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八十五节课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59

第八十五节课

癸三(破嗔成办怨敌利养者)分二:一、不应以得利养等之因而嗔他;二、理当以未得之因而嗔己。

子一(不应以得利养等之因而嗔他)分二:一、因实现自之愿望故不应生嗔;二、因不加害我故不应生嗔。

丑一、因实现自之愿望故不应生嗔:

愿一切众生获得利益安乐,这是大乘行人的究竟愿望。只要他们快乐,我们就应当欢喜,岂能生起嗔恨心?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

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

当初在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面前承诺:“从今天乃至菩提果之间,我要度化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让他们暂时获得人天快乐,究竟得到如来正等觉的果位,成为三界众生的应供之处。”所以凡是有生命的众生,大至梵天帝释以下,小至蚂蚁蚯蚓以上,让他们全部获得快乐,这是每个修行人的愿望。《释尊广传》也经常提到,佛陀在因地时布施身体,别人问他:“你如此苦行,到底希求什么?”他回答说:“只为能获无上圆满菩提,度化陷于轮回中之众生。”尽管暂时为众生提供饮食、生活、工作,也算是一种帮助,但无法让他们永离苦海。因此,凡是发过大乘菩提心的人,应该有这样一种愿望:愿一切众生获得佛果。

既然如此,现在他们只是拥有微薄的名声地位、利养恭敬,你为什么要生嫉妒心呢?作为大乘修行人,你的怨敌发财了、当官了,如果这时候非常随喜,则说明你的境界比较不错;但若心里一直有种说不出来的刺痛,说明你的菩提心还没有得以净化、成熟。

很多人认为自己已有了愿菩提心,但这需要详细观察。没有遇到怨敌时,好像很容易想到“我要度化一切众生”,但这种心态是不是遇到什么对境都存在呢?如果是,你相续中至少也有愿菩提心。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自己快乐时、遇到好朋友时、没有出现违缘时,还是想得起度化众生,然而一旦遇到仇怨,譬如有人抢了你的财产、破坏你的家庭,在他们的面前,你还能保持利他的菩提心吗?能的话,那可以算是生起了愿菩提心。

《阿毗达磨》中云:“为贪名利,不忍耐他人之圆满,属嗔之不乐法即嫉妒。”嫉妒心是菩提心的违品,衡量一个人有没有菩提心,可以看他有没有嫉妒心。如果嫉妒心特别强,看到个别众生快乐圆满,自己就无法忍受,这与菩提心完全背道而驰。嫉妒心的作用,能让自己今生不快乐,来世堕入恶趣中受苦,《俱舍论》等有关论典中,对此皆有详细的阐述。所以,对他人的福德利养,我们应尽量随喜,莫生嫉恨。《地藏十轮经》中说:“有些众生对他人所得的利养、恭敬、世人称誉深生嫉妒,而追求自己的利养、恭敬、世人称誉,曾无厌倦。”这种行为就是菩提心的违品,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面对任何对境时,都应从心坎深处去随喜别人。

当然,嫉妒跟人的心态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人看见别人有财富,实在忍不了;有些人见到别人有名声,实在气不过;有些人对自己执著的感情,实在没办法让步。但既然我们发了大乘菩提心,就该对一切修安忍,纵然是最执著、最喜欢的对境,为了众生也要心甘情愿地舍弃,这才是菩萨因地的一种行为。

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无数次布施头目脑髓、妻子儿女,而对一般人来讲,不要说布施,即使别人看一眼或说一句话,心里也会非常嗔恨。有个居士曾讲过:“别人有财富,我能忍受,有地位我也能忍受,但是谁要破坏我的家庭,以各种手段来引诱我丈夫,那我绝对不客气!”这种心态算不算菩提心?肯定不算。因为她对执著的对境耽执不放,一旦别人拥有了,随喜心一定发不起来。

