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十五节课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7

第六十五节课

巳二、施身之方式:

修行正法身,莫为小故伤,

行此众生愿,迅速得圆满。

我们绝不能为了给他人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故意伤害修行正法的所依——身体。倘若爱护奉行正法的这个身体,渐渐地,能很快满足众生的意愿,自己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作为修行者来讲,没有暇满人身的话,不管是发菩提心利益众生,还是自己修持正法,都是无法实现的,若没有很大必要,绝不能随意损伤身体。假如有人说:“我今天特别饿,你能不能割一块肉,我想顺便吃一顿。”你就不要马上从屁股上割块肉给他吃。因为对他来讲,吃已经死的动物肉或者一些野菜,都可以填饱肚子,不一定非吃你的肉。对一个凡夫人来说,随便切割自己的身体,让别人炖、给别人吃,很可能产生后悔心。所以说,假如没有特别重大的利益,千万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

如果真正有意义,比如用身体对诸佛菩萨作供养,就像第二品讲过的“燃指供佛”,这也应该值得观察。虽然《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等经典中都明确记载,燃指供佛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但另一方面,作为凡夫人首先要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产生极大后悔,必定摧毁自己的善根。

汉传佛教中的燃指供佛,前面已经介绍过,在此不广说。在藏传佛教中,以前有人在麦彭仁波切面前燃指,遭到了尊者严厉的批评。1985年法王如意宝去新龙时,有位出家人也要燃指供养,当时法王说:“我看这个有点害怕,你干脆到寺院里那尊莲华生大士佛像的伏藏品面前供,在我面前不要供。”后来好多人发心在他老人家面前燃指,都遭到法王拒绝:“如果你非要供,那到佛像面前供,在我面前不要供。”因为法王说:“这个也说不清楚,有时候会有很大功德,但有时候也可能产生极大的后悔心。”

当然,在藏传佛教中,燃指供佛的传统也有。以前乔美仁波切到红帽噶m巴——秋吉旺修(法自在)面前发心燃指,噶m巴就问他:“你的禅定好不好?如果修得不好,正在燃指的时候,恐怕受不了。”乔美仁波切说:“我有非常清净的禅定,哪怕身体割成一块一块,我也不会产生分别念。”噶m巴要求他安住在禅定境界中,然后接受了他的燃指供养。藏传佛教中也有这样的历史。但不管怎么样,自己应该详细观察,如果对今生来世没有特别大的利益,就尽量不要故意伤害身体,否则,很容易退失信心、产生后悔。

此颂说,身体是修行佛法的所依,我们应该保护身体。尽管前面也讲了,身体有诸多过患,是不清净的本体,但圣天论师在《四百论》中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也就是说,虽然身体是众苦之源,犹如怨敌,然也应加以保护,因为此身若具足戒律长久存活,依靠它能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月称论师在《四百论释》中是这样比喻的:“譬如,有位大商主的儿子跟着一些盗贼,做了许多非法恶业,于是商主将儿子与盗贼一起关在监狱里,使其生起畏惧而改悔。虽见儿子有做盗贼的劣迹,但商主并没有舍弃他,因为将来的家业还要靠儿子继承,故以善巧方便调伏他,使之归于正道。同样,对身体的态度也应如商主对儿子一样,虽然身体往昔造作了许多恶业,但不要轻易舍弃,因为要靠它来积累资粮,完成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愿,所以应以善巧方便加以调伏,使之归于修习善法的正道。”

我们平时在说话过程中,不能要求别人伤害身体,甚至开玩笑也不可以。记得有一次,有个女众给我打电话,说:“我心里很烦,怎么办啊?”我回答:“那你去跳河吧。”不知她是信以为真,还是假装当真,但后来竟真的去了。到了河边,她打电话说:“我已经到河边了,您看怎么办?”我有点害怕了,说:“你干啥?赶快回来!”事后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如果她真的想跳河,那直接跳就可以,也不用打电话问我,可能她当时有点犹豫不决吧。但不管怎么样,开玩笑若用这种方式,有时候也不一定适合。另外,有些道友说:“听说人肉能治病,你们要不要割一块,做肉汤来供养上师?”虽是开玩笑,但愚笨的人也许会当真,假如对上师信心很大,上师也喜欢吃肉,会不会做一些肉汤也不好说。

