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一节课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382

《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自大圣境五台山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祈祷晋美彭措足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节课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入菩萨行论》。

这次宣讲《入菩萨行论》的原因是这样的:大概在三年前,我们共同发愿学习五部大论,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年学习了“戒律”,第二年学习了“俱舍”,现在“中观”基本上已经讲完了,从今年开始,我们学习“因明”和《现观庄严论》。大家应该知道,藏传佛教的每个寺院、每个学习佛法的人对五部大论都非常重视,早在三年前,我们共同发愿:如果没有出现什么违缘,大家一定要共同学习这五部大论!在学习的同时,我也经常强调一些修行法门,因为任何一门知识,如果成了理论上、学术上的研究,对我们的相续不一定有非常大的利益,即使你对所有的千经万论全部精通无碍,但是自己的相续有时候也很容易与佛法背道而驰。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非常甚深的中观、俱舍、因明等知识,没有这些的话,光懂一些因果法门或是一些简单的修行,现在世间人的分别念又那么重,若想调伏这些分别念,必须要完整地学习佛教的有关知识。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有关的修行法门,所以,今年在传讲“因明”的同时,我也要求大家一起学习《入菩萨行论》,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前段时间也给大家讲了,我们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在没有圆寂的时候,打算讲完《宝性论》以后,就开始宣讲《入行论释·善说海》。当时法王在大经堂一宣布这个消息,所有的四众弟子欣喜若狂,包括我本人在内,也确实非常欢喜。虽然我在法王如意宝面前,得过《入菩萨行论》讲义和颂词的好几次传承,其他上师面前也得过这部《善说海》的传承,但是,像上师如意宝那样的大菩萨,如果宣讲无著菩萨、寂天论师所造的如此殊胜的论典,我们相续中一定会生起菩提心的。大家也清楚,在藏传佛教当中,无著菩萨是非常公认的具有菩提心的大德,他所造的任何一部论典,如《佛子行三十七颂》、《入行论释·善说海》,尽管文字不多,但由于他的发心力所致,任何人听了这些法以后,自相续中一定会生起无伪的菩提心,这一点是藏地高僧大德公认的,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课堂上多次提过,若能圆满地学习这部《入行论释·善说海》,其功德和利益不可估量,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仅念诵前面的几个颂文或是后面的几个颂文,自相续当中也会生起菩提心。所以,我们特别高兴能在上师面前得受这样的法门,这是多生累劫积累的福报,是非常不容易的!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翻译了《入行论释·善说海》。但后来大家也清楚,因为众生的福报浅薄,上师在我们凡夫面前显示无常而示现圆寂,这个宣讲《入菩萨行论》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过了这么长时间,这次宣讲《入菩萨行论》,我也是反反复复思考过的。当然,我自己非常清楚,像我这样的人,连法王如意宝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功德也不具足,但由于以前在上师面前得过清净的传承,也为了圆满上师未竟的誓愿,所以我这次发心为大家传授。尽管凡夫人不能代替圣者,这一点稍微明智、了知取舍的人都很清楚,但不管怎么样,这次依靠种种因缘、种种缘起,准备让四众弟子共同学习《入菩萨行论》。

我们这次的学习与往常不同,在传统讲经说法的基础上,特意开许了一些现代科技的传播媒体,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多大城市里的人,虽然对佛教很有信心、非常虔诚,但一辈子中不一定有机会来到学院或去寺院听一个完整的传承,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佛法,所以这次我特意开许,通过现代的网络、光盘、磁带等方式来传播《入菩萨行论》。同时,祈请诸佛菩萨加持(包括上师如意宝在内,虽然我们肉眼不能现见,但应坚信上师在清净刹土当中,始终以智慧眼注视着我们),我们现场所得到的传承、加持、悉地等,能够令大家都获得。

虽然我的身体很低劣,在这样繁杂的娑婆世界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束缚,但是我确实很想所有的众生获得大乘菩提的种子,如果不能完全领悟、完全接受,也要在阿赖耶上种下解脱的种子,以待将来因缘聚合的时候,获得正等觉果位,这种分别念的发心也是有的。所以,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我迫切地希望:不管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听闻,现代的各种媒体也好,现场直接听受也好,如果自己各方面的因缘具足,没有出现什么违缘的话,大家应该善始善终,最好不要半途而废。假如刚开始的时候兴致勃勃,到了中间却故意放弃,这样对你的生生世世也是一个不好的缘起,我们不管听什么法,圆满传承非常重要!

