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调伏内心与护持正念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4
调伏内心与护持正念

  我们现前已经知道座上见解稳固与清明之重要性,但有时内心可能还是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在今天的一座之中时时努力调伏烦恼,但内心还是比较容易散乱,因此今天的一座并不令人满意;或者即便不去刻意调伏,内心也非常清静,因此今天这座修法还是很不错的。

  要记住,我们是欲界众生,禅修时有散乱,有妄念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因此我们不能以妄念烦恼多少来衡量见解的高低,而应以是否能够调伏烦恼来作为衡量之标准。也就是说,即便有时烦恼沉重,但由于内心已经在努力调伏之中,因此我们时时都在消尽烦恼,功德也在逐渐增上。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们是以调伏妄念来成办解脱,而不是要一味遮止一切妄念。纵观历代传承祖师,也没有一位成就者在开悟以后变得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因此,衡量自己座上见解之高低并非在于妄念多少,而是观待自己否懂得调伏,这才是我们衡量禅修见解之标准。

  如此一来,若能在座上时时调伏烦恼并不断稳固座上的见解,相信在座下以及梦境当中,我们也会变得越来越自在。当然,由于我们现前见解并不圆满的缘故,想要在座下与梦境期间,也保持如座上一般的见解,恐怕是不现实的。此时座下能时时提起正念就非常重要。

  这里所谓的提起正念,当然还是需要依靠起心动念。我们把此处正念的护持称之为改造意念之正念。也就是说,我们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是否被贪嗔痴烦恼所束缚,时时观待自心所起现是善业还是恶业。

  若内心起现的是出离心、菩提心和信心等善念,此时就应回向三界六趣一切众生。若内心被贪嗔痴烦恼所束缚,那么就应以金刚萨埵的四对治力而作忏悔等等。诸多方便此处不再赘述,总之如是不断调伏,就叫做提起正念。

  曾经有居士对我说,他平常在座上的时候,感觉心比较散乱,而在座下之时,内心就会比较清净一些。这是否说明像他这样的根机在座下用功更为合适呢?

  此处要明白的一点是:为什么我们在座上的时候会感觉内心很散乱呢?因为我们在座上时,懂得提起正念,所以无论当时出现的妄念是粗大还是细小,内心都非常清楚。也就是说,我们在座上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真实的状态。

  但由于我们座上的见解并不稳固,因此在座下时,提起的正念也并不圆满,内心就很容易随着五根而飘向于外境之中。此时即便自我感觉已提起了正念,实际当中与座上的正念相比,两者还是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内心就会有一种座下的自己好像没有那么散乱的错觉。

  所以,历代传承祖师告诫我们:“后得时,应稍紧而护持觉性于不散之中”原因也正在此上。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座下护持正念需增上座上禅修之见解
下一篇:为什么说“伺察义”之见不能成办解脱
 如何做到和睦相处
 佛教徒应该做到两面齐全
 维因果无欺而调伏烦恼
 依师后必须净观导师
 修习禅定不应忽视行持善法
 从细致修法的角度忆念无常
 如何修学觅心法
 如何对治昏沉
 缺乏出离心的修行无有利益
 净观与信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瞎子、医生和仙人[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我所追求的生活[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栏目:张秉全居士]
 戒为无上菩提本[栏目:禅林衲子心]
 漫说《中阿含》(卷三)~F 六、伽蓝经[栏目:界定法师]
 阿弥陀佛本愿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掌中解脱 第二十四天 发心仪轨(正行)[栏目:掌中解脱]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三)[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贪染[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净心眼[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华藏工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