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集
 
{返回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0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集)  2009/2/9  台湾华藏电视台  文件名:12-47-0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本文第一段,我们先念几句:

  【一、显一体者。谓自性清净圆明体。然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从本已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

  我们在这一段里面看到一个佛法专有名词,那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大乘教里面有很多种讲法。藏,就是藏的意思,也是仓库的意思,像我们佛门里面称「大藏经」,那个藏就是收藏的意思,经典收藏在藏库之中,像仓库一样,仓库之中。到底是真如藏在烦恼之中,还是烦恼藏在真如之中?诸佛如来、祖师大德给我们说得很多,看从哪一方面来观察。我们学习这个名词,也算是一个科目。要知道,真如跟烦恼是一不是二,迷的时候,真如就变成烦恼,如来藏,如来就藏在烦恼里面;觉悟之后,烦恼就是真如。它的名词很多,前面我们读到过,真如在烦恼当中就叫如来藏,真如如果脱离烦恼,就是觉悟了,烦恼觉悟了,就叫做法身。佛用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名词术语,用意何在?我们一定要晓得,教我们不要执着名字相,执着名字相就错了。连中国的道家,《老子》,第一句话也是这样教给我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就是教我们不要执着。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佛?他给我们说了三句,学佛,一个是读经,一个是听讲,听教,读经、听教都要知道不着言说相,我们听讲的时候不要执着言语。经典的文字是言语的符号,也就是说不执着言语,你也就不要执着文字,执着文字错了,你要懂得它的意思。意思在哪里?意在言外,这是佛法的难处,你必须要懂得。所以弦外之音奇特,说不出来的,言语是一种善巧方便,把它烘托出来,你要有这个能力。第二,不能执着名字相,就是名词术语,这是假立、假设的。为什么要假设?这些名词术语,你懂得它的含义就省了很多事情。这就是现在学术里面都有专门术语,这里面含义很深很广,用简单的名词把它叙说出来。第三个,不能执着心缘相,心缘是你听了、你看了,你起心动念在那里想这是什么意思,这不能想,一想就错。为什么会错?因为佛说法、菩萨说法都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着?所以必须我们自己也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听他的话就有味道,一听就懂。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人家讲经说法的人他不起心、不动念,他也没有分别、也没有执着,你说我们怎么能听得懂他的话?所以绝大多数学佛的人听经或者是读经,那是谁的意思?都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开经偈里头讲得好,「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一句可不容易,你要是能解如来真实义,你就入了如来境界。没有入如来境界,你听,听懂了,有道理,看,看了不错,全是自己意思,不是如来真实义。这个道理要懂。当然我们明白了,一时做不到,一时还是得用自己意思去猜测,希望自己这个意思与如来真实义愈来愈接近就好,那就算不错了,可不能有偏差。如果我们是执着言语、执著名相,往往就走向偏差。

  所以佛在一桩事情说很多名相,用意很深,知道所有名相说的是一桩事情,就不会执着;如果他专门一个名词对一桩事情,我们很容易产生执着。所以佛法的教学,前面讲得很多,最要紧的是帮助我们开悟,不是帮助我们记得多。听得多或者是记得多,这背诵就是记,连中国古圣先贤都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记问之学是什么?我们现代的话说,常识,常识很丰富;用在学术上的名词,像现在所说的知识,博闻强记,知识很丰富。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讲,知识再丰富,不足以为人师。要什么人才是好老师?智慧,智慧不是记的,智慧解决问题决定没有后遗症,为什么?它是正确的,知识靠不住。所以知识,你看看以科学家来说,前面科学家发明一个定律,认为是真理,过个几十年,后面又出一个科学家把他的定律推翻,这就是什么?这是知识。如果是智慧永远不会推翻。所以东方人着重求智慧,跟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学的全都是知识,这个要知道。知识里面有分别执着,智慧里头没有。

  要是没有分别执着,你才能够接近如来藏;到不起心、不动念,那你就是证得如来藏,你是真的彻底明白了。《佛性论》里面讲如来藏,这个藏有三个意思,我们学了第一段,没学完,今天我们接着再学。我们把这一段从头念一念,「一、所摄之义,真如立于众生之位」,众生就是六道众生,就是像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在我们现前的阶段,在这个位置上。「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我们现在确实和合、不和合就是对立,就是相对,科学家讲的相对论,这个就是相对。「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这个为当作是,如是和合门,它就生染法;要是不和合门,就能够生一切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于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我们昨天学到这个地方。

  今天我们接着,「易言之」,易言之就是换句话说。「真如摄一切法」,真如是自性,是什么?就是我们这篇文里面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它不是一切法。自性清净圆明体,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真如本性,或者说真如自性,名词很多,简称真如也可以,简称自性也可以,要知道都是讲的一桩事情。佛教我们不要执着,不要去分别,你要懂得这个意思。这是什么?这是一切法的本体,讲哲学。哲学讲本体、讲现象,现象是一切法,本体是真如,就是自性。可是自性里头确确实实没有一切法,它不是一切法,它能现一切法。这个摄就是摄受的意思,一切法离不开它,它也不是一切法,一切法也不是真如。我们讲到这个问题,就常常用电视的色相跟屏幕来做比喻。真如是什么?真如是屏幕;一切法是什么?一切法是屏幕上显示的音声、色相。你们诸位想想看,屏幕是不是音声、色相?不是。音声、色相是不是屏幕?也不是。但是屏幕确确实实能够摄一切法,就是一切法不离开屏幕,它有这个现象存在。虽存在,它绝对不是,你不能把一切法看作是真如,但是一切法也不能说不是真如。所以你怎么说,只要有分别执着那全错了;如果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无论怎么说都对。这个对错没有标准,总在迷悟不同,悟了,怎么说都对;迷了,怎么说都错。这叫华严奥旨,奥是深奥、秘密。