这次的传讲,我对大家没什么特别要求,只是希望凡是听闻本论的人,最好有一种压力:智慧等各方面不错的佛友应该参加我们的考试;实在不能参加的老年人,每天最好念一些咒语或佛号来代替;假如这两个都做不到,那至少也要圆满这个法的所有传承,自己抽空看一些《入菩萨行论》的讲义,以期完全通达其中的意义。

当然,《入菩萨行论》的所化对象没有限制,不是你是哪位上师的弟子就不能听我的法,你是哪个宗派的不能听我的法,这种情况是没有的。因为它属于显宗法,所以也不需要灌顶,只要对大乘佛法有信心、对利他的善举有兴趣,谁都可以加入听受的行列。本来,我们的佛法就是很圆融的,可以包容一切,而不应该以狭隘主义自己对自己约束,把自己的空间缩得很小,所以你们不管是哪个上师的弟子、哪个寺院的弟子,我认为都可以听。

也许你在听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相续有一点帮助,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也许没有什么帮助,但我敢保证绝对不会有任何危害,不像社会上的各种宣传品,会对你的身体、心情有负面影响。所以,不管你是学净土宗、禅宗、华严宗,或者藏传佛教的各教各派,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谁都可以听受。这并不是我特别大方,也不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开许过,而是《入菩萨行论》的所化众生本来就非常广。所以,通过这次的学习,希望大家能从内心真正生起菩提心,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上师如意宝早在六、七年前讲过:“我们学院所有的四众弟子,有关别解脱戒出离心方面,应该好好学习《花鬘论》;菩提心大乘佛法方面,一定要学习《入菩萨行论》;密宗方面,主要学习无垢光尊者的教言。”也有这样的一种窍诀。

当然,在学院,我们闻法的方式是非常圆满的,但如果依靠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网络、VCD等,希望你们搞清楚:现在的科学技术有利有弊,虽然它对我们做事情很有帮助,能为我们提供很多便利,但也存在很多散乱的、不健康的因。一般来讲,世间上稍有教养、稍有智慧的人,都不愿意接受现代文明的一些副作用,更不用说是我们出家人和名副其实的修行人了。所以,大家在运用这些科学仪器的时候,一定要再三思维,佛在经中也说:“所谓的方便,对有智慧的人来说是解脱之因,对无有智慧的人来说是束缚之因。”打个简单的比方,现代很多人都喜欢看电视,有些人通过电视可以了解佛法的新闻、听闻很多上师传讲佛法,对自己的今生来世有一定帮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每天沉溺于一些迷乱的现象当中,看起来非常可怜,听起来也非常遗憾。所以作为修行人,在使用这些科学仪器的时候,务必要以正知正念来摄持自相续,如果没有这样,开始时想依靠这个仪器学习佛法、弘扬佛法,结果却使自己沉溺在这个深渊中无力自拔,这是相当可惜的!