所以说,凡夫人还是有非常多的毛病,自己不能过早说大话,说“我已经开悟了,通达了光明空性无二的境界”。有些人某天比较快乐,天气也比较好,在那种情况下,觉得相续中好像没有任何痛苦,自己的修证非常不错,但是一碰到违缘时,原来的境界就一扫而光了。以前有个修行人,自认为已证悟了明空无二的境界,他对别人这样说,自己也这样想,后来遇到一个小小的违缘,他就痛不欲生、怨天尤人,那时若真有光明无二的境界,那该多么好啊!所以我们作为凡夫人,要经常检验自己、观察自己,现在有些人对闻思修行不太重视,整天都是宣扬神通神变、明心见性等超胜境界,这样对自己、对他人会不会有利?大家应该值得观察,不能随随便便上别人的当!

总之,别人获得快乐,你接受不了、心里痛苦,说明你的菩提心还没有圆满。本来,你已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要度化一切众生,赐予他们暂时与究竟的快乐,那么众生的快乐,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像父母有责任把孩子抚养成人、让他读书成家一样,我们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大大小小众生的快乐,我们同样有责任。这一点要从道理上明白,没有明白的话,大乘的究竟宗义你还没有搞清楚,也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所以我们看到众生时,应像父亲看见儿子在外面流浪,或母亲看见独子在街头漂泊一样,非常不忍心,想尽办法希望他快乐。如果不但没有这种想法,反而想害他杀他,见他快乐就非常嫉恨,那说明我们的发心有问题。

下面用比喻来说明此理:

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

彼今已自立,不喜岂反嗔?

比如,你的亲人本该由你来抚养,按理来说,给予他食物、照顾他生活,完全是你的责任。但如今不需要你提供任何财物,有人主动帮你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你为什么不高兴反而嗔怒呢?

从广义来讲,三界有情都做过自己的父母,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在受菩萨戒时也曾反复地承诺“以前诸佛菩萨怎么做,现在我也怎么做,尽量以六度万行来利益一切众生”。(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念菩萨戒的仪轨?因为每天都要在诸佛菩萨面前承诺。我本来考虑晚上念了菩萨戒仪轨,上午上课时还要不要念?但后来想:“按照大乘教义,一天应念三次或六次,所以念两遍不会多,上午也要念。”我希望学习《入行论》的道友,如果有时间,每天尽量念一遍菩萨戒仪轨。听说有些居士一个礼拜集中一次,念一遍就觉得好厉害。有时候穷人遇到一点点钱财,就特别得意,其实一个礼拜念一遍仪轨,没什么可骄傲的,按理来讲,你们每天都应该念,每天还不够,一天应该三次或六次。)既然口口声声这样念,现在众生获得了一点微薄的利养、微薄的快乐,如果都不能接受,那算不算是大乘的佛教徒?这一点不用问别人,自己可以看看自己。若连显宗的大乘都算不上,还谈论什么高深境界?或者连小乘的出离心也没有,大乘境界更不用说了,因为后者完全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

我们作为佛教徒,一方面要自己精进修行,另一方面也应该发愿度化众生。有些人认为:“度众生很麻烦,接触人也很痛苦,我可没有这个能力,等我得一地菩萨以后再说吧,现在自己修一点就可以。”那你什么时候得一地啊?现在听了这么殊胜的教言,有了这么好的人身,不用佛法来饶益众生,你更待何时?

