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玄奘法师传第二十卷
 
{返回 玄奘法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33

玄奘法师传第二十卷

  这批盗贼,都是突伽天神的信徒,每年秋祭,必须找一容貌端正的人作为供品,杀取其血祭祀,以祈求天神赐福。他们见法师仪容端丽,身材伟岸,正合要求,心中高兴,互相商量道:“现在秋祭时期快要过去,我们还不曾找到合适的人。这个和尚生得相貌端正,把他杀了祭神,岂不正好?”奘师说道:“你们要杀我这秽浊之身以祭祀天神,不是我要推辞。只是我这番所以不远万里,跋涉千山万水,是为了朝礼圣迹,拜菩提树,访奢阇崛山(灵鹫山),问经求法,现在此愿尚未实现,你们便要杀害于我,恐怕是不吉利。”船上同来的人,都同声替奘师请求;也有人愿意以身相代,求免奘师一死。可是盗贼都不答应。

  于是贼人派人取水,就在树林中一片空地上,用水和土,筑起坛来,令两人拔刀押法师上坛。二贼举起刀来,便要动手,奘师神色镇定,毫无惧色,群盗见了,都非常惊异。奘师眼见情况已不能免,就请求贼人稍待片刻,以便让自己安心欢喜就死。此时奘师澄心净意,观想兜率陀天,一心专念弥勒菩萨,愿得往生内院,亲自恭敬供养受持《瑜伽师地论》,亲闻妙法,成就神通智慧后,再来下生教化这些可怜的贼人,令修胜行,舍离诸恶,以及广宣诸法,利益一切众生。于是礼十方佛正念端坐,定心专注观想弥勒菩萨,在观想中好像在攀登须弥山。不久就上升兜率陀天,只见弥勒菩萨坐在妙宝台上,天众围绕左右,此时身心欢喜,早已忘记自己正在祭坛上,即将被贼人杀害的事。

  说时迟,那时快!突然间,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浪涌船覆,贼众大惊,急忙问法师的同伴道:“这个和尚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叫什么名字?”同伴告诉贼人说:“他是远从大唐来此求法的玄奘法师,如果杀他会获无量罪,遭受恶报。现在风浪四起,天神已经震怒,你们还是赶快忏悔吧!”贼众听完大吃一惊,立刻列跪请罪忏悔,稽首归依。

  这时奘师还在定中观想,坛下众人的讲话,他并不曾觉得,直到有一盗贼用手去推他时,这才睁开眼来,问道:“时候到了吗?”群盗回答道:“不敢加害法师,特来忏悔。”奘师接受了他们的忏悔,对群盗说道:“凡人生为盗贼,必然多所杀伤,未来当受无间地狱种种众苦。你们何苦以此电光朝露短暂之身,而种下阿僧祇劫(即无量劫)长时受罪的苦种?”群盗叩头谢罪道:“我们因为邪见,妄想颠倒,作不应该作的事,走不应该走的路。今天有幸得遇法师,感动上天,得了这一番教诲。请从今日起,我们马上放下屠刀,洗手归正,愿法师替我们作个见证。”

  于是群盗互相劝告,把所有刀枪兵器,全部投入河中,把所抢衣服财物,全部还给本主,并立刻拜奘师为师,皈依三宝,并受了五戒。霎时间果然风平浪静,天气开朗如初。群盗欢喜,礼拜辞别而去。同行的人都敬叹奘师修力殊胜,远近闻者,也都非常惊叹。若非法师求法之心殷重,戒定慧三学增上,又怎能得到这样的感应呢!

  奘师从这里向东行三百多里,渡过恒河,北至中印度境的阿耶穆佉国。又向东南行了七百余里,再渡恒河及南阎牟那河,北至钵罗耶伽国(今阿拉哈巴德)。在城西南瞻博迦花林中,有一座宝塔,也是无忧王所造,是释迦世尊曾经降伏外道的地方。旁边有寺院一所,是提婆菩萨作《广百论》以挫小乘及外道的地方。大城的东面,在两河交流的地方,有一片大广场,土地平正,方圆十四五里,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君王豪族仁慈布施的地方,沿传迄今,因此号称为大施场。奘师至此,恰巧遇上戒日王在此行大布施,将五年积财,作七十五日之散施,上从三宝,下至贫苦无依者,无不施与。

  奘师往西南前行,进入恐怖的原始森林,这里多有恶兽野象等,走了五百多里,才到憍萨弥国(柯桑)。国中有寺院十余所,僧徒三百余人。王城的故宫有一座大精舍,高六十多尺,内有一尊檀木雕刻的佛像,上面悬着石盖,是邬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译优填王)所造。往昔释迦世尊住世时,为了报答母恩,上升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邬陀衍那王由于思念佛陀,就请目犍连尊者运用神通,把一名雕刻匠摄升天宫亲睹圣容,再回到人间,用紫檀木雕刻了这尊佛像。当释尊说法归来,从天宫下降人间时,这尊佛像居然也像真的人一样出来迎接。


{返回 玄奘法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玄奘法师传第十九卷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玄奘法师传第三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四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二卷
 玄奘法师传第四卷
 玄奘法师传第九卷
 玄奘法师传第八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五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一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七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好作艳词,甚於想马[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四十五世 灵隐文胜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比丘记事(之十三)[栏目:比丘记事]
 八法与自赞──佛欢喜日「僧自恣」义之省思[栏目:宽运法师]
 相应95-104经 上分等经十则[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七系付法传[栏目:圣者传记]
 改过与自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第一篇:初修导引 壹、初机释疑 三、密法授受[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觉悟之路》第十六章 佛教的主要特色[栏目:那烂陀长老]
 觉·教导的智慧 第四章 自动自发的性格[栏目:郑石岩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