以前外国记者在采访观音上师时,问道:“您一辈子中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观音上师说:“曾经有个人请我超度他,我当时就开玩笑说:‘你死了以后,我给你超度。’没有想到,随便这么说一句,他马上自杀了。我特别特别后悔,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悔也没有办法,只好尽力地超度他。”

所以,故意也好、无意也好,对自己的身体不能随便伤害。有些愚痴的人,修行不成功或者心里不快乐,就用一些方法来折磨身体,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们这辈子得了这么好的暇满人身,一定要依靠它去度越生死大海,完成取证菩提的大业。为了这个目的,每个人都应该发愿长久住世,愿自己的身体健健康康。

去年听说在拉萨昌都,有位95岁的老人,他每天都磕一百个头,这样的人,活在人间也是有意义的。我们即使不能每天磕一百个头,磕三个头的话,活在人间也是有意义的。毕竟磕头的功德那么大,如果我们变成其他众生,不论是地狱、饿鬼、旁生、天人,有没有这么好的方便和机会来积累资粮?绝对是不可能有的。

然而,有些人对自己的身体过于生厌烦心。《毗奈耶经》中记载,有些比丘修不净观,后来极度厌恶身体就自杀了,对此佛陀曾严厉地遮止:尽管身体有诸多过患,但作为比丘不能自杀,否则有杀害天尊的过失。如此戒律中也有要求:“虽然身体有过失,但依靠它能获得解脱。”所以,只有依靠身体,才能逐渐成就佛果,满足众生的一切愿。众生的愿望是什么?就是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快乐。我们依靠身体,可以给众生传授佛法,让他们发菩提心,种下菩提的种子,究竟获得三乘的果位。假如离开了这个身体,有没有这种机会也很难说。

当然,对身体也不能过于贪执,如果像世间人那样,对这个身体特别执著,通过各种方式来保养它,让它美丽,那也是极其愚痴的。身体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再怎么样贪执、再怎么样保养,也无法改变它的本性。因此,对待身体方面,我们不能走极端。

从历史上看,古人对身体的方式,跟现代人也有一定差别。以前有位美女,她在河边洗手时,把袖子挽得高一点,露出胳膊,正好被一个男人看见了。她回去以后,觉得自己的身体被人看了,好像特别脏,就用刀把那截胳膊砍断了。但现在人可能完全相反,身体露得越多越好,一定要让别人看,这样才觉得有意义。

不管怎么样,我们修行人对身体不应该堕入两边,要好好地运用身体,依靠它来取证菩提。

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

今生或他生,利大乃可舍。

那么,身体何时才可以布施给众生呢?悲心尚未得以清净之前,不应该随便施舍自己的身体。无论在今生或来世,若对众生确实有重大利益,才可考虑舍弃身体,对此佛陀在经典中也有开许。

“悲愿清净”的界线是什么?印度的布布达论师说:“未证得自他等性——亲怨平等之前,大悲心还没有清净。乃至证得了初地以上,大悲心方算清净。”有关论典注疏中也说,从一地菩萨以后,已现见一切诸法实相,大悲心才得以清净。如果自己还没有证得一地,看到一个可怜人,就随随便便把身体布施给他,这是不合理的。

当然,在凡夫人当中,也有极个别现象。以前上师如意宝说:“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 吉达,虽然他是未登初地的凡夫,将身肉布施他人后,因未证空性而生起极大痛苦,但他的大悲心异常强烈,故没有生起后悔心。这种特殊情况也有。但一般来讲,凡夫人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一旦把身体布施给众生,又产生后悔心,原来的功德会被摧毁殆尽。”