如今的汉传佛教中,佛教徒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责任感不够,很多居士学佛只求自己快乐、家庭美满,真正对众生有利的事情,几乎没人愿意去做。即使偶尔有人发心,周围的人马上泼冷水:“你太积极了!现在是末法时代,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有什么用啊?还是呆在家里好好念佛吧,现在的众生野蛮得很,利益他们也没用……”这样断人善根是不对的。哪怕在一个众生的相续中种下解脱种子,也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往昔释尊为了利益一个众生,宁愿忍受千百万劫的苦行,现在别人发心利益众生,你去制造违缘障碍,使众生失去了受益的机会,果报将会多生累劫堕入恶趣,不可能解脱出来。

现在个别法师的责任感很令人赞叹,但大多数的出家人,只是自己住在寺院里,早晚念一点经,除此之外,从来不想通过什么方法来帮助众生。其实人如果有了意乐,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不能实现的原因,关键在于意乐不齐全,倘若有了清净的意乐,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的能力。

在弘法利生方面,大家一定要有责任感。世间人对家庭有责任感,而我们大乘佛教徒,应该对众生有责任感。已经发了菩提心,加入了大乘团体,如果对众生不闻不问、不管不顾,这样是不合理的。现在很多寺院附近的在家人不懂佛理,而住持寺院的出家人,从来不给他们开示,如果他自己也不懂,给别人讲确实没办法,但有些老和尚可能有不同的心态。

现在到了21世纪,是新的时代,佛教由年轻人来继承时,一些老观念需要改革。怎么改革呢?并不是佛像佛典全部要换,而是度化众生的大乘理念在汉传佛教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大家理应值得深思。如果作用不是特别显著,每个在家人和出家人在不同的位置上,一定要弘扬这种精神,假如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发愿,肯定在不同程度上会有所改变。

现在不仅是东方人依靠大乘理念来调节人心,西方人也将大乘的慈悲观称之为“心理疗法”,一些科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众生的很多心病,依靠爱心和无我智慧就可以断除,千千万万的西方知识分子对佛法如是希求,原因也在这里。

如今大家有了这么好的如意宝,不能让它白白浪费,周围有很多“贫穷”的可怜众生,我们若独自占有而不愿跟他们共享,那可能不像一个大乘修行人。所以自己获得大乘佛理时,哪怕旁边只有一位老太太,也可以给她转*轮:“这位老太太,你过来吧,我给你讲个《入行论》,你要好好谛听啊!”(众笑)我想每个人的身边,一个人应该找得到,若让他的发心改变、懂得如何回向,这样做善事很重要。否则,你天天早上四点就起来念佛,虽然佛号的功德不可思议,但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光靠一句佛号来断轮回的爱执萨迦耶见,大小乘的经论中也说得很清楚,那还是很困难的。因此,大家应该发愿度化众生,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弘法利生的责任感,每个人都不能忘!

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

妒憎富贵者,岂有菩提心?

如果不愿别人获得暂时的一些小利益,怎么可能希望他证得正等觉的果位呢?整个世间的快乐财富全部积累起来,也无法与正等觉的果位相比,获得无上佛果之后,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要向其恭敬顶戴。假如不能容忍别人的小安乐,看到他有点财富名声就不乐意,那不可能希望他得到无上的大安乐。就像你看见别人赚了十元钱,便嫉妒得要命,但却愿意他获得一百万,这可能吗?所以假如嫉妒别人有富贵、有名声,自己不可能有菩提心。马鸣论师也说:“一个人若贪执财物,相续中不会有菩提心。因为菩提心不是过失的心态,过失存在的地方,菩提心是没有的,犹如尸体与大海不会共存一样。”可见,贪财贪人极为强烈者,很难发起真正的菩提心。

很多人听了《入行论》之后,在信里、感应书里经常说,自己已经有了愿行菩提心。这一点我也认可,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好像有了愿菩提心,但真正遇到外境时,菩提心还存不存在呢?假如菩提心以不退转的方式存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对境,丈夫也好、妻子也好、家里的财产也好,全部可以拱手让人,那说明你确实存在菩提心。但这样做的时候,你心里舒不舒服?把所有的存款单送给别人,你是什么感觉?按理来讲,发了菩提心的人,这样做应该心甘情愿,因为众生依靠这些获得快乐,只要众生快乐,你就该无条件地随喜,毕竟自己已在诸佛菩萨面前发过愿。然而真正将此落实到行动中时,你又会怎么样?

