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一届:第一次普茶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7

第一次普茶

7月20日
 
(大家齐唱《生活禅曲》)

明奘法师:在介绍坐在前面的诸位大德之前,先问一下以前参加过的老营员,看看坐在前面的人跟往年有什么最大的不同。(有营员回答:“我觉得这次全是家里人。”)

明奘法师:一语道破天机,我还以为是个秘密呢。除了我是外人之外,好像都是家里人。(笑声,掌声)坐在中间的大和尚大家今天开营式都已经认识了,左手边的明海法师大家也认识了吧,在未来的几天他将给大家作开示。右边的大痴法师,是我们河北佛学院的老师。左边这位是崇观法师,是唐山兴国寺的住持,原来在河北佛学院作教务长。大痴法师右边是冯学成冯老师,是我们河北禅学研究所的专职研究员,也曾经作了《禅诗千首赏析——明月藏录》这本书,在新华书店都能看到,他也受我们老和尚之请,正在作《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已经做好了,正在印,我们大家都祝愿在26号前能印出来,大家都可以有一本了。(掌声)坐在这边戴眼镜的文静的法师是常照法师,是我们河北佛学院的老师。那边那位挨着冯老师的是杜大威杜老师,是我们河北佛学院的老师,和冯老师是同门师兄弟。这边这位是中国佛学院毕业的明寂法师。这边是闽南佛学院毕业的演空法师。这边是福建佛学院毕业的,河北省佛学院的教务主任明雨法师。那边挨着杜老师是明影法师,大家都认识他了,所有被录取的营员都是经过他这一道“无门关”哪,总算大家都闯过来了。(掌声)那位法师大家就更认得了,在石家庄火车站两天,把大家辛辛苦苦地接来了。再过去那位是香港旭日集团代表张居士,最右边是郭居士,中间夹的是小雷居士,也曾经作过我们两届夏令营的营员。既然是普茶嘛,我们就先请老和尚自己品一杯茶,大家看看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净慧老和尚:大家一起喝茶。(笑声,掌声)

明奘法师:大家在学佛和生活的路上有什么问题和疑惑,参加我们的活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请畅所欲言。

某营员:我想请教一下大和尚,就是关于禅宗和密宗在见地和修持上有什么异同。另外现在有一种说法提倡禅密兼修,说一个用自己的慧力,一个靠诸佛菩萨的加持,同时进行,更适合现在人的根器。这种说法不知道对不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到底这种兼修以禅为主还是以密为主?请教一下大和尚,谢谢。

净慧老和尚:你们一来就不谈感想,一来就提问题。(笑声)我想禅也好,密也好,都是佛法。好像也有这样的说法,说“禅是佛心,密是佛语”,因为密咒都是佛说出来,是佛的语言,觉者的语言。关于禅密兼修这个问题,在开始修行的时候可能有这种必要,比如说参禅的人在刚开始修行时,因为自己业障重、烦恼重,不容易静下心来,或者容易出种种的魔障,往往就持某一个咒求得加持,消除业障。在宋以后,特别是明以后的禅宗,有这样的一种修行方法。那么如果说真正修禅,达到打成一片了,功夫用上了路,没有什么障碍,即使遇到什么障碍也可以排除,那就可以一心一意地来修禅。这是说以禅为主。还有就是说以密为主,以密为主呢,密宗的一些见地,跟禅宗的见地都是一致的。也不仅仅是禅和密的见地一致,一切大乘佛法的见地都是一致的。只是在下手功夫,入门方便有所侧重而已。你比如红教的大圆满,其实我没有学过,我也就是人云亦云,听了一点,看了一点初步的知识而已。我觉得它那些见地,跟禅宗的见地,都是一致的。

再说到禅和密的关系,来源可能跟我们汉地的禅宗推崇《楞严经》有关系,因为《楞严经》的见地和修行方法是修禅的一种指导,但是《楞严经》在藏经里分类,不是把它分的禅宗,把它分的是密宗。由此看来,禅和密在修行上能够兼修,是有经典上的依据的。我们从历代的祖师那里,特别是明朝的几个大师,象憨山祖师,他就告诉我们说在参禅遇到魔障,心很难调伏时,就可以念楞严咒的咒心,这个可以消业障,调治心的烦恼。但是禅宗所讲的“密”,和现在我们一般所说的“密”还是有所不同。禅宗所说的“密”,就是专门重点地指那几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咒语,它不是一个体系,它在修行上还是以禅作为思想的全体。现在所说的“密”呢,大部分是指的藏密,所以跟中国传统上重视的密宗还是有区别。我刚才所说的这些方法,也是中国传统的密宗咒语,不是指现在藏传佛教所传的咒语。所以在禅密兼修的过程中,也要慎重选择,既然我们是修禅宗,我们就根据禅宗的传统,用古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取舍。因为有一些新的法门,从我们汉传佛教来讲,还没有真正形成实践的经验,所以要很慎重。可以兼修,但是要慎重取舍。两者的见地,禅也好,密也好,其他的大乘佛法也好,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真理就是一个,真理可以从四面八方来认识它;城只有一个,城门可能有很多。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某营员:净慧大和尚,请问生活禅和现代禅有什么异和同?

