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课
思考题
35、作为一个修行人,在饮食方面有什么要求?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36、我们每天应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乐于睡眠会有哪些过失?
37、什么是四无量心?它分为哪几种?为什么说修持它的功德非常大?
38、色界四禅有哪些天?怎么样通过修持寂止,分别转生到四禅中去?作者教诫我们修四禅,是为了让我们转生到天界去吗?
39、无论善法还是恶业,其轻重界限是什么?请详细说明。如果你不小心杀了生,其果报将会怎样?为什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亲友书》正在讲“断除受用之散乱”,昨天已经讲了“断除贪妻”,今天开始讲“断除贪食”、“断除贪眠”。这些都是修禅定较大的违品,我们要想把心安住下来,不但不能贪执异性,还不能贪执美食,也不能贪执睡眠。
当然,完全不睡、不吃、不喝,对我们欲界众生来讲不太可能,佛陀也没有这样要求。但生活方面要有适当的安排,不管是吃饭也好、睡觉也好,用世间话来讲,应该做到“规范化”。以前干什么都随心所欲、放任自流,现在学了佛法之后,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约束,时时观察吃饭、走路、睡觉是否如法。
《亲友书》的内容比较简单,不要说大人,连小学生也可以作字面解释,但我们要看实际行动中能不能做到,即使能,只做一两天也不行,要看自己能不能长期坚持,这是非常关键的。前一段时间学习《入行论》,刚听一两节课时,很多人都做得不错,但时间久了,有些人就没有精进心了,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热情,两三天就无影无踪了,跟没有听法没什么差别。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要经常观察。
壬二、断除贪食:
了知饮食如良药,无有贪嗔而享用,
非为骄横体健朗,唯一为使身生存。
作为凡夫人,一日三餐当然不可缺少,但要认识到饮食如同治病的良药,理应恰到好处,根据实际情况,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否则会事得其返,达不到效果。我们饮食的时候,应当了知食量,做到定时定量。如果吃得太多,身体沉重,容易昏沉、睡眠;吃得太少,又会憔悴衰弱,没有力气修行,所以吃饭一定要适量。
有些居士在饭店里吃饭时,因为害怕浪费,一直吃一直吃,肚子都要爆炸了,回去的路上很痛苦。虽然不浪费是种美德,但吃饭过量也不太好,对身体还是有损害。以前的一些老修行人,好几年的生活就像一天一样有规律。记得我寺院里有一个老喇嘛,他早上起床、晚上睡觉、白天的吃饭量,天天都相同,那时候没有手表,但他猜得特别准,什么时候该烧茶、喝几碗茶,从来都不错乱。其实,这种习惯对身体、修行各方面很有利益。
在吃饭的过程中,我们要断除贪心和嗔心。有些人看到好吃的东西,就高兴得不得了,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如果饭菜太咸太辣,就一口也吞不下去,对食物也生嗔恨心,对做饭的人也生嗔恨心。不过,有些做饭的人好像随心所欲,今天放特别多盐巴,明天一点也不放,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做饭的人也应该守一点规矩,不然的话,吃饭的人不能生贪又不能生嗔,你随随便便乱做一气,别人也不得不生嗔恨心。开玩笑!
