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一节课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6

第三十一节课

受菩萨戒的前行,必须要修七支供和自己的心。修七支供的道理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为了利益他众而修心。

庚二(为利他而修心)分二:一、总说布施一切;二、别说布施身体。

辛一(总说布施一切)分二:一、所施;二、原因。

壬一、所施:

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发殊胜菩提心之前,必须要通过七支供来积资净障,同时还要舍施我们最执著的三种事物:身体、受用、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

此三者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执著的。当然,没有信仰的人对三世善根不一定执著,除此以外,作为想受菩萨戒的人,还是比较执著自己的善根。然而,“为利有情故”,我们必须要布施自己最珍爱的身体、有生之年所积累的房屋金银等财产受用,以及未来过去现在所造的一切善根。目的是什么?为了一切众生获得真实的利益。方式是什么样呢?没有吝啬心、贪心、傲慢心,不求任何回报和来世的安乐,心甘情愿地舍弃自己的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和过去的身体、受用没有办法布施给众生,因为未来的还没有产生,过去的已经灭尽。然而,善根在未来和过去都是存在的,未来的善根可以通过现在发愿而作回向,比如心里计划要造某种善根,现在便可将此功德回向给众生;过去的善根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成熟,相续中的果报没有享尽,故也可以进行回向。这一点在《无尽慧经》中也有说明,经中说:“心和心所忆念过去的善根而回向有情,作意未来的善根而回向菩提。”因此,未来和过去的善根都可以布施给众生。

而且,这种布施的功德相当大,《菩萨地论》中云:“倘若诚心诚意将所有的事物,作意布施给一切众生,表面上看这只是很小的资粮,但实际上能积累广大无边的功德,此乃智者们布施的一种方便。”因此,学习大乘佛法的时候,我们作为凡夫人,要把身体布施给众生,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后面也会讲到,布施身体要到一地菩萨以后才可以做)。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在心里面观想,作意自己将来获得佛果之前,一定要把身体、受用、善根全部进行布施。

我们凡夫人对这三者非常执著,从小或无始以来,对自己的身体、寿命相当贪执,这一点每个人都有明显的感受;不仅如此,孩童时代对玩具,长大以后对财产,我们也是拼命地据为己有,不让别人占一丝便宜;等到稍微懂一点取舍的道理、明白一些善恶功过之后,又开始对善根产生贪著,自己现在念了多少部经、修了什么法,经常念念不忘、挂在嘴上。为了断除自相续中的我执与我所执,也为了利益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我们一定要舍弃对此三者的执著,将其完全布施给众生,若能做到这样,在短暂的人生中也能积累广大的资粮。

因此在接受菩萨戒时,我们一定要在心里观想,把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布施给众生。堪布根霍在著疏中还说:“假如遇到病魔或是一些违缘,念诵此偈来调伏自相续,加持力是相当大的。”华智仁波切等传承上师们也是如此,在平时的修行中,一旦遇到违缘障难,他们并不是以牙还牙,而是按照噶当派高僧大德们的做法,将自己的身体受用统统布施给怨敌。比如我今天生病了,真的感觉有病魔在侵扰我,或在我的修行过程中,人与非人制造违缘,这时候不要认为“我要依靠降伏咒来摧毁魔众”,这样的动机是非常不好的。所谓密宗的降伏法,必须是在远离嗔心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假如你是为了保护自我,以自私自利的心和嗔恨心来降伏魔众,这个过失是相当大的。修断法时也是同样,无始以来众生对“我”和“我所”有十分可怕的执著,为了舍弃这种执著而修持佛法,那么修任何一个法都会变成断法。这在大乘修学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非常关键的一种修行。

