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三)
 
{返回 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0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三)   

  在开示了“五阴”和“六入”皆虚妄,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后,接下来,世尊将为大家继续开显“十二处”、“十八界”和“七大”之实相。

  关于“十二处”,世尊说道: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接下来,阿难,为什么说,六入(六根)和六尘所组成的十二处,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十二处】内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外六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合称为“十二处”。

  所谓的“处”,是“处所”的意思,依据唯识学所说,此“处”就是指“六识”所生之处。“六识”生在哪里呢?正是“六入”与“六尘”相合之处呀。虽然相合,但“六入”与“六尘”并不会因此而破坏,也不可能相合出来其它的处所,因此,所谓的相合之处,正是“六入”与“六尘”本身,于是,便将其合称为“十二处”。

  在“十二处”当中,根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正好分为六对:眼处与色处,耳处与声处,鼻处与香处,舌处与味处,身处与触处,意处与法处。

  前文当中,世尊已经给大家开示了内六处,即“六入”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下面,世尊将一对对地为大家开示,为何“十二处”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首先,来看眼处与色处: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阿难,你来仔细观察这个祇陀林当中的花草树木,以及泉水池塘等等。你怎么看呢,这个情景当中,到底是由‘色处’产生了‘眼处’的见,还是由‘眼处’产生了‘色处’之形相呢?”

  就在日常生活里面,当咱大家面对着当前的一切景象之时,咱就应该思考一下世尊的这个问题:就在当前,到底是眼前的“色尘”之形相产生了咱“眼根”的见,还是咱“眼根”的见产生了面前的“色尘”之形相呢?

  ——这个问题,其实远比挣多少钱,考多少分,出不出名,升不升职,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等等,要重要千百万倍。

  为啥呢?因为,这是关乎于咱自身存在的最基本问题。哎,“咱”到底存在于何处?是如何存在的?来源在哪里?能否长久平安地存在?等等,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问题吗?

  当人们忽略了如此重要的根本问题,却反而去关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也就不再“关心”自己了。

  ——啥叫“关心”?关乎于心也。那些无关于心灵安乐的东西,甚至反过来让人们内心混乱不堪的东西,也就是一切欲望与贪婪,等等,本来都不值得咱去关心呀。

  所谓的“十二处”,正是咱的身心所在之处,正是需要咱大家密切“关心”之处也。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安身立命之所”,这是修行的实践,而不是玄谈。

  因此,世尊才不厌其烦地为阿难尊者,以及咱大家逐一演说,引导大家悟入在在处处的实相。关于“眼处”与“色处”之间的关系,它们究竟从何而来,到底是谁生的谁,世尊在发问之后,不等阿难回答,继续进行开示。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咱大家“眼根”之当前,只有三样东西:“眼处”的见,“色处”的形相,还有虚空。除此之外,别无所有。

  ——有人会说:还有心吧?

  答:此处,“见”就是心,见外无心。

  ——还有人说:还有上帝吧?

  答:如果有,也藏在这三个东西里面。

  ——更有人说:还有佛吧?

  答:哪个不是佛呢。须知佛者,觉也,若有一物非佛,即有一物非觉,您如何能够晓得呢?又如何能够叫做“正遍知”之佛陀呢。

  因此,关于“眼处”的见、“色处”的形相、还有虚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究其来处,到底是谁生了谁,世尊继续开示: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

  “阿难,如果是由‘眼处’之见产生了‘色处’之形相的话,这就意味着‘眼处’具有产生色相的特性。可是,当‘眼处’见到虚空的时候呢,虚空不是色相,那就说明,此时,眼生色相的特性应该已经消亡了。”

  “于是,随着这个特性的消亡,就会显发出任何色相都没有的境界。那么,既然没有了色相的对比和衬托,谁还能够知道哪里是虚空呢?”

  “同理,如果说‘眼处’之见产生了虚空的话,也同样是不成立的。”

  【色性应销(音:消)】此时,眼生色相的特性应该已经消亡了。

  这里的“色性”,是指前面的假设,即“眼根生色相”之特性。“销”原义是指金属熔化,此处则同于“消”字,是“消散”和“消亡”的意思。

  【色相既无,谁明空质】既然没有了色相的对比和衬托,谁还能知道哪里是虚空呢?

