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节课
昨天从意义上分析了相续的我不成立,今天以比喻说明这个道理。
犹如芭蕉树,剥析无所有,
如是以慧观,觅我见非实。
因果所依的相续之我,只能在心识上安立,但心识通过未来、现在、过去三时观察,并不存在任何实质,就像芭蕉树一样,从外到里一层层剥开后,只有一个个皮壳,根本找不到坚实的部分,如同一筒卫生纸。(去年我在杭州时,有一次在院子里,就引用这个教证和佛经中许多教证,专门观察芭蕉树的结构。)《三摩地王经》云:“如湿芭蕉树,人析求其坚,内外不得实,诸法亦复然。”同样,从轮回乃至涅槃之间的万法也没有任何实质,佛经中说过,甚至超越涅槃之法也是如梦如幻的。
我们在剖析人我时,应该像剥芭蕉树一样,不论是观察六界还是用七相推理,从皮肤、血肉一直到骨头、骨髓,身体上找不到实有的我;从眼识一直到意识,心识中也遍寻不到我 。通过自己的智慧和传承上师的加持,再加上这么殊胜的推理方法,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在胜义中不存在,如同芭蕉树。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诸法如芭蕉,一切由心造,若知法无实,知心亦是空。”
然而没有观察时,不要说无我的甚深道理,就连基本的物质结构、心识特点,很多人也不一定明白。现在的人不像古人那样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问上,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一门心思就是为了赚钱,平时聚在一起聊天,十有八九是讲私人的排场、私人的利益。即便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写论文时东拼西凑,文凭拿到手之后,心思统统放在现实生活中,对学问、人文道德考虑的非常少,更不要说效仿古圣贤的德行了。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说,尧有10个儿子,但没有把皇位传给他们,而是传给了舜;舜有9个儿子,也没有把皇位传给他们,而是传给了给禹。这种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精神,现在可谓少之又少,人人都在挥霍青春、浪费时光,成天在餐桌上吃吃喝喝,真的没有多大意义。
大家现在能学习大乘佛法,是非常殊胜的因缘和福报。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不要说通达无我空性,就算对孝顺、恭敬等基本美德,身体力行的也非常少。我们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依靠芭蕉树等比喻,真正分析我是否存在。若能做到这一点,久而久之,我执就可以完全破掉。
芭蕉树的比喻,其他佛经当中也有,如《天王护国经》云:“诸法无自性,虚妄不可靠,如蕉无实义。”这样的道理非常殊胜,在被无明遮障本性的凡夫前可以成立,正如月称论师所说:“痴障性故名世俗。”世人由于被无明所蔽,妄见有世俗种种现象,他们整天谈论的都是我,整天爱惜的也是我,但若经过仔细观察,“我”的本体又在哪里呢?“我”确实像芭蕉树那样,里里外外没有实质,完全是空性的。同样,诸法亦复然,一切万法也是如此。
现在的科学家、物理学家没有能力抉择空性,但其研究成果在空性上已迈出了一大步,比前一代物理学家更接近空性。学过量子力学的人都知道:19世纪,人们认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分子;到了20世纪,认为最小单位是原子;随着高科技仪器的发明,又发现原子中还有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可以分质子和中子;质子又分出更小的夸克;在夸克的下面,还有亚夸克;目前物理学的最新成果表明,亚夸克以下,是一种不可摧毁的能量。
夸克的存在是物理学家盖尔曼证实的,由于对夸克的研究,他获得了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之后,依靠这一学说,西方国家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上,对细微物质和能量的分类、体性等探索有了新的突破。如今又发现了量子场 和真空,到目前为止,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所发现的最小单位,与小乘宗所许的无分微尘非常相似。然而在大乘佛法中,观察事物本面时,只用无我智慧即可剖析,并不需要任何仪器,也不用观察两个物质进行碰撞,以发现里面最小的物质。
总而言之,万法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本质,这一点用芭蕉树可以比喻。(也许是我的一种迷信吧。凡是佛陀举出来的比喻,我觉得真的特别切合,而现在的科学家,欠缺很多这方面的方法。)在抉择胜义谛时一切皆空,而名言中虚幻不实的显现,中观派也不否认。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假如有人害怕“我”不存在的话,业因果就不存在了,依此便可铲除这种疑惧。
癸二(遣除悲心不合理)分三:一、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二、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三、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子一、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外道及有实宗问:“中观宗抉择俱生我、遍计我都不存在了,乃至万法全是空性,若如此,三界轮回的有情都没有了,那对谁发菩提心呢?菩提心的根本就是悲心,而悲心的根本是所缘对境,比如对方是个可怜的众生,我作为发了心的菩萨才能发起悲心,但若对境是空,发心者也是空,所谓的发心又怎么成立呢?”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也会有:“既然万法为空,为什么要去可怜众生啊?不管地狱的众生、世间的老弱病残,都是空性的嘛,发悲心没有必要吧!”
