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四集
 
{返回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64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四集)  2009/8/14  台湾  档名:12-47-7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十四面倒数第二行,我们从头看起:

  【五。自下。】

  从这个以下,讲:

  【摄用归体入五止门。五止门者。谓依前能行四德之行。当相即空。相尽心澄。而修止也。】

  我们就看到此地。这一段在上次我们就总纲做一个介绍,没有细说大师的文字。凡夫与佛菩萨不一样的地方,这从事上来说,就在这第一句,『摄用归体』,这就是佛菩萨。「用」是日常生活,起心动念是用,言语是用,一切造作也是用,身语意三业,觉悟的人,我们可以说阿罗汉以上的他能归体。「归体」什么意思?归是回归,体是自性;换句话说,他都能够跟自性相应,这就是佛菩萨,这就是大圣大贤。凡夫怎么样?凡夫我们得换一个字,凡夫是摄用「违」体,违背了体,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自性完全相违背,那个麻烦就大了。违背体是造业,归体是功德,什么叫功德?我们凡夫也懂得行善积德,但是他不能归体,这叫什么?这叫修善,善德,不叫功德,善德。善德的果报是人天,感得人天福报;如果他三业造作能归体的话,这是功德,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功德能成圣、成贤、成佛、成菩萨,不一样。你看看这一字之差,我们不能够不知道。归体是什么个样子?这底下两段文,「入五止」、「起六观」就是归体的样子。我们把这个文对照自己的心行就非常明显,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知道错是觉悟,把错误改正过来叫修行。佛门这些术语都必须很清楚的理解,很正确的认知,对我们才真正得利益。

  先说「五止」,止就是放下,就是中国古圣先贤所讲的「格物」。孔子所说的许多话里面,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到,不是孔子的创造,不是孔子的发明。孔子是个老实人,不说假话,不说妄语,他自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他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们要想学佛、学圣、学贤,这两句话要牢牢的记住。祖师大德跟我们讲,劝我们老实念佛,什么叫老实?老实人就成就,所以释迦是老实人,孔子是老实人,老实人一生没有创造、没有发明、没有新花样,他所学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的、他所传的全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东西,这是述而不作;述说前人的,不作是自己没有创造、没有发明。释迦如来如是,我们在《华严经》经题里面,《四十华严》,清凉大师的批注,批注里面告诉我们,释迦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他自己讲的,他没有说过一句话。没有说一句话,为什么说那么多经典?这经典都是古佛所说的,他是依古佛所说的来介绍给我们,传授给我们。他说他没有在古佛经典上自己多加一个字,比孔老夫子说的还要严谨,孔老夫子只说述而不作,释迦牟尼佛说不敢在古佛经典上加一个字,你看看这还得了!这就叫老实人。

  我们听了能信吗?以释迦牟尼佛做例子,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也就是平常一开口说话,那不是自己,是古佛说的吗?能相信吗?真有怀疑。我学了五十八年,孔子我佩服,了不起,七十岁真有了一点成就,「随心所欲不踰矩」,这句话不容易,他不到这个境界说不出来,七十岁。而释迦牟尼佛?我们可以说他三十岁大彻大悟之后,那就随心所欲不踰矩,不踰矩就是绝不违背古佛规矩、仪规,不会违背。为什么?佛佛道同,佛入这个境界,你也入这个境界。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相信这句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真的是古佛所说的,今佛所证所悟与古佛所悟所证完全相同。这句话有味道了。所以我们求学要怎样才能成就?老实就能成就。印祖常教人,教念佛人,你们不是要求生净土吗?「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文钞》上他老人家常讲的。可是我常常教人,我没有用信愿持名,我用老实念佛。老实念佛跟信愿持名是一个意思,老实这里头容易懂,劝人你规规矩矩,守着古圣先贤定的规矩,你就去照做,不要掺杂新的花样在里面,一掺就出了乱子、就出错误。

