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1.行舍智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30

11.行舍智

此智引发对身心(身心的行)的冷漠,再也不会对身心产生执着和贪恋——身心是长久以来我们妄执为「我」「我所有」「我自己」的东西。但这种冷漠夹杂着厌离的心态。

此智由前一阶智发展而来,能够强烈而清楚地照见五蕴(行)的不坚实性:非男、非女、非人、非上帝等等——而且生命一天天地消失了,可能很快就会死——对于身心实在是毫无乐趣可言。

以智慧体会到身心是空的、非男、非女的时候,不会再对身心产生兴趣了。同样地,觉得世界也是空的。因此舍心——对身心无爱憎之念,但这是与厌离相应的舍。现在,心想要证得涅槃而再也不想管身心了,也不想再生于三界之中了(三界见第七阶智脚注)。

此智是世间范围内最高的观智,此智可以启发修行者的道心(道识)和果心(成果),而使修行者成为一个圣者。这是一种很猛利的智慧,并且能断除大部分的烦恼,因为此智可以很清楚地见到三法印,所以引发了实证涅槃的强烈意愿。

第九阶智(欲求解脱)、第十阶智(想找出路)、第十一阶智(诸行的舍)都是相关联的-但第十一阶的智慧较强。

与三法印任何一相相应的舍心皆可称为解脱心。如果心由观无常而趣向涅槃解脱的,称为无相解脱门。

如果心由观苦而趣向涅槃解脱的,称为无愿解脱门。

如果心由观无我而趣向于涅槃解脱的,称为空解脱门。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2.随顺智
下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0.审察随观智
 第二篇 实修 2.3.5 定
 第二篇 实修 2.1.1 四种姿势
 第一篇 理论 1.3.1.4.1适合不同人的念处所缘
 第一篇 理论 1.8 不善根:恶行的根源(无明烦恼)
 第一篇 理论 1.4.6 灭谛(第三圣谛)
 第一篇 理论 1.3.1.1 修四念处的要件
 第二篇 实修 2.3.2 各种苦的四念处修法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2.把握因缘智
 第一篇 理论 1.6 当下和实相
 第一篇 理论 1.3.1.4 修行所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六十七[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圣严法师的话 慈悲关怀[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语录]
 如何忏悔业障? 四 业障是怎么集聚的[栏目:明一法师]
 认识幸福 创造幸福[栏目:湛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