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让我们放下执著,可每个佛教徒都执著于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执著不是执著吗?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9
佛教让我们放下执著,可每个佛教徒都执著于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执著不是执著吗?
索达吉堪布答:执著和不执著,其实要分二谛——胜义谛、世俗谛。讲胜义谛时,一切都是空性,不能有任何执著。就像《般若经》所言,此时包括佛智、涅槃、极乐世界全部是空性。龙猛菩萨在《中观根本慧论》中,也以大量推理论证了这一点。但在世俗谛中,极乐世界、地狱、人间、轮回都是无欺存在的,这时候一定要求生极乐。当然,真正通达二谛无别时,所有的执著就都放下了,也不会有这些分别。
月称论师曾讲过一个比喻:就像在梦中,有悬崖的恐怖,也有解脱的方法。当你醒了以后,恐怖也没有,解脱也没有。但还没有醒来时,解除恐怖的方法必不可少。所以,醒觉与梦境不能混为一谈,胜义与世俗二谛也是同样。
佛陀在经中也告诉我们,最根本是要懂二谛之别。当你已证悟诸法实相时,所有的善恶分别都可以放下。但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善还是能对治恶的,那么一定要断恶行善,求生极乐世界。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我以前听基督教里有人说:佛教是违背自然的,因为佛教徒不能娶妻生子。对此,不知道您怎么解释呢?
下一篇:
心平气和接受...去拼搏、去奋斗,这两者之间是不是一种矛盾?
观清净心和认真观察上师是否矛盾?二者如何统一?
若是成天忙于帮助他人,定会影响个人的修行,对此您持什么态度?
当培养什么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应当具有何种思想与精神,才能够走上一条真..
如果一切唯心,上师也是心的自现,为什么还要报答师恩?既然心外无有众生可..
为了消除痛苦,就要减少欲望,但减少欲望本身又带来了新的痛苦,这个矛盾怎..
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通过克隆可以复制生命...因果轮回上.....
无住、生心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个无住而生的心,又是什么心?
佛教中有“如来藏”的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又是怎样的呢?..
弟子非常喜欢法王如意宝,希望他很快乘愿再来。让我们祈请他快点回来?..
我经常说错话,把事情弄糟,请上师告诉我,应该怎么样说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众生修道得道才是佛舍利
[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通往智慧(达真堪布)
[栏目:福慧修行]
32. The Buddha and the Sick Monk
[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贤首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五、贤首品第十二》节录
[栏目:梦参法师]
平常心 Normality - 正确培养觉知的果报 The Results Of Developin..
[栏目:平常心 Normality]
先学不堕地狱
[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石头点头
[栏目:儿童故事选集]
四十华严 第二卷 第34讲
[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学习《口业之过》体会(释传谛 式叉尼)
[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安居第三十四日(二):无为而至的妙有成就
[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