所以佛陀在《狮吼经》中再三强调:“从此之后,我应安忍他人之圆满,不起嫉妒之心。”当然,作为凡夫人,尤其是刚生起菩提心时,一点也不生嗔恨心和嫉妒心,恐怕现在还做不到,但通过这种教言的熏习,逐渐调节心相续,每个人应该可以达到这种境界。如果心胸特别狭窄,连别人的一点小安乐都不能容忍,自相续就像瓦瓶一样,是不可能容纳大乘狮子乳的。要知道,菩提心的苗芽非常珍贵,若被嫉妒之火烧毁无余,想得解脱也相当困难。因此,只要别人快乐,不管是财富上还是名声上,我们都要学会随喜,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在实际当中,有些人认为济人之难、施以援手,到医院、孤儿院、乞丐聚居处看见有些众生非常可怜,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这就是菩提心。其实这不能称为菩提心,因为没有发过心的世间善人或外道慈善人士,在他们的相续中也有,这只能算是一种怜悯心,怜悯心的对境只是个别众生,而菩提心则是缘天边无际的一切有情。

当然,菩提心缘天边无际的众生,这好像很容易修,因为所谓的“天边无际”,按因明的说法是一种总相,对你来讲无利无害,闭着眼睛、声嘶力竭地念“愿所有的众生离苦得乐”,这样谁都做得到。但遇到关系不好的人,对你的身体、财产、感情、生活等制造违缘时,你还能不能做到呢?有些人平时修得还可以,遇到这种对境时,五分钟就被烦恼打败了,事后又后悔得不得了,但是也没办法,毕竟无始以来的习气非常猛厉,现在讲《入菩萨行论》将近八个月,八个月中培养出来的菩提苗芽很微薄,遇到敌人的故意挖苦,刚开始还有点正知正念,过一会儿就控制不住了,揭竿而起开始反抗,直至发泄完了以后,自己才醒悟过来:“完了!我不是发了菩提心吗?今天怎么会这样?”眼泪第二次流了下来。所以,对这些自相烦恼,我们要时时都有交战的准备,没有准备的话,怨敌突然出现在面前,恐怕你会措手不及,无法立即对治。

丑二、因不加害我故不应生嗔:

若已从他得,或利在施家,

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

怨敌从施主那里获得受用,或者他没有得到,财物仍旧留在施主家,这二者都没有你的份儿,无论别人得到与否,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又何必生嗔恨心呢?

仇敌得到一些名闻利养,有些人就生起极大的嫉妒心,心想“怎么会对他供养呢”,然后到处说别人过失。这是一种无明颠倒的心态,为什么呢?比如有个大施主供养一辆轿车,供养他,你也得不到;不供养他,轿车放在施主家里,你也得不到,反正怎么样你都得不到,为了毫不相干的东西生嗔恨心,有必要吗?

有些人真是很无聊,明明自己水平有限,肯定得不到奖,但别人得不到的话,他心里快乐,别人尤其是关系不太好的人得奖后,他就特别不高兴,在一旁气呼呼的。其实,人家得到也可以、得不到也可以,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凭什么生气呢?

听说有个人通过某种方式获了几万块钱,全单位的人对他特别不满,整天都骂他,为什么呢?因为其他人都没有发财,他突然间就发财了,很多人都看不惯。实际上这是不合理的,他发财也好、没有发财也好,反正你也得不到,既然如此,为何不去随喜别人呢?

