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现观略义讲记 第二课
 
{返回 现观庄严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67

现观略义讲记

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二课

昨天学了重要的八种事,而八种事可分为七十义,所以,七十义分八部分宣讲。

在七十义中,首先是表示遍智的十法:

一刹那能照见一切万法真相的智慧叫遍智,也即佛陀的智慧。遍智可以用十种法表示,而其余的每一事也都是用不同的法表示的。对于遍智、道智或基智等的本体,为什么不直接宣说而要用其他法来表示呢?华智仁波切讲过:要表示眼识,依靠它的对境——蓝色物体以及它的因——眼根等因缘就很好了解或表示,而直接说有一定的困难。同样的道理,依靠发心等十法则易于了知佛陀的智慧,否则凡夫无法了知遍智之本体。那么,能通达一切万法的遍智,为什么只此十法就能表示呢?因为十种法已经足够,不需要多、也不能少。

下面讲十法的第一法——发心:

一、发心:以希求或者向往他利为因而引发,并以相应希求菩提果位为助伴的大乘殊胜意识,是大乘发心的法相。

大乘的发心有两个条件:一是希求向往他利——利益众生,让众生从轮回苦海中获得解脱,这是因;二是希求菩提,希求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是助缘。这样的殊胜意识,叫做大乘发心。

如果就本体而分,则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如果以比喻而分,则可分为二十二种。其界限,是从小资粮道直至佛地之间。

从本体的角度,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或者也可分为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两种;从比喻上分,本论以大地、黄金、月亮等二十二种比喻来说明。在发心的界限上虽有辩论,但一般而言,是从小资粮道开始一直到佛地之间。遍智佛果以发心为因,就像修房子先打地基一样,没有发心也就没有成佛之因。所以,在成佛所需的一切因缘中发心是根本,而弥勒菩萨在七十义中先讲发心的原因,也在于此。

发了菩提心以后,没有善知识的教授和引导,凡夫则无法独自获得解脱。宁玛巴历来有这样的教言:解脱之道,梵天、帝释或世间智者、婆罗门、父母等谁都不能开示,唯有具法相之善知识才能给予指引。因此,发心之后一定要听闻教授,具足教言。下面就讲教授的法相。

二、教授:对于获得大乘发心之义的方法,能够无有错谬地演说的能诠语,便是大乘教授的法相。以对境而分,可分为十种。其界限,相似的(教授),是从未入道(开始,一般的教授,是从资粮道)直至佛地之间。

发心以后,其意义要得以圆满成就则须无错谬之教言,这些能诠语就是大乘教授。

所谓大乘教授,从听受者的角度,凡夫至十地末之间都要听受,初学者要听,十地菩萨也要在佛的面前听受。只闻思几年就认为不用听法了,这是一种错误想法。七地、八地菩萨还要以苦行方式听法,凡夫人为什么不用听?所以,从资粮道至十地之间都要听受教言。而从宣说者的角度,未入道者只能讲相似教言;真正的教授,只有资粮道者至佛地之间才能开示。

不过,现在有些未发心、未入道甚至有些外道都想讲窍诀。“要不要我给你灌个顶,你过来居士,你多找一点人……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为什么不通知其他人,不行不行!今天灌顶的缘起不成熟,星期天的时候人多,那时候你多叫些人,最好是大老板,然后我再给你灌顶。这个灌顶在藏传佛教中都很难得……”这也是一种“教言”。

真正能接受大乘般若波罗蜜多教言的根基在顺抉择分,也就是加行道。所以紧接着讲教授的接受者——顺抉择分。

三、抉择分[大乘加行道]:在大乘资粮道之后生起的,为胜解行地所摄的,具备五种差别法[特征]的现观,即为抉择分的法相。可分为四种。其界限唯在加行道。

加行道在资粮道以后产生,为胜解行地所摄,不为有学、无学地所摄,加行道具五种特法的现观就叫顺抉择分。有些教言中讲:加行道是行者相续与见断烦恼即将分开的阶段,由于见道使见惑从相续中抉择并分离出来,而此时随顺此抉择的缘故,说加行道为顺抉择分。它分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四种。其界限在加行道。

前面讲了发心、教授、教授的接受者,下面讲修行。修行分四个方面:修行的所依、所缘、所为以及本体。首先讲第一个:修行所依。自相续要获得成熟必须依靠修行,而修行就要有所依。就像修路不离大地一样,大乘现观境界离开了所依,也无法现前。下面讲修行的所依——自性住种性。

四、修行所依[修行所依自性住种性]:某种法界,便是此处所说的修行所依或种性的法相。根据能依之法的差别而分类,则有十三种。此论直接指出,其界限是从小暖位直至最后有际。

所谓修行所依或种性,小乘以无贪等为种性,唯识宗指阿赖耶上具有的无漏种子,中观宗指的是无垢佛性,而这个无垢佛性就是此处所谓的修行所依,也就是说,抛开了小乘等根基,此处以某种法界为修行所依。由于所依是法界无法分类,所以从能依的角度分十三种。它的界限是从小暖位直至最后有际。这是修行所依。