净慧老和尚:生活禅,是在现代的环境条件下提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可以说是“现代禅”。但是生活禅和现在台湾所流行的“现代禅”那有本质的不同。首先生活禅是建立在传统禅宗的功夫和见地上,建立在传统佛教禅戒并重的基础上,是建立在所谓“生活禅,禅生活”,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是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作为宗旨的禅法。所以我觉得它跟现代禅两者不能等同地看待。再一个,生活禅是僧团提出来的,现代禅是在家教团提出来的,在实践上也是有根本的不同。现代禅的创始人我也接触过他,1991年他到北京来过,去找过我。所以我们生活禅就是生活禅,对于现代禅我们了解得不多,也不去评价。

某营员:净慧大和尚您好!我想请问您,佛教分为许多宗派,像禅宗、密宗、律宗、净土宗,您说在这个末法时期,是修净土宗比较容易成就,还是修密宗比较容易成就呢?谢谢。

净慧老和尚:我想这个问题你自己可以回答。(笑声,掌声)佛法是讲因缘,讲根基,法贵当机,不管哪一法,只要当机,都容易成就。佛法就像药店里那么多的药一样,我们不能说人参是最好的药,甘草不行;或者某某是最好的药,阿司匹林不行。因为每一味药都是要治一种病,所以“药无贵贱,愈病则良;法无高下,当机则贵”。

我跟大家在这里讲一个故事,我在前几年碰到一位老干部,八十岁了,躺在床上。到了八十岁,他还不想死,一说死他就流泪,他的子女都不敢向他说这个话。后来他的子女没有办法,就要我去跟他说这个话,我就安慰他,我说你老人家不容易啊,革命一辈子,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你的家庭也很幸福,能够有这么多儿子成材,你应该感觉到你面对世间的一切都是没有后悔没有内疚的,所以你应该很坦然地面对人生,人的生老病死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你应该很坦然地面对你生命中的最后时刻。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你现在什么都不要想,你就念“阿弥陀佛”。然后那一天他的子女把他洗得干干净净的,就在病床上我给他受三皈,他听了我这个话以后,他就天天念“阿弥陀佛”,念了大概三十几天去世了,去世的时候家里出现种种瑞象,阿弥陀佛的三圣像放光,他走的时候也是异香满室,空中出现佛号的声音。他从来没有念过阿弥陀佛,从来也不晓得什么叫做修行,他就是在生命最后一刻,发起了回归的心,这个方法对他有效。如果说我换一个方法,你一定参“他死的是谁?”(笑声,掌声)我想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他已经没有那种力量来面对这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教他念“阿弥陀佛”,他就觉得在苦海当中找到了一个归宿,找到了一条船,他觉得我现在上了这个船就可以得救了。所以说对这样的人,你一定要告诉他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一条捷径,这个“阿弥陀佛”对这个人就有效。叫你们这些年轻的人赶快念“阿弥陀佛”,你明天就会死,你根本不相信,我明天怎么会死得了啊。所以说法无高下,当机则贵。这样说不知道能不能回答你的问题。

某营员:首先顶礼老和尚。请问老和尚,禅宗里讲“以无门为法门”,那么怎么才能在壁立万仞的时候寻找一条出路?

净慧老和尚:你这个问题已经是壁立万仞了,我都无法回答,我一回答就不是壁立万仞了。所以必须要在无门处找到门,在壁立万仞时找到出路。

某营员:阿弥陀佛,我是中华佛教在线佛音大家唱的主持人,在今晚这样一个轻松祥和的氛围里,我愿以一曲《六字吉祥颂》供养上净下慧法师,恭祝法师法体安康,也恭祝在场的各位法师和各位营员,法喜充满,六时吉祥。(唱《六字吉祥颂》)

某营员:我是从中国到多伦多去留学的,因为一个特别的因缘,有另外一个同学介绍我到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营来。我看到那么多的年轻人有心求法,来参加这个生活禅夏令营,感到非常的感动和震撼,我觉得中国佛教真的是有希望,我们处在一个复兴佛教的年代,太有福报了。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我们作为一个年轻人,如果真的想为佛教贡献一份力,真的想振兴佛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特别是我在这边看到那么多年轻法师,那么多又年轻、又庄严、又有威仪、又慈悲的法师们,我真的是觉得是不是应该出家才能够为佛教做最大的贡献。我觉得在座的很多营员也有同样的想法,所以请净慧老和尚开示,谢谢!