所以,我们在遣除违缘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自己的发心是为了什么,假如是为了保护自我,那你应该想想自己在修什么法?昨天中午有个年轻人闯进我家里来,非要让我念一个《心经回遮仪轨》的传承,他要马上修回遮法。我就问他:“你修回遮是为了什么?”他说:“希望回去的路上比较顺利,为了保护自己。”我又问:“你觉得回遮是什么意思?”“就是降伏魔众!”当然,没有自私自利,完全是以超度他众的慈悲心为出发点,依靠《般若经》或密宗的降伏咒来降魔,这也是允许的,是大慈大悲的佛陀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任何人也没有理由毁谤。然而,真正要修回遮时,一定要先观察动机是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果是的话,那么回遮的对象并不是外面的魔,而是如毒药般自私自利的“我”。修断法时也是同样:必须要将自己的身体布施给魔众非人,任其享用,怎样造违缘都无所谓。这种实修法确实非常殊胜,我们以后如果遇到困难,觉得可能有人或非人正在造违缘,就应该把这个偈颂念一遍,然后心里面想:你们想造违缘就造吧,怎么样都无所谓,反正我的身体已经布施给所有的众生了。

平时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在工作中或者事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违缘,当这些出现时,一定要采用噶当派将违缘转为道用的殊胜教法,这也是全知麦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宝的传统。以前上师如意宝如果感觉不太顺利,好像会出现违缘的时候,就念一些断法的偈颂或修持般若法门,将自己的身体受用全部布施给众生,让众生随便受用,这样以后,违缘马上就烟消云散、消于法界了。

所以,我们在修持大乘佛法的时候,行为应该有所改变,心理应该有所依靠,毕竟每个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一点挫折和坎坷。前不久,我们二十年没见面的几个同学聚在一起互诉心声,当各自阐述这几年来的经历时,没有一个人是比较顺利的,都是“我的生活如何如何痛苦”、“我遇到了怎样的挫折磨难”。后来我告诉他们:“生活就是这样的,你们这二十年的路是弯弯曲曲,以后的路肯定也有弯弯曲曲,因为佛陀告诉我们,轮回的本性就是痛苦。但我想如果大家学习了佛法,并借鉴大乘法门的某些修行方便,路虽然是弯曲的,但你感觉还是很直的,不会有太大的痛苦。”有时候我们的确应该想一想,学了这么多的大乘佛法,如果遇到逆境时应该怎样对待?这一点,不仅仅是在家人,包括我们出家人也应该有所考虑!

下面讲为什么要舍弃这三者?此举有什么合理性?

壬二、原因:

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

死时既须舍,何若生尽施。

我们舍弃一切的善根财产身体,这是非常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在活着的时候,若能把是我所执著的东西,如财产身体统统舍弃,心里就很舒服了,以后纵然遇到违缘和痛苦,也不会有什么伤心的,因为这些东西已经不是我的,早就布施给众生了。打个比方说,我想将屋子里的财产布施给一切众生,如果不注意来了小偷,把里面的东西偷了,我也不会有任何伤心,因为我早已经舍给众生了,虽然没有亲自送到别人家里,但他自己来把东西拿走了,那我有什么痛苦的?听说有些法师的电脑被偷了,晚上做梦时也梦到电脑回来了,实际上如果你真的舍弃了对电脑的执著,就很容易脱离这种痛苦。而且依靠这样的舍弃,我们才可以获得涅槃,为什么呢?因为凡夫的心对外境特别执著,对内在的事物也相当执著,这种执著始终去不掉,但若通过大乘的对治方法来修炼,舍弃了里里外外一切事物的执著,心的光明本体自然而然就会显露出来,这即是所谓的涅槃。因此,舍弃这三者可以帮助自己脱离痛苦、获得涅槃,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死时既须舍”。我们每个人终有一天会面临死亡,无常这个魔一定是会出现的,当它出现时,自己不得不离开这个人间,身体和受用都要舍弃。虽然有些善根若以菩提心摄持或已经回向了,死时也不一定舍弃,但如果没有回向,这些善根就像芭蕉树一样用完就没有了,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无常到来时,所有的一切都要离你而去,还不如现在就布施给众生,依此也能对自他大有裨益。为什么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去掉我执,以此成为圆满正等觉佛陀之因;另一方面,众生也能获得不可思议的利益,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愿意舍弃呢?龙猛菩萨说:“菩萨若能舍一切,功德如同虚空界一样无边无际。”