然后,吃饭的目的不是为了青春永驻,就像现在人的饮食一样,各种广告打得非常厉害,让自己皮肤好、身材好,使别人生起贪心;也不是为了以食物来强健身体,与敌人打仗、张弓射箭时力大无穷,身体健朗。我们吃饭维持色身是很正常的,但若为了生起贪心、嗔心,那就不合理了。
前几年在陕西某地的一个饭庄里,有十二个人吃了一顿饭,为图吉利共花掉36.6万元,这些客人大多是香港富商,之所以要花这么多钱宴请,是为了祝贺他们合作成功;还有一个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为了庆祝生日,请客花掉20万人民币;去年有一个日本大明星到上海,第一顿正餐就吃掉了1.2万元左右……他们吃饭要么是为了庆贺,要么是为了虚荣,要么是为了满足贪心,这些目的都不正确。《杂宝藏经》云:“是身如车,好恶无择,香油臭脂,等同调滑。”我们应该视身如车,视食物如油,车只要用油令其转滑就可以,不必拣择香臭;同样,我们饮食只要能维持体力,足以办道即可,不应当分别好恶。
我曾看到汉地的课诵中有“食前五观 ”,其中有一句是:“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修行人应把饥渴当作一种疾病,以食物为良药进行医治,使身体维持健康而食用。又云:“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为了修成道业,我们才受用此食物,不是为了青春美丽而吸引他人,也不是为了体魄强壮而摧毁怨敌。我们这个身体,只不过是暂时借用的骨肉假合,没有必要特别贪执,进餐时要观想食物来之不易,食用后应为三宝、为众生做有实义的事情。现在很多人吃饭觉得理所当然,根本不想它的来源,这是不合理的,《毗尼母经》中说:“若不坐禅、诵经、不营佛法僧事,受人信施,为施所堕。”
我们作为出家人,食前要念《随念三宝经》或者供养咒,食后要想回向给施主。还有些论典中说,吃第一口时要想断一切恶业,吃第二口时要想增长一切善业,吃第三口时愿所造善根回向众生,有许多类似的传统和修行 。本来按《俱舍论》观点,吃饭、走路、睡觉都是无记法,没有什么功德,然而有些修行人却可转为道用,吃一顿饭也能增长善根。比如刚开始吃饭时,按密宗的做法,将身体观为会供坛城进行供养;或者上师瑜伽中说,供养根本上师为主的三世诸佛;或者对食物来源之农民产生悲心,把身体当作五蕴假合,对它滋养之后,用它来修持正法。
很多人恐怕不懂这些窍诀,有些人虽然懂,但也做不到长期坚持。今天讲完这节课,你们吃饭时可能会想一想:“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远离贪嗔而食用。”但再过两三天,没有正知正念的人就忘光了,不过正知正念稳固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忘。每个人的善根和福报确实不同,有些人闻法时间虽然不长,只有两三年或五六年,可是他听后牢记于心,佛法对他的影响乃至生生世世不会改变。希望大家也能尽量这样,否则,每天要给你提醒一番,最后自他都会生厌烦心。
总之,修持佛法的过程中,对饮食持什么观点?吃饭时心态如何、行为如何?以什么样的量来维持身体?大家必须要懂得这些要点。
壬三、断除贪眠:
贤明君主勤度过,白昼上夜及下夜,
睡时亦非徒无果,于中夜具正念眠。
作者对乐行国王说:贤善明智的君主啊,你应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时刻在修行佛法中度过。现在很多人生活没有规律,凭分别念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真的跟动物没什么差别。有些人虽然信佛教,但一天的生活中根本没有佛法的成分。当然,山上的修行人受环境影响,天天还是能跟佛教结上缘,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个别道友恐怕也会每天看电视、吃吃喝喝,除此以外,不会产生一丝念经、参禅、行持善法的念头。