  中国古圣先贤教给我们,学习从哪里开始?从格物开始。格物什么意思?古人没有批注,没讲清楚,实际上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明白,后人把它解错了,把它解深了。「格」是革除,我们讲格斗,打仗、格斗,革除;物是什么?「物」是物欲,对五欲,财色名食睡,这是欲望,这就是物欲,你如何能够把欲望放下?欲望不能没有,没有这生命活不下去,生命必须要依赖这五种欲望。怎么样革除?适可而止。止,五种止。我们老祖宗也说,「知止而后有定」,头一个就讲知止,知止就是格物。生活,财能过得去就够了,不要再追求,你愈追求你的痛苦就来了,为什么?命里没有,求不到!拼命去追求得到了,得到还是你命里有的,这个道理我们要细心体会。你的命里有一百年的福禄,换句话说,你能够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去过日子,你能活一百岁,一百岁的福禄。追求欲望、享受欲望,你都求到了,你得到了,你的寿命只有五十年,五十岁就死了。为什么?一百年的福报,五十年享光了,你提前享掉的。还有人更早,少年发达,三十岁就完了,一百年的福报三十岁就享完。这是真理!如果你不求,不求它自自然然往上提升,这是正常的,这可以,绝不是刻意去追求,这就对了。所以格物懂得这个道理,并不是叫你完全舍掉,完全舍掉这身体怎么维持?粗茶淡饭,其乐融融。所以要懂道,这就是真正明白道理。

  如果我有大福报,福报给人去享,我自己还能够守住清淡的生活,这在古人很多,出家修行人那不必说了,在家的接受圣贤教育的很多都是能过着很朴实的生活。孔子给我们留的一个示范,温良恭俭让,这是弟子对老师赞叹。老师的德行,他有五个德行,第一个温和,处事待人接物;第二个是善良。温和是讲他的态度,善良是讲他的心地,心地善良,表现在外面,恭敬,敬人、敬业、敬事、敬物。对待人事物恭敬,他一定就谨慎,小心谨慎,不敢大意,所以他的事做得很圆满,做得让人生欢喜心。节俭,节俭是美德,节俭是真正在享福;不知道节俭是浪费,那叫糟蹋自己的福报,那要付出代价可就大了。最后一个,让,让是什么?不争,不跟人竞争,处处让。释迦牟尼佛更让到底,他是王子出身,荣华富贵在人间讲是达到巅峰,全部舍弃掉,让。我们开始修的时候,忍让,得忍,不忍你就不能让;由忍让提升到谦让,谦虚;达到最高的境界,礼让。这都是属于知止,这都是属于格物。格物而后致知,致知是怎么讲?致显中庸诚明知,印光大师讲的是秉彝知。秉彝这两个字深,大家不好懂,秉彝是什么?是伦常。可是《中庸》里面常讲诚明,这两个字讲得好,诚明是性德,这两个字人家容易懂,不至于产生误会。现在讲伦常都难讲,为什么?什么叫伦,什么叫常,知道的人不多,那秉彝是更不懂,所以我用诚明两个字。真的能够格物,诚意才能生得起来。所以先是开智慧,知止,心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不是烦恼,起心动念他不想自己。古时候想什么?头一个他想家庭,家的作用太大了。

  我们今天非常可怜,全世界非常可怜,在世间,世间法里面,从前的人有依靠,家是他的依靠,一生最靠得住的靠山,无论你是辉煌腾达还是没落,家人都照顾你,你有后盾;老的时候就有家人养老,无忧无虑,所以他心很清净。一生所修积的功德、福德,我们佛家讲回向,都回向给家,今天讲都奉献给家,荣宗耀祖,光大门楣。家是社会组织里最原始的一个细胞,一个点,家家都好,社会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天下太平。出家了,人出家了,出家有依靠,依靠什么?你的道场,你出家这个寺庙那就是你出家的家。一切的荣耀都归道场,也是光大法门。你出家的修学,道场栽培你、照顾你,你将来老的时候,道场养老,他人有依归,他心是定的。无论到什么地方,旅游也好,观光也好,经营事业也好,弘法利生也好,他都有个老家。中国人有老家,现在人没有家,他怎么不忧虑?一生忧虑。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老了,儿女不养你,你怎么办?国家养,国家要遇到金融风暴,要遇到经济上的灾难,那你怎么办,心怎么能够安定下来?

  尤其今天的社会,从小教你,家庭也这么教你,学校也这样教你,社会也是这样教你,媒体更不必说了,教你什么?教你竞争。你要晓得,竞争头一个祸害就是你跟人结怨。每个人都有这个念头,损人利己,这社会还得了!你能够永远站在强势?不可能,你老了,你竞争力量就没有了,别人就报复你,你以前怎么损人,现在人家怎么样损你。现在我们看到这个社会,老人自杀的太多了,天天都有。谁不愿意活着?实在活不下去才找这个路。今天社会这个压力非常大,为什么?一个人一生可以说从生下来就没有保障,父母不爱你。我们说这个话世间人很反对,哪个父母不爱儿女?他不懂得什么叫做爱,他搞错了!真正的爱是要好好教他,教他正法,这才是真正爱他。你要教他竞争,你害他,你不是爱他。竞争到最后是什么?他对父母竞争,他长大他就跟你竞争,你是他的竞争对象,兄弟竞争、朋友竞争,这还得了!所以教错了,这不是爱他。这种教育最终的结果是他堕三恶道去了,你这算是爱他?你把他送到三恶道,这不是爱他。你送他到三恶道,你自己也堕三恶道,往后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统统失掉圣贤的教诲,造成这个现象,我们要知道。