  虚空是不可见的,无形无相的缘故。当咱大家说自己看到虚空的时候,那是因为,咱看到了虚空旁边的色相,在色相的对比和衬托之下,人们把没有色相的地方叫做“虚空”。

  因此,当一切“色相”都消失之后,也就无所谓“虚空”了。

  不仅“色相”与“虚空”之间是这样的关系,实际上,一切事物之间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心和物之间,是如此;心和心之间,也是如此;物和物之间,还是如此。

  “你”和“我”之间呢,“佛陀”和“众生”之间呢,亦复如是。因此,当“我”彻底放下了之后,也就无所谓“你”了;当一切“众生”都觉悟之后,也就无所谓“佛陀”了。

  “空亦如是”是省略句,补全了应为:“若复眼根生虚空者,亦复如是”。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无需多说。总之,这段经文通过论证,否定了“眼处”之见产生色相,或者产生虚空的可能性。

  下面,再来看看,反过来,由色相产生“眼处”之见是否正确。世尊继续说道: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如果是由‘色处’之尘相产生了‘眼处’的见,那么,当你观看虚空的时候,虚空不是色尘;既然当前没有了色尘,见就应当消亡了。”

  “见一旦消亡,就什么都看不到了,谁还能够明了当前到底是虚空还是色相呢?”

  实际上,咱大家随时都可以明了当前的虚空与色相,即使是面对着虚空的时候,咱的见也不会消亡。这就证明,“眼处”的见,并不从“色处”之尘相产生。

  于是呢,既然“见”不生“色空”,“色空”也不生“见”,那就说明,“见”与“色空”本来无生,本无来处。它们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而有,而是虚妄的;但又不是虚无与断灭,明明白白就在那里,那岂不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么!

  因此,对于“十二处”当中的“眼处”与“色处”(虚空也可以归属于‘色处’)这一对,世尊进行小结: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眼处’的见,以及‘色处’的色相和虚空,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色处’与‘眼处’的见,这两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接下来,在“十二处”当中,再来看“耳处”与“声处”,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阿难,你再来仔细听听,在这个祇陀园当中,当斋饭置办好了以后,就会敲鼓,告诉大家前来用斋;同时呢,这也是在召集大众,所以还要撞钟。一时间便会钟鼓齐鸣,前后持续一段时间。”

  “你怎么看呢,这个情景当中,到底是钟鼓的‘声处’来到了你‘耳处’这边,还是你的‘耳处’去往了钟鼓的‘声处’那里呢?”

  【食办击鼓,众集撞钟】当斋饭置办好了以后,就会敲鼓,告诉大家前来用斋;同时呢,这也是在召集大众,所以还要撞钟。

  所谓的“食办”,就是置办好了饭菜,这是指有信众前来供斋的情形,信众把饮食送到了僧团所在之处,因此,就不需要像平时一样去托钵乞食了。或者,托钵得到食物的比丘们,把食物放在一起,和没有乞到食物的比丘们共同分享。

  如今的南传佛教,大体还是这样,他们继承了佛陀时代的托钵乞食,或者,在寺院里接受信众的供斋,通常不会在寺院里面生火做饭。而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则不同,由于气候寒冷,民间习俗也有差异,汉传佛教寺院通常在寺院里面设置厨房,专业名词叫做“大寮”,由专人负责生火做饭,每到用斋的时候,大众僧也会随着敲板声而到斋堂集会,集体念诵供养咒,集体用斋,用完斋饭,集体回向。藏传佛教呢,有的时候是类似的集体用斋,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各自生火做饭,在一个广大的道场里面,大众僧各自分开居住,各自负责自己的饮食,只有集体修法,以及听法,或者重大活动等等,才集会在一起。