现在很多人见解特别恶劣,贪心、嗔心、邪见极其丰富,而佛法的无我见、空性见、大悲见以及出离心、菩提心特别微弱。其实就算你是出家人,穿一件袈裟也并不代表佛法,佛法不在于外面的形象,而要看你内心有没有佛教的正见。寺院金碧辉煌,有好几个和尚,不一定就是佛法兴盛,也许这些和尚根本没有大悲心、菩提心或者修证。包括有些居士,整天忙于名闻利养,尽管有皈依证,受过三皈五戒,可是对每天的生活从早到晚一观察:早上起来时像牦牛从圈里爬起来一样,晚上睡觉时如同老猪倒下就睡,平时除了吃吃喝喝,从来不念咒语、不参禅、不修行,说出来的话跟佛教没有任何关系,世间废话满口都是,这种生活真的没有意义。
因而,龙猛菩萨对国王提了一些生活方面的要求:你在白天应当神清气爽,最好不要睡觉。晚上也应该分成三时,上夜行持善法而度过;中夜可以入眠;下夜要早一点起来修行。在入睡的过程中,不要一直酣睡,虽若不具备高深境界,入光明梦境比较困难,但一般来讲,临睡的时候应作狮子卧,观想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发光融入自己,或按密宗上师瑜伽的修法,忆念把自己的头躺在上师怀里:“上师您好好给我加持,我睡觉了啊!”(嘿嘿,上师一直不睡,你却睡得很香。)这样做有很大的功德。睡觉本来是无记法,没有什么善根功德,但若在临睡时这样行持,观想要做善梦、明早很早起来,并在睡前念诵一些咒语和祈祷文,便能将无记的睡眠转为善法。
很多人造恶业时随心所欲,吃肉喝酒肆无忌惮,行持善法时却很害怕——“上午可不可以念咒语?下午可不可以念佛号?”有很多不必要的顾虑,这是不懂佛法的愚痴所致。其实,行持善法怎么样都可以,只要能与佛菩萨结上善缘,什么行为都没问题。如果依照上述的窍诀,以正知正念作光明想、早起想而入眠,善根会日日夜夜增上,睡觉也不会浪费时间。
这一点,很多佛教徒不是不懂,而是不做。我曾要求大家睡前磕三个头,很多人两三个月内还可以,但至今仍坚持的极为罕见。有时候看见一些末法时代的人,真的心生厌离,我不可能天天在你耳边唠叨,就算给小学生讲一两次威仪,他们比较听话的也会永远记得。我以前讲《入行论》时,一直很拼命地讲:希望你们早上起床时念二十一遍百字明,晚上睡觉时也不要忘了磕三个头。但现在多少人没有断?其实,磕三个头的时间很短,可有些人修行太差了,太值得惭愧了!当然,城市里的人琐事特别多,成天跟这个烦恼、跟那个生气,睡时没有处于嗔恨心的状态中,算是很有福报的了,对他们也不敢要求什么。但住在山里的修行人,每天连磕三个头都做不到,还好高骛远地希求即生成就,这怎么可能呢?有些人没有惭愧心,口气特别大,而行为实在令人厌烦,最简单的要求都做不到,对自己的希望还特别高,这是完全不现实的!
言归正传,行持善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耽著睡眠,它是修行的一大障碍。现在世间人特别强调睡午觉,汉地的很多学校一到中午就让孩子必须睡下去,所以他们慢慢就习惯了,长大后每天中午都要睡一会儿,不然就迷迷糊糊的,下午工作没有精神。他们认为睡午觉对身体好,可以消除疲劳、减轻压力,晚上也有力气熬夜,到舞厅去通宵达旦。但对修行人而言,白天最好不要睡,麦彭仁波切和有关经论中都说,白天睡觉对身体有损害,会使记忆力衰退。除了白天不要睡以外,早上也要早一点起来,因为早上做事的效率非常非常高。
很多修行人最大的障碍,就是睡眠难改。佛陀在《大宝积经》中讲了乐于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例如,懈怠懒惰:你若喜欢睡觉,闻思修行什么都不行,每天早上也想睡,中午也睡,晚上就更不用说了;身体沉重:喜欢睡觉的人身体很笨重,不爱睡觉者身体轻快;颜色憔悴:很多人都认为睡觉能美容,自己会越来越漂亮,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睡得特别多,你会变得越来越丑;增诸疾病;食不消化;体生疮疱;增长愚痴;智慧羸劣;非人不敬;皮肤暗浊:很多人说睡觉是漂亮的根本因,美人都是睡出来的,倘若睡觉这么养人,那老猪肯定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好看的了,因为它每天的工作就是睡觉,此外根本没有其他事情;憎嫌精进;烦恼缠缚……讲了很多很多过失。如是详细观察,可知欲界众生贪执睡眠的过患很大。彼经又云:“是故诸智者,常生精进心,舍离于睡眠,守护菩提种。”有智慧的人应当恒时精进,尽量远离睡眠,虽不能像金厄瓦那样一点都不睡,但也要守护菩提的种子——毕竟菩提的种子不可能从睡觉中开花结果。