  我们今天可以说非常幸运,在这个时代里还能遇到正法,遇到传统教育,遇到佛法,这确确实实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遇到了。遇到如果不了解,了解不够透彻,我们这一生不容易成就自己。所以遇到很幸运,遇到之后要能去了解它。现在传统文化的教学没有了,古时候到处都有,虽然没有学校,这种说唱艺术在市井处处你都会看见。特别是茶馆,我小时候在福建读书,念小学,三、四年级,放了学之后到哪里去?到茶馆。到茶馆干什么?听说书,讲故事,讲的都是伦理,伦常大道,讲道德、讲因果,讲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古时候,那比我们更早,大概要比我早十年,那时候私塾,私塾里面老师讲;我这个年龄读私塾大概读了不到一年就改成学校,改成学校,老师就不讲这个,古时候这些东西不讲了,像《三字经》都没有了,改成现代教科书,什么小狗叫、小猫跳,念这个东西。但是茶馆里面还有说唱艺术,那是我们很容易接触到的。特别是年岁大的,退休没什么工作的,找些老朋友去喝茶,听说书,这是社会教育。我觉得比电影、电视殊胜很多,为什么?邀几个好朋友,泡一壶茶,听说书,朋友在一起他就有人情味在里头。现在电视播的时候,家人天天见面,你没有这种情趣。所以古社会乐趣多,人生乐趣多!好朋友邀集起来,他不是像现在打牌、跳舞,他不是这个;品茗,听说书,看画展、书法展,那不一样,这是过去旧社会你常常在街头上都能看到。

  佛菩萨、古圣先贤都把知止、把格物放在第一,你说有没有道理?我们佛法常讲,修行第一个消业障,这就是消业障最妙的方法,要养成一个知足,知足就常乐。我在美国住了很多年,达拉斯还有个道场,我们住的那条街,就是那个小区,不是很富裕的居住地,大概我住在那个时候,这是十几年前了,那个地区收入平均大概是两千美元,都住在这个地区。美国人很奇怪,如果他工作好,他升级了,加薪加到三千,一个月有三千块钱收入,他就搬家,搬到那个三千块钱的小区,他搬到那里去住,好像他身分提高了。这个想法错误,如果你看,两千块钱收入,这个地方你过得很好,你又增加一千,你这一千能够储蓄起来,你的日子过得多好、多自在。拼命搬到那边,搬到那边一个月一个月花光,一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马上问题出来了。最怕的是失业,公司老板不要他,叫他走路,他什么都没有。房子没有了,房子是银行贷款买的,被拍卖,车子没有了,连家里冰箱什么都没有,一失业就全完了。所以他最怕失业,工作很认真、很努力。全是赊帐赊来的,所以那个生活压力很大,这是他们那个社会。我们中国不是,中国赚再多的钱,对生活不必提升,还是老样子,所以有什么灾难来,没有关系,失业一、二年,储蓄够用,他一点都不紧张。尤其是大家庭,大家庭所有一切人赚的钱都归公,都要给家庭,你自己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家庭给你,每个月生活费用给你。所以我们想想那个时候确实是好。

  经上前面虽然所讲的是四德(四种),随缘妙用、威仪有则、柔和质直、代众生苦,这四德一展开是万德,佛家常讲万德万能,万德万能归纳就是这四大类,四大类展开这叫无量无边的德行,这就是「摄用归体」,体就是这四德,古圣先贤教给我们,佛菩萨教导我们,都不违背这个原则。这些年我们提倡《弟子规》,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儒家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道家的《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佛法的《十善业道》,再扩大到《律藏》,都不出四德之行。这四德我们要怎么做法?从《弟子规》入门。《弟子规》给我们总结一百一十三桩事,这一百一十三桩事情你全都做到了,你的根就扎下去了。在现前这个社会,这个根就能够带给你一生的幸福美满,一点都不假!不要看这一百一十三条,条条都是活的,只要你真正去做,你自然就有悟处,你就晓得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自然就合规矩。这个合规矩是威仪有则。无论在什么境况之下,佛家讲物质环境、人事环境,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善缘、恶缘,你都能够运用得非常如法,你都真正能做到,外面的态度柔和,里面的心地真诚,真诚心、柔和态度,没有一样事情不圆满成就。众生很苦,怎么代众生苦?我自己认真修行就是代众生苦。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有灾难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到很忧虑的时候,我们做出怎样适应当前环境的一个榜样,做出来给他看。为什么在这个艰难困苦环境里面,他没有忧虑,他过得很清闲、很自在,为什么?向他学习,这叫做代众生苦。

