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但尽凡情 别无圣解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681
但尽凡情 别无圣解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一会儿就过去了。小人之过,过在文过饰非。
    忏悔的道理就在这里。忏悔,而后业障消除,智慧生发。否则,文过饰非就离“行直”越来越远了。“护短心内非贤”,那么心内一定有恐惧。
    “日用常行饶益。”“饶益”什么呢?培育我们心中的戒定慧,完善我们的人格,完善我们修行的道体、道气、道用。
    “成道非由施钱。”但这绝对不是说你建庙就建庙,你印经就印经,跟我无关。永远不要偏执一边,都要随缘地该做的要做,该行的要行。有心法,有行法,心行不二。所谓性相不二,理事如如,这样才能“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合十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
    否则,只见到性,见不到相,只懂得心,不懂得行,那就不是性相不二,理事如如了。只有理没有事不行,只有心没有行也不行。这两者要完美地结合。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听到这些,大家是否感觉到天堂就在我们的眼前了?没有什么玄的,也没有什么更深奥的。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这是了义、最上根乘的,它不是说成菩萨道、二乘道,是“直成佛道”。
    “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尽管《六祖坛经》说起来是十品,实际上每一品都是一个独立的篇章,都可以指导我们见性成佛,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找到自己在修行佛法上的安身立命之处。

{返回 六祖坛经说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恩、义、让、忍
下一篇:定慧品第四
 理事不二 体用一如
 如何回向
 万法不离自性
 决疑品第三
 神秀呈偈 不见本性
 般若
 定慧为本
 自性不动
 坐禅品第五
 佛法与宗教的区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远离世间八法是快乐的方法[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学佛问答 第三八卷[栏目:学佛问答·净空法师解答]
 明代四大高僧与三教合一[栏目:洪修平教授]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恒毓)[栏目:心性思想研究]
 过端午,除三毒[栏目: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
 汉传佛教目录学小史[栏目:陈士强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