我经常这样想,凡夫人不睡是不行的,但我以前年轻时特别精进,每天睡三个小时就足够了。不过现在有点力不从心,很多医生都劝说睡觉对身体如何有帮助,不睡觉如何不好等,但即使睡得再多,也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否则我觉得太可怕了。你实在不行的话,可以睡八个小时,再不要睡下去了,否则肯定对修行有障碍。
我们应该效仿有智慧的人,看他们早上怎么样精进,晚上怎么样精进,中夜虽然睡一点,但不会过得毫无意义,始终以正知正念来摄持。可我们自己做得怎么样呢?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还可以,从小对治睡眠方面稍微有一点串习,但有时候也特别惭愧,觉得连没有发菩提心的人都不如,天天睡觉的话,怎么利益众生!怎么行持佛法!因此,希望大家听了这个法之后,文字上懂得还不够,行为上一定要长期行持。
庚二、修行同品四无量:
恒常真实而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
纵然未证正等觉,亦得梵天无量乐。
我们要常常认真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若能如此,即使没有证得至高无上的佛果,也可获得梵天等人天福报。
无论小乘还是大乘,都承许修四无量心的功德非常大。究其原因,是因为所缘的众生无量无边,愿其获得无量无边的快乐、远离无量无边痛苦的发心极其广大,因而所获得的果报和功德也无量无边。
在修行的过程中,想到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正在受苦,愿他们远离十不善业为主的苦因和流转六道轮回的苦果,这种拔苦之心即“悲无量心”;愿他们行持善法,得到暂时、究竟的乐因与乐果,此予乐之心就叫“慈无量心”;愿他们身心所有的乐因和乐果永远不要离开,一直具足,(比如众生获得财产、名声、地位时,你从心坎深处高兴:“他们得到这些多好啊!”)这叫做“喜无量心”;对众生一视同仁,不贪著亲友、不嗔恨冤敌,达到亲冤平等的境界,就是“舍无量心”。
当然,这四无量心谁都会说,每个人口头上都能讲得冠冕堂皇,可是真正修持起来,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菩提心若没有四无量心为基础,是不可能产生的。《大圆满前行》等中都强调,修菩提心之前必须要修四无量心,如果没有四无量心,这种“菩提心”并不真实。以前学习《入行论》时,很多人都在我面前说大话:“上师啊,我已经有菩提心了,非常感谢您的恩德,我永远也忘不了!”但没有过两天,他碰到怨敌了,不要说是菩提心,连慈心、悲心也荡然无存了。
众生无始以来一直贪著自方、嗔恨他方,对“我”的执著非常牢固,只是笼统地想一想“愿所有众生都获得快乐”,并不能有力地对治我执,一旦遇到关系最不好的仇人,这种想法就会抛到九霄云外。倘若你的父母和怨敌一个站左边、一个站右边,你手里拿一个很珍贵的东西,你肯定愿意把它送给父母,怨敌连看都不让看。所以,对于四无量心,大家务必要修持。修持的最深窍诀,堪布阿琼在《前行备忘录》中讲得非常殊胜,我最近已经翻译出来了,有机会的话,大家应该依此实修。如果菩提心成了一种口头禅,就像领导宣布政策但自己不行持一样,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多烦恼根本无法压制。现在有些人非常感谢我,说自己有了菩提心,已经是菩萨了,这样说的话,你也高兴,我也高兴,心里都很舒服,可是遇到违缘时,你的菩提心到底有没有?我还在担忧,我还有怀疑。
