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发心
 
{返回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7

发心

  表面的事件并不重要,只有发心(的好坏)才是最重要的。

  《法会大开示》第十五则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按照大乘佛教的传统,总的来说,不管我们是在“守戒持律”也好,还是“积福净罪”也好,或者是“上供下施”也罢,总之,不管我们修为哪个层次的教法,我们都须了解到:表面的事件并不重要,只有发心(的好坏)才是最重要的。因而,不管我们做些怎样的“法行”,也都应注意先要有个清净的发心,要知道,这一点儿是极其重要的。

  另外,在发“殊胜心”方面,又有广、中、略三种菩提心的发起方法。

  1.“广菩提心”的发起方法是:在“如梦如幻的心态”中,自忖“我要将犹如虚空一样广大无边的所有如母有情,全都从轮回苦海中渡脱出来!要记住:不是要将他们权宜地安置到二乘的‘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之果,而是要将他们究竟地安置到‘无上菩提’之果!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要设法证得正等圆满的究竟佛果!作为证悟佛果的法门,我要实修某某层次的法行”。我们应该这样思维着,而发起“广菩提心”来。

  2.“中菩提心”的发起方法是:自忖“我要使犹如梦幻般的一切如母有情,都能证得究竟圆满的菩提佛果,为此,我要实修某某法行”。我们应该这样思维着,而发起“中菩提心”来。

  3.“略菩提心”的发起方法是:要用“如梦如幻的心态”,自忖“为了利乐一切如母有情,我要实修某某层次的法行”。我们应该这样思维着,而发起“略菩提心”来。

  大体来说,不管是积福也好,净罪也罢,总之,无论我们实修哪个层次的法门,都要做到以下三个要点[即声名卓著的“三胜妙”]:

  1.在开始修法的“加行”阶段,要用“如梦如幻的心态”,首先发起广、中、略三种菩提心中的任何一种来;

  2.在正式修法的“正行”阶段,应如梦幻般地体会实修所有应修的法门;

  3.在修法结束的“结行”阶段,应如梦幻般地为利有情而回向善根。之后,对于“能作回向的主体”——“我”,以及“所回向的对象”——如母有情,再加上“回向的事物”——由以上那些修法而生出的所有善根,对于以上三者,我们又要以“如梦如幻的心态”,而认识到:这三方面其实都不异于“自己的心性”;并且,也应认识到:以上三者都不过是“不二的本体”——“心性”的幻变罢了!

  ——冈波巴大师全集《珍珠之鬘第三辑·法会大开示》第十五则竟


{返回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山居
下一篇:实修的误区
 信仰
 悟者的呓语
 心法
 胜义菩提心
 二谛
 实修三要点
 转道
 “四瑜伽”法
 悲心的三种形式
 冈波巴大师全集 法会大开示——冈波巴大师的生平及其教法特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依静 In Solitud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三○ 世记经[栏目:长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心胸格局——菩萨度众生就是引领时代[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The Ten Dharma Realms Are Not Beyond a Si..[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菩萨欢喜受戒(林月眉)[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植福惜福,积慧敬慧[栏目:仁俊法师]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十二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我是出家人[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请解释「四生登于宝地,三有托化莲池,河沙饿鬼证三贤,万类有情登十地」?[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八章 实证的唯识论[栏目:法舫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