《释迦牟尼佛广传》中有很多公案讲道:佛陀因地时布施身体,别人不相信他没有后悔心,他就说:“若我布施身体时未生后悔,一瞬间让我的身体恢复如前。”话音刚落,身体果然恢复如初。这就是一地以上菩萨的境界。那时候布施身体,一方面对众生有利益,另一方面,自己也不会有痛苦。正如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所言,纵然身肉一块一块地割下来,也没有丝毫的痛苦感受。弥勒菩萨在有关论典里也说:“获得圣地以后,远离生老病死的一切痛苦。”因此,悲愿清净的界线,是从一地菩萨开始,那时候不可能产生后悔心,施身不仅对众生有利,自己身体也会有恢复的机会。

大家可能记得吧,以前上师讲过一个公案说,如果产生后悔心,自己的身体便不能恢复,如同圣天论师一样。(当然,各种历史的说法不同,上师主要按照《如意宝史》而宣说。但《红史》和《布顿佛教史》中说,龙猛菩萨和圣天论师之间相隔两代。)当时圣天论师跟龙猛菩萨在一起,外道马鸣常跟内道诸论师作辩论,内道论师无一能胜,于是龙猛菩萨派圣天论师去应战。在去之前,初由圣天模拟外道,与龙猛菩萨争辩,龙猛菩萨未能摧伏外道。后由龙猛菩萨扮作外道,圣天论师代表内教,二人非常投入地进行激烈论辩,舌战至高峰时,在圣天的眼中,龙猛菩萨仿佛成了真实的外道,于是脱下鞋子,狠狠打在对方头上。当时龙猛菩萨说:“你去与外道辩论,必定获胜。但是,你以鞋底打上师头,以此缘起,途中必会遇到违缘。”圣天论师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干脆不去了,你去好不好?”龙猛菩萨说:“虽然我是佛授记的大菩萨,但我去也不会获胜,唯有你才能制服他。这个原因要追溯到以前:你前世乃佛陀座下的嘎拉巴模比丘。当年佛陀为众眷属传授佛法,空中飞过一只乌鸦,所遗粪秽落于佛的金身。佛陀授记:‘此乌鸦将来会成为一具力外道,毁坏佛教。’嘎拉巴模比丘闻言,心中发愿:‘此乌鸦毁坏世尊教法时,我一定降伏他。’以此愿力成熟,现在乌鸦转世为外道马鸣(马鸣菩萨原来是外道),只有你去才能制服他。”

遵照师嘱,圣天论师立刻启程。行至中途,在一棵大树下歇息。一木天女到他面前,索要眼睛,圣天论师遂自剜一目,布施予她。没想到,木天女马上把眼睛砸掉。见此情景,圣天论师觉得有点可惜:“既然眼睛对她没有用,她有何必向我求施呢?”于是产生后悔心,以此后悔之故,他的眼睛当时没有恢复。后来到外道马鸣面前时,也仍是一只眼睛。时外道讥讽说:“你只有一只眼,如何能与我争辩?”圣天论师慨然答言:“三眼忿怒神,不能见真实,帝释具千眼,亦不见真谛,伽那提婆我一目,能见三界之真实!”随以正法义跟外道展开辩论,最终大获全胜。

法王在讲这个故事时说:“可见,如果有了后悔心,身体是不能恢复的。”《释迦牟尼佛广传》中的大多数公案,所施身体都能够恢复,这说明悲愿完全清净了。因此,我们在未得这种境界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布施身体。

现在外面有些居士看了《广传》以后,说这是一种神话,甚至在公众面前大肆宣扬。可惜我没有碰到这种人,不然的话,很想跟他们好好地辩论。其实这些人也非常可怜,如果释迦牟尼佛多生累劫中行持六波罗蜜多的行为是神话,那他们也变成神话中的人物了。这种人对佛教没有潜心研究,相续中只有唯物论的可恶习气,对佛教不可思议的境界产生怀疑,倒也情有可原,但不应该没有任何理由就在大众面前乱说,这样一来,有些没有智慧的人很容易人云亦云,觉得:“既然佛的故事都是神话,那佛教也应该是神话的戏剧了。”