  「如来藏一切法」,如来就是真如,藏一切法。实际上惠能大师开悟讲了五句话,这个他讲了,他说「何期自性」,自性就是此地讲的真如,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这个意思。虽然它没有一切法,它具足一切法,为什么?它能现一切法。末后一句他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正好像我们电视屏幕,电视屏幕不是一切法,电视屏幕上什么都没有,能现一切色相,就是这个意思,它能现。从能现,屏幕就是摄一切法,有这个意思存在。如来就藏一切法,好像它里面收藏。这些话都是比喻,意思非常深,我们要很细心去体会,千万不要去执着如来里头藏这么多东西。我们想想看,我们电视屏幕里面是不是藏很多频道里面的音声、色相?真正彻底明了的人可以这么说,他没有说错;如果不明了的,以为是真有的话,那你全说错了。可以这么说,悟的人没有错;迷的人,你要这样说法,跟他一样说法,你错了,为什么?你以为它真的藏在里头。这是佛法到了高层、高程度的时候,不容易懂的地方在此地,就是说一切都不能把它说实的,都不能把它说死了,它是活活泼泼的,变化无穷。我们这六段里头,第二段「起二用」,第三段告诉我们,作用里头有三种周遍,这就是里头的原理,理论所依据,性德不可思议,无法想象。

  下面《楞伽经》上讲了几句话,「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众生」。言语多简单,所说的事相是多么复杂。如来之藏,我们用浅显的话来说,这个字我们把它念「藏」,如来里面藏的有善、有不善。如来藏是什么?唯识学的大师们把它比喻作仓库,如来藏就是个仓库,什么东西都藏在里头。我们现在一般人讲,我们见色闻声都会落个印象,看到好的有好的印象,看到不好的有不好的印象。这个印象落在哪里?就是落在如来藏里头,它是个仓库,好的它也收,不好的它也收,清净的收,染污的也收。这里面收藏的有佛的种子,有佛、有菩萨、有声闻缘觉、有诸天、有人,也有地狱、也有饿鬼、也有畜生,什么玩意都有,这就是善不善因。三恶道不善,阿修罗不善,罗剎不善,魔王不善,它统统都有,都收藏在里面。总的来说,佛经里叫妄心,这不是真心,这是妄心,你的妄心里头就有十法界善不善因。可是你要晓得,自性是真心,真如是真心,真心里头没有,什么都没有,善也没有,不善也没有,不但善不善没有,清净也没有,染污也没有,再给你说得透彻一点,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所以它叫清净圆明体,它不染,那是真心。凡是用真心的,我们就称他作佛,佛是用真心。菩萨,那要加上两个字,叫法身菩萨,他用的是真心;不是法身菩萨,他还是用妄心,也就是用阿赖耶。

  阿赖耶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叫藏识,就像仓库一样,这个地方如来之藏就是讲第八识。但是我们通常讲第八识它所含藏的,多半讲染污的,那个清净的就不说。说清净的就叫如来藏,说染污的叫第八识,实际上是一桩事情。这里头的种子习气有善、不善之分,有染净之分,这样它就能够遍兴造一切众生,遍是普遍,兴造就是六祖讲的「能生万法」,一切众生是万法。此地讲的众生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我们通常讲众生都是讲有情众生,用现代话讲动物,或者意思更狭小,讲的是很多人,很多人我们称为众生。其实佛家「众生」两个字的意思,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这个意思就太广了。人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动物呢?动物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植物呢?植物还是,连矿物也是的。不但矿物是,自然现象也是的,风云雨露这是自然现象,还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所以众缘和合而生的现象就叫众生。《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是指广义的,凡是众缘和合而生的现象都不是真的,都是虚妄的。譬如讲动物,我们人是动物,为什么人是虚妄的?人有生老病死,不能常存,植物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包括星球它有成住坏空,所以叫无常,它不是永恒的。佛法里面讲真跟妄的定义,永恒的叫真的,不是永恒的都叫虚妄的。

  我们想想,宇宙之间,我们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哪个是永恒的?没有一样。大概一般人会想到,可能虚空是永恒的,虚空没有变化,你看生老病死没有这个现象,成住坏空也没有这个现象,可能是永恒的。佛说那是假的永恒,相似的永恒,不是真的。这个说法,现代科学家证实,科学家告诉我们,时间跟空间都不是真的。在佛法里面,时间跟空间怎么来的?还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头变现出来的。如果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了,把它放下了,时间跟空间也没有了。诸位要知道,时间没有了,就没有先后;空间没有了,距离就没有了,远近没有了。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地球十万亿佛国土,如果空间没有了,极乐世界在哪里?极乐世界就在此地;时间没有了,就没有年老、年少,就没有,这都是真的。为什么现在有时间、有空间?你执着它就有,你分别它就有,你不执着、不分别它就没有。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老修行人,这种境界有很多人都遇到过,就是当他心地清净的时候,一念不生,好像时间停住了,时间不动了,这个现象有。