净慧老和尚:我想佛法的宗旨要撒满人间,佛法的宗旨当然要靠僧宝,要靠僧团来撒播,同时也要靠整个教团全体的佛弟子来撒播。所以究竟是出家还是在家更有利于弘法利生,这个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可能有的人更适合出家来修行传法,有的人更适合在家来弘扬佛法,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弘扬佛法,传播佛法的种子,是我们整个教团四众弟子共同的责任。阿弥陀佛。

某营员:各位法师、各位营员,大家晚上好!晚辈来自天津。刚才大家问了很多问题,都是由老和尚作答,老和尚发言一直没有断过,耽误了他品茶,那么晚辈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冯学成居士。为什么呢?因为冯居士一直坐在那儿,挺孤单的,而且晚辈早先读过一些书,其中有冯居士在《巴蜀传灯录》中作的关于四川佛教发展的文章。晚辈心仪已久的《心灯录》在历史上的争议比较大,请问冯老居士的见解如何?

冯学成居士:他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尽管当年我编《巴蜀传灯录》,可以说把四川有关禅宗的典籍和祖师百分之九十九都写进去了,所以说到四川禅宗,我是非常熟悉的了。但是十分遗憾,这本《心灯录》我恰恰没有读过,所以我没法回答你的问题了。(笑声)关于大家刚才提的几个问题,我想就自己的体会谈谈,年轻人总是追求理性的知识,对佛教的经论典籍很感兴趣;中年想要明心见性了,于是在禅宗上下功夫;到了老年则信净土宗,终日总念阿弥陀佛。许多的老居士都是这样过来的,无论是学禅学密,还是天台净土,这是一个大致规律。说到禅宗和密宗的关系,老和尚刚才作的开示非常正确,今天得以听闻,对我的启发很大,为什么呢?藏传佛教在藏地流传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传入汉地只是近几十年,以前元代清代都只是在宫廷里流传。不过我也经常听四川的老居士说一句话,叫“富不习禅,穷不习密”,密宗不是一般人能供养得起的。所以我们究竟学什么法,要根据自己的方便。现在我们到了柏林寺,亲近净慧老和尚、亲近禅宗,这是我们现成的因缘啊!如果让你到雪山上去,高原你习惯吗?心脏病发了怎么办?酥油糌粑你习惯吗?你能不能够打成一片?藏文经典你能看懂吗?你就是会说藏语也不等于就能读藏文经典啊,咱们大学里中文系的学生也不一定就能把四书五经读懂吧。我在西藏六年为什么没有学成密宗?首先就是因为语言障碍太大。我的中文程度很好,我何必把自己这个非常方便的特长丢掉,去学那个费力不讨好的藏语呢?如果你是藏族,你的藏文又特好,又有这方面的因缘,当然我劝你去学藏传佛教,你千万别到这里来学禅宗学净土,那没有必要。各人的因缘,各人的依报不同,所以学佛法一定要善用时节因缘,如果善用时节因缘,你学佛就能事半功倍。像我自己头上的灌顶传法也有不少了,但那个我一点不懂。我自己得力的、相应的,对自己身心能有帮助的,老老实实坦白交待,还是汉传佛教的东西。谢谢。

某营员:顶礼各位法师,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硕士毕业以后我找的工作是心理医生。我想请问法师,当我们沉迷于五欲时,心中便生起相续的贪着,请问我们如何运用佛理,当下断除这种贪着?

明海法师:你刚才说的,我一直很感兴趣,当代佛学如何要对主流社会产生影响,从学术角度来说,对佛学和心理学比较和交叉的研究将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西方已经开始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陆做得还很不够。这不仅要求研究者有相当的佛学造诣,而且对西方的心理学也要十分了解。各位在座的营员大部分都是在校学生,如果对佛学感兴趣,我倡议,各位以后多在佛学心理学交叉领域做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佛学繁荣,让佛学放出智慧之光,也确实帮助众生解除烦恼,更可以促进学术的交流和发展。各位都很年轻,只要你有志于此并长久地去做,一定能开辟一片新天地。你刚才提到现代人迷失在五欲之中,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做好我们自己的主人,反而成了客人,那么如何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呢?以禅宗来说,有“顿”和“渐”两种方法。“渐”就是用我们凡夫的内心理性对自己的言行生起觉照,这就是“始觉”,我们身口意三业一切活动都是真如佛性的妙用。现在你闻思佛法,生起“始觉”,“始觉”它不断进步,终于会与从来没有间断过的“本觉”相吻合。禅宗的“牧牛图”表现了这样一个修行过程:一开始就要抓紧缰绳,慢慢地你可以放开缰绳,最后达到人牛双忘的境界。这十幅图你可以找来看看,修行大概就是这样的。

