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证悟空性之后,是不是就不受因果业报了?佛陀示现食三个月马麦的果报,这是怎么回事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0
  问:我是华师哲学系的研究生,我有个问题是:证悟空性之后,是不是就不受因果业报了?《大宝积经》中记载,佛陀示现食三个月马麦的果报,这是怎么回事呢?
  索达吉堪布答:证悟空性以后,一般是不受因果业报。而《大宝积经》中讲的佛陀受报,例如佛因地时造了什么恶业,如今身体上感受什么痛苦,这些都是一种显现。在佛教中,佛经也有了义、不了义之分。
  其实,在证达最高的空性境界时,不可能像凡夫人一样受因果报应。佛陀之所以这么做、这么说,是为了示现因果的重要性,让众生觉得:“纵然是佛陀,尚且还要感受业果,更何况是我们凡夫人了?”以此会更加谨慎地取舍善恶。所以,佛陀这样做虽不了义,但却有利益众生的目的。
  打个比方说,就像一个老师,为了将学生引入正道,自己明明没有某方面的意乐,却要随顺他们,说些不切合实际的语言,然后再因势利导,让他们懂得是非取舍。佛陀示现受报也是如此,尽管是不了义的,但这不叫妄语,而是一种善巧方便,因为这对众生是有意义的。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聚际必散,积际必尽,生际必死,高际必堕。”请问,此偈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下一篇:地藏王菩萨发了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好像永远也实现不了。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待呢?
 从古到今有很多宗教信仰,这些不同的信仰该如何融通、减少对立呢?请教您的..
 超度亡者是用七天好,还是四十九天好?
 有了慈悲心,是不是就是有了菩提心呢?
 若是成天忙于帮助他人,定会影响个人的修行,对此您持什么态度?
 如何理解神秀大师和六祖的偈子?
 佛陀规定犯了什么戒条,就要惩罚多少多少劫,请问这该怎么理解?
 有人认为在忏悔方面,念阿弥陀佛与持金刚萨埵心咒无别,只要念佛就可以了。..
 佛教怎样看待“进化论”?
 佛教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鬼,那么作为佛教徒,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类众生..
 我们如何才能有这样的广大发心,去利益有情、断除我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爱情中实现涅槃[栏目:论语禅]
 The Buddha and His Dhamma[栏目:Bodhi Bhikkhu]
 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栏目:佛说阿弥陀经图解]
 临济高僧圆悟克勤大师(李豫川)[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62.酒有三十五失,何等三十五?[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界文法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一次课 下节[栏目:界文法师]
 相应13经 没有等同儿子者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牦牛眼里只有草[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现代僧青年需要具备的条件[栏目:真禅法师]
 谛闲大师遗集 第五编 序疏[栏目:谛闲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