今天介绍一下《入菩萨行论》在印度、藏地、汉地是如何兴盛的,高僧大德们对这部论典又是怎样对待的。

根据堪布根华的《入菩萨行论注疏》,印度大概有108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可见当年的印度大德们对本论是何等重视。大家应该清楚,汉传佛教历来对《金刚经》相当重视,但《金刚经》的注疏到目前为止有多少本?通过网络也可以看得出来(学院除了个别发心人员外,任何人不得使用电脑,更不用说上网了,故此处并非指学院的人)。而且在过去的印度,造论规矩相当严格,一般的论典不能公开出版,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这部论典能够真正有利于众生,才可以有“出版权”,故从108个注疏就能推知,印度对《入菩萨行论》是非常重视的。

翻译成藏语的《入行论》,大概有八本 ,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慧远论师、那波瓦尊者(黑论师)、善天论师、金洲论师等的注疏。在这部《入行论释·善说海》当中,印度最主要的几位论师,如普明论师、贤德巴的教言,基本上都已引用了 。藏传佛教中,不管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还是我们宁玛派,每个寺院共同认可的、必须要学的一部论典就是《入菩萨行论》。华智仁波切的传记中说:格鲁派主要依靠甲曹杰的注疏,噶举派依据华沃作隆昌巴的广释,萨迦派依据萨迦色朗则莫 的讲义,而我们宁玛派,在华智仁波切还没有出世之前,依无著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善说海》,华智仁波切出世以后,则有堪布根华、根桑秋扎等的注释(藏传佛教中,此类广为人知的讲义大概有20多个),尤其是噶当派,《入菩萨行论》被尊崇为必须要学的“噶当六论”之一。

要知道,藏传佛教有103函《甘珠尔》 、250多函《丹珠尔》 ,各派大德所造的论典也不计其数,在这么多的千经万论中,各大教派一致公认必须要学习的,唯有这一部《入菩萨行论》。所以,你们应该好好思维:这部《入菩萨行论》在佛教当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影响是什么样的?价值是什么样的?藏地和印度这么多的高僧大德并不是没有论典可学,也不是没有经典可学,但在所有的经论当中,哪一部是大家必须共同学习的?你们不妨仔细想一想。

不仅如此,藏传佛教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过三分之一左右,《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引用了相当一部分,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的诸多论典中,《入菩萨行论》的颂词也随处可见。这些大德们并不是找不到其他的教证,之所以如此,本论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所以,你们不要认为这部论典哪里都可以听得到,什么宗派当中都有,这种想法完全是错的!

前一段时间,拉萨的文物馆里发现了贝若扎那 对本论的一个注释(因为历史的各种原因,此注释一直没有公开),由于年代古老,有很多纸张粘在一起,现在他们请了西方和东南亚国家的一些技术人员,想通过各种方法把它恢复,但能不能恢复呢?我想可能有点困难。现在藏地的很多大德对这件事情非常关注,当然,有智慧的人对智慧是很关注的,没有智慧的人,对吃的、穿的、自己的住处非常关注,而对有智慧的人来说,这些根本无所谓。

言归正传,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我这里并不是自吹自擂,宣传我讲得如何如何,我们藏传佛教如何如何……当然,你们一个人都不听,对我也是无利无害的,但对于具有智慧的人而言,知道哪些论典是真正的如意宝、哪些是相似的如意宝,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面讲了藏地对《入菩萨行论》的弘扬情况,那汉传佛教是怎么样的呢?在唐朝佛教非常兴盛的时候,《入菩萨行论》还没有译成汉语,后来宋朝永熙二年(公元985年),有一个叫天息灾 的译师,才将此译成了《菩提行经》。但因为其中的词句艰涩难懂,至今将近一千多年了,这部论典一直没有弘扬开来。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当时天息灾的翻译是非常精密的,他专门建立了一个译经场,对照印度的梵文本进行翻译。翻译的时候,有主译、润文、监译等八九个分工,主译负责梵文本是怎么讲的,监译监督译文是否有错,还有些人对文字进行润色,对意义进行校对……这种译场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但可能因为众生的福德因缘吧,这部论典在汉传佛教中一直没有得到广弘。

近几年来,隆莲法师翻译了甲曹杰的《入菩萨行论注释》,台湾的如石法师也到印度求得了《入菩萨行论》的传承,经过很长的时间,认真翻译了本论,同时撰写了《入菩萨行论浅释》,还探索了《入菩萨行论》与《学集论》、《经集论》之间的关系。从那个时候开始,汉传佛教的寺院中,才有个别修行人开始接触《入菩萨行论》。

从现在的一些情况来看,汉传佛教学习《入菩萨行论》还不足够,我希望各大寺院、居士团体,或者佛教中心、居士林,应该主动学习《入菩萨行论》。为什么要学呢?你们可以想一想,印度这么多的高僧大德对本论如是的重视,藏地犹如繁星般的无数大德也对本论如是的重视,汉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和虔诚佛教徒们,你们难道不值得考虑一下吗?