  所谓的“众集”,就是要召集大众聚在一起,或者用斋,或者听法,再或者有其它重要事情,等等。召集大众的规矩是要撞钟,直到如今,正规的大寺院里面还是如此。

  但是,用斋的规矩有所变化,目前的汉传佛教大寺院,通常所说的大丛林,在用午斋之前是“敲板”,即用一根专门的木板,在一块石头上面有节奏地敲出清脆的声响,全寺院都可以听得到,大家就会搭上袈裟,前来用斋。

  通过《楞严经》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在佛陀时代,用斋的信号是击鼓、撞钟,而不是如今的敲板。根据佛陀的教导,在诸如此类的“轻小”事情上面,乃至于“轻小”戒条方面,是可以随缘变通的,不应当过分计较。而在根本戒律方面,尤其是淫、杀、盗、妄等重要戒条,则不允许变动,必须遵从佛戒。

  因此,观察一个僧人,是不是真正的僧人,就要看他是否遵守戒律,最基本的,是否能够做到:一、不和别人发生男女行为(包括同性行为);二、不故意杀害生命(主要指杀人致死;杀害其它动物,还可以忏悔,可以改过自新);三、不故意偷盗大量财物(包含不挪用公款。所谓的‘大量’,其数量界限是等于或者超过古印度的五个金币,在当时,依据国法,偷盗五个金币,就会判死刑);四、不说大妄语(例如:自称是佛陀、是菩萨、是圣人,等等,却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四条,违犯其中任何一条,那么,尽管还穿着僧装,他(她)却已经不是僧人了。

  如果有居士和信众,想要参学或供养出家人,请以此为最基本的底线。请远离那些,穿着僧装的“非僧人”,他们没有修行功德,也不可能为谁种下福田。据佛陀所授记,他们是“魔王的子孙”。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当时的祇桓精舍,当午斋置办好了以后,一时间钟鼓齐鸣。分住在各处的一千多位大比丘们,听到了钟鼓声,便穿着袈裟,纷纷前来集会。那场景,该是何等的壮观啊。

  就在这个生活场景当中,每个人的“耳处”与钟鼓声的“声处”之间,必然有密切的交往,否则,大家是不会听到钟鼓声的。

  那么,在这个交往当中,到底是“声处”来到了耳边,还是“耳处”去往了钟鼓声那里呢?这个问题就被引发出来了,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声处”和“耳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来源。

  提问之后,世尊自问自答,继续说道: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阿难,如果是钟鼓的‘声处’来到了你的‘耳处’边上,所以你才听到了声音。这就好比,当佛陀去舍卫城乞食的时侯,在祇陀林就不会有佛了。”

  “同理,这个‘声处’如果确实来到了你阿难‘耳处’边上的话,它就无法同时再去到别人‘耳处’那里;于是,你阿难听到钟鼓声的时候,大目犍连和大迦叶,就应当无法同时听到。”

  “更何况,祇陀林里面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沙门,大家却能够一起听到钟鼓声,一同来到吃饭的地方。”

  【一千二百五十沙门】是佛陀的常随弟子,也是较早跟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们。他们当中,基本都是大阿罗汉。

  一千二百五十位沙门,可以同时听到钟鼓声,而钟鼓的“声处”有几个呢?显然,只有一个“钟声处”和一个“鼓声处”。因此,不可能是“声处”跑到了大家的“耳处”那里,否则的话,大家就无法同时听到钟鼓声了。

  佛陀以自己为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因为只有一位佛陀,一旦佛陀去舍卫城乞食,在祇桓精舍就没有了佛陀。当然,前提是佛陀不用神通来分身。如果不分身的话,一位佛陀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同理,一个“钟声处”也不可能同时跑到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那里去。

  这段经文的论述,证明了:“声处”来到“耳处”,然后才听到声音,这是不成立的。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科学认为,正是由于声波传递到了耳边,才听到了声音。这是否与世尊的论证相矛盾了呢?

  答:不矛盾。因为,“声波”并不等于“声处”。

  所谓的“声处”,应当是指“声音振动所在之处”,那也就是“声源”。而“声波”呢,只是“声源”的辐射作用,也是“声处”的辐射作用。

  这种“声波”的辐射作用,最终具有“虚实不二”的特性,犹如现代物理学里面所说的“波粒二象性”一样。究其本质,声波也罢,光波也罢,终究是空性,都并非实有体。

  既然“声处”来到了“耳处”不成立,那么,“耳处”去往了“声处”,然后才听到声音,是否成立呢?