有些讲义中说,四无量心可分为三种,即缘众生、缘法、无缘之四无量心。缘众生的四无量心,是指凡夫人在执著五蕴的基础上,愿所有的众生离苦得乐等;缘法的四无量心,是指声闻缘觉证悟人无我后,了知一切众生皆是五蕴假合,对他们的行为生起悲心、慈心等;无缘的四无量心,是指证悟法无我的菩萨和佛陀,明白一切万法如梦如幻,以如梦如幻的境界对三界众生修持慈悲喜舍。不管怎么样分,修四无量心暂时可获得梵天界等人天福报,当然,“梵天界”只不过是一个代表,实际上,任何天界、人间的果报都能现前。
修持四无量心,希望大家不要留在口头上,一定要观察自己是否真正具有,如果具有,那么遇到众生时,你会表现出来的。衡量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从言谈举止中也看得出来,比如开“奥运会”时,美国得金牌了,你如果很高兴,说明你有平等心。其实地球是一个整体,美国和中国各自执著自己是强大的国家,用分别念来划界线,但在宇宙太空上一看,每个国家都非常渺小,就像一粒微尘,有什么可执著的呢?而你,只不过是微尘中的微尘,自己的成败得失微不足道,就像夏天蚁穴里的一只小蚂蚁,在成千上万的蚂蚁群中,自己确实很渺小,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只有利益众生,人生才有意义。众生获得了快乐,你真心随喜,说明你的菩提心修得不错;如果你产生嗔恨心、嫉妒心,说明菩提心还没有真正修成。
很多前辈大德对四无量心都非常重视,包括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始终强调若没修成四无量心,其他修行会十分渺茫。《大圆满心性休息》也讲了很多这方面的窍诀。所以,大家平时不要说许多大话,应该在实际行动中衡量自己、观察自己。
己二、正行——教诫修四禅:
以断欲行喜乐苦,四种禅定次第生,
梵天光明遍净天,广果天之四天界。
现在许多人喜欢坐禅,让心得以寂静清凉,这种状态叫做“寂止”。寂止的具体修法,显宗和密宗中比较多,我在这里暂时不谈。此处是说,通过修持殊胜的寂止,可以转生到色界四禅中去。
欲界众生的心比较粗大,《俱舍论》中说,对外境事物的笼统了知叫“寻”,详细了知事物本体叫做“伺” 。通过寻伺而断除贪结、嗔结 ,获得禅定所生的喜乐,并将心安住于一缘,这种境界称为“一禅”。(一禅有因和果,“因”指禅定的名称,“果”指转生到此天界中。以下均依此类推。)
依靠禅定的明清之心,断除一禅的寻伺而获得的境界,就是“二禅”。
通过舍心与正知正念断除喜心,仅剩下乐心,此为“三禅”。
以念清净与舍清净断除乐心,完全远离禅定的八种过失——欲界的痛苦与忧恼、一禅的寻与伺、二禅的喜与乐、三禅的入息与出息,这种无有执著和过患的清净境界,即是“四禅”。欲界众生要想显示神通,必须入于四禅的禅定。
我们以四种禅定为因,依次可转生到大梵天、光明天、遍净天与广果天中去 。具体而言,色界四禅共有十七天,其中一禅包括三处,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龙猛菩萨以大梵天作为一禅的代表,若能获得大梵天的果位,一禅的其他果位同样也能获得。因为有了禅定的因,果不可能得不到)。二禅有三处,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明天(光明天为二禅的代表)。三禅也有三处,即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遍净天为三禅的代表)。四禅共有八处,分为凡夫地和圣者地:前三处为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由凡夫居住;它的上方为五净居天,即无热天、无烦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居住的全部是圣者(凡夫地以广果天为四禅的代表,但五净居天没有代表)。我们通过修持四禅定,可获得色界的这些果位。
至于四禅定的具体修法,《俱舍论》和《大圆满心性休息》中都讲过,此处恐繁不赘。当然,作者并不是要你发愿转生到天界去,而是强调在行持善法时,心要安住,与禅定相结合,如果你发了广大的菩提心要超越一切世间,对所有的禅定支不了解是不行的!
