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4-115卷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76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四卷A面
  【“圆满布施波罗蜜多。”】
  当你布施的时候啊,那个时候你的心里面啊就这么想,我现在把那个东西送给别人,啊对我们出家人来说我现在说那个法,我现在做那个事情,啊我现在做那个事情或者是供养三宝的,庄严这个佛殿,或者我处理这件事情施人也具无畏,我忙了让他省力,这是我们所做的事情,念头怎么念的?耶我因为这样啊所以圆满无上菩提资粮啊!所以越做越高兴啊,圆满布施波罗蜜多啊,会不会说就唉好像自己多做了一点,看见别人在那儿摸鱼,心里面就是嘀咕,你这个就没有了,啊这样,所以这个概念哪我们要了解的,处处地方提醒我们自己,你嘀咕了半天啊,事情照样做了,结果呢?唉对不起啊!这真是冤枉了,所以常常记得:“君子是乐得为君子,小人是枉自为小人哪!”结果你还是白白辛苦了,结果心里呢却偏偏又再增长那种杂染,所以当你感果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现在会在这个世界上面?这很明白!你所以得到这个受用,当初你因地当中一定种了这因,就是说你也布施了,但是我们得到的果报的时候,为什么心里面啊还是呀要,要去动脑筋,要去什么?就是你当初布施的时候心里面就这么没有清清净净,如果说你一心一意的欢喜送给别人,到那时候人家来,财物回来的时候啊还是一样的要不了一点点,所以你看古代那些人哪是妙极了,他就有这种宝藏,不晓得怎么来的他自己也不晓得来,来了就欢欢喜喜很省力啊!我们现在帮助别人的也是这样,你能够欢欢喜喜无条件的帮助别人,心里不要这样想,将来那个果报还是你的,这是就世间来说喔!现在我们要求得无上菩提,那更是不晓得要比它超胜的多少,那个是不能比的呀!所以这个心我们一定要认识,把它建立起来,把它建立起来,不过这个地方不是说好了好了那些人偷懒的,对啦,让他去享福吧!对不起我自己偷懒了以后啊,然后在这个地方穿了这身衣服的话,眼前贪了一点小便宜呀,将来这个后果的可怕不得了啊!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个同修必定应该了解的,这个小便宜是绝对贪不得,这一个地方讲布施,我们不讲这个地方,布施的,就是前者讲小便宜就是悭啊!对自己的放不下,财物放不下固然,心里放不下,这个偷懒等等都是从这地方,这两面都应该认识。
  【“缘所施物,谓于自物作他物解,所施之物如取寄存,当念菩萨一切所有,于有情所先已施故。”】
  啊那么对所做的事情是像前面的想法,那么对我们送的东西呢?把这个东西送出去呢?平常就觉得这是我自己的,现在不是,说这个东西啊本来就是他的,已经送给别人,这是他暂时寄存在我这里,这样,如果已经送给别人了,所以啊财物嘛送给别人,然后我那个身体,我这个气力也送给别人啊!对啊!既然是别人的话呢,就像前面说,耶这个现在啊他要我做嘛我当然高高兴兴做啊!这样前面就是说那个仆为那个主而忙,现在我们就是如此啊!这个身体是什么?仆人,这个主是什么?无上圆满佛果等著你啊!你只要这样去做呀!你就为著这个而做呀!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吗?所以我们现在心里面要了解这一点啊,我们人人在那个地方必然会精进努力,啊尽我最大的力对啊我做,啊这个身体啊千万不要等到你死了以后养了肥肥胖胖来打它,到那时候来不及了,啊,耶至少吗要怎么办呢?要瘦瘦枯枯的跑著来礼它,最好的像佛一样,啊!到那时成了佛啊还要向他还要礼敬,让天人赞仰,所以说对于物作他物解,耶这样想,啊是为了这个主,平常那个主人的话是这样的主,现在我们这个主就是无上圆满菩提果位。第三:
  【“缘行施田,为善知识。”】
  现在呢你拿这个东西要做这样的事情,要做这样的事情一定有受者呀!这受者就是啊你的资粮田,那个啊是什么?善知识。
  【“谓于来乞未乞诸田,应念此等满我布施波罗蜜多,当具如是三种意乐。”】