说佛陀的传记是神话,这种论调,不管依靠科学依据,还是佛教中推理,都是可以遮破的。佛陀如此行持六度万行,完全经得起任何科学的推敲与实修的检验,当然也包括历史的考证。现在有些人对佛教没有深入学习,就随随便便信口雌黄,犹如一个不懂电学的农民,认为收音机里不可能发出声音,或者录音机的制造元件都是假的一样,这是非常可笑的。因此,对佛陀的甚深境界没有了悟之前,不要公开诽谤佛教的真理,毕竟凡夫分别念的范围非常渺小,而佛陀的见解、修行、行为无限广大,在这种悬殊的对比下,自己想要表演,恐怕也不一定非常精彩。

大慈大悲的佛陀为众生示现的种种行为,不要说我们凡夫人,连声闻阿罗汉、登地菩萨也无法衡量。当初佛陀在成佛时,与魔王波旬进行辩论,当时地神母出现,为佛陀作证说:“整个大地的泥土抟成丸子,这个数量我可以算出,但佛陀无始以来为利众生而布施的头目脑髓,我根本算不清楚。”所以,佛陀多生累劫中的丰功伟绩,某些人若以分别念来轻易否定,那是根本不现实的。

如果有人造过这方面口业,应该好好地忏悔,专门花一段时间再学习《广传》,深入体会佛陀的功德。我以前在《广传》的序言中,也稍微提过这个问题。现在有些人对佛教没有专门研究过,不要说专门研究,就连五部大论也从来没有听过,只看过一些佛教故事,这也大多是唯物论者所写的。这种人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经常说一些诽谤佛法的语言,实际上真的没什么智慧。我想如果没有智慧的话,最好不要演一些愚笨的戏剧,否则自己到了晚年时,恐怕会后悔莫及的。尤其是以佛陀为对境,若积累资粮,功德不可思议,但若随便造恶业,说“佛陀的传记是神话故事,佛陀所讲的道理不合理”,这种过失也相当可怕。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接受佛法教育,从正面了解佛法的究竟实义。否则的话,不要说登地菩萨的境界,一般的道理恐怕都没办法接受。如果佛传真是虚无缥缈的神话故事,我想上师如意宝也是不太喜欢讲这些的。有时候听到某些人的言语,感觉真是非常非常可怕。在此我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不良行为,希望你们能改邪归正,不然因果只有自己承受,得到一个人身、学习一个佛法,同时又造下弥天大罪,那是非常遗憾的!

言归正传,悲愿没有清净之前,切切不可布施这个身体。但若对今生来世的积累资粮、遣除罪障,或者帮助众生等方面有大利益,尤其对弘扬佛法有重大贡献,舍弃身体也可以。就像藏地著名的智慧光尊者,当年为了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振兴佛法,不幸落入外道之手,为了众生和佛法的长远利益,他将准备救他的赎金用于迎请尊者,自己毅然献出了生命。所以,若对今生来世有重大利益,且自相续中决不会产生后悔心,那我们可以布施身体。

但在此之前,应通过其他方式来利益众生。否则,刚开始认为自己发心很清净,在身上割一块也没什么问题,觉得“佛陀在传记中都如是布施,我也理应如此效仿”,但若真正做起来,恐怕容易心生后悔、退失道心,而成为善法的障碍。佛传里的公案,大多数是一地以上的境界,那时候身体就像青菜一样,怎么样割都没有痛苦和执著,身体布施众生也是佛陀开许的,但在此之前不能随便舍弃。

本论一会儿说要舍弃身体,一会儿又说不能舍弃身体,这二者是否相违呢?并不相违。如果对今生来世有重大利益,且不会成为解脱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施身。假如悲愿意乐已经得以清净,布施身体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辰二、以法饶益:

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

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

在听闻佛法时,需要注意哪些威仪呢?前面也作过简单介绍,此处为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作者进行了详细解释。因为闻法的功德极大,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也说:“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虔心闻受佛法,直接或间接一定能成就佛果,但在闻法的时候,必须要有如法的威仪,否则就像华智仁波切所说:“如果闻法方式、发心等不如法,不但得不到功德,反而有诸多过失。”依靠佛法,没必要造恶业,因此,大家在听受佛法时,一定要尽量如理如法。