下面讲修行所缘:

五、修行所缘:大乘修行人遣除增益基础的所知[外境],即是修行所缘的法相。可分为十一种。没有界限。

修行者修法要断除增益、了解本义,作为其基础的所知法,就是修行所缘。比如做生意,生意人的身份先固定下来,之后要掌握所买卖产品的种类,也即交流对境。同样,作为修行对境的所知法,有些是所取,有些是所舍,有些是所得,而修行人要取舍,所缘的就是这些所知法。修行所缘可分为十一种,没有界限。所谓没有界限,是因为所知法从对境的角度安立,对境方面不能说为资粮道、见道等道地所摄。

然后讲修行的所为,也就是修行要达到的目标:

六、修行所为:菩萨依照某种途径而趋入修行所获得的究竟成果,即是修行所为的法相。可分为三种。其界限为佛地。

菩萨通过某种途径——发心、行持六度万行等,趋入真正菩萨道而获得的成果,就是修行所为的法相。而最后获得的成果是三大——大心、大断、大证。所以,我们学《现观庄严论》就是要获得大心、大断与大证。凡夫的心胸狭小,有人说两句就气得要命,一个小火星落到身上也难以忍受,心量很狭窄、也很脆弱。但佛陀的心量广大,即使身肉一块块割下来施予众生,也能忍受。在大心之上,还有远离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大断,以及证得尽所有智、如所有智的圆满大证,这三大就是我们的目标,也即修行所为。它的界限唯在佛地。

讲了修行的所依、所缘、所为三个支分,下面讲修行的本体。本体分四个方面,首先是披甲修行:

七、披甲修行[披甲正行]:依靠大乘发心,为了获得无上菩提而修持两种利益,并在任何一种波罗蜜多中,都各自摄持了六种波罗蜜多,从而进行修持,即是披甲修行的法相。可分为三十六种。其界限,是从资粮道直至最后有际。

发心以后,为了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的目标行持自利与他利,并在一种波罗蜜多中摄持六度而修,就是披甲修行。披甲修行要在修一个波罗蜜多的同时完成六度,否则单修一度,今天单独布施,明天单独持戒、安忍……分开修需要漫长的时间,十分困难。所以,每一波罗蜜多都应涵摄六度,比如行持布施时将六波罗蜜多全部涵摄,就成了菩萨的方便。总之,在发菩提心的前提下,以一种波罗蜜多圆满六度而修,就是披甲修行。每一波罗蜜多分六种,总共就有三十六种。披甲修行的界限是从资粮道直至最后有际。

下面讲趋入修行——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去行持:

八、趋入修行[趣入正行]:依靠大乘发心,为了获得无上菩提而修持两种利益,并主要以修所生慧所摄持的趋入大乘行为,便是趋入修行的法相。可分为九种。其界限,是从暖位直至最后有际。

披甲修行时也有大乘行为,但它以发心为主,以一度摄六度而修持。而趋入修行则以修所生慧为主,也就是说,这里的实际行持是以修所生慧摄持的趋入大乘行为。趋入修行可分为九种。其界限,是从暖位直至最后有际。

下面讲资粮修行。通过十七种资粮的修行,真正的菩提妙果自然而然会出现,从这个角度安立为资粮修行。

九、资粮修行[资粮正行]:依靠大乘发心,为了获得无上菩提,而修持两种利益,并能直接产生自果大菩提,即是资粮修行的法相。可分为十七种。界限,前面的十五种(资粮)是从世第一法直至最后有际,而地资粮与对治资粮二者则存在于十地。

不离发心和行为,通过广大智慧、福德资粮的修行,自果大菩提自然而然出现。这里的内容较多,以后会一一广说,现在只要大概了解其次第和重要性就可以了。

学习《现观庄严论》,不具前世善根、对般若空性没有信心的人,我觉得有一定困难。《现观庄严论》所述的最低境界是小资粮道,而很多道友最高也许只是小资粮道。当然,除非是大菩萨的化身,否则以我们目前的境界,想真正了解此论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但不管怎样,短暂的一生中能值遇这部论典,的确很幸运。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现观庄严论》由释迦牟尼佛的补处——弥勒菩萨宣说,所以学习此论,对将来值遇弥勒佛出世转*轮有非常殊胜的缘起。

《弥勒五论》中《现观庄严论》最深,它宣说的是般若波罗蜜多现观方面的法义,只要我们圆满听受就有相当大的功德。因此,有些人听不懂不要紧,只要每天听辅导,并且观想:即生能遇到释迦牟尼佛的空性法门,多么快乐!以这样的心态听受圆满,也有极大利益。

下面是定离修行:

十、定离修行[决定出生正行]:依靠大乘发心,为了获得无上菩提,而修持两种利益,最终必定会产生遍智,即是定离修行的法相。可分为八种。其界限,为十地的殊胜道。

以此修行,最终必定产生遍智。它可分为八种。资粮修行从世第一法到最后有际之间,但定离修行只有十地的殊胜道中才有。

以上讲了遍智的十法,以此可以圆满了解佛陀的遍智。下面讲表示道智的十一法。菩萨相续中的无我智慧是道智。没有不经过菩萨地的佛陀,所以遍智以道智为因。世间上也是如此,读过中学才可以读大学,而遍智就相当于大学境界,道智相当于中学境界,我们初学者只相当于幼儿园——幼儿园的人,小学、中学、大学都没读,却要去说大学的思想如何、中学的思想如何……是不是这样?比喻不一定适合,但也可以相似说明。

