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内容提要
 
{返回 道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0

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破山海明的禅学思想及其实践>的内容提要

道坚法师
 
内容提要
破山海明生活在明末清初战乱频仍之时,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及菩萨悲愿之力,斡旋在多种武装势力之间,致力于弘法事业,在中国佛教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破山出家后,先于邻水县听慧然讲《楞严经》,在黄梅破头山学教参禅三年,效法高峰原妙七日克期取证之法而开悟。后历参憨山德清、无异元来、闻谷广印、雪峤圆信、湛然圆澄等大师,最终得到密云圆悟的印可。破山一生重兴道场十四处,传法弟子八十七人,在家信徒不计其数。
破山的禅学思想注重心性的平等及内在的解脱,认为人人本具的妙明真心,是众生皆可成佛的依据;以性相融通及心佛不二的理念,说明众生在本质上都有成佛的潜在力量。认为众生心性不是实质性或绝对性的精神实体,而是心性本空,体合法界,通过自心修证即可体悟宇宙万有的本来面目。
破山禅学以“无所得”正观为宗旨。效法马祖以“非心非佛”断除对“即心即佛”的迷执,以“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开示真如理性,进而悟入诸法“无所得”的大乘境。破山重视无念法门,以“一心不生”为入道要门。
破山强调任运自然的修行观,以“怖生死心”为禅修者的精神原动力。立足于现实世间,面对生活而不是逃避生活。对现实的五浊恶世生起强烈的厌离心及了生脱死的愿望,精进修行,以期得到崇高而永恒的终极生命。认为学佛一定要以解脱生死为目标,解脱的关键在于迷悟之间。他强调不执著也不排斥打坐、住山、行脚等修行方式。破山常常引导学人参究“本参话头”,并提出在“谁”字上着力、用功绵密而不间断及对疑情的运用作为参究话头的三个条件。对于学人用功不悟的原因有三,一是自恃聪明,平日不用功;二是执著古人话语,以致见识不清;三是执著取胜,堕入野狐禅等病态心理。
开悟后的境界虽然只有内证者能够了知,然绝不是远离人间或高不可攀,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洒脱任运的人生性格。他主张开悟者应当秉承大乘菩萨道,以弘法利生为事业。
对于参禅悟道者来说,应超越语言的局限性,为宣扬大乘佛教的终极精神,又不能离开语言文字,所谓“至道无言,因言显道”的语言观。
当时的聚云吹万禅师自称嗣法大慧宗杲,注重看话头等实修法门,唱导融合五家宗旨。破山与聚云禅系针锋相对,从教理、教行等多个角度给予了严厉的批判。
破山提倡禅律教戒及儒释道三教一致的圆融统一思想。并强调内在的心灵修持,不执著外在的形式。
破山禅学的教育特色,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参禅悟道,并提出疑情是开悟的根本。在接引学人的方法上,他喜欢以棒喝等雷厉风行的方式。
论文最后还考察了破山对社会名流的教化,及其法脉在巴蜀一带的流布情况。
关键词:破山海明  禅学思想  禅学实践
作者:中国佛学院研究生道坚


{返回 道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五门禅概述
下一篇: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禅宗公案:放下
 永明延寿的万善同归论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六——忠州破山法系高僧
 佛教的社会价值
 明晹法师修行论
 禅宗公案:优波毱多尊者的灰色幽默
 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
 佛教是非盈利单位,因而不需要竞争
 《华岩文丛》前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