怎么如理如法呢?首先,若没有严重的病,听法时不要戴帽子,也不要用衣服等蒙着头,这是一种不恭敬的姿态。现在有些人在闻受佛法时,一直舍不得摘帽子,这是非常不如法的。希望以后任何一个上师传法时,除了极个别的病人外,最好不要戴帽子。当然,这并不是藏传佛教独有的规矩,小乘《毗奈耶经》中也明确规定,说法时必须注意二十六种威仪,其中就有这一条。以前我看过一份香港的佛教杂志,上面有张照片:法师在法座上讲经,下面的居士全部戴着不同颜色的帽子……这是弘扬佛法的宣传资料,尽管有一定的价值,但从某些方面来看也不一定乐观。因此,大家在接受佛法教育时,最好不要戴帽子,也不要用东西缠着头、用衣服蒙着头。

在有些经典中讲,听受佛法时,应身体端正、满心恭敬,以喜悦的目光注视着上师。有些人在闻法时,看起来好像特别痛苦、特别不满,尽管人有喜怒哀乐,但闻法时用不着那样吧,也不知道是什么神情……(上师模仿,哄堂大笑)。其实,闻法者的行为直接影响传法者的心,传法者苦口婆心地讲法,就是希望将内心的智慧倾囊相授,自己所了解的东西让别人也通达,但如果闻法者不但没有洗耳恭听,反而愁眉苦脸,似乎特别不耐烦,这样会影响讲法者的情绪。所以,闻法的时候应学会“喜眼视师”。

同时,不能与传法者平起平坐,这也体现了佛法的尊贵。印度的一些佛学院,不管是听辅导还是听讲经,都要先到传法者前顶礼。此举并不是说法师高高在上,需要众人的恭敬顶戴,而是为了摧毁自己的傲慢心,树立对佛法的恭敬心。

听法时也不能打伞。如果露天传授佛法,太阳晒得比较厉害,如果上师开许,打伞、戴帽子、覆头是可以的。但若上师不开许,就像以前上师如意宝传法时,你们也应该清楚,不管是下雨下雪,有时候上师都不开许:“下雨没有什么,下雪没有什么,大家不要打伞。”这也是为了尊重佛法。雪若下得很大,我们就用披单把前面的书蒙着,书上不要下雪就可以,头上怎么样下雪也是一直忍着。

听法时还不能穿鞋。外面的好多地方,法师讲经时,对这一点很少强调,所以有些人穿鞋听法也不在乎。其实佛陀在经典中宣讲过,听法的时候,最好把鞋脱掉。以前我们在经堂里听上师讲法,尤其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坐在水泥地板上,有时候非常想穿鞋,但鉴于对佛法的恭敬,根本不能穿。现在你们听法的条件并不像那样,所以这些威仪应该做得到。

手里拿着刀枪等兵器,也是不允许。当然,我觉得这应该不可能,你们不可能对法师有什么准备。

此外,有些人若病得特别重,行走不便,则可使用手杖,否则,将手杖带在身边也不允许。

总而言之,听法者的威仪一定要恭敬,如果遇到不具威仪者,法师最好不要给他传法。要知道,佛法依靠恭敬而得,如果一点恭敬心都没有,佛法是不可能得到的。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说:“如果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如果根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那绝对不可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印光大师也讲过:“欲得佛法实义,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少一分罪恶,增一分福慧。”此教言的含义非常甚深,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应从恭敬中获得佛法的利益。

以前冈波巴大师离开米拉日巴尊者时,问道:“我什么时候可以摄受弟子?”(就像现在有些人一样,他特别着急,很想马上摄受弟子。)尊者告诉他:“你何时与现在的心情不同了,对我这个老父真正看成与佛无别,那时就可以摄受弟子。”所以,只有对上师真正生起不共的信心,上师的功德才会融入你的相续,那时候你才足以摄受弟子。

我非常佩服《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他对上师的恭敬心,给我的印象最深。当时上师如意宝去法国,在那里呆了十天左右。之前我们先去了美国、加拿大好几个国家,有些西方人把佛法当作交易,对下面收了多少钱,就要求你不管晚上也好、白天也好,一定要讲满这个时间,后来上师觉得有点累。最后一站到了法国,索甲仁波切什么要求都没有:“上师好好地休息一下,不辛苦就可以。在我们这里,讲也可以、不讲也可以,反正他们都是我的眷属,怎么样都可以。只要上师开心就好!”没有时间的约束,上师如意宝好像很开心,反而给他们讲了最甚深的《上师心滴》,并作了极大的灌顶和传法。