尽管按照本论的次第,现在还没有讲到受菩萨戒,但我们在座的人早就受过菩萨戒了,对于已受过菩萨戒的人来说,不应该对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特别执著,否则并不是大乘的修行人。佛陀在《文殊刹土庄严经》中云:“舍利子,菩萨就是大施主,舍弃自己的一切而无有恐怖畏惧之心,并生起极大的欢喜满足感。”的确如此,看过《释尊广传》的人都知道,菩萨把自己的所有全部布施给了众生,心里不但没有恐怖和吝啬,反而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对于佛陀因地时布施的这种心,我们应当坚信不移。但有些人可能由于佛教的基础不太稳,对这个也怀疑,对那个也怀疑。听说有位居士的父亲就是这样,看了《释尊广传》以后,总觉得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身体都已布施给众生了,后来竟然恢复了,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啊?他的妻子告诉他:“你不要多想,肯定是有的,你看《观世音菩萨传》,里面有那么精彩的故事……”“噢,对对对!”他们经常这样交流佛法。的确,现在外面学习《入菩萨行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人比较多,通过熏习这些大乘教言,平时接触他们的时候,共同语言也逐渐转向了修行方面,这一点是好事!以前我们到外面去,听他们说的几乎全部是吃喝玩乐的话,没有任何意义,最近这方面稍微有点改变,这是非常值得随喜的。希望以后不管是学院里的人,还是外面的人,大家通过学习佛法,都应该从根本上、从大的意义上获得转变,这是我们最究竟的目标。否则世间中的琐事始终没完没了,什么时候到了尽头,什么时候就是死亡,这样的人生实在没有价值!

总之,舍弃这三者的原因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我们心里也应该这样发愿。假如要受持菩萨戒,执著这些不太好,因为到了佛果的时候,就没有“我”的事情了,佛菩萨的事业就是利益众生,根本没有“我”的空间。就像我们这里有些发心(发心为僧众做事情)的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所作所为好像没有一个是为了自己,都在为了众生一直忙碌,佛陀因地时也是这样的。倘若以自私自利而做很多事情,意义并不是非常大,因此大家应该培养自己的利他心,有了这颗心,将来你不管到什么环境中都会闪闪发光的,就像如意宝一样必定会使那个地方得到很大的利益,真正起到弘扬佛法的作用。所以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我始终觉得培养自己的利他心相当重要。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经常磨练自己的心,心毕竟是有为法,逐渐逐渐它就会改变方向的,这一点大家要记住!

辛二(别说布施身体)分二:一、布施缘自己而造业之众生;二、回向成为利众之因。

壬一(布施缘自己而造业之众生)分二:一、无条件而布施;二、发愿成为利益之因。

癸一、无条件而布施:

吾既将此身,随意施有情,

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

发了菩提心以后,既然我已将身体随意施给了所有众生,只要他们欢喜,恒时随心所欲地殴打、谩骂、杀害我也无所谓。

当然,对于那些小乘根基或者从来没有学过佛法的世间人来讲,这一点可能难以接受。其实大乘菩萨的很多行为,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在不堪为法器的人面前,不能随便宣讲大乘菩萨见解方面的空性、行为方面舍弃自我的六度万行,原因也就在这里。

