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届】净慧法师在闭营式上的总结发言
(2001年7月26日)
七天的夏令营生活,就像太空中的流星一样,转瞬即逝。虽然时间过得很快,由于各位授课老师的辛勤耕耘,辅导老师的积极配合,全体营员的认真投入,使这七天的活动既充实紧张,又充满禅悦法喜。
参加本届夏令营的正式营员152人,还有一些随喜参加的居士。
七天的活动即将结束,作为举办单位,照例要讲几句话,是讲套话、空话呢,还是讲真话、实话呢?我想,我们是学禅的人,禅是什么呢?禅就是本地风光,所以我就想讲几句透露“本地风光”的话。不过,请各位别误会,我所说的本地风光不是论开悟,而是借题发挥,另有所指。下面我想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生活禅、禅生活理论的思考。说实在话,生活禅夏令营办了九届,每届夏令营结束时我们都要总结一番,虽然都有一些遗憾,但总觉得有一些进步,有一些体会。直到本届夏令营举行之际,我才觉得我们对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禅,什么是生活禅,在总体把握上还有相当差距。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们所作的一切都将是水上浮萍,没有根底。本届夏令营把生活禅的目标定位在实现“禅生活”上,在认识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如果说“人间佛教”的理念是佛法在当今时代向佛陀出世本怀的回归,那么“生活禅”就是禅法在当今时代向以祖师禅为代表的中国禅风的回归。如何使这方面的问题在认识上更加深入系统,在诠释上更加清晰具体,在方法上更具有操作性,还要在理论上作更多的探索,在方法上认真总结,才能使“生活禅,禅生活”这一契合时代需要的禅学命题落到实处。
二、关于生活禅夏令营活动方式的思考。这方面有几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一是这种活动在佛陀教法的传播上其实际意义究竟如何;二是这种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在少男少女同时参加的情况下,对僧团自身建设是否存在太多的负面影响;三是这种活动的连续举行,是否会淡化中国传统寺院的氛围。如此等等。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上述问题,全面总结九年来举办这一活动的经验,关系到对生活禅夏令营的价值评估。我认为,我们佛教界特别是僧团必须拓宽思路,把握时节因缘,走出抱残守缺、自我封闭的死胡同,面向时代,面向未来,强化忧患意识,找准立足点,才能有我们佛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觉得举办生活禅夏令营,真正是架起了一座佛法关怀大众、大众认同佛法的桥梁。爱护这座桥梁,不断地巩固这座桥梁,拓宽这座桥梁,使其畅通无阻,是我们柏林禅寺僧团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关于弘扬禅文化的思考。大家知道,河北禅学研究所和生活禅夏令营是同一天诞生的。由于种种原因,禅学研究所的工作一直开展不力。为适应培养佛教人才和弘法利生工作的需要,实际推动禅研所各项工作的具体运作,在本届夏令营期间,我们藉助各位授课老师来寺赐教之便,专门就禅研所的工作进行多次商讨,并在充实领导力量,制定近期工作规划,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法师担任研究员,落实《中国禅学》、《赵州禅丛书》等研究工作计划达成共识。我们深信随着禅文化研究工作的实际开展,必将进一步推动“生活禅”这一契合时机的修行理念的落实。
七天的聚会,各位法师、居士、学者的讲演,精到恳切,生动活泼,禅机妙悟,满座春风。这次授课的内容有一个共同特点,不管是讲解深奥的经文,还是提示人生的哲理,随拈一法,都紧扣生活禅、禅生活的主题,阐扬发挥,妙语连珠,给人以深刻的启迪,长久的回味,无穷的受用。
七天的聚会,因缘殊胜,法缘殊胜。对于各位营员来说,由于你们当中大部分是年青人,未来的岁月对你们具有极大的潜力,无数不可思议的机遇在等待着你们,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七天的生活,这七天中播下的菩提种子,这七天中获得的智慧启迪,将决定你们一生的人生选择。七天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这短暂的聚会却蕴涵着无限的善因善缘,无限的生机。所以,作为一位老人,作为本届夏令营的导师,我要特别殷重地寄厚望于各位: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们都要坚定信念,挺直腰杆,永远沿着向善向上的信念,美化自己的人格素质,优化自己的智慧,强化自己的力量,做一个具有庙堂气、山林气、英雄气的大丈夫,勤勤恳恳地为社会大众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真正把生活禅的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落到实处。若能如此,我想七天的一瞬就会变成永恒,有限的生命就会变成无限的能量。未来的一切从此开始,无限的机遇就在当下。希望各位珍重!再珍重!
古人有诗道:“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们彼此都有这种感觉。我们相期在中国禅的真正源头黄梅再会,相期在明年第十届生活禅夏令营再会,愿我们的禅心永远心心相联,永远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