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世间善法无有实义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0
世间善法无有实义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因为往昔做了很多的善事。那么现前先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在从事诸多善行之后,内心的贪嗔痴烦恼是否有所减少,信心和慈悲心等功德是否有所增上。若不具有这些功德,即便你从事的善行有多么多,也只能叫做世间善法,与成办出世间之解脱毫无关系。

  当然,从事世间善法的功德也不可思议。无论是什么民族,都讲解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因此从我们的良心和道德上,行持善法当然算是一件好事。

  我曾在《普遍胜利》画册中说过:“世上每个宗教的用意,都是在帮助他人,但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开导。所以一切宗教的原理,最起码是让你做一个助人之人。即便是基督教或天主教,也教导人们相关观照,互相友爱,虔诚的基督徒遵照这样的教导去行持,最起码会使人生美满。但是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更应该以爱心和慈悲心去帮助他人。这种爱心不是狭隘的世俗之爱,而是广博的平等之爱,也唯此方能救度一切众生。”

  也就是说,我们今生选择信仰佛教,想要成办解脱,若只是具有行持善法之相,而非在调伏内心之上用功,那即便行持善法是一件好事,却非为解脱之因,诚如无垢光尊者所言:“自心与法不相融契,仅具道貌之形相则无实义可谈。”因此,我们时时要在自心上下功夫为妙,至于自己内心调伏得如何,我们也讲解过很多标准,可以借鉴参照一下,看自己调伏得如何。

  例如从世间法而言,当你面对家人同事等一切对境当中,内心是否越来越调柔,与周围的相处是否也越来越和谐。有时即便内心产生一些烦恼与恶缘,但也不再如往昔一般执着,而是越来越宽容了。因为你已经逐渐清楚眼前一切境象的自性,并且也不让自己因此而心生烦恼,这一点之上做得如何?

  若要是现前听到父母的一句话或者同事道友不悦意的言语,内心的烦恼就勇猛起现的话,那就充分地告诫自己,你目前所从事的一切善法并不是真正的善法。所以我们要细致理解何谓善法,何谓出世间善法,要时时在调伏内心之上用功为妙。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子女该如何报答父母的恩德?
下一篇:具解脱之修行的标准
 持戒、念诵功课
 次第根机者的信心并不坚定
 如何理解气脉明点
 恒常保持良好的修行习惯
 执着觉受的表现
 内心生起出离之心才是真出家
 不要盲目追求“开悟”的名号
 依修而见与依见而修
 饮食简供的观修
 念诵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随缘随分,一心向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把假的放下,便能找到真的(宣化上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从心理健康谈素食(傅益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念诵 走好修行第一步[栏目:多宝讲寺学僧文稿]
 佛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当前佛教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赖永海)[栏目:佛教与教育]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六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41 心中那片蓝天[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三祖寺中国企业家心智之旅论坛讲座[栏目:明奘法师]
 入菩萨行论 第五十八讲(第9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37.长庆大安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