  那么有的人跑的来向你要的什么?你的资粮田嘛!他如果不来要的话还不能满足你的菩提资粮耶!这很清楚啊!你有一身的气力,对不起你没有地方去施气,跑到了净土,对不起!你还要扫什么?你还要忙什么?那个地方这么干净啊,所以你没有集聚资粮的地方啊!所以为什么在这地方修了个百年啊不如在这里修一天,你没资粮可集吗!这个不清楚明白吗?有人来跟你要东西,以前则舍不得,喔现在好极了,喔,送给他,我圆满菩提资粮,我摆在这个地方的话,对不起啊这是虚诳的,反而还害我,送给他了,耶,安全而且坚实,你有的气力也是一样啊!一样有啊!耶所以我们这里同修当中啊有一位啊他因为伺候老和尚,我晓得他是,你们不了解他实在是辛苦啊!啊,不但是白天,整天的忙,嗯到了晚上啊,晚上还要起来几次,嗯睡的时候呀睡垫上面冷的要命,我一直跟他说你这样不行啊,嗯他也没关系,哦不是为你啊,这个老和尚是我们这里的精神哪,灵魂啊你无论如何要保护他啊,你要好好的努力,啊他晚上还睡的冷的要命,睡的时间比任何人少,做的事情比别人多,有的时候人家还这么跟他这么说,唉他心里觉得还忙了个半天,后来想唉没关系,我在这里修学他成就了我的忍辱,你看看就是这种心理,啊所以我赞叹啊,我真欢喜啊,这里都是我的善知识,为什么?他了解这个,哦他就这样去做的话,他资粮田嘛,就是越做越高兴越做越快乐,现在我们在这地方啊佛在这地方,啊上面伺候佛,下面呢成就你资粮的,当然是越做越开心呀!耶所以不管啊你对于所施的东西也怎么样,就是做的事情是如何以及你的对象是如何?三轮清净,因地当中闻思相应,果位当中的话修证相应,有这样的因,感这样的果啊!所以现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不是马上叫你舍头目脑髓,而是说我们第一步重要的把这个道理啊听懂,然后呢思惟观察,所以当这些人来的时候呢你觉得嗳,来来来来他成就我,啊他成就我,如果要你财,他成就你这方面的财施,他如果要做事情他让你做,啊我们不必说这样,他在偷懒,耶在成就你的无畏施啊!不但成就你的无畏施,让你多做了以后这个地方啊这个功德你占了,这个都是你的功德田哪,资粮田哪,你感激都来不及这是你的大善知识啊!他使你成佛的,你怎么能不恭敬他呢?这不但欢喜而且恭敬呀,所以现在啊我心里面经常就这样想,啊说实在我做不到,但是正因为我做不到所以这样想!我就刚才告诉你了,因为做不到所以难免痛苦,这样想所以快乐,所以啊身上面虽然哪受一点苦啊,心里却是越来越快乐,啊我晓得我只要这样就快乐下去的话是增上生,这样的增上生到最后的圆满佛果就等在那里,诸位啊,天下那有这样好的事情,那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你不在这里忙,请问你世间忙些什么?哎呀世间人都是这样,所以我一开头曾经给你们说过,哦我当初出家的时候人人笑我,等到我出了家多少年以后跟以前的老朋友碰见了,啊那老朋友都说:“某人啊算来算去还是你最好。”那当初我们在学校里念书的时候大家都在想,哎呀要什么啊?每一个人有伟大的志愿,要成家立业,现在呢每一个人都五子登科,啊所谓五子登科啊?嗯什么?房子、什么?车子、妻子、金子、还有什么子啊?儿子,哦每个人都五子登科了,结果他忙了半天问他干什么?哎呀还不是图这个家,还不是为为了这些孩子!你说忙了半天,结果呢?哎他就是这个样,现在我们有幸把这个呢呢脱出来了,在这个地方集聚资粮,所以啊千万要把这个正知见建立起来啊!正知见建立起来啊!当刚才这种心里现起的时候你就说:“诺诺诺诺这个无始以来无明相应的习气又来了,这个真是我的冤家,我现在跑到这里真正要跟它斗的什么?就跟它斗嘛!不是说已经成功了,前面告诉我们,耶!我就是被它冤家压在下面了,我啊在下面咬牙。”大家还记得这段话吧?这什么意思啊?不是我是时时战胜的,我自己很清楚嘛,我一直在败,人家说常胜将军,我自己觉得我是个常败将军,这话怎么讲呀?普通一般人哪败了一次就完了,啊那个就不行,我败,败了以后我还再打,又败,败了再打,又败,再打,所以啊叫做常败,真正了不起的就是这个常字,你能够这样的倒下去再打,倒下去再打,倒下去再打,你成功了,记著,我但愿诸位能学这个,我现在就学这个常败将军,我在这里只是把我的败的经验告诉诸位,啊虽然败啊,快乐的哦!啊美不可言,美不可言!好,那么现在我们继续下去,啊下面就是引那个论上面。
  【“摄波罗密多论云:‘乞者现前诸佛子,为增菩提资粮故,当于自物住他想,于他应起知识想。’”】
  诺!就是刚才这个道理,啊这个乞者现在我们前面,我们是学菩萨的人啊,啊这是会增长我的菩提资粮呀!哎呀!高兴呀他是我的善知识呀!这个东西本来啊就是他的呀,现在是满足我的这个菩提资粮啦。
  【“施一一物,念为如是如是而施,缘所为事意乐广说,如妙手问经及摄波罗密多论,应行了知。”】
