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龙树四重缘起 4 结论
 
{返回 谈锡永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24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二章龙树四重缘起(4)

  4 结论

  四重缘起,即是四重观修。

  由四重观修,现观一切法如何成立有,此时是落于缘起的层次而成立。由是即依次第成立为“业因有”、“相依有”、“相对有”、“相碍有”。

  龙树观修此四重缘起有,分别现观生灭、常断、一异、来去四对法。

  现观不是决定,决定须由现证。在观修时要现证空性,实不应落于一重缘起现观其为无自性空,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空性如何能够现观呢?佛说,若空性可见,便于虚空中当亦能见鸟的足印。[注20]

  所能现观的唯是“现空”(依宁玛派的道名言,名为“空性中自显现”)。但当于现观高一层次缘起的有时,其下一层次的有便亦同时被否定。因此,现证所证并不只是空性,而是高次第的缘起有,以及下次第的缘起空。

  这便即是——

  由观察业因缘起成立业因有,同时否定凡庸的执相、名、分别以为有。这是资粮道行人的修证。决定为“空性、无相”。

  由观察相依缘起成立相依有,同时否定业因有(执因缘和合而成的有)。这是加行道上暖、顶二位的修证。决定为“无生无灭”。

  由观察相对缘起成立相对有,同时否定相依有(执着不能离异与必须同时而成立的有)。这是加行道上忍、世第一二位的修证。决定为“无垢无离垢”。

  由观察相碍缘起成立相碍有,同时否定相对有(由可离异且不同时的对立而成为有)。这是见道上行人的修证。决定为“无减、无增”。

  如何超越相碍有(因应其局限而成为有)而成无碍,是修道上九个地位的修证,至无学道的因位(无间道)而圆成。决定是“无分别”。无分别亦可以说为现证毕竟空,此亦即宁玛派极无所住的大圆满见。

  上来所说,即是龙树的教法。所谓“中道”,亦即于现证如何而成为有的同时,即现证可空者如何而成为空,因为这现证是同时,所以才可以说为“中道”。倘如只管现证空性,然后再在空性中“缘生”,这就不能说为“中”,以先已偏于空性故。

  然而龙树的教法,却只给了我们观修的次第,以及每次第的现观与现证,并未成立具体的修证,因此,我们便还须认识由弥勒弘扬的瑜伽行。

  注释

  20 此即《海慧问经》所言:

  “设若虚空能起染 虚空当见鸟脚印

  自性光明圆觉心 恒常不受诸杂染”

  上来依藏译本重翻。惟净译《海慧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译失此义。


{返回 谈锡永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龙树四重缘起 5 《七十空性论疏》
下一篇: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龙树四重缘起 3 四重缘起观的例证
 《六金刚句》说略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二、如何了解“四法”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四、四宗宗义
 生与死的禅法 十二、“四大光明”的理趣——说“梦幻中有”之三
 生与死的禅法 十一、梦中知梦与转变梦境——说“梦幻中有”之二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说《心经》 5 般若咒义
 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说“临终中有”之三..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一章 解说《心经》 4 五道十一答
 生与死的禅法 四、“三自解脱”与“如来藏”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龙树四重缘起 5 《七十空性论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悲的笑容[栏目:修行笔记]
 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印顺法师)[栏目:人间佛教]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一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念佛三昧[栏目:宣化上人]
 跳蚤和绵羊皮[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三期 第一天 出声念佛心境调顺如如而修[栏目:智谕法师]
 陆叁 莫烦他人[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解读《金刚经》“金刚之智 灵性资本”国学高层论坛[栏目:明奘法师]
 The Craft of the Heart - The Four Forms of Acumen[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证悟大圆满有哪些必要条件?[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