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问如何理解"内收"?和"精进"有什么关系?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9

顶礼法师!请问如何理解"内收"?和"精进"有什么关系?感觉"前行"里有关"内收"的公案和精进有关联。不松不紧,但大德们修行连睡眠都可以舍弃。感恩法师!

  生西法师答:其实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精进它是对正法的欢喜,而内收在《前行》当中讲,它是在想要听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过度紧张状态。内收和精进不一样的地方:精进,主要是指对正法的欢喜,然后如理如法地去修持,它是作为六度之一,也是我们修行佛法当中一种必备的功德。而内收,它是我们修行正法过程当中的一种过患,它和外散一起作为障碍是需要断除的。其实内收呢,就是我们的诸根(我们的六根),没有安住在比较放松的状态,它的心过于内收,所以说,就导致了听闻正法的时候没办法听闻完全或者了解完全的法义。

  其实内收是一种比较紧张、比较紧绷的心态。如果一个人在听法或者修行的时候,他的身体与心过于紧张,这时候就会导致没有办法产生合理的功德。当然,我们自己也不能过于放松、过于地散乱,这是不行的,但是过于地内收也是不行的。所以《前行》当中教导我们应保持在一种不松不紧的状态。这些大德在修行的时候连睡眠都可以放弃、都可以舍弃,其实这并不是一种内收。这种连睡眠都可以放弃的精进,其实它是安住在一种不松不紧、能够自己自我调节、既不外散,也不内收的状态,所以,我们不能够把大德们的这种放弃睡眠都理解成内收,其实这种精进是一种不松不紧的修行方式。


{返回 生西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戒律和窍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下一篇:“深思法理之安忍”和“定思正法之安忍”有何异同?为什么对轻侮等不应生嗔恨?
 如果我继续忍辱,别人会把我看作最愚蠢的人,我该怎么办呢?
 修大圆满不需要修观想明点和本尊吗?
 为什么菩萨把众生当成利益自己的对境?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样保持清净心?
 如果自己不小心丢掉经书...会不会有很大的过失?
 佛经中经常提到五百年、五百眷属,请问为什么都是用五百来计算呢?..
 佛教包含了大智慧,您能不能介绍一个增长智慧的方法?
 请问《三十五佛忏悔文》是否一定要晚上念,做早课时念可以吗?
 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愿力应该已经圆满,但是怎样理解他的果呢?..
 请问新请到红玛瑙念珠上每个珠子上都有“佛”字,这样的念珠可以用吗?是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经.律.论[栏目:极乐之光]
 如何在境缘中去除贪瞋痴[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律宗祖庭隆昌寺(黄常伦)[栏目:律宗文集]
 中峰明本禅师传 第二章 少年行事须明本(下)[栏目:中峰明本禅师传]
 超越死亡 第五章 第四节 善后事宜[栏目:达照法师]
 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栏目:圣严法师]
 具备什么资格才可以给人灌顶?[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十一、幸遇三活佛[栏目:宁玛的红辉]
 研习“杂阿含经”论增上慧学[栏目:蔡惠明居士]
 我们在修金刚萨埵法的时候,观想金刚萨埵佛给所有的众生灌顶,这样可以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