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六、宁玛派的九乘次第
 
{返回 谈锡永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1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六、宁玛派的九乘次第

  西藏密宗的九乘次第,是自莲花生大士以来,宁玛派一贯的说法,其来源实即印度古师所说。仅在格鲁派建立之后,才有异议。因此藏密的修行道次第,便有“旧派”与“新派”之分。本论所采用的当然是旧派的观点,因为论主龙青巴尊者即为旧派祖师。

  依宁玛派的观点,世间一切哲学宗教流派,可先区分为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两大类。九乘次第的九乘,皆属于出世间法。然而世间法中亦未尝没有佛法,所以须判别为外道乘与人天乘,后者即为佛法所摄。

      ┌外道乘

  世间法─┤    ┌人乘

      └人天乘─┤

           └天乘

  外道乘原指释迦时代的印度六师以及九十六种外道,然而亦统指佛教以外的宗教及哲学流派。

  人天乘即依佛所教,修种种善行,因而得轮回为人,或轮回为天人的果报。此虽非出世间法,亦是佛法。

  或者说,外道亦求生天,如婆罗门、穆斯林、天主教以至基督教等,亦谓人死即归于一天的天主,虽所立的天各不相同,而求生天则一,何以却会跟佛家的人天乘有分别呢?

  主要分别在于所求的目的。外道认为,信徒能生天国便是究竟,更无其余向上的建立。而佛家则视人及天人都是轮回的六道有情,即使是天人,当命终时,亦须依业力牵引而流转生死,甚至还可能堕落为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有情。所以轮回为人固非究竟,即使生为天人亦非究竟。佛教徒追求的目的是脱离轮回,脱离六道。所以人天乘便只是佛教徒在修行道上的一个阶段,有如长途旅行的一个歇脚点,并不以此为目的地。

  人天乘又分人乘及天乘。前者为求再生得暇满人身,后者则求得天人身,故在修持方面便亦有差别:人乘修五戒,天乘则修十善。

  由人天乘再向上建立,即为出世间法的九乘。然而却不是说修出世间法即不须持五戒、修十善;盖依藏密观点,凡次第居上的诸乘,必以次第居下的诸乘为基础,因此才能称为次第。次第,即是拾级而上的意思。


{返回 谈锡永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七、出世间法九乘
下一篇:《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五、应成派如何评价余宗
 生与死的禅法 九、念念分明修“胜观”——说“处生中有”之三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3 龙树说法界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五、应成派如何评价余宗
 生与死的禅法 十七、怖畏与离怖畏——说“法性中有”之一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十、内密三乘的意趣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龙树四重缘起 5 《七十空性论疏》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1 瑜伽行的基道果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四、四宗宗义
 生与死的禅法 十二、“四大光明”的理趣——说“梦幻中有”之三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说《心经》 3 佛与菩萨的三摩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医学观点来看,禅定有何医学功能?[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我”是一个巨大的幻觉[栏目:雪漠]
 The Brahmas Request[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释尊的禅修过程[栏目:林崇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