  我们在《虚云老和尚年谱》看到他有一段这种事情,时间停住了。他心地清净,这是个参禅的人,黄昏的时候出门,太阳虽然刚刚下山,天空是明亮的,他从庙里面回到自己的小茅蓬,有那么一段距离,总得要走四、五十分钟,可能走一个小时。但是走到一半天就黑了,黑掉,可是他心清净没有妄念,那个时间就停止在那里,永远就看到黄昏的样子,清清楚楚。走到半路上,遇到两个同参道友,他们是住在庙里,从外面回到庙里,手上拿着灯笼,遇到老和尚,都认识,打招呼,就问老和尚,「天这么黑了,你怎么不拿个灯?」老和尚听到这句话,天马上就黑掉。没有人提醒他这句话的时候,他离开那个时候的时间就是那个时间,永远是那个时间。这就证明时间是从妄想生的。你看他没有念头的时候,几点钟那个时候它就停住。这种境界虚老和尚遇到过,同样遇到过的人很多,我们在佛门传记里面看到。像圆瑛法师,这个在佛门里面很多人都知道的,二战之后才圆寂的。他在《楞严经讲义》序文里告诉我们一桩事情,这桩事情也很奇怪,他在寮房里面打坐,突然想到一桩事情立刻要去办,他就放下腿子,就走出来。走出来之后他想想,好像我没有开门,我门是关着的,我怎么就走出来了?回过头来,门是关的,再就进不去了。这是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墙、门是假的,不是真的。因为你有分别执着,它起作用,就把你挡住;当你心里没有这个念头,没有这个墙、没有门的这个念头,它虽然是关着,他就穿过。这是圆瑛法师有这么一桩事情,他把它记载在《讲义》序文前面。我们相信老和尚不会编故事来骗我们,一定这都是真的。

  这就是说我们今天处处有障碍,障碍从哪里来的?障碍从分别执着来的。如果放下分别执着,神通就现前,这些障碍都障碍不了你,你的眼睛能够透视,这是最容易的,不但眼能够透视,你的身能够随便穿过。这说明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相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事事无碍的境界。理事无碍好懂,事事无碍不好懂,神通、特异功能,就是现在佛经上讲的事事无碍。《华严经》上给我们说,任何事,事与事当中都没有障碍,为什么?它相有体无、事有理无,它那个有是幻有,它不是真有。而是我们粗心大意的凡夫误会了,以为它真有,它真有,它就起作用,它就真产生障碍。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要真的搞清楚、搞明白,把分别执着放下,不要说分别,只要把执着放下,穿过墙壁的能力就马上现前。怎么知道?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须陀洹就恢复两种本能,天眼、天耳。我们修行有没有证果?到什么境界?不必问人,佛经上讲得这么清楚,什么时候我们眼睛能够看透,外面障碍不了,那真的证果;耳朵灵了,极其微细的声音能听到,那是天耳通。距离我们几十里、几百里,甚至于地球的那一边,人在那里讲话,我们能听得很清楚,这是天耳。这种能力大小,那距离远近就不一样,几十里路,亲朋好友谈话,能够沟通,不需要用手机,不要用电话。心一静下来,一专注,想着这个人,不但能听到他的声音,也能看到他的形相。这样的事情,在澳洲中央沙漠地带的土著,还有这个能力。这些土著讥笑我们都市的人,他叫我们变种人,本能都失掉,跟远方朋友沟通,为什么还要用机器、还要用耳机,还要用这个东西?他们不需要,他们有这个能力,只要坐在那个地方,好像入定一样,他就能沟通,他也能看到朋友现在在做些什么事情。所以这是人的本能。我们是因为妄想分别执着,把我们的本能丧失掉,变成事事都有障碍。

  所以这个如来藏,也就是我们讲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的种子,对我们来讲,这个说法大家好懂,十法界的种子都有。这个信息好,对我们来讲太好了。我们阿赖耶识里头有佛的种子,种子遇到缘就会起现行。什么是成佛的缘?第一殊胜的缘无过于念佛。念佛是缘,自性本来是佛,现在又肯念佛,那你将来肯定就成佛,就这么个道理。所以净宗的祖师大德常讲,「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话讲得很有道理。念菩萨就成菩萨,菩萨的缘是什么?是修六度,喜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生当中喜欢这些,认真努力学习,他将来当然成菩萨。可是我们现在看看绝大多数的人,虽然有佛的因、有菩萨的因、有天人的因,这是善因,但是他们没有注重善缘,他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他去搞恶的缘。我们阿赖耶识里有贪瞋痴,都有,善恶都有。我们每天念着贪财、贪色、贪名、贪利,天天搞这个,贪心的缘具足,将来到哪里去?贪心是饿鬼道,天天想这个、干这个的,他走的是鬼道。如果天天是念佛,万缘放下,什么都不想,只想阿弥陀佛,他走的是佛道,成佛之道。所以这个要重视。如果我们是财色名食睡丢不下,对这上面起贪心,天天在追求,你是往鬼道走,将来肯定堕鬼道。瞋恚心重的人、嫉妒心重的人,天天想着这个,心里不平,对这个也怨恨、对那个也抱怨,这种人他将来走的是地狱道。还有一类人愚痴,是非邪正他搞不清楚,愚痴是畜生道。我们想想,十法界的因我们统统有,我们现在是修哪一道?这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哪一个因相应,他就到哪一道去。这就是能遍兴造一切众生。