某营员:各位法师、居士、营员,大家晚上好,我想先对明海大和尚的倡议作些回应。获2003年诺贝尔奖的“前景理论”就是将心理学应用到经济领域中,十年前就有人写了一本书叫《彼得圣集》,可能写作时碰到许多难题,所以他专门学习了禅宗。这本书通过一些游戏来说明人、佛、法,证明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有错误的。我正在学习,正努力将心理学、企业管理和佛法结合在一起。另外我想请问明海师:禅宗的“活话头”和“死话头”有什么区别?

明海师:“活话头”是说所有众生生来就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随我们一切生命活动,从未离开我们。表现就是,举个例子,我们听的时候,听的是谁?看时候,看的是谁?当然,你可以在理论上,用概念名相作种种说明,推理和演绎,但是对你的世界观,人生观没有根本的改变。这就是“活话头”,它不需要特别地提说念佛的是谁,或者赵州禅师说“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它不需要具体提一个话头公案。“死话头”,我的理解就是把刚才提出的生生死死都没有明白地疑团具体化。因为生来就明白的人不多,所以佛祖常常把它具体化成一个公案,这时心念繁杂的人来说,就有一个收摄人心念的作用。而对某些人来说,这个疑团生来就在他心里。这时候,他就不需要参某一个具体公案,而直接去参“活活头”。我的回答就是这样。

某营员:顶礼净慧老和尚和明海大和尚,各位法师,我来自北京镇海集团,到柏林禅寺已经有半年了,我干起活来比较贪婪,希望在座师父们原谅。还有今年来柏林禅寺参加夏令营的同学和工作的朋友们,我的学历比较低,不过我希望在这七天之内,与你们多多相处,和你们结为朋友。在此提出一个问题,请问净慧老和尚,我们镇海集团对您特别尊敬,您是怎样教我的叔叔们有一颗平静的心来承担起这么大的一个家庭?阿弥陀佛。

净慧老和尚:我想每个人接触佛法时都会有他自己的因缘。镇海集团的三兄弟也好,四兄弟也好,他们能这样投入佛法都是自己的善根,我不过是加以恰当的引导而已。所以,学习佛法要靠自己的努力,也要靠自己的善根,外在的因缘永远都只是外在的东西,所以我希望你这位年轻人,自己好好发心,每学一点就立刻把它落实到实处,不要等待。不是有四句话么,第二句就是“把修行落实于当下”,我们的生命,只有当下,我们的修行也只有当下,我们的一切只有当下,我们只能把握当下一念,所以一定要记住这句话,我想世间的事业也是如此,要把握事业,学业和修行也一样,要把自己的目光和心思都放在当下。

某营员:大家好,我来柏林禅寺已经有一个月了,我初入佛学大门,遇到很多问题,请教了许多法师,可法师们只告诉我一句话“看经书去!”,我大惑不解,佛学经典浩繁,我穷尽一生也读不完,(众大笑)很巧,一次一个老居士来我们房间,交谈中,我也表达了对佛法的不解之处,我举两个例子,我曾问,作为一个佛学弟子对众生要平等,对一个日本人要不要平等?他说要平等。那对一个日本老人要不要平等?他说那更要平等了。我说这个日本老人曾经参加过南京大屠杀,双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他还不忏悔,我对他还能不能慈悲?如果我早生几十年,生在南京,我应该怎么办?如果我拿起刀枪,那就是杀生,如果不呢?我就不能报国家恩父母恩;第二个问题,佛法讲求明心见性,获无上般若智慧,但我发现很多法师甚至有修行的高僧大德,他们自己都在迷惑,比方说,佛法给我的感觉是一种非常圆满的修行,一种与心的共同圆满,但是弘一法师著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给人的感觉非常衰颓和凄凉,他们的修行好象不怎么样啊!对不起,我说的可能有错误,请法师开示。

明海法师:你说的确有错误,那首词是弘一法师出家前根据美国流行歌曲的旋律填的。现在人喜欢这首歌有两个原因——电影《城南旧事》以这首歌作为主题调;第二个原因是出于对弘一法师的尊敬。我们佛教徒唱到“一壶浊酒尽余欢”会把“浊酒”改为“清茶”,所以你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我当时听了就觉得很冤枉,以后多看些书才不会犯这种常识背景的错误。