刚才已经讲了,真实的布施要从一地菩萨开始,但寂天菩萨在《学集论》中说,为了未来的成佛,现在也要经常修炼自己,将身体布施给众生。平时大家在走路也好,吃饭也好,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想到:我这个身体已经是众生的了,所有的受用也是众生的了……尽管现在还无法真正地布施身体,但心里面一直这样想,久而久之,对身体的执著就没有了。毕竟我们发了菩提心,在诸佛菩萨面前也发过愿,从此以后我就成了众生的奴仆,只要众生高兴,怎么样都无所谓,只要他们欢喜就可以。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讲《入菩萨行论》时讲了一个笑话:有次他们几个老乡聚在一起,有人提议:“听说某某的口才非常好,你今天说一下我们的过失,我们根本不生气,顺便玩一玩,让大家开心开心。”那个口才好的人马上站起来说:“你天天偷人家东西,我才不愿意跟你说,我跟其他人说话。”那人听后勃然大怒:“你说清楚,我偷了什么东西?”口才好的人笑着回答:“你当然没有偷东西,但你刚才让我说过失,大家玩一玩,怎么现在不能忍受了?”可见,有些人连开玩笑都受不了,更不要说真正将身体布施给众生了。所以菩萨只要能让众生高兴,任其打骂杀,怎么样都可以,这种行为真是令人非常非常佩服!

现在我在讲的时候,可能有些人很有触动,心里暗暗下决心:今后不管众生对我怎么样过分,我都不会以牙还牙的,一定要像菩萨那样舍弃自己。你们理论上懂得的时候,心里暂时会有这种发心,然而一旦真正遇到对境,也许就无法忍受,马上生起嗔恨心了。所以我们修行的难处关键在于实际行动,而不在于口头上会说。口头上说说谁都会,但实际生活中当你遇到怨恨的敌人或者一些违缘时,能马上将所学的知识全部用得上,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困难的。

其实,这样的教言不仅我们佛教中有,其他的宗教中也有。在1991年的时候,藏地公认的一位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大德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演讲,当时就引用了《圣经》中的一句话:“别人打我左脸的时候,我把右脸也让他打。”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口口声声说学的是大乘佛法,但别人无缘无故用拳头来打你左脸时,你能不能说:“这边打得还可以,来,开始往右打!(众笑)”也许大家认为这比较可笑,但实际上我们真的遇到这种问题时,不要说是打你,就算稍微说一点你的过失,你也受不了,马上开始对他报复。若是这样的话,你到底是不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金刚道友与金刚道友之间、居士与居士之间、非佛教徒和佛教徒之间、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时,你是不是发了菩提心的人?这一点始终都要观察!

学习了《入菩萨行论》以后,我想很多人的行为应该会有所改变,以前脾气不好、特别暴躁的,通过这次学习,性格肯定会变得调柔,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尤其是外面的居士,听了一些佛法以后,行为跟以前完全不同了,嘿嘿……我想说一句,但不说了,太明显了!

总之,我们不能执著自己的身体、受用,尤其是身体,如果太执著的话,有非常大的过失。《三摩地王经》中说:我们对于腐坏的身体、动摇的生命应以如梦如幻来对待,可是愚痴的众生始终贪著自己的身体,造下了无边无量的罪业。平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实际上大多是由于耽执自己而引起的,如果对自己一点都不耽著,很多摩擦可能不会出现,因此,这方面大家应该值得注意!

纵人戏我身,侵侮并讥讽,

吾身既已施,云何复珍惜?

发了菩提心的人已将身体布施给众生了,纵然他人对自己百般戏弄轻辱、诽谤挖苦、冷嘲热讽,也都是可以的。既然我把这个身体已经布施了,现在还有什么必要去执著爱惜它呢?