  我刚才讲的是十法界有情众生,这里面一切众生还包括花草树木、包括山河大地。你来生会不会变成一棵树?会不会变成花草树木?会。哪些会?特别喜欢什么花的,死了以后就到那个花里头做花神去,那就变成草木;爱这个树,流连忘返,死了之后就到那个树做树神去了,这是真的。喜欢山水,就变成山神、变成土地神,甚至是变成石头,极其执着的人会变成石头,真的是兴造一切众生。所以一切众生从哪里来的?确实佛讲的比科学家讲的透彻。在佛法的角度上来看,整个宇宙是个有机体,就是它有生灭。一切物质现象统统都有精神现象在其中,精神跟物质永远分不开,精神现象就是见闻觉知、受想行识,这是精神现象;物质,泥沙、石块,统统有见闻觉知,都有受想行识。日本江本胜做水实验,水是矿物,结果实验出来它有见闻觉知,它会看、它会听,它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以善念对它,或者以恶念对它,反应出来的结晶完全不一样。我到东京参观他的实验室,我告诉他,佛经上透的这个信息,你今天实验的,水你实验出来了,任何物质都有。我说你应该把你的实验扩展,除了水之外,所有一切物质,像尘沙,你都可以拿来做实验,你会发现它跟水一样有见闻觉知。

  佛跟我们讲人体汗毛,汗毛里头,一根汗毛拔出来,离开身体,它还是有见闻觉知,还是有受想行识,不可思议!大地上取一粒尘土、一粒尘沙,它也具足。不但具足,而且更不可思议的,纵然是一粒尘沙、一根汗毛,它里面具足的信息,竟然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信息都在其中。这是到最近科学家给我们讲的全息理论,从全息照片里面发现的。佛法里就说这个,任何一粒尘沙具足整个宇宙(就是整个法性)里面圆满的信息,这佛经上说的。我们现在看到科学的进步,你看这个芯片,你们用的手机,大概还没有指甲这么大的一块芯片,你看里面含多少信息?这是令人非常惊讶的。可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你把这个指甲磨碎,磨成细粉,极其微细的一粒,肉眼看不到,高倍显微镜去观察,看到这一点,那一点里头有整个宇宙的信息;你现在指甲那么大,藏的东西怎么能跟它比?它有圆满的信息含藏在其中。所以我们发现佛经里头有高等科学,今天科学、哲学里许多问题还是悬案,得不出答案的,佛经上全有,真正不可思议。所以现在很多人问我,佛经究竟讲的什么?我跟他讲了五个项目,我说佛经对一般人来讲,对六道众生来讲,它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对那些聪明智慧高人一等的,它里面讲的有哲学、有科学,科学跟哲学都讲到登峰造极,可以说都讲到究竟圆满。这是每个人自性里的本能,能遍造一切众生,就是造宇宙、造世界、造万物。所以宇宙、世界、万物是一个共同生命体。能造的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能造,你称它作真如,可以,你称它作佛性也可以,称它作法性也可以,称它作阿赖耶识也行,称它作如来藏也行。佛对于这桩事情,说的名词超过一百种以上,都是讲这桩事情。我们懂得这个意思,不要去执着他的言语文字,你真的学到,真的明白,觉悟了。

  《胜鬘经》上也有一句话,「一切众生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如所摄,故名藏也」。这个如如就是真如。那我们又看到一个名词,一切众生没有能够超出如如境,都在如如境之中,这个如如就是真如。用两个如字,一个如是性,一个如是相,这说什么?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古大德用金跟器做比喻,讲这两个字,金是体,黄金,黄金可以做出种种花样来,种种的首饰,那是相。相就是金,金就是相,器如其金,金如其器,它是一不是二。但从相上说它是两个不相同,从性上讲完全相同。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十法界依正庄严,相不相同,千差万别,但是性相同,都是真如法性变出来的,是一不是二。佛法里这种话我们看多了,也听得很多,可是感受不深刻,有这么个感受,不深刻,自性没见过。我们学佛同学,有一位同修他就是做首饰的,那时候韩馆长还在,他邀请我们参观他的展览室。展览室很大,大概有我们这个摄影棚两个大,里面展览着他们自己工厂制作的首饰,大概有两万多种,没有一个相同,完全是黄金造的。不过他做的是假首饰,不是真的。太美了,但是它是镀金的,是真金镀上去,镀金的,你到那里一看,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种装饰品确实很赚钱,为什么?丢了也不心痛。你买一件大概美金不过十几块钱,丢了不心痛,比真金还好看,它是镀金的。我们一看到这个场面,因为他们都是学佛的人,我说佛经上讲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现在摆在面前,大家看到了。那个器是什么?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金是什么?金就是法性,就是此地讲的真如,此地讲的如来藏,同一个体。

