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愿性之4:愿性的层次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03

愿性之4:愿性的层次

梁乃崇教授

愿性的层次最浅的就是要「下决定」,也就是要有取舍。相较于理性的想东想西、相较于感性的情绪而言,愿性就是「下决定」,就是「做抉择」。而在做抉择时,层次较低的就是犹豫不决,这是在最浅的层次;再上面一点,就是自己可以明确做决定,所展现出来的就是「意志」。而「意志」这个地方也有深浅,也就是自约。

愿性是做抉择,不过不是要不要吃素、要不要读大学?而是要提升到更高层次的人生的抉择;但这也还是在意志的范围。愿性层次再高一些就会进到一般宗教所讲的「信仰」的层次——不是这一生的抉择,而是累世生命的抉择!想到的是自己这个生命在承担什么?这是所谓的「使命感」了,层次更高、范围更大了。

进入到使命感这个层次,这样的愿性境界已经不是意志的部分了,而是有相当程度的超越;如果再进一步,就可以变成菩萨大乘——会体验到自己内心的菩萨的无始清净大愿,能体会到这里,已经超越了意志、使命感,是意志、使命感所不及的范围,这就是发菩提心了!到了这个境界的话,愿性这个面向就进入了直觉,它可以「无畏」,直觉的阶段是大无畏的!

所以,理性、感性与愿性这三个面向,到最后都进入了直觉;进入直觉以后,就是汇归到菩提心。直觉就是从菩提心出来的感觉,所以直觉也可以说是「率萨埵性而行」,亦即儒家所说的「率性而为」。

(摘录整理自2005年7月3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理性 感性 愿性 儒家 率萨埵性而行 率性而为 直觉 菩萨 面向 层次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愿性之3:理性与感性的超越
下一篇:愿性之5:教孩子要从willing开始
 业报未净难修行
 被知世界只有相对的真相
 生死大事之15:认识死后的世界
 反省、忏悔、消业与还债
 生死大事之14:如何实质帮助亡者(二)
 学会控制内心负面的想法
 实修实证之2:「不共法」才是真正的佛法
 假设、实验、真理
 四无量心之7:拒绝「不慈」
 拿掉「钱牢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十四祖 师子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2 悟后修与悟前修[栏目:元音老人]
 低下头 1995.12.1~1995.12.15[栏目:星云日记]
 第二篇 实修 2.2.4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修法对或错[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不思议品第六[栏目:南怀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