很多人也许都看过《西藏生死书》,现在西方人和东南亚人认为这些教言很殊胜,但就我的感觉而言,这些在莲花生大师的《中阴窍诀》及藏传佛教的《闻解脱》和《系解脱》中都有,所以并不是特别稀有。而索甲仁波切每次提到他的上师——敦珠仁波切、顶果钦哲仁波切、蒋扬钦哲仁波切等时,句里词间所流露出的对上师的那份恭敬心和清净心,这才是最最稀有。

作为弟子,欲获得法利,必须依靠对上师的恭敬心,乃至自己最终的证悟,也依靠恭敬心而得。以前如来芽尊者闭关苦修多年,有一天他到外面去休息,湛蓝天空中点缀着朵朵白云,尊者仰望着天空,见到有一朵白云,正向他的上师智悲光尊者所住方向飘去。他当时想:“那朵白云下面,我的上师就在那儿啊!”难以抑制的念师之情与不可思议的恭敬心、信心,使尊者昏了过去。醒来之后,智悲光尊者所有的大悲智慧完全融入了他的心。此后,他也成为我们龙钦宁提派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传承祖师。

对上师的一份恭敬心,的的确确非常重要。原来上师曾说过:“我在世的时候,你们倒不一定有信心,但我离开人间以后,也许你们对我的信心更增上了。”的确如此,如今每当听到上师的录音带,我只有泪流满面,关着门合掌而听。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要听到上师的法音,自己实在控制不住,只有关着门,恭敬合掌而听。上师在与不在,信心的确不相同。以前上师在的时候,我觉得今天会传法、明天也会传法,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几十年来好像都是这种心态,但现在……所以,我们对传授佛法的任何上师都应该恭敬,不管是密法也好、显宗也好。

有些人可能认为:“真正具有法相的上师,对他恭敬是可以的,但我们的法师、辅导员有没有这种功德啊?没有的话,我又何必恭敬他?”这完全是一种邪念!佛法不管从谁的口里说出,都应该值得恭敬。记得《宝箧经》中曾说,佛陀加持魔王波旬传讲佛法,文殊菩萨和舍利子都在他面前恭敬谛听。他们并不是对魔王有信心,而是对佛法有信心。所以,有些人再怎么差,比如行为不太如法、口才不太好,肯定比魔王波旬好一点吧。恭敬讲法者,并不是对他个人崇拜,而是恭敬佛法。

想想这么多年的修学经历,我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不管是哪个上师、哪个辅导员,只要给我传过一句法以上,我从内心中非常恭敬他。因为我现在相续中的佛法,并不是依靠一个人,而是来自于方方面面。所以,平时在路上碰到时,如果他以前给过我法恩,我就非常非常恭敬。希望每个人对佛法也有一份虔诚的恭敬心,这是非常需要的!

莫示无伴女,慧浅莫言深,

于诸浅深法,等敬渐修习。

作为出家比丘,在寂静处不应为单独的女人传讲佛法;对智慧浅薄之人不能宣讲特别甚深的法门;小乘法也好、大乘法也好,对甚深浅显的法要一视同仁,不能觉得一个好、一个不好,如此取舍很容易造谤法罪。

“莫示无伴女”,戒律中要求:比丘对女人宣说佛法,尤其对方是比丘尼,要依靠僧众作一些羯磨仪式后,才可以允许。为什么要这样呢?原因有两个,一是避免遭受他人的诽谤讥嫌,二是自己若对女人单独传法,很容易产生染污心,从而毁犯根本戒。