  世尊继续论证: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筏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

  “如果是你的‘耳处’,去到了‘声处’那边,才听到了声音。这就好比佛陀回到了祇陀林里面,在室罗筏城当中就没有佛了。”

  “因此,当你听到鼓声的时候,你的‘耳处’已经去往了击鼓的地方——‘鼓声处’;那么,当钟声同时响起的时候,你就应该无法同时听到了。更何况,你还同时可以听到,其中还夹杂着大象、马、牛和羊的各种声音呢?”

  阿难尊者只有一双耳朵,其实只有一个“耳处”,因为,两个耳朵是同时发挥作用的,里面也是相通的。所以,如果他的“耳处”去往了“钟声处”那里,就无法兼顾“鼓声处”了。这就意味着,他将无法同时听到钟声和鼓声。

  ——可事实呢,并非如此。阿难尊者完全可以同时听到钟鼓声,甚至包括周围的象、马、牛、羊等等各种声音,都可以同时听到。

  这就说明,“耳处”去往了“声处”,也就是去往了“声源”那里,然后才听到了声音,也是不成立的。

  难道,“耳处”和“声处”之间没有任何往来吗?世尊继续论证说: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如果说,‘声处’和‘耳处’没有任何来往的话,也就不会听到任何声音了。”

  两个相互之间没有来往的东西,就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所谓的“听到声音”,正是“声处”和“耳处”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因此,不能说“声处”和“耳处”之间没有来往。

  通过上述论证,得出了如此结论:

  “声处”来到“耳处”才听到声音,不成立;“耳处”去往了“声处”才听到声音,也不成立;甚至,说“声处”和“耳处”没有来往,却听到了声音,还是不成立。

  ——总共只有这三种可能性,却都不成立,那就说明,“声处”和“耳处”,终究是虚妄而不可得的。虽然虚妄而不可得,却显然不属于断灭,因为,还有着听闻的作用。

  所以,世尊对于“十二处”当中的“耳处”和“声处”进行小结: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耳处’的听,以及‘声处’的声音,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耳处’的听与‘声处’,这两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接下来,在“十二处”当中,再来看“鼻处”与“香处”,为何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此香若复然(燃)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旃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

  “阿难,你再来仔细嗅一下这个香炉里面点燃的名贵栴檀香。这种香,只要点燃一铢,整个室罗筏城,方圆四十里之内,就会同时闻到它的香气。你怎么看呢?这个香味,到底是产生于香炉里的栴檀木——‘香处’,还是产生于你的鼻子——‘鼻处’,或者是产生于虚空呢?”

  【旃(音:詹)檀】也叫做“牛首旃檀”,据《华严经》等佛经记载,此香产于古印度的摩罗耶山,山峰形似牛头,因此得名。

  旃檀香乃是“香中之王”,极为名贵稀有,价值连城,其药效以及香味都堪称神奇。如今是否还有存世,已经不得而知。早在唐代初年,曾经有某西域小国,向大唐进贡,其中,就有旃檀香一铢。西域使臣走了以后,负责接待的官员向朝廷申报贡品,结果,由于其中的旃檀香数量太少,只有一铢,国库不予接纳。

  无奈之下,这位官员只好自己留下了这一铢旃檀香,保存在自己家中。一天,无聊之际,这位老兄在家里点燃了这一铢旃檀,没想到,顷刻之间,整个长安城忽然充满了异香,令人神清气爽,各各惊讶不已,连伟大的唐朝皇帝都被惊动了。这一来,大唐国人才认识到了旃檀香的宝贵,可惜,以后却再也不曾得到如此珍贵的贡品。

  这个故事,历史上是有记载的,我忘记了出处。不过,它恰恰佐证了佛陀所说的“四十里内同时闻气”。旃檀香的确够神奇,不像一般的檀香,必须要香烟飘到的地方,才会嗅到香味儿。

  【铢(音:朱)】古代度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市斤。这样算下来,一株还不到一点五克,只有手指头尖儿那么大小一块儿。

  世尊以旃檀香为例子,来探讨香味儿的来源,继续开示道: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旃檀,云何鼻中有旃檀气?