  如果真的能契入这个境界,自自然然的他的性德就流露出来。什么德?爱心,要知道爱心是自性的性德,不是学来的。他会爱什么?他爱整个宇宙,爱一切众生,就是菩萨的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心自然生出来。现在这个大慈大悲心是被你的欲望障碍住,被你的自私障碍住,顺你意思的你喜欢他,不顺你意思你就不喜欢他,所以你的爱心是有分别的。佛法里面讲到慈悲,常说四种不同的慈悲,叫四缘。凡夫里面有慈悲,不能说没有,他有爱,这个爱叫什么?「爱缘慈悲」,喜欢你,对你就有慈悲,不喜欢你就没有,这是凡夫。凡夫里面心量大的人,见识广的人,他的爱心就比较扩大,「众生缘慈悲」。像《弟子规》里面讲的,「凡是人,皆须爱」,什么人他对他都有爱心,可是对动物他就不爱,对树木花草他就没有那种爱心。所以那个爱心虽然是扩大,不足,不圆满。到菩萨,菩萨有「法缘慈悲」,像阿罗汉、菩萨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对一切众生有慈悲心,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他都能够平等的爱护。虽是平等爱护,他有条件,为什么?同一个性德,同一个体性,他起心动念、分别习气还没有断。到如来的果位上,叫「无缘慈悲」,无缘是没有条件的。菩萨爱还是有条件的,佛的那个爱没有条件,完全回归到自性,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知道整个宇宙十法界依正庄严跟自己是一体,一个自性,所以这种大慈大悲就没有任何条件。到什么时候这个慈悲心会生起来?起心动念放下,这个心就起来。所以无缘慈悲是起心动念盖住了,放下,它就现前。放下分别执着,法缘慈悲就起来;有分别执着,法缘慈悲起不来。最大的,众生缘慈悲。一般六道里面的凡夫,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具足,他那个爱心只限于爱缘慈,我们一般讲感情的,那每个人不一样。这是说一切众生没有一个能够出如如境,统统为真如所摄,这个跟前面经论所说的大同小异。

  「则众生为如来所摄也,是如来藏众生」。这句话很好,如来里头藏着有众生,众生里头藏着有如来,就是你从哪个地方来看。仓库里面藏着有货物,货物被这仓库收藏,就这么个意思,你搞清楚了,怎么说都行。这里头含的深意(很深的意思),就是我们自性里面含藏着一切万法,这是有这个意思。在我们现在凡夫位置里面,虽然是凡夫,虽然是迷惑颠倒,可是一切诸佛圆满的大法也在我们烦恼当中含藏着,我们烦恼里面有无量无边诸佛圆满的智慧大法,这是一个意思。所以转烦恼就成菩提,迷了菩提就叫烦恼,它是一不是二,一桩事情,一体的两面。

  下面是《起信论》上有这么一段话,「如来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门」,这个前面意思说过了。「以其在于众生位故」,这个意思前面没说。在六道众生的分上,如来藏心有和合、不和合,这意思还是讲的对立。凡夫见思烦恼里面的边见,边是二边,和合、不和合是二边,现在科学家讲相对,有相对的二边。「若在佛地则无和合义」,如果在佛,就是觉悟的人,这个和合的意思就没有了。这是前面我们学习过,我们举电影,你看电影的底片,胶卷,一格一格的,那就是不和合。每个画面都是独立的,前面一格没有到后头一格来,后面一格也没有进入前面,一格是一格的,根本就没有和合,觉悟了。迷人是什么?迷人看这个银幕以为是和合的,不知道它是念念不相应,不相到。一个念头起一个画面,这个是物质现象,同时里面有精神现象,所以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是从念头起的,但是每个念它不一样,虽不一样它又相似,它不是完全相同。这个在江本水实验可以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他这十几年来做几十万次的实验,他告诉我,没有两个结晶是完全相同的,他在显微镜之下看,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这是佛经上讲的念念不相到,念念不一样,前念跟后念就有差别,大同里头有小异,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说明这个道理,这是所摄的意思。

  第二个意思,藏有隐覆的意思,「隐覆之义,真如在烦恼中时,为烦恼隐覆如来之性德,而不使显现,故名如来藏」。这就是我们凡夫,我们凡夫有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华严经》上说妄想,这妄想很细,我们没有法子想象,我们讲妄想,总是讲打个妄念,认为是妄想,其实不是,妄想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实在讲我们也不知道,真的佛说的什么叫起心、什么叫动念,我们不知道。古来大德的批注,实在讲注得是很好,可是我们看不懂,总是看了之后,以自己的意思来解释,那不是他的意思。我学佛,可以说没有一天不读经,到今年五十八年了,这桩事情到最近这几年才算是有一点明白,所以这是很不容易的一桩事情。看到世尊跟弥勒菩萨对话,我才恍然大悟,那个起心动念是太微细了。

