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歇夏与结夏
 
{返回 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1
歇夏与结夏

   夏至,是夏天的极致,将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
   据说夏至日是中国最早的节日之一。古代有歇夏的活动,不仅文武百官放假三天,以回避夏日酷暑;民间夏至前后也不得曝晒布匹及染布,不可以烧炭—此时野外草木正蓬勃生长,尤其染色用的蓝草尚未长成,伐木烧炭会破坏万物的生机。
   在漫长酷热的炎夏,佛教僧人也有着不同以往的修行生活。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这天,寺院会举行结夏仪式,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安居生活,一直到七月十五日解夏为止,称为“结夏安居”。
   这是源自印度佛陀时代的规定:由于印度地处亚热带,气候闷热多雨,夏天雨季长达三个月,此时虫蚁繁殖迅速,草木生长繁茂,比丘若到处游行,容易误杀生命,也可能因河水暴涨、泛滥,漂失衣物,甚至引来居士讥嫌。
   佛陀因而制定比丘在此期间,不可外出托钵、游化,而须聚居一处,结夏共修。
   如此,比丘避免了游行乞食的困难,不受蛇类蚊虫的侵袭,以及踩伤虫蚁与草木新芽等;同时也借着这三个月期间安心修道,精进修行。
   在七月十五日解夏时,大众修学增进,身心更加清净,佛陀因而欢喜,这天也称为“佛欢喜日”。
   由于结夏紧跟在佛诞日之后,妆点“蓝毗尼园”的朵朵鲜花尚未完全凋谢,欢庆佛诞的气氛犹在寺里回荡,僧人们已准备进入下一个整肃身心的修学阶段了。
   僧团修行生活的节奏,是如此井然有序、明快顺畅,与大自然互相呼应,让初出家、首次结夏的我,印象深刻。
   人活在世上,不就该顺应天时来调整生活或修行形态吗?
   虽然现代修行人的生活环境已不同于古印度,交通发达也克服了许多不便,但同处于亚热带的台湾,夏日仍是台风频繁、降雨增多、蚊虫滋生的季节。在此安居期间,收摄身心、用功办道,并培养尊重自然的胸怀,以及爱惜万物、守护众生的慈心,自利利他,依然有着千古不移的重要性。
   长夏漫漫,暑日炎炎,歇夏或结夏,对一般人而言,是如此不可得。但我们不妨在此时间让自己的脚步稍微停歇,使内在身心和山河大地得以休养生息,不再一味地过度使用、开发。
   当我们学着和大自然和平相处、共同呼吸,或许生命会有更从容的时间、更宽广的空间,自在地悠游,身心获致清凉。

{返回 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夏日蝉鸣,如实知了
下一篇:日长知隐
 皈依的心
 当你离开曾驻足的地方时
 那一方宁静的小山谷
 斑鸠来了,牧童也来了
 做脆梅记
 过端午,除三毒
 暑夜闻钟
 时时回向众生
 无所有的苦楝花香
 想念佛陀的时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普贤行愿品讲记(一)[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二节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多重联系[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胡孚琛)[栏目:佛教与科学]
 从少做起 行路的力量[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妙法莲华经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栏目:白话佛经]
 问9:尊者,不标记禅修目标,如起、伏、站、坐、做、躺,有什么不利因素吗?[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人间佛教与禅净法门[栏目:超定法师]
 修学佛法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走向解脱 三乘根本戒概述上 在家篇[栏目:丹增嘉措仁波切]
 何以不作证[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