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皈依问答(二十四):“皈依僧竟,终不皈依外道邪众”这个誓愿,具体应该如何落实?
 
{返回 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5

皈依问答(二十四):“皈依僧竟,终不皈依外道邪众”这个誓愿,具体应该如何落实?

答:皈依了僧宝之后,就应坚守皈依戒,再不皈依外道邪众。外道中有奉行善法的,有奉行恶法的。但都没有解脱的希望。

    《优婆塞戒经》中,对外道徒众与内道的僧众的差别做了清楚的说明:“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应当次归依僧。”

    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应该看到外道徒众,无惭无愧,没有如法地安住,虽然在修道,但是没看到正路,虽然在求解脱,但是没有得到正要,虽然得到了很少的世间善法,但是悭吝护惜,不愿意告诉别人,对于不善的行为,当作是善行。而内道佛僧则很寂静,心里充满慈悲,少欲知足,如法地安住,修行的是正道,能获得正解脱,获得解脱后,又能传授个他人,因此应当再皈依僧宝。

    因此佛弟子应该常亲近僧宝,远离外道,而且应该远离占卜。《优婆塞戒经》中说:“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若优婆塞不能习学如是所说,轻慢比丘,为求过失,而往听法,无信敬心,奉事外道见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诸宿,是优婆塞不名坚固如法住也。”

    意思是说:“如果居士常能到寺院僧坊,去亲近诸比丘,亲近后,便请问佛法,请问后,当认真听法,听后则应受持,忆念不忘,这样就能通晓法义,通晓之后,再去传授给其他众生,这就是居士应奉行的自利利他善行。如果居士不学上面所说的善行,反而轻慢比丘,寻找比丘的过失,去听法的时候,没有信心,也不恭敬,反而去奉事外道,认为外道有功德,对于外道所讲的日月五星等的卜筮深信不疑,这样的居士就称不上坚定地如法而住。

    导师佛陀在《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中,还开示了宁于如来起不善业,也不能去供养外道邪见者:“佛言:‘迦叶,如汝所言,若有众生起念如来,思忆如来,观缘如来,是等一切悉皆当得涅槃果证。’大德迦叶白言:‘世尊,如我解知佛所说义,宁于如来起不善业,非于外道邪见者所,施作供养。何以故,若如来所,起不善业,当有悔心,究竟必得至于涅槃,随外道见当堕地狱饿鬼畜生。’”

    意思是说:佛对迦叶说:就像你说的那样,如果众生思念如来,缘如来观想,这一切众生都将证得涅槃果位。大德迦叶禀告说:世尊,我这样来理解导师佛陀所说的含义,即宁可对如来做不善业,也不要对外道邪见者去做供养。为什么呢,如果对如来做了不善业,将来忏悔的话,最后必能证得涅槃,但是跟随外道见,则当堕入于地狱、饿鬼、畜生道了。

    导师佛陀还比喻说明了恭敬供养内外道的区别:“佛言:‘迦叶,如汝所言,迦叶,设有人天骂赤栴檀,以手打捶速撩弃地,迦叶,于意云何,如是人者有何等香?’迦叶白言:‘而是人者有栴檀香。’‘如是,迦叶,若有众生眼见、耳闻,及口宣说于如来者,当知是人有解脱香。迦叶,有人执把于粪污已,以诸伎乐一切众华而供养之,如是人者有何等香?’迦叶白言:‘世尊,是人唯有粪秽臭恶。’‘如是,迦叶,其有亲近、恭敬、供养诸外道者,当知是人亦复如是。”

    意思是说:佛陀赞许了迦叶尊者的话。并且继续对迦叶尊者说:如果有人或天籁骂红旃檀,并且拿手捶打,最后仍到地上,迦叶啊,你觉得这人身上会有什么香?迦叶尊者说:这人会有旃檀香。佛陀说,是的,迦叶,如果众生见到了佛陀,听到了佛陀的声音,并且谈论佛陀,应知道这样的人就有了解脱香。迦叶,如果有人抓了粪便涂到自己身上,然后别人用各种音乐和鲜花对他作供养,这样供养的人身上有什么香呢?迦叶恭敬回答说:世尊,这个供养的人,只会有粪便的恶臭。佛陀说:是的,迦叶,亲近、恭敬、供养各类外道的人,也是这样的。


{返回 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皈依问答(二十五):三宝弟子每天都应修六次皈依法门,你如理遵行了吗?
下一篇:皈依问答(二十三)“皈依法竟,终不皈依外道典籍”这个誓愿,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落实?
 皈依问答(三十五):如果真正皈依了法宝并修学,对自己与他人在现世当中能..
 皈依问答(二十五):三宝弟子每天都应修六次皈依法门,你如理遵行了吗?..
 皈依问答(二):请静思五分钟,追问自己因为哪些原因导致必需要皈依佛陀?..
 皈依问答(四十二):在皈依时应发的四弘誓愿具有什么样的甚深含义?..
 皈依问答(三十七):一个人如果真正皈依了法宝,在他身心相续上会有什么转..
 皈依问答(十三):为什么无上导师即佛宝?
 皈依问答(六):本师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尚未出世,那现..
 皈依问答(三十四):真正皈依了法宝而尚未产生闻思修正法功德的人,是否也..
 皈依问答(十四):为什么说无上救护即法宝?
 皈依问答(四十九):什么是他皈依和自皈依?答:他皈依即是因皈依,即皈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栏目:妙祥法师]
 二、活佛的出生[栏目:金山活佛神异录]
 哪个是我的「自我」9 道及果[栏目:哪个是我的自我]
 树立慈悲法幢[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尊重就是信任[栏目:白云禅师]
 学道者的魔障 第三篇 生死烦恼[栏目:学道者的魔障]
 7.丑陋的小孩——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栏目:藏传百业经故事集]
 丈夫别恋怎么办?[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九十七年住持精进禅修导师开示[栏目:惟觉法师]
 刚刚步入佛门有哪些步骤?[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