的是什..
 29、请分析寂天菩萨对数论派的遍计神我是如何进行逐步破除的。
 22、按照“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极寂静”去修行,是..
 27、分析“断诤”中“彼等摄义”的结构,并总结你学习这段摄义的启发。..
 20、对于基的所诠空性义的断诤,为什么不单单从基的角度,而需要从基道果..
 4、如何才能更好地“吃透其中的科判和文句,明白它们所指的实际含义”?并..
 25、请分析全知对“于能诠大乘教断诤”的注释中,从“诸声闻部认为”到“..
 6、世俗的意思是虚相,那么是否一切的虚相都是世俗?
 24.分析从“大乘若不成”到“有诤故应舍”的思路。
 13、以不了义法的三个特征“有密意、有必要、以理有害”,来分析《般若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米觉多杰教言(第六天)[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中阿含经卷第六[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宋高僧传 8 遗身[栏目:宋高僧传·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