在座的人可能都已经发了菩提心,过段时间再受持这个仪轨时,大家也会重新承诺:往昔诸佛菩萨如何发菩提心,我也如何发菩提心。那么,诸佛菩萨是如何发菩提心的呢?舍弃所有的财产、受用、善根,全心全意为了利益众生而发的。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做,光是口头上说“诸佛怎么样发,我也这样发”,实际上是在欺骗所有的众生和佛菩萨。因此,发菩提心并不是嘴上说说就行了,必须要真正地发自内心,并在实际行动中将身体等布施给众生,只要众生欢喜,怎么样戏弄我的身体,故意把这个身体抬来抬去或耍来耍去,都无所谓。甚至别人讥笑我们,比如自己的身体比较胖,别人故意说:“你的身体特别苗条啊,妙音天女都很羡慕你的身材,见到你都不好意思了。”或者有些人没有牙齿,别人嘲讽道:“你的牙齿真是洁白啊,天上的月亮都非常羞愧,躲到西山在悄悄地偷看你……”用这种方式来挖苦人的时候,如果你真的没有牙齿,可能就特别不高兴,但作为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不管别人怎么样戏弄我,有理由还是没理由,我都要安忍,毕竟我早已经舍弃了这个身体。

可见,大乘菩萨戒中所讲的许多利他行为,远远超越了《别解脱经》中的“沙门四法” 。所谓沙门四法,就是别人打我时,我不还手;别人骂我时,我不还口;别人恨我时,我不恨他;别人说我过失时,我不说他的过失。这是释迦牟尼佛的追随者都要严格执守的,更何况是已经发过大乘菩提心的我们了。暂且不说密宗瑜珈士、证悟者、大成就者的甚深境界,有些人就连大乘菩提心怎么样受持,发心跟我们的行为有什么关系都不明白。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我觉得一定要依《入菩萨行论》的精神来衡量,否则,即便是特别小的一些问题,两个人也能争得面红耳赤,这种现象不太好。

其实不管是对身体还是受用,矛盾和痛苦的来源就是执著,修持大乘法门的人必须要断除相续中的这些执著,你对哪个事物比较贪执,就一定要放弃。龙猛菩萨的上师萨热哈巴曾说:“相续中若有芝麻许的执著,也会带来无量的痛苦。”无垢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也讲过:执著越大,痛苦越多。以前龙猛菩萨有一个公案:有次他修持空性本尊(空行母本尊),修了很多年也没有验相。他在修法之余,经常擦拭珍藏的一个精美罐子,有一天,他边擦拭边欣赏的时候,不小心把罐子摔在地上打烂了,没想到第二天就见到了本尊。龙猛菩萨就问:“我修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今天才见到您?”本尊回答说:“假如你对任何法有执著,都会障碍面见我。以前正因为你对罐子特别执著,所以虽然我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你,但你始终看不见!”以前我在日记里也写过,华智仁波切由于执著一个木碗 ,后来也遭到了蒋扬钦则旺波的批评。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一旦对某些事物产生执著,必定对照见本尊、获得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证悟境界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对大多数的修行人来讲,执著利他是非常好的。如果你利益众生的执著特别强烈,《现观庄严论》中说,这是不会障碍任何修行的。尽管它也是一种执著,但在成佛之前我们不能舍弃。因此,在所有的执著当中,利他的执著、对佛菩萨生起信心的执著是最好的,而嗔恨心的执著、贪心的执著,则是最低劣、最不好的。有时候到了城市里面,有种感觉特别明显:世间上大多数人对钱财非常贪执,但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对感情的执著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如今社会上的自杀率越来越高,这些自杀的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因为感情问题。人们对异性的执著,无论从言谈里或是生活中,都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非常痛苦的!虽然有些人对身体、对钱财有执著,但这些执著中,最严重、最可怕的就是对感情的执著。作为一个学习佛法的人,大家应该多方面来对治自己的这种贪执,最好把这些没有意义的执著放下,不然的话,对自己的修行会有一定障碍。因为一个人的心里不可能放很多东西,如果你对感情、爱情、婚姻特别重视,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这方面,那是不可能有什么修行的。外面的有些居士特别复杂,他们表面上是在学习佛法,但实际上全是假的,只不过是听一堂课而已,除了这个时间以外,其余的都是给别人打电话,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经历听起来非常可恶,这不是很好的。因此,学习佛法的人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这一点十分重要!