之所以有这种疑问,是他们因为对胜义谛和世俗谛没有分清楚,将二者混为一谈,觉得空性与现实生活是矛盾的。其实这并不矛盾,对有情生悲,是从迷乱现相而言的;而万法皆空,是从究竟实相来讲的,二者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通达了这一点,才能明白佛陀一切经教的甚深密意,才会对万事万物现象与体性之间的关系了如指掌。
中观宗回答:站在胜义角度,我们也承认一切众生若不存在,修悲心不应理。《般若经》云:“未见任何缘,是为最胜见。”《经庄严论》亦云:“菩萨无分别,说彼速成佛。”真正了义的境界,是《中论》所形容的“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法性如涅槃”,下文也会阐述“是故诸众生,毕竟不生灭”之理,因此,从实相角度来讲,确实没有所缘的众生。
(一旦别人指责你:“没有痛苦的众生,就不可能生悲心。”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你说的是不是胜义谛啊?如果是,对对对!”不要害怕。有些人不敢说,被别人一问,就“嗯,不对不对,有有,没有没有……”,不用这样,就胜义而言,正如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所说,一切万法都不存在,这没有什么不敢说的。)
但是胜义中不存在,并不代表名言中不能有虚幻不实的显现。三界众生以萨迦耶见为因,对外境执著造业,陷于地位、财产、名利、感情的惑网中无力自拔,感受如梦般的无实痛苦,我们应对之生起悲心,不仅要令他们获得暂时的人天福报,还要想办法将其安置于无上圆满正等觉的究竟果位。
当然,度化愚昧无知众生的立誓发心,是从世俗角度来安立的,它并不是一种实有。所谓的解脱不是像外道说的,把实有的轮回抛弃,寻找白色伞盖一样的色法 ,而是要灭尽一切迷乱,断除一切执著,《经庄严论》云:“异二无我故,解脱唯迷尽。”但未获得佛果之前,迷乱的存在是合理的,《四百论》说:“如身中身根,痴遍一切住。”身体中的身根遍于其余诸根,同样,没有成佛之前,愚痴也遍于一切而住。这种迷乱的存在就如同梦境,虽然幻化无实,但对做梦者来讲,梦中的痛苦实实在在,没有醒来之前不会消失,所以在虚幻的现相中,发誓度众生、令其得佛果可以成立。诚如月称论师所言:“乃至未觉三皆有,如已觉后三非有,痴睡尽后亦如是。”
打个比方说,两人睡在一个房间,其中一人做梦,另一人具他心通,可了知对方的梦境,一旦做梦者梦中遇恶境而生大苦恼,清醒之人虽知是梦,也会帮他消除恐怖而直至苏醒。因此,修悲心是从世俗角度讲的,悲心的对境——可怜众生也是从世俗角度讲的,但修空性和修悲心一定要相辅相成,大家不要认为:“我空性修得不错,对大圆满、大中观有所认识,根本不用修大悲心。”要知道,空性境界越高,对众生的悲心越强烈,堪布阿琼在《大圆满前行笔记》中说:“信心是善趣之因,出离心是解脱之因,菩提心是成佛之因,而要想得到菩提心,一定要具足大悲心。”现在很多人声称自己证悟了空性,但平时对旁边的众生漠不关心,这说明他的空性值得怀疑。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千万千万不要因为空性而舍弃众生,一地至十地的菩萨看见可怜众生,也没有一个不去救的,而今个别所谓的“空性证悟者”,却对可怜的众生视而不见,这种做法完全与大乘教言背道而驰。
子二、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无人谁得果?许由痴心得。
对方又问:“假设众生不存在,其本体是空性的,我们为什么要证悟佛果呢?六道众生若存在,为利他而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多,成佛后再给他们降下法雨,这倒是可以。但若是众生不存在,那么为谁而成佛呢?难道是为了石女的儿子吗?”恐怕很多人也有这种怀疑:“佛不存在,众生不存在,布施、磕头、转佛塔有什么用呢?这些全是空性的。”他们把空性当成打击所有善法的一种工具。