  平常养成一个节俭的习惯,生活很容易过。节俭是美德,愈是节俭,身体愈健康。我过去讲经的时候也常常讲到,特别是在澳洲,澳洲、纽西兰,牛羊的数目超过居民,比人多,全世界有名,牛羊长得好。它外面草原丰富,牛羊吃什么?就吃青草,就一样,也没有调味,牠身体养到那么好。我们人讲求这个味道,色香味,吃出一身病,还不如牠。所以你从这里想,单一的东西能不能养身?能。动物跟人没有两样,人自己把自己糟蹋掉了,也就是善于分别执着,在生活当中,衣食住行精心去挑剔,这是烦恼。烦恼是什么?烦恼就是病毒的根源,所以佛把贪瞋痴说成三毒。我们天天用不用贪瞋痴?用,你从来没有离开三毒,所有一切烦恼助长三毒,你怎么会不生病?这个世间许多人得了不治之病,痛苦不堪,病从哪里来的?自作自受!他要真的能够相信佛的话,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他什么病都没有了。生活愈简单愈好。我记得我初出家的时候,民国四十八年,那个时候我到南部来参学,时间是不长,住在南部一些寺庙,生活朴实。那个时候吃饭还讲求过堂,大家在一起吃饭,一个菜、一个汤、一碗饭。那个菜的份量多大?大概就跟我这个碟差不多,酱油碟,一个人一碟菜,就那么多。哪有现在摆得像酒席一样!现在平常饮食在那个时候大概过年过节才有,才能看到,平常没有。正确的。那个时候一些老法师一代一代相传,都能保持俭朴的家风,现在要竞争;从前的寺庙也很朴实,没有现在这么华丽,现在都变成像观光酒店一样,豪华、气派,在从前你看不到,从前朴实。那个能长久,世代相传,人住在里头心是定的,不像现在心浮气躁。

  佛法为什么衰,衰到这个样子?诸位一定要知道,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得很多,不讲经,学佛的人不闻法,变成迷信了。释迦牟尼佛,佛教创教的教主,他一生干什么?一生讲经教学,没有一天休息。对一个人也好,对两个人也好,对大众也好,开口讲话记录下来就是经典,没有戏论,没有杂心闲话,没有。开口教人都是正论,你记录下来就是经典,这是真的。所以世尊住世,从三十岁开悟之后,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一天都没有空过。佛法传到中国,传来的时候不是宗教,是教育。早年的,隋唐以前,佛教的寺院庵堂都是教学的场所。无论出家、在家都是知识分子,都在研究经教,如何把经教里面的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把经教里面那些规矩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你得受用。讲经教学一直到清朝初年还保持着,清朝初年三代,康熙、雍正、乾隆,寺院庵堂还都在讲经教学。嘉庆之后慢慢就衰了,到现在没有了,只有经忏佛事,这佛教就完了。社会上还有些有心人,在家这些居士大德,他们办莲社、办讲堂、办念佛堂、办居士林,不错,出家人不做了,居士们发心来做。所以世尊当年在世把弘法、护法这个事情付托给国王大臣,这有道理。国王大臣护持,佛陀教育能够世代相传;国王大臣不护持,佛教就变成自生自灭,这就遇到真正的危机,这我们要知道。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除了自己成就之外,如果有缘分,要尽心尽力护持正法。

  怎么护持?讲经的法师、能讲经的居士,我们如果有力量,供养他,让他衣食住行都不操心,专心研究经教。我这里一个道场,如果有二、三个,五、六个这样的法师、居士,我们请他天天讲。三个人,一个人讲两天,一天讲两个小时就够了,我们里面的跟信徒都可以来听。你这个寺庙天天有讲经,不中断,三个法师,一个星期讲六天,每个法师讲两天,你把人培养起来了,有个十年、二十年,都变成大法师了。那个功德无量无边,真的把佛教救了。净宗道场星期天这一天念佛会,念佛,大家来念佛,平常每天晚上讲经,这是好事情,寺庙里面当然都可以这样做法,对于道要尊重。现在这个衰,衰在哪里?大家把利看得最重,经忏佛事赚钱,讲经要赔钱。其实讲经是不是真赔钱?不赔钱,你这个道场里有解有行,解门是天天讲经,行门是天天有念佛。超度佛事不是不可以做,印光大师说附带做,不要特别给他做。就是平常信徒家亲眷属过世,在念佛堂立牌位,每天早晚念佛给他回向,这就行了,不必单独去给他做一场佛事。星期天一天念佛,现在人讲「佛一」,依照佛七的仪规,精进念佛一天,也给这些往生牌位回向,给延生牌位祝福,这就够了,这很如法。