寂天菩萨的这种分析方法,非常适合现在人的心态。现在很多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动不动就对别人的利养生嫉妒心、生嗔恨心,看不惯别人的种种行为,这是没有任何理由的,而且果报相当严重。《弥勒请问经》中说:“若对他人的利养等生嫉妒心,则会如射箭般直堕地狱。”

现在西方国家和汉地,好多所谓的活佛上师,为了一个施主的财产,搞得勾心斗角,彼此非常不愉快。其实这也没有必要。施主的财产是他自己的,他愿意怎么支配是他的自由。有些修行人说:“你怎么给他供养了那么多?给我供养得这么少?”说这样的话,你还是不是修行人?作为一个佛教徒,言行如果不加检点,很有可能败坏佛法。尤其是这几年来,藏传佛教有些“高僧大德”到汉地去弘扬佛法,中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我觉得在家居士需要值得注意。

在古代,活佛必须通过正规的方式认定,认定完之后,要接受10-20年的佛法教育,这样的活佛无论真假,毕竟有一些佛教水平,对众生还是有一定的利益。后来在五十年代,整个佛教受到极严重的摧残,尤其是藏传佛教遭到了灭顶之灾,恢复过来以后,在活佛认定的方式上,出现许许多多问题。有些认定者连自己的前后世都不知道,还认定别人是某某的转世。我那天就开玩笑说:“先应该给这些认定者考个试,问他是怎样认定活佛的,如果自己都不过关,那没有资格认定别人。”自己没有一定境界的话,认出中阴身是非常困难的。这并不是因明的遣余,也不是《现观庄严论》的道理,这些我觉得不是很难,只要看几遍书,好好地分析一下就可以。但认定中阴身的话,有时候不要说别人的中阴身,自己变成中阴身时,跑到哪里都不知道。现在的很多活佛,有些是母亲认定的,有些是舅舅认定的,有些是这个那个认定的,还有些通过政府关系花钱买“活佛证”,这样认定完以后,如果受几十年的正规教育,也许还有一定的水平,但好多人并不是这样。从小取个名字后,大家就开始对他恭敬供养,他自己也觉得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大菩萨,小时候的理念中只有这个,除此之外什么功德学问都没有,甚至对三宝的信心、对众生的悲心也没有,这样的人长大以后,遇到信徒时很可能会无恶不作。

我并不是嫉妒这些活佛的利养,但大家若没有详细观察,盲目依止有一定的危险性。据我所了解,现在这样的人非常多。当然,真正按正规传统认定的名副其实的活佛,藏传佛教中也是不少,这一点不用别人来评价,从他一生中的事业也看得出来。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贪财、贪女人,信众若没有加以观察,恐怕最后会非常痛苦,对藏传佛教起邪见也未可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的时候,有些人不学《入行论》,整天找这个上师、找那个上师,尤其是南方那一带,听说相当一部分人倾家荡产——什么都已经供养了,家庭也破裂了,最后人也没有、财也没有、信心也没有、境界也没有,活佛也找不到。假如这些人系统地学习佛法,我不是赞叹我讲得如何好,但毕竟这是无条件提供学习机会,能让他们明白很多佛教道理,对众生的悲心、三宝的信心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懂得取舍。

昨前天我在《致菩提学会的信》里也写了:有些人听课时垂头丧气,一点精神都没有,但一说这个活佛、那个上师来了,马上兴高采烈、欢喜若狂,把法本一扔就跑出去了。这种行为,一方面是好,说明你的信心非常“新鲜”,很不错,但另一方面,这种喜新厌旧的心态会不会保持很长时间?作为一个修行人,稳重系统地次第性学习,在哪个上师面前都可以,只要闻思这些大乘教典,对你的相续肯定有非常大的利益和帮助。

我经常这样想:我们的佛教,尤其是汉传佛教有几个方面要注意。在见解上,对无神论和唯物论要注意,因为他们不承认因果,不承认前世后世。五、六十年代,这种思想在世界上影响比较广,在很多人的相续中根深蒂固,虽然现在的方向基本转移到物质文明上,不是特别厉害,然而一旦爆发的话,自己前后世的观念很容易被摧毁无余。因此,见解上应该保护自己。

行为上,应学习有些宗教的慈善之举。比如基督教等虽然没有佛教的无我见,也没有特别诱人的见解,他们学论时,自己也经常搞不清楚,但却有一套非常吸引人的慈善行为,人们不知不觉就套到里面去了。现在这种情况在汉地非常普遍,有些佛教徒理应注意。