表示道智的十一法:一、道智支分:以道智的因、本体以及果法中的任何一种所摄的功德,就是道智支分的法相。可分为五种。其界限,是从未入道直至最后有际。

表示道智的十一法,第一是道智支分。道智支分是道智生起的基础,道智的因、体、果任一所摄的功德,都能作为生起道智的基础。本论的颂词提到:释迦牟尼佛转般若*轮时,很多天人因身体发光而心生傲慢。佛陀知道,天人们生了傲慢就不能成为般若波罗蜜多的法器,于是身中放出无量光明令其身光暗淡,当傲慢被摧毁以后才成了法器。由此可见,就像在荒田里撒种无法生长一样,修持菩萨道智要有堪能的根器,否则无法修持。道智支分可分为五种。其界限,是从未入道直至最后有际。

下面是第二、弟子声闻道:

二、弟子声闻道[声闻道智之道相智]:以摄受所调化的声闻种性,而令其证达声闻道之所缘不可得[声闻道所证悟的无我空性部分]的菩萨圣智,便是弟子声闻道的法相。

弟子声闻道是指声闻的人无我智慧。为什么在这里讲声闻的智慧?很多高僧大德解释说:虽然《现观庄严论》并非小乘论典,讲的是大乘智慧,但作为菩萨必须了知声闻的智慧,所以要涉及声闻乘。不像《俱舍论》专门抉择声闻罗汉果,《现观庄严论》自宗讲小乘境界,有些是从所舍的角度,说明大乘不该寻求的一些自利境界;而有些则是从所取的角度,说明大乘也承许并接受声闻所证悟的人无我。

为了摄受声闻种性,大乘行者必须懂得他们的道,不懂就无法摄受,就好比摄受外道也要懂外道的教理一样。当然,对外道典籍也要有个度。有个道友喜欢看气功书,我发现了以后就问他:“你是佛教徒,为什么看气功书?”他说:“上师,你要理解啊!我是为了调伏那些气功师,所以先看一看……”我看,也许是他自己已经入于其中了。不过,如果他的发心是真实的,也可以。

总之,为了度化声闻而通达声闻相续中人我不可得之空性法,是弟子声闻道的法相。

如果以对境而分,则可分为声闻圣道以及加行道的不可得智慧[空性智慧]两种。其界限,为大乘五道。

从这里明显看得出来是讲大乘智慧,而不是讲声闻自宗的智慧。

第三讲独觉道:

三、独觉道[独觉道智之道相智]:以摄受所调化的独觉种性,而令其证达独觉道之所缘不可得[独觉道所证悟的无我空性部分]的菩萨圣智,便是独觉道的法相。其分类与界限同前。

这和前面一样,应该好懂。而所谓独觉道所证悟的无我空性,是指人无我与部分法无我。

四、大乘见道:尚未产生无漏修道之前的,证悟两种无我的出世间智慧,便是大乘见道的法相。可分为十六种忍智。其界限,是从获得见道果位的当下直至修道即将生起之际。

获得一地菩萨果位时,二地以上的修道智慧虽未产生,但已具足证悟两种无我的出世间智慧,这就是大乘见道。大乘见道可分为十六种忍智。修道生起以后就变成了修道智慧,所以,只有这一刹那的智慧叫大乘见道。

第五叫修道功用:

五、修道功用[大乘修道作用]:修道成果的功德,即是修道功用的法相。可分为六种。其界限,是从获得修道的第二刹那,直至最后有际之间。

二地菩萨以上修道成果的功德,叫修道功用。修道功用可分为六种。在有学位,第一刹那见道尚未得此功德,所以它的界限是从获得修道的第二刹那开始,直至最后有际——十地末尾之间。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返回 现观庄严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现观略义讲记 第三课
下一篇:现观略义讲记 第一课
 现观总义讲记 第六课
 现观总义讲记 第一课
 现观略义讲记 第四课
 现观略义讲记 第三课
 现观总义讲记 第五课
 现观总义讲记 第十二课
 《现观总义讲记》思考题
 劝学《现观庄严论》公开信
 现观总义讲记 第七课
 现观总义讲记 第二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九、缩得象个小娃娃[栏目:走近当代觉囊的法王]
 荔姐妙计退色狼[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称赞如来」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禅宗公案:帝释的无奈[栏目:道坚法师]
 印度诸王受准提佛母的护持成就[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行者]
 噶举派高僧对藏族文化的贡献[栏目:历史源流]
 我们为什么要为众生活着?[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Dhamma: Light Out of Darkness[栏目:S.N. Goenka]
 佛七讲话 智谕法师疑问解答 三 (检讨会摘录)[栏目:疑问解答]
 装病的狮子[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