有些孤陋寡闻的人可能会想:“这个《入菩萨行论》是藏传佛教的,我才不学呢!”这种想法,完全是被浓厚的执著遮蔽了自己的慧眼。要知道,《入菩萨行论》并不是藏传佛教的,如果你对藏传佛教的佛法不愿意接受,那印度传来的佛法你愿不愿意接受呢?如果不愿意的话,那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全都不要接受了;如果愿意,那这么好的论典为什么不学习?

所以,我这次劝发大家在各大寺院、佛学院中好好学习《入菩萨行论》,因为这部论典已经将大乘经论的所有内容以非常简单的文字表述出来了,学习了它,很多人的相续肯定会得到一定的调伏。藏传佛教也有种说法:“这个人的利他心不足,行为不是很调柔,应该学习《入菩萨行论》!”

当然,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人,祈祷所有的十方僧众不太合理,但不管怎么样,我内心当中确实很想,现代人也好、后代人也好,共同合掌祈请以汉传佛教为主的十方高僧大德,以及一些具有能力的虔诚佛教徒,自己在学习本论的时候,应将其作为一生的修行法要,同时也劝请别人一起来学习《入菩萨行论》。

以前上师在世的时候说过,我们学院每年都应讲一遍《入菩萨行论》,可见,学习本论并不是以前听过或者看看讲义就可以了,若是这么简单的话,印度这么多的班智达为什么要写一百多本注疏呢?前两天有个人说:“我以前看过《入行论》的讲义,所以这次不听也可以。”这种话已经将他自己的愚痴暴露无余了,为什么呢?因为藏传佛教中这么多的高僧大德都要学习、研讨《入菩萨行论》,而且还造了这么多讲义,如果《入菩萨行论》真是特别简单,这些高僧大德难道没有事情做了吗?所以,我希望有些人不要把内心的愚痴全部表现在外面,在很多众生面前“表演”,这样也不一定非常精彩。

就我个人而言,《入菩萨行论》不是一般的论典,虽然它属于显宗法要,但菩提心在自相续中没有生起来的话,纵然你每天声嘶力竭地念佛,每天专心致志地坐禅,每天都在弘法利生,或者搞一些慈善机构,但是若没有真正的菩提心,一切都围绕着自私自利,这样做善事虽然是有一点功德,但不可能成为解脱之因。因此,每个人应该再三地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你的所作所为没有把握能成为解脱之因,那为什么不学习这样好的论典呢?

开讲之前,首先介绍一下作者寂天菩萨。寂天菩萨生平有七个稀有传记,这次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以后若有空或者方便的时候,稍微广讲一点,一方面可使你们对作者生起无伪的信心,另一方面,依靠这种对圣者的真实信心,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也很容易生得起来。

寂天论师的降生年代,这方面历来有一些辩论,布顿大师的《布顿佛教史》、觉囊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有些现代人写的《佛教思想概论》中,记载的年代各有不同。有一本书叫《与西藏有缘》,里面说寂天论师公元687年降生,763年圆寂。还有一位博士,他写的书中说寂天论师生于公元650年,圆寂于750年,大概住世有一百年。不管怎么样,寂天论师应该是七世纪至八世纪中期的人。