  这段对话我节录在这上面,这个也印得很多,可以给诸位做参考的。佛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这讲凡夫,我们心里起念头,这个念头很粗很粗,我们自己很明显的感觉。这个念头里有几个细念(微细的念)?是多少个微细念头,让我们能感到一个念头?这一个念头有几个相(相分)?有几个识?相分是物质现象,识是精神现象。弥勒菩萨回答释迦牟尼佛,他说一弹指,这一弹指的时间很短,这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他用的单位是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多少念?我们现在算起来是三百二十兆,这是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这个一念我们大概能感觉到,实际上是三百二十兆这个细念组成一个念头,我们能感觉到。「念念成形」,每一念都有物质现象,换句话说,就有三百二十兆个物质现象,这物质现象里头绝对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形皆有识」,每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见闻觉知,有的有受想行识。这个我们怎么会晓得?这是科学家到现在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现在科学家发现,他说物质是假的,无中生有,这个讲对了,但是哪有佛经上讲得这么细!

  物质现象的来源是念头,念头就是讲的起心动念,在佛经上有个名词叫「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妄想、起心动念,太微细了。佛怎么知道?用定功知道的。你的心静下来,静到极处,这种微细的波动你就能发觉,你能感受到。所以佛说八地菩萨他看到了。八地菩萨的定功,我们往上看,八地上面,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妙觉就是究竟圆满佛,五个位次。一共多少个位次?五十二个位次,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一共五十二个位次。五十二像五十二层高楼,最上面的五层他们知道,这种微细的念头他们感受到了。愈往上面去愈清楚,八地是刚刚感觉到,到九地、十地是愈来愈清楚,到十一地就很明了,十一地是等觉。所以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这不是仪器能够侦测得出来的,仪器没有这种能力,也不是数学能够演算出来的,是禅定里面的现量境界。形皆有识,精神跟物质同时发生的,不是真的。你看时间多短?一弹指里面的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过去了。现在我们习惯是用秒为单位,一秒钟我们大概可以弹四次,那再乘四,乘四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看这个速度。我们现在看看电影里面放的胶卷,就是幻灯片,电影现在的速度一秒钟二十四张。现在我们现前的环境,十法界依正庄严,一秒钟就像电影放格子一样,放多少?一千二百八十兆,我们怎么知道它是假的?连二十四张,一秒钟二十四个生灭,我们在电影银幕里头已经受骗了,以为它是真的。现在速度从二十四分之一秒,把它提升到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想想看这个境界,我们读了这段经文才明白。所以妄想我们很难体会,模模糊糊的,妄想,不知道妄想是这么一个境界,太微细了。

  从妄想里面就起分别,从分别里面就起执着,愈来愈粗。有执着,六道就现出来,所以六道是执着变现的,它具足妄想分别执着,这是六道,出现这个境界;执着没有了,只有妄想、只有分别,那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法界,合起来叫十法界。如果分别、妄想都没有,还有妄想习气,这是最微弱的那个妄想习气,在那个境界里面现出来的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我们也称它作一真法界。如果无始无明,就是妄想习气统统断尽,没有了,实报庄严土也不见了,最后剩什么?最后剩下来的是自性清净圆明体,你证得了,你跟它合而为一,那在净土里面叫常寂光净土,一片光明,里头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所有一切现象都没有。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连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也不例外。确实这里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我们现在不要怕烦恼多,但是要怎么样把烦恼转变成菩提?烦恼多,转变过来就是智慧多,智慧跟烦恼是一桩事情,迷了就叫烦恼,悟了就叫智慧。迷悟的缘是什么?迷悟的缘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有这个东西就迷了,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就悟了。所以佛门里的秘诀是看破、放下。贤首国师这篇文章一共是六段,前面三段是看破,后面三段是放下。只要能放下,你就入华严境界,入华严境界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释迦是佛,弥陀是佛,你也是佛,他也是佛,我也是佛,统统一样,没有一个不是佛;再跟你说,蚊虫蚂蚁也是佛,花草树木也是佛,《华严经》上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情是讲动物,无情是讲植物、矿物,全都是!正所谓「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华严经》前面我们学过。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绝对不可以自暴自弃把自己看轻了,那个麻烦就大,你就愈迷愈深。所以佛鼓励我们,听了佛法,读了佛经,鼓励我们什么?直下承当,你的前途是无限的光明,你能在这一生当中回归自性。人家说「佛太高了,不敢当,我罪业深重」,这种人是难了,他什么时候能把罪消掉?他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头?所以佛菩萨鼓励我们直下承当,要有这个勇气,要有这个毅力,要有大愿、大心,在这一生当中圆成佛道,这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一生最大的事情。