大慈大悲的佛陀,在戒律中对女众有一些特殊制定,这并非对女众不公平,而是由于生理和业力的关系,女众烦恼比较重,与男众有所不同。《十大弟子传》中也有这样的公案:阿那律的天眼,不但能见到极乐世界,更能见到地狱里的种种情形。有一次,他见到很多女人堕落在地狱中,就问佛陀:“我今天见到很多女人堕入地狱中。在我看来,女人很容易信奉佛法,比男人更具有仁慈心,为什么那么多女人堕入地狱?”佛陀回答道:“在我的教法中,女人容易信奉,这是事实。(上师环顾四周,笑道:“我到很多地方传讲佛法,女居士最多;在我们出家人中,也是女出家人最多。可见佛陀此言不虚。”)但女人容易造下罪业,这也是事实。女人有三种心比男人大:第一、女人在早晨起来时,悭贪心最重,希望全世界的财宝都属于她;第二、女人在日中时,嫉妒心最大,觉得全世界的人都会妨碍她;第三、女人在晚上时,淫欲心最强,不时盼望有异性在身旁。悭贪心、嫉妒心、淫欲心,是最易招致犯罪的,这就是她们堕落的原因。”所以你们身为女众,现在有闻受佛法的机会时,应该好好运用起来,不要对法师或道友生嫉妒心、贪欲心,成为自己修行的障碍,不然将来堕入恶趣的话,非常可怕!

在传授佛法时,出家比丘不能给单独的女众讲法,一方面怕世人造谣诽谤,另一方面也怕产生世俗情爱。汉地的智敏法师讲过一个公案:有位年轻的出家人(和能海上人同一时代),既聪明又好学,二十来岁就成为法师讲经说法。因为他讲得好,有很多人恭敬他、皈依他。其中有个女大学生,非常精进好学,常来向他问法,最初法师也没有在意,经常给她单独开示。时间久了,两个人就产生感情,女的要嫁给他,但有一个条件:“要登报声明自己还俗!”因为她的父亲很有身份,自己嫁给和尚,社会上会有说法。于是这个法师就花钱登了报,说自己还俗了。登报的第二天,他兴冲冲到女方家里去,没想到被她的父母骂一顿,说:“本来我们很恭敬你,以为你是法师,哪知道是看上我女儿!”然后门也不开,把一盆冷水从楼上“哗——”地泼下来,把他浇成了落汤鸡。那个女孩也被家里骂了一顿,从此不敢见面。结果这位法师戒已经舍了,美女也没有得到,只得到一盆冷水。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应该值得注意。

“慧浅莫言深”,对智慧浅薄的人,不能宣讲甚深法义。比如给小乘根基的人传法,本来他们的根基意乐不全,就不能讲大乘空性法门、布施身体等六度万行,以及密乘的殊胜教言。如果讲了这些,他们不但不会信奉,反容易生邪见而造恶业。

“于诸浅深法,等敬渐修习”,对所有佛法,无论深浅,都应以平等心恭敬对待。大慈大悲的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不论小乘大乘,皆是直接或间接让我们解脱之因。假如说小乘好、大乘不好,或者显宗好、密宗不好,肯定会造谤法罪。《摄诸法经》中云:“文殊,有者于善逝所说之法,作有者善妙、有者恶劣之想,则彼已舍正法。”谤法是很容易的,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证。

现在有些法师说:“我们净土宗非常非常好,佛教的千经万论就是净土法门,除此以外,其他都是不了义的,你们不要去学啊!”这样说的话,就是“作有者善妙、有者恶劣之想”,已经毁谤正法了,绝对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两大障碍之一的缘故 。如果有一个密宗法师说:“大圆满是所有佛法的精华,你们不要学小乘法,也不要学禅宗、净土宗,只学我的法就可以了。”这样宣扬的话,也已经谤法了。学过《菩提道次第论》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宗喀巴大师讲得非常细致。

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注意,不要辨别别人的法不殊胜、不要学,千万不能这样说!应该知道,佛陀在不同根基的众生面前,宣讲了适合他们的不同法门,这是慈悲摄受众生的一种方便。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十六节课
下一篇:《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 不放逸 第三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四十六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零九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十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七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七十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一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五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 不放逸 第四十二节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行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有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生涯四阶段 1994.4.16~1994.4.30[栏目:星云日记]
 修定修观法要[栏目:昂旺朗吉堪布]
 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32、上师长寿住世祈请颂[栏目: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