对我们修行人而言,这些历史不清楚也没什么,关键是自己的修行能否与学习结合起来。如果一个人整天研究这些,眼睛一直往外面看,我觉得这样不太好,但如果整天以修行为主,什么理论也不管,这样也不太好。如果对于作者及其历史背景、身份、成就一无所知,就我个人而言,似乎对他所造的论典生不起信心来,鉴于此,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寂天论师的事迹。

在他的七大稀有传记中,我们先讲第一个:寂天论师是善铠国王的太子,原名寂铠,因为他前世串习了空性等大乘佛法的缘故,从小就与其他孩子完全不同,对佛法三宝有非常虔诚的信心,经常供养十方三宝、婆罗门、比丘等等。他的相续中与生俱有随解脱分善根,不仅对出世间的解脱法门有一定信心,而且对世间上的众生具有慈悲心,尽管他降生于王宫,但对身边的大臣、亲朋好友常以慈悲对待,尤其是看见一些病人、穷人或者其他可怜的众生,他就会生起强烈的大悲心,经常救护他们、帮助他们。

大概在六七岁的时候,按照印度的传统,他开始学习工巧明等世间技艺,当他全部了如指掌后,国王非常欢喜,大臣们也特别高兴。后来他年龄稍长,准备继承王位,按照当时的传统,登基前要举行一个授权灌顶,就在当晚寂铠做了一个梦:梦中,文殊菩萨坐在他将登基的王座上,对他说:“善男子,我是你的上师,你和我同坐一座是不应理的。”另有些书中(《印度佛教史》)记载:度母 用温水给寂铠灌顶,在接受灌顶时,他觉得特别烫、非常难忍,此时度母就告诉他:“现在的这个不是很难忍,如果你明天继承王位,获得了王权灌顶,来世的地狱铁水比这还难忍!”并劝他看破一切世间法,舍弃王位,到东方的贝嘎地方去面见文殊菩萨。得到这个授记后,他早上醒来前思后想,最后决定放弃王位,骑着一匹骏马,像当年的释迦太子一样离开王宫,赴东而去。

二十一天中他不吃不喝,一直前往东方的贝嘎地方。当他到了那里的森林,恰好遇到一个美女,饥渴难耐的他让美女帮忙看一下马,自己走到泉水旁想喝一点水。正准备喝水时,美女告诉他:“这是世间的水,你最好不要喝,若真是口渴的话,可以饮用这个甘露。”于是给了他一些甘露,消除了他身体上的疲劳。体力恢复后,他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美女回答:“我来自贝嘎地方的森林。那里有一位具足圆满功德的上师,他经常入于文殊金刚定。”听到这个上师的名字,寂铠犹如穷人获得如意宝一样,内心数数欢喜,于是他请美女无论如何要带自己去拜见这位上师。美女答应后,带他去了上师那里。那位上师犹如十万个太阳照射须弥山般威严,身口意三门极为调柔寂静,一见之下,寂铠马上生起了极大的信心,遂将所骑之马、身上的饰品全部供养,乞求摄受。上师摄受他之后,传授了文殊金刚等持。后来,他在上师身边静修十二年,亲见文殊菩萨,从而获得了殊胜的成就。

今天大概就介绍到这里吧。明天以后我们一边讲颂词,一边顺便介绍寂天论师或无著菩萨的生平,同时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习《入菩萨行论》。以我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很多人在刚开始的时候特别精进,每天都不吃不喝的,看起来对佛法很有信心。但是要知道,所谓的精进,初、中、后三个阶段都要精进,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二节课
下一篇:我的新生从《入菩萨行论》开始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一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一十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九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九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六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五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二十九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十一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三十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三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八十五节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海遗珠集(壬)[栏目:巨赞法师]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四十四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注[栏目:宝静法师]
 禅门骊珠集 第二篇 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双道信[栏目:禅门骊珠集]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二十一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现在人取名字[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隆莲诗词选[栏目:隆莲法师]
 请问真正的师徒相见时,彼此会有感应,会相应吗?因缘具足时,师父会来找他的弟子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往生与助念[栏目:仁焕法师]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一节 3 皈依的基础 3[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