中观宗回答:与前一样,胜义中的确如此,既无众生可度,也无佛果可求,行持六度万行也不存在,正如《般若经》所云:“不住为最胜住,无得为最胜得。”《经庄严论》亦云:“欲得最上得,不见一切得。”然而于世俗中,在不了知实相的迷乱心识前,众生的显现仍然存在,对其修悲心会证得圆满菩提。
麦彭仁波切举了一个例子说,就像一个着魔的疯狂者,对清净的外境常常会见到魔相,耳朵听到奇怪的声音,眼睛看到面目狰狞的妖魔,不断感受恐怖痛苦。但实际上这些现象根本没有,只是他的一种迷乱显现,一旦通过咒语或药物使这种迷乱得以解除,他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都不存在。同样,轮回中的所有众生,本质上是无生无灭,但在二取未消尽之前,就像疯狂者一样毫无方向,我们为了救度他们,证悟佛果是有必要的。
现在很多人喜欢打电子游戏,我虽不会打,但还是了解一些。比如在游戏程序中有个可怜的妈妈,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必须要操作系统去救她,遣除她周围老虎及恶狗的干扰等。就像美国的《黑客帝国》一样,游戏的整个过程完全是一种幻象,但无数人被它深深吸引,沉溺在迷乱的幻境中无法解脱,而我们为了帮助他们,应该获得无比的能力,这一点在名言中观待痴心是成立的。
本品所讲的这些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不管居士还是出家人,若对空性不了解,修行很容易误入歧途。我以前就遇到过一些讲《心经》、《金刚经》的法师和居士,他们认为眼耳鼻舌等万法没有,就把诵经、念佛、做善事也全部放下,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如今值遇了上师如意宝为主的传承上师的教言,既要了解一切万法皆空,对兴衰得失不要特别执著,也不能舍弃积累世俗善法。胜义谛和世俗谛不分开的教言,大家一定要记住!
子三、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对方又说:“虚妄执著应该统统消掉,悲心也是一种虚妄执著,所以求佛果也好、生悲心也好,这些分别念都要断除。”(现在很多人也以此为由,舍弃对三宝的信心,不愿修学佛法。)
破曰:从究竟实相而言,念佛、磕头、放生等善举是一种执著,最终需要放弃,但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为了息除如幻的痛苦,我们不能舍弃善的执著,应该尽量舍弃恶的执著。有些论典中还说,妄想分别执著都要消掉,是从最究竟的角度讲的,但我们的智慧还没有跟上时,这种愚痴不需要遣除,也不能遣除。
三界轮回中的众生沉溺于业感所形成的苦海中,如果没有人救度,永远都将感受无量无边的煎熬之苦,所以我们为了天边无际的众生离苦得乐,应当希求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样的发心不能放弃。虽然它是一种执著,属于所知障,但在未得到佛果前,是对治轮回痛苦的一种善执,到十地末尾一切所知障全部断除时,这种执著才需要完全放弃。
然而现在有些人太过分了,口口声声说:“不论求佛果还是念阿弥陀佛,我们都应该放弃,因为是执著的缘故。”这种说法特别可怕。在漫布邪见的世间中,希求佛果、对众生起悲心、对三宝生信心,这些执著并不是增上痛苦之因,对解脱也没有丝毫障碍,不是该遣除的对象。所以有些人不要信口开河,声称一切执著都要舍弃,不要念佛、不要参禅、不要做善事……谁这样说的话,麦彭仁波切讲过,这个人是在散布魔语,他就是魔王波旬的宣传部部长!(众笑)
要知道,求果的愚痴不能放弃,它就像过河的船筏一样,到了彼岸它用不着了,但正在湍急的河流中,如果你就舍弃了,一定会被淹死的。因此,行持善法、希求解脱,对我们现在而言是必需的。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注意,否则一讲到般若空性,有些法师和居士就认为,什么都不存在了,什么都不要执著,其实这是一种自我安慰。有些人自己非常懒惰,不愿意磕头、供灯,就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实际上他根本空不了,倘若一切都空了,那他为什么还要吃饭、睡觉、做非法的事情呢?
