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事实如此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40

事实如此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后,所见到的才是不虚妄、不颠倒的真实法,那已不是思想语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称为不可思议。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波罗蜜多的简称,是“超越”。但般若无法仅用“智慧”两字来表达,因为一般人认为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凡有创造性的人,都有智慧。但这跟般若不一样。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与作用,但无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执著,这才能从烦恼的苦海超越而成为大解脱、大自在的智者,叫做“波罗蜜多”。因此,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不会再有颠倒意见了,因为他已体验到了真实的佛法。

什么叫“颠倒”?共有四种: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这是人间凡夫对于身心和环境所持的正常心态,但从佛法的立场看来,却叫做颠倒。因为世法无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为一切现象无法永久保持或保证不变,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诸苦;因为有烦恼的心念,所以不清净;有血肉的身体,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烦恼的分别执著,也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真实的佛法。而真实的佛法,必须是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这样的真实,已非言语、思想所能说明思考的领域。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实。

通常,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尽在不言中”的体验。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实不是装成憨厚笨拙,而是根本觉得用任何方式辩论、解释说明,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多说不如不说,否则离事实真相就会越来越远。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私无我
下一篇:摄心入定
 佛在眼前
 众生成佛
 智者多闻
 菩萨的心
 步步成功
 自我圆融
 精勤无难
 种福有福
 不喜不忧
 知识智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四念处?[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师尊报国寺之耳提面命[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40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莲花生大师略传(发掘者 尔金林巴)[栏目:莲华生大士]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学佛的原来这么快乐[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女性之德[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在仰光与宇威独礁等谈话[栏目:太虚法师]
 印光大师说故事 100、于指顾间 坐脱往生[栏目:灵岩故事]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一[栏目: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