我们在座的出家人这方面确实了不起,能看破世间人最执著的情感,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趋入佛门而出家,这种行为是非常伟大的。尽管你们有些人的修行不太好,精进也不够,但不管怎么样,这种看破红尘的举动,在末法时期是非常了不起的。

总的来讲,我们对身体的执著应该要放弃,否则就不可能获得真实的成就。我希望你们以后在生活中尽量这样修,别人说你一点过失,无端毁谤你,或者用刀子来砍你,用棍棒来打你,如果一点都不还手,除了真正发了菩提心、名副其实的菩萨外,可能有点困难。但对一些非常小的事情,比如在我房子旁边挖个水沟,走路无意中撞了我一下,就特别生气、破口大骂,这是没有必要的。既然我们发了菩提心,这些小问题既对身体没有害处,对修行也没有害处,如果执著得特别大,并为了这件事情闹得不可开交,有时候看起来、听起来也非常可笑。表面上说自己皈依了多少年,学习佛法如何如何,在什么上师面前受过菩萨戒,并得过大圆满的最高灌顶,但实际上看来,好像大圆满的灌顶越高,你的嗔恨心也越大,学佛并不是这样的。要知道,不是大乘佛法和密宗没有对治法,只是我们的根基太低劣了,如果人的根基跟不上,灌顶的法门再高、所修的法门再深,也是对不上号的。所以,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根基修持一些利他的法门,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和违缘时,必须将自己所学的佛法用在心上,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切无害业,令身尽顺受。

我的身体既已布施给了众生,只要不成为对他们有暂时、长久危害的业,就随他们的便吧,怎么样损害、怎么样享用都无所谓。

当然,如果对众生有害,我的身体也不愿意提供,倘若他们让我杀生或是做一些坏事,我的身体也不一定布施,还是自己留着吧,毕竟我也挺执著的(开玩笑)。

这里有一个疑问:此处着重强调了我们要布施身体,但《学集论》、《中观四百论》 中说要保护自己的身体,这两者难道不矛盾吗?回答是并不矛盾。为什么呢?只要对众生有利益,也为了断除自己的贪执,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把身体欣然布施给一切众生。但如果对众生没有利益,自己在修法上暂时用得上这个身体,那就要保护它,生病时通过吃药来治疗它,但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了众生,这也是我们修持佛法的宗旨。因此,从利他的角度来讲,身体一定要布施给众生,但为了修持佛法,我们也应该保护它,用两个侧面来解释就不会有矛盾。

所以,布施身体如果对众生有害,我们就不应该这么做。要知道,不害众生对我们一生来讲都非常重要,现在有些人经常说:“为了养家糊口,我不得不开酒店造杀业,现在马上改行也特别困难。”其实一个人来到世间,不管怎么样生活都不会饿死,在谋生的手段当中,杀害众生的事业是最不好的,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一旦你最后要感受这种业果,那时候说是因为要生活,所以能不能开个绿灯,根本没有这种说法。

我们每个人应该看看自己的前途是什么样的,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亲友书》里面也讲了四种人 ,你们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如果你现在非常有钱,日子也过得逍遥自在,但今生的钱全部是通过欺骗、杀生等不正当手段而获得的,来世会变成怎么样?你应该问问自己。要知道,我们的来世比今生还漫长,只要相信这一点,对未来就不得不打算。以前噶当派的阿底峡尊者、博朵瓦、仲敦巴,他们一生中从来没有害过众生,博朵瓦格西说:“我从未生起过一刹那伤害众生的念头,哪怕是为了利益自己而成佛,这种想法也没有产生过,我成佛就是为了众生!”在尊者的自传和自我教言中,也讲了一些非常殊胜的甚深教言,通过这些教言,大家应该尽量断除我执,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一点是不可缺少的!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二节课
下一篇:《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七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八十六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十六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九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六十九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一十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八十一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五节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修人生[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