  除了自己之外,还得照顾别人,怎么照顾别人法?咱们后面讲的四德就是照顾别人。佛教我们随缘,「随缘妙用」,妙用里不失成就自己,随缘里头,一方面利他,一方面提升自己,这就对了。不是说我只光提升自己,我不顾别人,那个能不能提升上去?提不上去,提上去很有限度,为什么?他自私自利,他见死不救,他没有悲心,怎么提都出不了六道轮回,道理就在此地。所以大悲心是性德,慈悲,一定要与性德相应你才能超越,现代的话讲你才能突破,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所以从众生缘慈提升到法缘慈,六道就突破;从法缘慈提升到无缘慈,十法界突破了,这是随缘妙用。帮助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怎么救法?「威仪有则」就救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给一切众生做最好的榜样,这就是救度众生。现在众生不晓得孝顺父母,我们要做出孝顺父母的样子给他看,这就救他。现在众生不尊重老师,我们要做出尊师重道的样子,做给他看,让他能感悟。现在众生都贪财,我们示现舍财。现在的众生心浮气躁,我们要显示出稳重、谦虚、恭敬,做给人家看的,你才真的帮得上忙。讲不行,你自己讲,没做到,人家说你是假的,那个教学不能成功,一定要做到。

  我们最近这三年在我的老家,中国安徽老家,办了一个文化教育中心。我们找到最初是三十七个老师,我们称他为种子老师,来教导这个小镇,全民教育,这个小镇十二个村庄,四万八千居民,三十七位老师自己先落实《弟子规》。开训的时候,这老师自己培训,不对外的,三十七位老师,我跟他们讲了大概有一、二个小时的话,勉励大家。我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学成功,孔子教学也成功,凭什么?凭真诚;凭什么?自己真的做到,然后才说到,这是圣人。我们自己先学,像《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三百六十句,里面讲一百一十三桩事情,这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我们全部落实,统统做到,然后我们再教人,那你就跟释迦、跟孔子一样,你会成功。你自己做不到,你教别人做,人家不相信,人家说你骗人,你的教学就失败。自己完全做到然后再教人,这是圣人;自己说到,一定能做到,这是贤人,人家也能相信你;你自己做不到,教别人做到,那叫骗人,骗人,谁会相信你?我要求这些老师,三十七位老师,四个月的时间把《弟子规》落实,勉励自己做到,这是什么?圣贤事业,你们将来是大圣大贤,你们是佛菩萨再来,鼓励大家。老师们很好,能直下承当,真干,干得让我们佩服,五体投地,他们两个月就做到。我给他们四个月的时间,一百二十天,他们六十天就做到。我们从内心里面佩服,从内心里面尊敬他们,这自己做到了。杨老师打电话告诉我,我想行,既然真的落实做到了,立刻就下乡入户,十二个村庄,我们到村庄里面去,到每个农民家里去。怎么教法?做给他看。《弟子规》一开头讲孝顺父母,我们自己看到农民年岁大的,跟父母年龄差不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我们现在下班回家,用什么样态度对父母?就把《弟子规》做出来,这样一来感动人。这些农村里面的老人,看到老师对待他们这些动作,感到我的儿孙都没有你们孝顺我,自己生惭愧心,对儿孙没有教好。他的儿孙在旁边看到老师这样做法的时候,良心发现,我们对不起父母,平常对父母没能尽到孝道。

  你要做出来给人看,然后再办班教学,他们就真的来听,真的来学,你没有先表演不行。街道上脏乱,我们老师服装穿得整整齐齐,每天到街上去捡垃圾,我们也不要教人家,你们不可以丢垃圾,不需要,我们去捡。捡了两个星期,当地居民不敢丢垃圾,不好意思丢,自然这个街道它就整齐清洁。很多不好的习惯全都改掉。我们最先预定的是大概二年到三年,社会风气可以能够转变过来,没想到三个月,还不到四个月,社会风气完全转变,我们很感动。证明老祖宗一句话,《三字经》上前面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把人性本善都唤回来。证明了一桩事情,人民是这么样好教的,可惜没人教他,人性本善,一教他就回头,这是本性本善的教育。

  我们办这桩事情,实在讲不是我们想到的,不是我们有意办这桩事情,我们是被联合国逼出来的。从二00三年那一年开始,我有这么一个机会代表学校(澳洲的大学),参加联合国的世界和平会议,这些年当中参加了十几次。这种会议开了几十年,会议的目标是希望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诸位晓得,会是年年开,投下去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可是世界怎么样?冲突的频率年年上升,灾害一年比一年严重,让许许多多参与大会的专家学者对于和平失去信心,这才是真正可怕。佛法里面讲「信为道元功德母」,只要有信心,就会有成就;信心丧失了,这是真正的危机,严重的危机。我们在大会里面把中国五千年来,用教学的手段化解冲突,达到安定和平、长治久安的局面,向大会介绍。与会的人听到欢喜,赞叹,可是会后我们在一起吃饭聊天,大家来跟我说:法师,你讲得很好,这是理论,做不到。我听到这个话很震撼,没有信心,那怎么办?必须要做出样子来给他看,让他亲自看到,信心才能生起来。动机从这里起来的。我在许多地方想找,最初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在澳洲,在美国也动过这个念头,缘不成熟。到二00五年,我是七十年没有回老家,回到老家去看看,老家还有一些亲戚朋友,离开老家七十年了。回去之后,就把我在国际上遇到这些问题跟亲朋好友聊天谈谈,他们一鼓作气说:回来做,我们家乡人支持你。这样子地方领导也帮助我选择一个小镇,就是汤池镇,我们就在这里做起来,没有想到那么快成果就卓著。所以我就想,成绩出来了,现在可以证明这是真的,可以落实,这不是理想,这个方式可以化解冲突,可以给社会带来祥和,可以给世界带来和谐,这好事情,做出来了。四个月成绩卓著,我就想到怎么样介绍到联合国。没有想到过了两个月,六月初、五月底,联合国来找我,希望我跟他合作主办一个活动,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我想这是祖宗之德、三宝加持,他怎么会来找我?我们找他不容易,他来找我事情就好办。我还不放心,派了三个人到巴黎去打听一下,是真的是假的?结果去看了之后,回来打电话告诉我,是真的。联合国不是找我,找泰国,办什么活动?纪念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周年,办这个活动。这个活动的主题是「佛教徒对人类的贡献」,这么一个主题。而是泰国大使向联合国推荐,介绍我也参加主办单位,主办单位一共是五个,就是五个合作来办这个活动。我听到这个讯息就非常欢喜,立刻答应,把我们汤池的成果跟联合国介绍。我们关于汤池的报告做了八个小时,这是联合国有史以来最长的报告,而且做了三天展览,做得非常成功。世界各国驻教科文组织一百九十二个国家的大使,都有意愿要到汤池去考察、去观摩,这事做成功了。