对方又提出一个问题:“希求菩提的执著若不能舍弃,对自我的执著也不能舍弃吧?因为二者都是愚痴的缘故。”
答曰:虽然我执也是愚痴,但与希求菩提的愚痴有很大差别。希求菩提是成佛的顺缘,尽管也是一种执著,但不会障碍我们解脱,而将五蕴聚合执为我的我慢(萨迦耶见),是轮回一切痛苦的来源,是行苦、变苦、苦苦的根本因,也是生起各种烦恼的罪魁祸首,因此一定要断除。《入行论》在前面也说过:“此处所遮者,苦因执谛实。”我们所遮的是痛苦之因——执著谛实,它会使迷惑无明得以增长,令我们在轮回中永远不得解脱。
因此,虽然同是执著,但一个是解脱的障碍,一个是解脱的顺缘,其功能和结果完全不同。当然,在抉择究竟空性时,不管什么样的执著都要去除,但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有些问题还是要分析清楚。闻思、研究过佛法的人,跟没有闻思过的人截然不同。有些人一开口,就知道他对大乘的大经大论没有学过,随随便便解释法义,令很多人误入歧途;而有些人对佛法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字字句句都是金玉良言,能为无量众生打开解脱之门,使其踏上光明之道。
对方继续发问:“所谓的我执,恐怕不能遣除吧,因为它无始以来就以俱生的方式存在,与我的自性成为一体。”
答曰:若是希求解脱,这种我执必须遣掉。当然,你不想成佛就另当别论,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想成佛,成天浑浑噩噩的,堕落也无所谓,在这种人面前,佛陀亲自降临也无计可施。但如果你具有善根、希求菩提,就一定要根除我执。执著自我是最可怕的障碍,假如你认为自己修行不错、境界很高,就要看我执减少了没有?所谓的我执减少,世俗中是指利他心增强,胜义中指实有的执著完全消掉,若做不到这一点,你的修行犹如冰上建筑,不一定很稳固结实。
遣除我执,最好的窍诀莫过于修无我。为什么呢?因为无我是诸法的真相,执著我是颠倒的分别念,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客尘,无法掩盖本具的心性光明。《释量论》中说:“心性即光明,诸垢是客尘。”为使本来光明的心性现前,修无我是消除客尘的最殊胜方便,《释量论》云:“慈等痴无违。”《量理宝藏论》第九品中也说:“慈等与我不相违,因非能断轮回根,无我与我相违故,现见无我彼即除。”可见,修无我与我执直接相违,修慈心、悲心就没有这种力量。
无我的修法,正如前面所说,通过对身体或蕴的剖析可以完全遣除我执。这个修行非常非常关键,希望大家不要停留在理论上,而应将之运用于实践。最近听说学院的很多道友,互相辩论得很精彩,但你们没有修持的话,光是口头上说“无我”,我执也不一定能减少。我们对五部大论研究多年后发现:每懂一个道理,就要在实际生活中修持,这是很重要的。哪怕你每天早上或晚上修半个小时,将所了解的无我道理反反复复在自身上观察,最终你所体会到的,终生也忘不了,并且可完全运用于实践。不然,即使你把“无我”时时挂在嘴上,当观音心咒一样来念,但遇到违缘时也应付不了,甚至在俱生我的基础上还增加很多很多的我,什么我的房子、我的身体、我的民族、我的国家、我的地球、我的太空、我的银河系……我执一扩大,整个宇宙都是我的范围。我执缩小的话,我的牙齿、我的舌头、我舌头上的微尘、我的眼睛等等,也会有无数的执著。因此,修持无我非常重要,有了空性的智慧,就像太阳出现时黑暗自然消除一样,任何执著都会统统灭掉。
其实我们也不难发现,一切痛苦都与“我”有关,除了菩萨对众生的悲悯之苦以外,凡夫人的痛苦都是因为“我”。若想远离痛苦、脱离轮回,仅有菩提心和出离心还不够,宗喀巴大师说:“不具证悟实相慧,纵修出离菩提心,亦不断除三有根。”若不具足无我的智慧,即使你的菩提心和出离心再圆满,也不能断除轮回根本,仍会一直漂泊在轮回当中。
在座的道友,不管你修密法还是显宗、念佛还是参禅,只要修的是佛法,必定要承认无我智慧。有了它,无论修什么法,均可摄于释迦牟尼佛的殊胜教法中。因为佛教与外道的根本区别是四法印,具足无我的话,就直接具足了空性,间接具足了痛苦和无常,《四百论》前四品破四颠倒的四种智慧,也都包括在无我之中,因此四法印中最关键的就是无我。
大家遇到大乘佛法,一定要好好修持,不要把理论放在口头上或书本上。我们每个人能活多久也不好说,有些人也许就快油尽灯灭了,在临死之前,务必要赶快修持无我法门,这样才会为生生世世的解脱创造最好的开端和最好的缘起。
然后,还要懂得前面总结的两个问题:一、业因果完全存在,不要以空性名义来诽谤因果;二、纵然通达了空性,对众生的悲心也不能忘。其实世俗中还有很多善法,比如信心、清净心,但寂天菩萨没有把它们纳到这里来,是因为主要害怕有些人知道人无我后,对众生不管、对因果不顾。为了对治这些邪分别念,寂天菩萨专门提出这两点来告诉大家:证悟空性以后,因果是合理的,对众生修大悲心也是合理的,不要认为这二者不存在。
这些关键性问题,只要你们把《入行论》听得非常圆满,里面的道理就能懂得,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乘佛教徒。当然,大乘佛法千经万论、浩如烟海,你不一定有机会逐一闻思,但即便如此,只要从头到尾好好学习这部论典,通达其内容的百分之八九十,也能打下比较稳固的基础,大家一定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