  你真能这么做,你那个道场肯定兴旺,为什么?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是正法道场。真正有发菩萨心的人来护持,不是做不到。力量薄弱的,像印光法师他老人家教导我们,小道场二十人。要不要讲经?要讲经,不讲经不行。发心出来讲经的,有人护持,他不要担心生活不安定,他有个生活安定的环境,他才有成就;没有安定的环境,他就不能成就。所以真正护法大德居士是菩萨,他没有别的,提供安定环境,让法师进修,让法师天天弘法。现在可以用电视、可以用网络,这是近代的科学技术,可以用,把这个效果广泛的传播。但是要晓得,现场听经的利益跟看电视不一样,我相信很多修学的人都会有这个感触,所以现场听经还是非常重要。现场能够再加上这些机器设备同时播出去,效果就圆满殊胜。

  真正有心人要多想想这些问题,怎样策画做一个现代化的讲堂,可以容纳大众,也能叫法师讲经这个音声,能够集中做成很好的效果,提供给电视、网络传播,现在科学技术可以做得到。我们看看有很多电视台大型的表演,我是很少参加,我记得好像二00三年,我第一次到泰国访问,参加国际会议,认识查瓦利将军,他夫妻俩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那个时候正好筹备建僧伽医院,利用电视台做一个募款的活动,泰国的国家电视台。我那天参加,看到现场坐的观众有三、四百人,这样一个大的摄影棚,效果好。所以我想如果这个地方在讲经多好,现场听众有三、四百人,同时有电视就播出去。这是二十一世纪的道场,应该是这样的。真正想学的要到现场来参加,工作或者其它事情繁忙的,你在家里面收看电视。

  所以止观,佛教我们放下,要知道放下的是什么?放下的是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这个东西要放下,要把它止住。提起什么?护持正法,弘法利生,弘护是一体。我常常讲,佛法能不能住在世间,不在法师,法师弘法,就像办学校一样他是教员,主持佛法的是学校的校长,他的责任大。他办学校,他可以邀请好的老师来上课,他自己不必上课,校长不必兼课,聘请好的老师、教授。护持他是双护,对老师他要护持,对学生也要护持,佛法能不能住世间,他的功德第一大。古时候帝王护法,现在民主,政府不管这个事情,所以佛法很容易衰,也很容易灭掉,完全要靠在家菩萨。在家菩萨他要是不学习佛法,他不懂,他要学习才能懂,光是烧香、磕头,做形式,这个不行,这不是真正护持。不容易!真正菩萨出现,这个地方众生有福,福报现前。人多得很,会讲经说法的人很多,训练三个月就能上台。我们这么多年经验很丰富,就是没有护持的人,有老师,老师都改行了,没有学校聘请他,老师就失业,那之后为了生活只好改行,这很可惜。这些道理我们都懂,所以有机缘、有能力,一定要护法,护法功德无与伦比。

  他是菩萨还是凡夫,下面这八个字就界定了,如果他是菩萨,肯定『当相即空,相尽心澄』,这个人是菩萨,他不为自己。无论做多大的事业,他心是清净的,他不是为名闻利养,不是为五欲六尘,没有贪瞋痴慢,这是菩萨。他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真正护持正法、弘扬正法,他来干这个。我这一生遭遇的环境是最辛苦的,这一生做什么事情?做一桩事情,提醒大家正法不是迷信,正法有住世的必要,正法住世对大家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现在大家迷失了,看不到正法的面目,我们做这个宣传工作。我不是劝人,你们建一个大的道场来供养我,不是的,我年岁大了,要走了,用不着向这一方面去想。你们建道场要培养年轻的法师,要培养年轻的居士,如果你发现,你要知道该怎么做法。你帮助他就是帮助佛法,佛法遍法界虚空界,你就晓得你做的多大功德。虽然有大功德,不做大功德想,菩萨。你救了多少人,每个法师讲经说法所度的众生都是属于你的,你办学校,你请他来。今天你为什么遇不到,为什么也请不到?是你自己不懂佛法,如果你尊重佛法,你就会尊重法师。出家、在家是平等的,没有差别,只要这个人真的依教奉行、依教宣讲,与大众分享自己修学的心得,自行化他,这就如法。佛在经上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生什么心?生菩提心,八万四千法门就兴起来了。「心灭则种种法灭」,没有这个念头,没有这个心,心里面只有自私自利,只有名闻利养,圣教就灭了。下面解释入字,入五止。