  这个就是中国文化不可思议的威力,只是用一个《弟子规》,中国传统文化是三个根,才用一个,这是儒的,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根是《十善业道经》。如果这三个根同时都落实,那个效果要比汤池至少要好三倍以上不止,我的估计至少是五倍以上。社会安定,人与人之间祥和,没有争执,社会上许许多多问题都化解,夫妻不再离婚;儿女懂得孝顺父母,懂得尊敬师长;婆媳不吵架,婆媳关系化解;跟邻居一点小小事情都争执,这个事情没有了。这个小镇里面,从前商店里面窃盗很多,常常丢东西,我们这种文化教学一推动,商店里头很少丢东西。人都守规矩,都有礼貌,人跟人见面都会笑、都会鞠躬了,而且人与人见面都是九十度的鞠躬,他们看到,这个地方好像是日本地方,不像是中国,一团祥和。所以中国五千年来这个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靠什么?靠教育,就是这三样东西,《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哪个地方推行,哪个地方人就有福报。自从推崇这个伦理道德的教育,这三年来他们的经济上涨,也出乎人意料之外。这个小镇很闭塞,联合国一宣布,全世界人都到这个地方来参观旅游、来看,旅游的事业一下提升了。不但旅游,还有很多人看到这个地方这么好,移民来,想在这个地方居住,把小孩带到这个地方来受教育,把家搬来,那个房地产一下涨了三倍,都喜欢到这个地方居住。所以传统文化带动经济发展,这是良性的,是好事。绝对不是说,传统文化带动的大概经济就衰退,不是的,上涨,出乎你意料之外的增长。这是我们的经验。

  这说明智慧跟烦恼要懂得怎么转,这个转就是觉跟迷。所以佛法先教人断恶修善,我们在汤池只做到这一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把这个小镇也就从贫困落后转变成欣欣向荣。过去年轻人出去找工作谋生,这个文化教育带动之后,在外面工作这些当地人统统都回来了,回到自己家乡来工作,好事情。在家乡,回到家乡来工作,工资比外面要少很多,家乡工作待遇并不是很多,但是家乡生活程度低,所以他那少一点的收入他就很满足。在家乡享受到和谐,享受到家庭天伦之乐,这是在外面谋生的人他必须要牺牲的家庭幸福。知道小镇这么好,所以宁愿一个月少赚一点,也回家来享受。这个小镇安定、和谐的气氛,促成年轻人回归,促进外地人要到这个地方来投资,要到这个地方来开发。

  所以我这次回来也见了不少人,把汤池的经验介绍给大家。台湾很可以多做几个像汤池的小镇,而且台湾做,我相信比大陆做得更好,因为大陆只扎一个根,在台湾可以扎三个根、扎四个根都没问题,可以同时学习《感应篇》,学习《弟子规》。如果在佛门里面,还可以加一个《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在家可以学,《沙弥律仪》里最重要的就是事师之道,我们孝亲尊师,这是人德行的基础、德行的根本。人在这个世间,恩德最大的,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慧命得自于老师,所以老师的恩德跟父母是相等的。你在古礼里面就能发现,中国人是多么尊重老师,才能成就圣贤的教诲,才能成就圣贤的德行。从希圣希贤到成圣成贤,这是中国教学的目的。圣贤社会,圣贤之邦,不但我们自己享受幸福圆满,而且同时能够扩展,给全世界做个最好的榜样。我也希望我们的同学都能够直下承当,把这桩事情做好。谢谢大家,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集
下一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六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六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三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二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四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六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二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八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七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八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惜福(妙昕)[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什么是真正的报恩[栏目:仁焕法师]
 如何如法地布施、供养、护持三宝?[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信箱[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杨仁山居士传记[栏目:杨仁山居士]
 新中国建设与新佛教[栏目:太虚法师]
 玛哈噶拉祈福法会的深意[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六祖坛经讲记 行由品第一[栏目:演培法师]
 分享(庞玉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老实修行 Cultivate honestly[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