修行上,你们需要好好观察,哪些是真正的修行、哪些不是,我在这里也不方便宣说。

果位上(以上次第是见、修、行、果),藏传佛教有些人是以佛菩萨的方式来弘扬佛法的,这样不太合理,佛陀也没这么提倡过。我们应以平凡人的形象,通过学习佛理来跟别人沟通,这是最让人接受的。现在好多人赞叹上师时,往往从果位上赞叹:“我的上师很了不起,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如果真有这么大的成就,那非常好,但这个我们暂时不赞叹。如果赞叹上师的悲心、弘法利生的事业,这方面比较让人接受,不仅佛教徒能接受,社会世人也能接受。

我是一个藏族人,汉传佛教对我来讲,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对你们而言,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今后如何弘扬汉传佛教,每个人都有责任,你们不得不考虑:现在佛教面临的违缘是什么?需要朝哪个方向发展?最后要达到什么目标?如果学习佛法毫无目的、随随便便,懂一点也可以,不懂也可以,那连生意人都不如。有头脑的生意人,凡是搞一个项目的话,都会先在脑海中算得清清楚楚:它的违缘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所得的利润是什么。因此,我们大乘佛教徒,有些方面也应该值得观察!

子二、理当以未得之因而嗔己:

何故弃福善,信心与己德?

不守己得财,何不自嗔责?

有些人看到别人有利养、自己得不到,心里就很苦恼,其实这不怪别人,应该怪你自己。人家得到利养恭敬,这是他前世恭敬上师三宝、对众生有悲心、持戒清净、闻思修行等功德所感,而你现在没有福报,任何人都不愿意供养,是因为你以往没有积累过这些资粮。既然如此,你非要嗔恨的话,应对自己生嗔心,不应该嫉妒别人。

我们得到财富快乐时,心里应想:“这是诸佛菩萨赐给我的,众生对我比较认可,我才拥有这些,所以不能随便把它浪费,应该成办对众生有意义的事情。”今生中别人的恭敬利养和自己的恭敬利养,全部都有一定的因缘,没有因缘的话,不可能无缘无故得到这些。因此,我们不应该嫉妒他人获得利养,这样才会给今生后世带来安乐。

《高僧传》中记载:元朝有位行秀禅师,他文才出众,人非常善良。有一次朝廷要举行僧人考试,对这次考试的夺魁者,大家都瞩目于老少两个人:老的是靖恩和尚,少的就是行秀禅师。考试之前,有些人问靖恩和尚,这次夺魁的人应该是谁?他说应该是行秀禅师,因为自己老了,智慧日减,可能夺魁无望。行秀禅师听后,很同情靖恩和尚,觉得自己年纪尚轻,以后还有机会,但靖恩和尚年纪已大,何必去跟他争个高下呢?因此他决定让步,但形式上的考试又不能不参加,于是只作了一篇文章交上去,就退场了。

当时的主考官见到这篇文章赞叹不已,让人把行秀禅师的其他文章也拿来看,但怎么也找不着。后来有个知情的人告诉他,行秀禅师为了让靖恩和尚入选,主动放弃其他考试。主考官对这种谦让的德行非常钦佩,让人找行秀禅师来,要求他还俗,自己想把女儿嫁给他。(世间人只懂得这一点!)但被行秀禅师一口拒绝,并马上受比丘戒,以示自己的心意。后来,禅师一生的弘法事业也非常广大。

人与人之间对利养的嫉妒非常可怕,但是真正的修行人,不但没有嫉妒心,反而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这样做的结果,也使自己的前途很光明、很快乐。明白此理之后,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返回 入行论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八十六节课
下一篇:《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八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三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四十九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七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思考题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二十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三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五册 第六品 安忍 第八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四十七节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