  【所言入者。性相俱泯。体周法界。入无入相。名为入也。】

  这个意思要清楚,什么叫『入』?这个「入」就是契入,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教下里面讲大开圆解,净土里面讲理一心不乱,这是入的意思。这个入,因为这篇文字是「修华严奥旨」,这个入是入什么?入华严境界,这不是普通的。华严境界是什么?毘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不是十法界。所以这个入字含义就很深,因为《华严经》世尊讲这部经的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换句话说,听经的对象都是实报庄严土里面的菩萨,不是凡人,所以他境界有这么高。『性相俱泯』,就是前面讲的「当相即空,相尽心澄」,他才能够达到「性相」,法性、法相,「泯」是什么?离妄想分别执着。性相是一体,自己呢?自己的心跟法性融成一体,自己的身跟法相融成一体。『体周法界』,「周」是周遍,前面三种周遍只举一种,一种周遍,三种都周遍。那你就晓得,「体周法界」里面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讲的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含容空有。这是什么境界?法身菩萨,所谓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佛虽然不是究竟圆满佛,但他起作用的时候与究竟圆满佛几乎没有差别,唯一的差别,他无明习气没断干净,但是不碍他弘法利生,他有能力在遍法界虚空界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所说的三十二应,他有这个能力。他必须在应化当中自自然然把无始无明的习气断尽,那个不需要用别的方法,不理它就完了,自自然然它就断尽了。

  断尽之后,回归到常寂光,常寂光还会不会现身为六道众生,接引这些苦难众生?我们现在在经教上学习下来知道,肯定他会,常寂光有感应,众生有感,常寂光有应。所以常寂光的心性不起用的时候就是能大师所说的本自具足,惠能大师讲「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时候,「能生万法」。我们知道能生万法肯定他就起用,虽然起用,性相俱泯体周法界。他体相用是一,没有分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他不像我们,我们体相用分开,分成三桩事情;他不是,一桩事情,所以这叫入。入有没有入的相?没有,这一定要懂,并不是真的有个出、有个入,不是的,没有这个相。为什么没有这个相?因为本来就没有相,这要知道。我们所谓的相都是人为的,都是从分别执着里头产生的,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哪来的相?没有界限,这种入叫真入。凡是有出有入,有出入的那个现象,没入!这个意思很深,而且很难懂,譬如我们现在在这个讲堂,这讲堂是我们建筑的,有门户,你从外面入进来,你从这个门走出去,有出有入,这是建筑一个房子。如果这个房子拆掉,没有了,出入有没有?没有了。你再想,我们的自性是多大?自性是遍法界虚空界。所以入是个形容词,什么叫入?顺着性德就叫入,违背性德叫出。诸位从这里细心体会,你能够体会到一些。这个界限是什么?这个界限是十法界。顺着自性现的这个境界是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违背性德,立刻实报土就不见了,迷了,现的是什么?现十法界,十法界、六道。出,你出了自性。十法界、六道就好像你盖的这个房子,十法界是盖个大房子,六道,大房子里再盖个小房子,就这个意思。愈离愈远,距离外面的自性愈离愈远。佛教给我们,舍弃小房子,入了大房子;舍弃六道,入四圣法界;舍弃四圣法界,入实报庄严土;再舍实报庄严土,你就入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是纯净纯善的自性。从这个地方才体现到,贤首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入的意思。下面大师引经:

  【华严经云。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

  这是一首偈,《华严经》上的。经上有时候讲佛,有时候讲如来,这两种说法是有意思的,凡是讲佛,多半从相上讲的,讲佛;讲如来是从性上讲的。你看普贤行愿十大愿王,第一个就是「礼敬诸佛」,第一大愿从相上讲的。第二句讲的是「称赞如来」,不用佛了,用「如来」,从性上讲的,你一定要懂。礼敬是就事论事,是从相上,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的,本来是佛。为什么现在你不是佛?你迷了,还是佛,迷惑颠倒的佛,不能说不是佛,因为你没有离开自性。相,相从性现的,性能现,相是所现,所现的相不离能现的性,性相永远分不开。这个事理都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凡是有相的,我们都要生起恭敬心,对佛我们要礼敬,对人要礼敬,对一切动物要礼敬,对天地鬼神要礼敬,对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要礼敬。为什么?礼敬是性德,性德周遍法界、含容空有、出生无尽。普贤第一愿的礼敬不可思议,谁做到?法身菩萨做到了。我们礼敬还有差别,这就迷失了自性,不知道,如果真正觉悟的人不是。所以你就晓得,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对我们恭不恭敬?恭敬,我们对他不恭敬,他对我们恭敬。为什么?他知道我们跟他是一样的,是佛,迷惑颠倒的佛,他是觉悟的佛,所以他对我们恭敬,我们对他不恭敬。我们对小动物当然更不知道恭敬,所以要学,要养成习惯,看到小动物都能合掌称菩萨,给牠念三皈依,「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念三遍,念阿弥陀佛教牠求生净土,永远脱离畜生身,这有缘。佛菩萨看待这些小动物如是,我们要学。你对待小动物都这样爱护,你对人能不爱护?对善人爱护,对恶人一样爱护。平等心、清净心,心地清净平等就是真诚,就是诚明,这个诚明就能感动那些恶人,帮助恶人回头是岸。佛菩萨教化众生是用感动,言说是补助,是摆在第二,真诚摆在第一。

  称赞如来,称赞就不一样,他随顺性德的称赞,违背性德的不称赞、也不毁谤,这心地多厚道。你做错事情不责备,你做对的时候赞叹你、鼓励你,你的心多厚道。佛法里面称菩萨为「仁者」,仁慈的,仁者,仁者无敌。仁者什么意思?永远没有对立。敌就是敌对,跟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没有敌对,没有敌对是一体,性相俱泯,没有对立,这叫仁者,这是菩萨。名词术语里面都是高度的智慧,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善财表演给我们看,五十三位善知识,这里面的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就是代表我们整个社会,你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你一天所接触的一切人就是五十三参。这里面有善人、有恶人,善人是佛,恶人也是佛,他不分别的。你看善财童子参访,对善知识礼敬、赞叹、供养,自己忏悔,再请法;遇到这个人作恶的、搞杀盗淫妄的,善财童子见他,有礼敬,没有赞叹,有供养、有忏悔、有请法。这个用意很深,我们要细心去观察,这才能得受用。

  为什么行恶的人要跟他学?问题是你会不会学,你要会学,善恶都是知识,就是都是老师。善人教你善,你跟他学善;恶人,他从反面来教你,你看到他作恶,你看到他的恶报,你回过头来想想,我有没有干这个恶?如果我有,赶快改,他不就是老师!没有呢?没有,我也提高警觉,不可以犯他这样的错误,他也是我的老师。这都叫善知识。所以没有恶人,没有坏事。善恶是正反两方面的教材,统统得益,所以善财一生成佛。我们现在修行一生成不了佛,就是这一关没有办法突破,善人可以跟他学,恶人离他远远的,不批评、不毁谤,你就很了不起、就很难得,没有像善财对他还那么恭敬,只是不赞叹。我们讲的不赞叹、不批评,还是那样恭敬供养他,还是可以亲近他,细心观察他的恶行,做一面镜子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是『如来深境界』。

  『其量等虚空』,如来在哪里?一切人是的,一切事是的,一切物也是的,甚至于说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是的。乃至于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在佛经上称之为天地鬼神,科学家称为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有没有?有,科学证明有。外国,听说中国现在也有,催眠,催眠术能够叫人意志集中,回到过去生,你的前世,再回到前世。我看到外国有个报告,有个人居然能够回到以前八十多世,差不多是将近四千年。说明那个时候的生活状况,他能讲得很清楚,他住在洞穴里,那时候的人还没有房子,在洞穴里饮食起居的状况。人既然有前世,当然有来生。很多经过催眠,做过催眠之后,大多数的人把生死看得很淡,不再怕死了。晓得怎么样?晓得自己没死,生死是身体,灵性不灭。一切人伤害我们,或者自然灾害使我们受到伤害,伤害是伤身体,灵性没有受到伤害。这些催眠师常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把灵性消灭,不可能的,它永远存在。也有人说它叫灵魂,都可以。但是灵魂跟灵性在佛法有差别,灵魂是灵性在迷的状态,也就是说,灵性迷了叫灵魂,灵魂觉悟了就叫灵性,佛说这个说得好。因为灵魂迷,迷你出不了六道,你的生活空间是在六道里;如果觉悟了,灵魂就变成灵性,它就脱离六道。