  “阿难,如果这个香味,产生于你的鼻子——‘鼻处’。既然说它产生于鼻子,就应当是从鼻子里冒出香味来,而你的鼻子又不是栴檀木,怎么会从里面冒出栴檀香的气味儿来呢?”

  虽然这个论证已经比较充分了,可是,假如有人强词夺理,非要说:“你别管我的鼻子是不是旃檀木,我就从鼻子里面冒出香味儿来。”

  这在辩论当中很常见,面对如此诡辩的论点,该咋破斥它呢?世尊继续说道:

  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既然叫做你闻到了香气,就应当是香气进了你的鼻子才对。如果鼻子冒出香气,却叫做鼻子闻香的话,就没有道理了。”

  这就论证出,香味不来自于“鼻处”。那么,香味是否来自于虚空呢?请看世尊的论证: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

  “如果这个香味产生于虚空的话,虚空性是恒常不变且无处不在的,那么,这个香味也就应当随着虚空性而无处不在。这样的话,何必非要借助于香炉里面,点燃这一小块干枯的栴檀木才有香气呢?”

  【藉(音:集)】凭借。也可以看做是“借”的繁体字,直接读“借”,意思相同。

  【爇(多音字,音:若,或者:热)】焚烧,点燃。

  最后一种情况,再看看这个香味是否来自于旃檀木,这也是大家最认同的一种可能性,世尊说道: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如果说这个香味产生于栴檀木的话,那么,这个旃檀香料,因为被点燃而变成了烟气,大家的鼻子要闻到它的气味,理应当等到烟气飘过来进入了鼻子才行。”

  “可是,你看它的烟气才刚刚升腾到了空中,还没有来得及飘到远处,为什么四十里之内的人们,却已经闻到它的香味了呢?”

  一般的香料,需要点燃成烟,烟飘进了鼻子,大家才会闻到它的香味。或者,挥发成为气体,香气飘进了鼻子,大家才会闻到它的香味。

  可是,旃檀香太神奇了,不需要飘进鼻子,点燃不一会儿,四十里之内的人们,就都嗅到了它奇妙的味道。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特例,但是,就在那个时候,在《楞严经》法会上面,这个现象正在发生,所以,它很有说服力。

  类似的情形,还有许多,例如,某些高僧大德圆寂的时候,周围的人有时会凭空闻到奇异的香气,而找不到任何香的来源。有些居士,特别虔诚地拜佛、持咒、念经之时,也会忽然闻到空中飘来特殊的香气,似乎非人间之气味,也找不到气味的来源。其“香处”了不可得,这也同样佐证了,“香味”并不来自于“香处”。

  通过上述论证,这个旃檀香的香味,竟然不来自于旃檀木——“香处”,也不来自于大家的鼻子——“鼻处”,更不来自于虚空。

  同时呢,这三者也显然不属于断灭,它们就那样现量地作用着,活生生地香气扑鼻。因此,世尊对于香处、鼻处和闻到的香味这三者的来源,如此小结说: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当知道,‘香处’以及‘鼻处’的嗅闻作用,都没有可以安立的地方。”

  “因此,‘鼻处’的嗅闻与‘香处’,这两处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根本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们本来就是无处不在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返回 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二)
下一篇:《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四)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十)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二)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十一)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三)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十)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六(之八)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二)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六)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三)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三(之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经经首 第二十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三主要道》研究(吕建福)[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金刚七句祈祷文》的内义[栏目:达真堪布]
 呼吸念佛的好处[栏目:仁清法师]
 都市茅棚[栏目:清净法师]
 内观基础 十五、重新发现[栏目:内观基础]
 165.问曰:佛怜悯众生,净佛国土中,何以无三恶道众生?[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栏目:玄奘精神]
 03-008饮食与情绪[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印光大师说故事 43、遇大水灾 佛像无损[栏目:灵岩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