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2.出家到成道
 
{返回 佛法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8

2. 出家到成道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人,他的父亲是当时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释迦”是他所在家族的族名,“牟尼”意译为圣人。“释迦牟尼”则是他成道后,人们对他的尊称。 传说摩耶夫人(释迦牟尼的母亲)快生产时,按当地的风俗,要回到娘家去,然而在回家的途中,路过蓝毗尼花园,看到了花园里的一棵美丽的无忧树,她将左手攀着这棵大树的树枝时,悉达多王子就降生了,蓝毗尼花园的遗址现已由尼泊尔政府作为佛教胜地加以保护,迎接来自世界各地佛教徒们的参拜。

  根据《金刚仙记》里记述:在佛陀出世的时候,有三种祥瑞之相。一、空行(即足不落地),二、七宝莲花承接足底,三、行走时足底离地四指,足底千辐轮相,映照地上,整个十方世界光明普照,据载当时正是中国周召王时期,召王见到五色祥光,非常惊异,询问在场的各位大臣此瑞相的象征涵义,当时有一位太史公奏道:“此五色光预示西方有一位大圣人出世,这位圣人将使天下顺从和敬仰他,他无须讲话,天下人自会信仰归顺,他的法句将于千年后流传到中国。”于是周召王下诏将此事刻于碑上以昭示天下。。。

  再说摩耶夫人生下悉达多太子后不久就去世了,幼年时代的太子是由姨母抚养长大的。净饭王晚年得子,喜出望外,一心希望他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圣王;他聘请当时著名的学者,教导太子文学、哲学、算学、兵法、武术,少年时代的太子天资聪慧,闻一知十,没几年便博通了一切学问,也拥有优越的体力角斗,和超人的射箭武艺,然而在无忧无虑的年龄里,他却表现出与其他同龄的孩子决然不同的特点,喜欢沉思、默想,身边的日常小事,常心有感悟,在一次出游的途中,见到一位饥渴疲惫的农夫用皮鞭拼命抽打着一头耕地的牛,鞭打处鲜血淋漓,被耕犁后的土地里翻起的虫蚓,被飞鸟啄食,飞鸟还未吃饱,又被天上的秃鹰吞唑。这种弱肉强食的情景使他感到世间的不平等,另一次在路边见到一位衰弱不堪的老人形同骷髅,一步三颤,气短无力。又见到呻吟苦熬的病人,生命垂危的样子,不远处嚎哭送葬的人群,抬着死者的棺材。。。这一幕幕苦景在少年太子的心中重如千斤。“人生为什么这么苦?苦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才能解脱这些苦?”太子在心里反复苦苦地自问着,却找不着答案。太子因此更加努力地读书、思索,刚开始时把希望寄托在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书》上,但书中没有解答他的问题,经过反复的思索后,太子意识到,“知识”和“王位”无法真正解决人生的生、老、病、死诸苦,这使他陷入更深层的思索中,于是下定决心出家。净饭王无法明白儿子为什么在这些难以解答的问题上烦恼不堪,他曾百般相劝,但面对儿子提出的问题,却哑口无言,只好期望以人生的享乐、美色,去冲淡儿子心中的胡思乱想。于是在太子十六岁那年,净饭王命令太子结婚,娶邻国的公主耶输陀罗为妻,六年后生下一个儿子:罗喉罗,既使如此,悉达多太子还是没有改变出家寻求解脱之道的想法,而且想法与日俱增。净饭王得知儿子的心事又为他建造了春、夏、秋、冬四季宫殿,并赏赐众多美女,昼夜欢宴,歌舞笙华,期待以富贵快乐的生活改变太子出家的想法,然而在悉达多太子的眼里,这一切只是过眼烟云,溺人的泥坑和熊熊燃烧的火宅,反而更坚定出家的决心,终于在一个月圆光辉的夜里,不辞而别离开了他的王国进入一片广茂的森林,在这里他脱下王子的衣服,剃去须发,成为一位修道者,那年他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

  得知王子出家后,净饭王非常震惊,多次派人劝说太子回心转意,但都被拒绝,无奈为保护太子的安全,净饭王从亲族中选派了五个人,随同太子出家,这五个人在佛陀成道后即成为他首度的五位弟子。也是佛教僧伽组织的首批成员,史称五比丘。他们分别是憍陈如、额鞞、跋堤、十力迦叶、摩诃俱男。悉达多王子带领他们寻访了当时印度的几位著名学者,跟随他们学习苦行、禅定等修持方法。古代印度哲学流派很多,据说当时有六十多种,他们对人生的目的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不同程度的见解,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一派,宣扬“断灭论”,认为人死后,一切归于断灭,不再有任何形式的存在,死亡即是一切的终结,唯有眼前的一切才是真实的,在这种世界观的引导下,主张及时行乐、纵欲;因为死后一切皆不存在,更不承认“业力”的作用。与此相反的另一派则认为人死后还有一个不灭的灵魂,人要想得到灵魂的安乐,就必须在生前通过严酷的苦行而达到解脱的境地。此一思想被当时的很多宗教团体奉行着。佛陀在觉悟前也曾修习过这种苦行,在六年的艰苦修行中,身心不动,日食一粒一麦,以禅悦为食,但这一切并没有达到真正解脱的目的,悉达多太子自知无益的苦行并不能获得真理,无益于解脱,于是毫不犹豫地走出苦行林,在尼连河中洗去六年的积垢,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养,逐渐恢复了体力,这一切使得跟随他的五位同伴大惑不解,认为悉达多太子放弃苦行是退失了道心,相约不再理睬他,不久远离到波罗奈国的鹿野苑继续他们的苦行,悉达多太子一个人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来到了一棵毕钵罗树下静坐,他发出坚强的誓愿道:“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宁愿身心粉碎,誓不起座!”

  此后悉达多太子结跏趺坐,进入禅定,此中四十九日,经历了无数烦恼魔障,太子意志坚定,始终不被动摇,结果终于降伏了魔王,彻悟心源,破除了一切妄想、执着,断尽了最后一丝烦恼,见凌晨闪耀的星星出现,豁然觉悟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此时此地悉达多太子成为了大彻大悟的佛陀。这棵大树也被人们尊称为菩提树,这棵树虽经历了两千多年,曾几遭砍伐,但都奇迹般地发芽萌枝,现今仍屹立在印度比哈尔邦省伽耶城郊,成为人们心目中觉悟的象征。

----------------------

名词解释

十方
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

转轮圣王
即统一天下的神圣君王。

罗喉罗
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十五岁时随佛陀出家,是第一位沙弥,后来证得阿罗汉果。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被称为“密行第一”。

僧伽
亦称僧团,为众多僧人、比丘聚合的团体。

业力
业的力量,善业所生善果及恶业所生恶果之作用力。

禅悦
入于甚深禅定时,身心得到的一种快乐及喜悦。

结跏趺坐
是修习禅定的一种体态。有二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


{返回 佛法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3.四圣谛
下一篇: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1.佛陀不是神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4.佛法的诞生
 佛法基础 二、佛法在中国 7.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佛法基础 二、佛法在中国 6.中国佛教的特点
 佛法基础 二、佛法在中国 1.佛法的传入
 佛法基础 四、佛法的实践 4.学佛的方法
 佛法基础 二、佛法在中国 4.中国巴利语系佛教
 佛法基础 三、佛法的內容 3.小乘佛教的基本内容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1.佛陀不是神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3.四圣谛
 佛法基础 四、佛法的实践 5.学佛的过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6. 还你十六刀[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深入体会世间苦难--老、病、死(一)[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临终时所想阿弥陀佛形像?[栏目:助念往生·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