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广说 三外密之见修行果
 
{返回 九乘次第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9

九乘次第论集:九乘差别广说 三外密之见修行果

  ◇ 甲、事密

  龙青巴尊者于《三休息善说海总义》中述事密如下:

  事密行者了悟:一切于世俗层次中显现之蕴、处、界等法皆须加以清净;而胜义虚空,亦即本净自性,则是能清净之基础。行者生活于清净中,修道上则观想本尊实有。视本尊为主,行者自身为仆。行者祈求本尊加持以得成就。

  密彭尊者于《如意藏宗轮要义》中概括事密之见(根)与修(道)如下:

  见(根)——

  自胜义谛而言,一切法于空、有中皆无二无别。但于世俗谛中,事密视本尊为主人。此本尊功德具足,无有恶业,为胜义虚空光明之现起,所现者为根本智之体相,同时此本尊能赐予非究竟及究竟成就。事密行者视自身为求加持者、为未证果者、及为仍有烦恼(染)者。是故,于胜义谛中一切平等,于世俗谛中缘起法则为实有。故事密之见地,乃相信通过修持,与视一切法为本尊身、语、意之印记,即能成就众多事业,而最后行者自身能得与本尊相同之体性。

  修(道)——

  行者一心观想事密之六尊瑜伽(译按:空性、文字、声音、色、手印、相之本尊修习)——本尊身相、语音、心相、宫殿、放光及收光等——及持咒召请本尊,求获加持,且圆满自身有如本尊,一若炼金术之点铁成金。

  龙青巴尊者于《宗轮藏》中解释事密之六尊瑜伽如下:

  (一)若能视一切显现即是虚幻妙身,则行者自能离一多二边,而一切显现亦自解脱成妙身。

  (二)若能视咒字为妙音,则所持音声与空性相融之咒轮便能持续,而咒字亦解脱成妙字。

  (三)若能观胜妙心识之所化,则记忆与思维乃升华为等持,而一切概念亦解脱成妙观察。

  (四)若能视一切光华之放射与收摄为本尊之颜色,则彼等皆解脱为妙光,一切咒字亦解脱成根本智之体性。

  (五)若能视光明为妙姿、妙座、妙冠及妙衣,则一切所显皆解脱成胜妙宫殿。

  (六)若能视一切法之生起为法身,即根本智(空性)之妙解脱,则一切所当舍者皆解脱成根本智。同理,六根对六尘得解脱,且能认知六识,例如视一切显现为本尊妙身,则行者之罪障自能清净。

  另据索波丹达尊者之《功德藏述记·能解金刚结之金针教授》中所言:

  事密六种胜力,乃空性、文字、声音、色、相与手印;于《瑜伽密续》中亦云:“彼乃空性、文字、声音、色、相与手印”。在一般(共)事密中,并无行者观想自成本尊之修法。但在较高层次(不共)之事密中则有之。

  密彭尊者于《如意藏宗轮要义》中概括事密之行与果如下:

  行——

  事密认为只有遵照仪轨所载一切而修,方能于修持中得成就。否则,便有如将种子播于缺水乏肥之土地中,终将一事无成。是故,此部强调修外业,一言一行,皆有法度,每天三沐浴、三更衣,以求生活于清净中。此外尚行献供及护摩(火供)等密法。

  果——

  行者能得众多成就,例如得持明身,其福德相等于色界及无色界之有情。而究竟之果则为于十六生中证得三种姓金刚持地(三种姓即三佛部,亦即如来、金刚及莲花等三部。此三佛部皆与三佛身及五智配合)。

  ◇ 乙、行密

  因行密之修持与事密相近,而见地则与瑜伽密相近,故亦名“兼密”。密彭尊者于《如意藏宗轮要义》中概述行密如下:

  行密兼重外在色身之清洗(例如沐浴)及内在心识之观想,视本尊为友伴或兄弟而得成就。

  见——

  于胜义谛中一切法平等。于世俗谛中,因无休止之显现皆由缘起,故行密主张依本尊以得共不共成就。因行密之次第比事密稍高,故视本尊为友伴。行密对二谛之理解较事密更深。

  修——

  行者观想对生本尊。于持咒时,观想咒轮旋转,此名为有相瑜伽。于将出定时,行者遣送本尊,观想虚空及住于无念,此则名为无相瑜伽。

  行——

  求生活于清净中,与事密相同。

  果——

  行者能得无量成就,于七世中证得赋有三佛身与五智之四种姓金刚持地(四种姓即四佛部,亦即如来、金刚、宝生及莲花等四部,此中宝生部兼摄事业部)。

  ◇ 丙、瑜伽密

  瑜伽密重观想,视修外业(例如生活于清净中)为辅助。密彭尊者于《如意藏宗轮要义》中概括瑜伽密如下:

  见——

  因瑜伽密之平等见高于事密、行密二部,是故此部行者视自身与本尊自性平等。此见地坚固不移,又以此见地故,于世俗谛上,观想行者自身与本尊无可分别,有如江水汇入大海,无二无别,如是行者自成本尊。此乃基于万法唯识所现,以观想力,行者自身即成本尊。瑜伽密复有一不共见地:由修习四印,即本尊身、语、意、事业之自性,行者即能现证自身为本尊。

  修——

  皈依与发心后,于空性境界中行者以五种现证,观想自身为本尊坛城。复次,迎请根本智慧尊,并将之融入所观坛城中,更观想自身之身、语 意、事业为本尊之身、语、意、事业(四印)以作印持。

  五现证①为:【脚注:参《密续部总建立广释》,谈锡永译,收《佛家经论导读丛书》第二辑,一九九六年香港密乘版。】

  (一)莲座及日月轮,此乃宫殿及佛刹土之种子或因缘。

  (二)佛语之字母(包括元音与辅音),此乃吉祥教法之种子。

  (三)佛意之手印(如金刚、宝等标帜),此乃佛于无量世内吉祥示现之种子。

  (四)佛身坛城(如毗卢遮那佛之*轮),此乃吉祥眷属与上师之种子。

  (五)根本智慧尊,此乃本尊身与根本智慧吉祥本性之种子。

  四印②为:【脚注:同上】

  (一)大印,即身相。

  (二)法印,即语之表义。

  (三)三昧耶印,即意之表义。

  (四)业印,如放光照射以圆满一切所作之事业。

  行——

  行者偶尔亦作清净之行,但其日常戒律实较事、行二部为宽,且此部更强调内瑜伽之修持。

  果——

  行者由证悟中积集资粮,至其究竟,则五蕴、五识及五毒皆被净化,而于三世内证得五种姓(五佛部),亦即五佛智体性之佛果。


{返回 九乘次第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广说 外密与内密判别
下一篇: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广说 引论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广说 引论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广说 三外密之见修行果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见修行果差别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广说 无上瑜伽之三部
 九乘次第论集 主编者简介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广说 三内密之见修行果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广说 大圆满与余乘教法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广说 外密与内密判别
 九乘次第论集 九乘差别略义
 九乘次第论集 附录 四部宗义要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布施[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佛教是科学的宗教[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借我一双慧眼吧[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又看夕阳红[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28、为妇换鼻[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为善最乐,从我做起(明勇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为什么念佛时觉得有妄想?[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达摩二入四行观 B[栏目:惟觉法师]
 一与十[栏目:禅话禅画]
 为什么不能从礼佛者头前经过?[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