某营员:请法师原谅我的无知和冒昧,我还是想继续说下去。(笑声)我还是有许多问题,但是我已经不想再说下去,因为我已经找到了答案,尽管可能是荒谬和错误的,我接着前面往下说,那个老居士当时给我讲了临济禅师圆寂前作的偈子,第一句就是“临流何需问如何”虽然我不太懂这偈子的意思,但这句话却契合了我当时的心境。是啊,何必问如何呢?我当时说了个不恰当的比方,我站在悬崖下沿一根藤往上攀,老居士的一番话一下子砍断了那根藤,而我既没有掉下去,也没有爬上来,更没有留在那个地方,我就讲到这里。

明奘师:谢谢你带我们走进一个迷宫,但我们已经知道怎么走出去了。唱一首歌来调剂一下,请德国的托马斯先生来唱一首德国歌曲。

托马斯:法师们,对不起,我不能唱歌,但我想说两句,有机会来这里我很高兴,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我希望来这里接触中国佛教的情况,不是理论而是现实修行;另一方面,我希望来这里修行,虽然修行是个人的事,但是和同路人在一起对我是一种鼓励,谢谢大家。

某营员:老和尚,我想问《普贤行愿品》和《净行品》关系如何?在我的印象中,《净行品》是《普贤行愿品》第四行:广行供养的具体化,对吗?谢谢。

净慧老和尚:《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八十华严中第十四卷,《净行品》是菩萨在修菩萨道时,三业清净的具体做法。以三业清净作为开始的要求,也可以说是总体的要求来提出问题。然后文殊菩萨一一作答,有141首偈子,可以说是《行愿品》的具体化,也可以说是发菩萨心,修菩萨道的人时时处处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菩萨心态。所以我提出来读《净行品》已经两三年了,这次下决心要诵学《净行品》。开营式上我已经说过我的用意,如果我们仍然忽视“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不知道会走到什么样的路上去。“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是每个学佛的人甚至每一个人必须有的心态。我们想想,现在人们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这是非常危险的。而佛恰恰告诉我们,自我是不存在的,无论是从真谛还是从俗谛来说,都是这样。我们可以仔细地来分析一下,从真谛来讲也好,从俗谛来讲也好,自我究竟在哪儿?如果我们今天还这样迷惑下去,最后我们人类只能加快步伐走向毁灭。所以,我见《净行品》中文殊菩萨说出“善用其心”,真是非常地欢喜,他找到了众生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要大力提倡。当然“善待一切”就是我的发挥,《净行品》中141件事,也可以是八万四千事。

《净行品》中的“行”就是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不净是由于我们的用心不净。如果能够善用其心,我们的行也就清净了。特别是经过非典之后,大家都在反思我们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希望这种反省真正能起到一点效果,这样就能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了。佛法一方面要超越这个世界,也就是了脱死;另一方面也要净化我们的这个世界,让不能够了生脱死的人得到净化,能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我在这里特别想说一定要“善待一切”,善待一切是以善用其心为根本的。善用其心的表现就是善待一切,如果只说善用其心而没有任何行为表现,那也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所以我们要很珍惜这次学习《净行品》的因缘。另外我们一次偶然的机会新编了一首偈子:“修学佛法,当愿众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掌声)

明奘法师:天公作美,这个法会之后,佛学院的学生有些就要离开这里了,在这里,我们请佛学院所有师僧齐唱一首《赞僧歌》。(唱《赞僧歌》)

明奘法师:我们未来还有几天要坐在这里,如果像这样提问下去到明天早晨也问不完。我们就请法师们先退席,然后请营员们一起唱《叩钟仪》。

(大众起立,法师退席,营员们齐唱《叩仲仪》)(完)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一届:第二次普茶
下一篇:十一届:传灯开示(净慧法师)
 十八届:分组茶会——柏林夜话
 十四届:如何成佛(明契法师)
 十二届:生活禅夏令营日记(罗玉生)
 四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王志民)
 十三届:禅修指导(明基法师)
 十五届:转识成智,一切从心开始(素闻法师)
 十七届:开营式上的讲话(李立立)
 十三届:弘扬感恩文化,落实人间关怀——老和尚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
 十七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冯素伟)
 十五届:生活在分享的世界里(净因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七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一切唯心所变、唯识所现,那么两人相逢,究竟是谁的佛性变现出了对方?[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佛说施灯功德经[栏目:供佛]
 增支部五集175经[栏目:重要经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