  六道在我们看很大,三千大千世界是六道,可是在法界虚空界里面来讲,六道范围太小了。他一觉悟,他脱离六道,脱离六道也能够进来,来去自由,好像有通行证一样,他愿意来就来,愿意去就去。六道里面,他拿不到通行证他出不去,觉悟重要!佛陀、菩萨对六道众生最大的恩德是什么?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因。果是什么?果是永脱轮回,离苦得乐。六道里总是苦,不出六道不知道,出六道才知道,六道天上也苦。一出六道,这就四圣法界,比六道的范围大太多了,还是有苦,那苦是无明烦恼,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要是止住,放下了,十法界没有了,那就得大自在,你的活动空间是遍法界虚空界,「其量等虚空」。在遍虚空遍法界里,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立刻就应,没有距离、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感应同时的;没有距离,立刻在现前,为什么?前面讲的入的意思你懂得,你的疑问就没有了,跟整个虚空法界融成一体。他在哪里?他就在现前,我们一念感,他马上就应了,我们的感没有了,他就消失了。他从哪来的?心现识变,佛讲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这个道理。你想什么,他就现什么,不是他有意思,他没有意思,他没有起心动念,我们起心动念,我们起心动念他就现相。理很深很深!

  底下经文讲『一切众生入』,我能入,你也能入,他也能入,个个都能入,一切众生入。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入,入就融了,入当融讲,跟自性融合成一体。佛经里有用水做比喻,比喻得好,佛比喻河水,印度恒河,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很长时间在恒河流域,这个河很长,像中国长江、黄河一样,几千里路长。恒河的水在河里面是河水,它流到海里去,六道里面众生就像你还没有脱离恒河,你是河水,你活动的范围离不开恒河,一流向大海,那就没有边际,一入海就变成海水。海水流到海里面去,跟以前这个水都汇合成一起,哪个先、哪个后?没有了,先后不可得。古佛跟今佛找不到了,没有古今、没有先后,融入一体。

  我们如果回归自性,就像这水流向大海一样,在自性里有没有先佛、后佛?没有。有没有古佛、今佛?没有。有没有大佛、小佛?没有,统统没有了。什么时候见到这个现象?实报土里面就见到了,虽流入大海,流到性海里面去了,无始无明习气还没断。这在什么时候?将入未入。恒河的出口,那面是海,这边是恒河,你在出口之处,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这个现象,是在河海交界这个地方出现的,一入到真正大海,那就是习气都没有了,究竟圆满佛。这个比喻很有意思,愈想愈有味道。可是,这四十一个位次,无始无明习气已经不妨碍你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不妨碍。你到了大海的边缘就不妨碍,能力就恢复,跟究竟圆满佛果上可以说是没有两样,而且很快他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诸位要记住,帮助的方法是破迷开悟,破迷开悟的方法是教学,你不教怎么行!教学的方法里面最重要的是身教,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现身说法,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他为什么能做得成功?孔孟在中国为什么能做得成功?没有别的,自己做出榜样,威仪有则,他做成功了。我前几年在老家安徽庐江汤池办了一个传统文化中心,我要求老师,告诉老师,释迦牟尼佛教学成功,孔子、孟子教学成功,靠什么?自己做到才教别人,自己没有做到,要求别人做,就不能成功。所以要求老师先自己把《弟子规》落实,《弟子规》里面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我们认真努力条条都学到,自己真做到,然后你再去教就成功了。这就是佛法融入《弟子规》,把《弟子规》变成我们的思想见解,变成我们的言语行为。我们跟《弟子规》是合一了,我人就是个活的《弟子规》,表演出活的《弟子规》,你在我身上看到,成功。『而实无所入』,你契入境界,没有入的痕迹。我们跟《弟子规》融成一体,实在讲,跟《弟子规》痕迹都没有。这个地方讲的是融入「大方广佛华严」,毘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这是这首偈的意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五集
下一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三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五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七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七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六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四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七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三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十五世 龙湖普闻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修行人如何过日子[栏目:梭巴仁波切]
 七届:和营员们谈谈业力与命运(妙华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九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对立因素?[栏目:明昆长老]
 各自安心[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佛舍利的流传[栏目:觉真法师]
 皈依戒律之三所断[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有何方法可以辨别修行者是正信的善知识还是天魔附体?[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07-026修行叮咛语[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一零九、阿弥陀佛救了她全家[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