己三(后行)分二:一、总说弃恶从善;二、尤其断除等持障之法。
庚一(总说弃恶从善)分二、一、宣说善恶轻重;二、教诫具足对治不善之广大善法。
辛一、宣说善恶轻重:
恒贪不具对治法,功德主田之事生,
五种善恶更为重,故当精勤行大善。
什么样的善业最大?什么样的恶业最大?世间人对此不太清楚。佛陀在《业报差别经》等经典中有阐述,作者在此归纳出来给大家宣说:无论善法还是恶业,其轻重的界限,有时间、意乐、有无对治、功德田、主田五方面的差别。
一、时间:假如你恒常造作,如经常杀生,则罪业非常严重;倘若经常行善,对一部经典今天也念、明天也念,今年也念、明年也念,一直不断行持善法,这种功德不可思议。因此,行善的时间越长越好,我认识的有些人,不管到哪里去,白天晚上只要有时间,就开始看书、念诵、行持善法,这样功德会越来越大;而造恶的时间越短越好,有些屠夫、妓女长年累月地造恶业,如此会成为重业之因。
二、意乐:从心的角度来讲,如果对这种行为特别耽著,则成为重业之因。也就是说,你对善法非常贪执,或者造恶业有强烈的执著,如此功德或过患非常大。
三、有无对治:有没有摧毁此业的对治法。例如你在杀生造业时,若产生后悔心,没有继续做下去,此业不会成为重业;你在行持善法时,若有宣扬功德等毁坏善根之法,此善业不会功德很大。
四、功德田:即功德之根本——三宝。凡是以三宝为对境,对其毁谤、挖苦、摧毁,则此恶业尤为严重;若对其供养、恭敬、承侍,那么功德非常非常大。
五、主田:包括可怜众生等苦田和父母等恩田。若以父母等作为对境,对他们进行承侍供养,这个功德非常大;如果对他们生嗔、谩骂、挖苦,过失也无法想象。
上述共有五方面的差别。如果我们行持善法时,这五个条件全部具足,那不用问别人,功德肯定特别大。比如我念《普贤行愿品》,时间是经常念,不是念一次就可以了;念的时候非常高兴,有一种强烈的欢喜心,并不是强迫或不乐意的情况下念的;念的过程中,没有摧毁善根的任何违缘;在三宝所依面前念诵;念完后回向给一切众生或者供养上师三宝。这样的话,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特别大。
同样,从恶业方面而言,就拿杀生来说,如果恒常杀生;杀生时特别乐意,有强有力的嗔恨心;没有摧毁此业的对治,也没有人劝你不要杀;在寺院等三宝所依面前,或于佛的诞生日杀生;对境是苦田——可怜的众生。如此五个条件都具足,造业的过患肯定特别大。
所以,屠夫造业还是很可怕的。但若是一个出家人无意中杀生,由于他不是经常杀生;杀生时没有强烈的意乐;并不是故意在三宝面前杀;杀生后马上产生后悔心,拼命地忏悔,那虽然他杀了生,这个业也不一定成熟。
造业的轻重,很多人恐怕不清楚,所以学习这些教理极有必要。明白了以后,就不用天天问别人了,如果你问的人没有佛教基础,不一定答复得非常正确,而龙猛菩萨所造的论典十分可靠,除了精神有问题、见解有问题的人以外,没有一个佛教徒不承认的。
因此,大家应该观察自己所造之业的轻重,不要认为生起一个分别念就好可怕。依靠佛经来衡量,有些业虽然属于恶业,但它并不重,通过忏悔即可清净。善法也是同样如此。所以,希望大家以强烈的意乐,常于三宝所依前做供养、做功德。我最害怕有些人生邪见,以前是出家人、是三宝弟子,后来以种种原因再也不学了,这种愚痴的人最可怕。有些人尽管烦恼比较重,时常犯错误,但天天在佛像面前忏悔,不断地修行,他的罪业也有清净的机会。故而,大家务必要明白取舍!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