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皈依问答(四十三):如何解释三宝中“宝”的含义?
 
{返回 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6
皈依问答(四十三):如何解释三宝中“宝”的含义? 

答:宝是珍宝的意思。三宝即是说佛法僧珍贵无比,犹如三种稀世珍宝。

在弥勒菩萨所造的《宝性论》中,以世间稀世珍宝的六种珍贵性为比喻,从六个角度介绍了三宝的珍贵价值:“少出现故无垢故,具势力故世严故,殊胜故及不变故,以此六因称胜宝。”佛法僧所具有的六种义是1稀有;2无垢;3具势力;4庄严;5殊胜;6不变。

一、稀有(少出现)。世间珍宝稀世罕见,与此相似,没有善根的人,即使在百千万劫中也难得值遇佛法僧三宝。

以娑婆世界为例,有佛出世的称为明劫,连三宝的名字也听不见的称为暗劫,而明劫和暗劫是交替循环出现的。从时间上看,明劫时间极短,暗劫时间极长。比如过去出现了现喜劫这一明劫后,随后就有一百个暗劫连续出现,在具圆劫中有佛出世,此后又有一百个边鄙劫连续出现。再比如我们现在是处于有佛出世的贤劫,此后将会有六十恶种边鄙劫连续出现。即使是生在明劫之中,很多未曾种植善根的众生,也还是遇不到三宝,长劫在恶趣中感受苦报的众生更是如此。由于三宝于世间中少有出现,故称之为胜宝。

二、无垢。世间珍宝明洁纯净,与此相似,佛法僧三宝也离开了一切有漏的垢染,清净无比。

从佛宝来说:具有两种清净,即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佛宝不仅是自性清净,而且远离了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客尘,现前了离垢清净。

从法宝来说:远离了一切业惑的杂染,以及其因——非理作意。又道谛具有“清净、显现、对治”三种功德,所以法宝也是极为明净的,

从僧宝来说:由于具有无有执著的如所有智和无有障碍的尽所有智,所以是极为明净的出世间无漏智慧。

三、具势力。世间珍宝具有消除贫困,带给人们财富的能力,与此相似,佛法僧三宝具足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等无尽的功德,所以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德与能力。比如《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诸灾及恶趣,身见亦小乘,如是经久劫,一切皆救护”。这一偈颂中讲到:一切在世间、灾难、恶趣、身见、小乘和外道中的众生,以佛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一切都可以获得救护。

四、世严。珍宝是世间最好的装饰品,戴在身上可以使身体庄严,在房屋里陈设,可以使环境庄严。与此相似,佛法僧三宝能庄严众生的心,因为以三宝的感化可以让众生的心变得贤善,让众生的相续充满福德。

比如《施宝童子请问经》中说:“皈依佛者,一切善法都会明显增上,知惭有愧;皈依法者,常不放逸,具有诸多功德,恒时能忆宿世,具有修法的缘份与福德;皈依僧者,自心堪能,具足众多等持,总持法门,种性恒时高贵,梦中也不离佛法僧”。由于三宝是一切众生善心福德的源泉,所以成为一切世间的殊胜庄严。

五、殊胜。世间珍宝的价值超过一切的世间物品,与此相似,佛法僧三宝因为具有出世间的功德,完全超越了世间,因此是一切世间法所望尘莫及的。因为在三有世间所摄的一切法中,根本没有二利究竟的“两足尊佛宝”,也不会有具道谛、灭谛的“离欲尊法宝”,也不会有具两种清净智慧的“众中尊僧宝”。正因为三宝在一切法中最为尊胜,两足尊佛,离欲尊法,众中尊僧,由具有最上义故,堪称最为殊胜之宝。

六、不变。世间珍宝不会因为赞叹或毁谤而发生改变,与此相似,三宝的自性是无漏法,也根本不会受到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影响。无论是众生信解也好、诽谤也好,甚至砸佛像、烧经书、毁寺院等,三宝都不会因为这些因缘而有毫许改变,

弥勒菩萨以人们能理解的顶级世间珍宝为例,详细地分析了佛法僧三宝的六个意义与价值。佛弟子应该对此深刻领会,并牢记于心,时时忆念,增上对三宝的皈依之心。

{返回 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皈依问答(四十四):导师佛宝获得的究竟圆满的自利利他的功德包含哪些方面?
下一篇:皈依问答(四十二):在皈依时应发的四弘誓愿具有什么样的甚深含义?
 皈依问答(五十一):因皈依和果皈依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皈依问答(二十九):诽谤佛法会导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皈依问答(三十三):佛宝与僧宝是有情,因此供养佛宝与僧宝可以获得福报,..
 皈依问答(四十四):导师佛宝获得的究竟圆满的自利利他的功德包含哪些方面..
 皈依问答(七):对佛宝的皈依有几种动机?请反观你自身现在的皈依动机是哪..
 皈依问答结语
 皈依问答(九):结合圣者法王如意宝的传记,思维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功德..
 皈依问答(二十二):“皈依佛竟,终不皈依天魔外道”这个誓愿,在现在的时..
 皈依问答(一):修学佛法有没有捷径?
 皈依问答(十二):请对照十法行,反省自己对法宝的皈依心是否已经生起,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想说一声感谢[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佛化家庭手册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67.夹山善会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七 十二、广释种现缘生分别[栏目:韩镜清教授]
 菩提种子,化一为无量[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五、三种三观[栏目:吴汝钧教授]
 7-听的那一刻[栏目:法义精华]
 学佛重心不重形[栏目:心律法师]
 十二届:柏林夜话分组座谈——观音殿前老和尚开示[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无罪”是四地精进的真实指标[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