  不管你所送任何东西的时候要像这样,这样子做法,啊要这样的做法,所以啊当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那个内心啊,那就是这样,详细的内涵啊就在这个经论上面,这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地方提个纲要,所以我们真正修行的时候,他为什么要教我们啊不断的多读多阅无垢经论,这个原因在什么呢?这我们有这个经验说,在这个地方啊我们大部份同修听的时候,听得真起劲,书本一合没有了,现在不!哦听的时候听的很起劲、很高兴,然后呢出去的时候啊休息几分钟,这个高兴的这个概念还在,然后呢这个正知见的余势还在,休息了几分钟马上再回来,不在这地方听论,就是看那个经啊,然后继续的,噢刚才这论上面怎么讲的?现在经上面怎么著?噢你看,啊然后呢这个内心当中啊不断地薰习薰习,累了,然后再出去,出去休息的时候在这个跟法相应的这种快乐的心情,余势未尽之前休息一下,让眼睛休息休息,使身体松弛一下再进来,所以你这么这样不断地做的话一定成功,这个道理后面的精进波罗密多当中会告诉我们,所以你所以得到了如理的正确的方法是无有不成功者。继续下去:
  【“如前所说缘田意乐,于一切境皆应起故,是总意乐。”】
  像前面这个意乐啊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应该这样,这个是啊整个的纲要;
  【“别意乐者。”】
  那么有不同的境界,它还有不同的方法,啊有不同的方法,下面看:
  【“于诸怨害以慈意乐、于诸有苦以悲意乐、于诸有德以喜意乐、于诸有恩以诸意乐而行惠施。”】
  哪,他这个心就是这样的,如果这个对我有怨害的话,我慈,啊慈!这不但行的布施啊而且还对治了你的嗔心,不但对治了你的嗔心啊,而且啊增长了你那个无量慈悲,你看多苦多好啊!于这苦有情以悲意乐,啊然后呢于诸有德以喜意乐,于诸有恩哪种种不管你那一个,我说到这个地方啊!有特别的讲一下,于诸有苦以悲意乐这一点,我们现在说,在家那固然是啊布施,那你这个出家人他现在的重点是法施,那么你怎么个悲法啊?哎!要晓得苦有两种,身心二苦,现在我们哪好好的是,身容或不苦可是心啊大部份都很苦,我不敢说你们如何?我自己晓得我很苦,为什么?我是个凡夫啊!虽然晓得佛果这么美妙,啊!远得很,我在努力,虽然我在追求,还是大部份心情啊都是跟凡夫的杂染相应,因为我了解了这个杂染相应,这个杂染相应啊自然而然什么?贪著难舍、偷懒茍且偷安,因为我自己很体会到这种心情,所以我看见别人的时候啊有的时候是,我啊拿世间的量去衡量,这个家伙又偷懒了!回头一想,错了、错了、错了、错了,他在苦恼当中,他在苦恼,什么?被无明大苦所陷,这是一个真是苦恼众生啊我现在不是修学佛法?我不是要布施、我不是要成就?我那么我自己觉得我修学佛法的,我都做不到,还谈他吗?啊!一方面策励自己,一方面说这个人真可怜啊!好啊!好啊!我正好趁这个机会然后帮忙他,你这样一来的话,那这个意乐不是离开前面的总意乐哦!刚才前面我们总意乐当中说:唉!人家偷懒啊你觉得啊怎么去做?人家偷懒,他为什么偷懒,他偷懒有种种理由,也许他今天生了病,也许他心里面是偷懒,他为什么偷懒啊?啊!他还是心病苦啊!所以这个是可悲众生哪!咦!正好我不但增长我的菩提资粮,而且啊!增长我的大悲心啊!修学菩萨不是初要修、中要修吗?所以你看哪!我一面是增长资粮,一面又增长这个悲心,好在对面有这个人哪!到那个时候你越想越欢喜、是越做越高兴,因为你做了功德,你又欢喜了,做的当下是,这个欢喜的心情是个随喜心情,所以他前面告诉我们哪,你思惟思惟,坐在这里思惟还思惟不起来,境界现起的时候啊你思惟是特别有力,这我们大家了解的,对不对?所以你看,这么好的环境大家不努力真是啊!如入宝山空手而回,现在我们这里啊说来说去就是讲这个,啊!所以我在这里赞叹,大师真了不起,多少传承的祖师、译经大师,乃至于啊印这个书,那些邮差把那个送进来,都是感谢他们,我们才有这个机会啊!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又于诸田当住舍心,行善施果,亦当回施乞等有情,特于苦田当住悲愍。”】
  啊!那么所有这些做了以后啊,最后的心都是舍,啊!那么乃至于啊布施的果啊也都回向给他们,咦靠他成就了,当然你还是回向,本来你要回向一切有情成大菩提吗?当然这样,而这个地方特别是苦田当作悲愍喔!这个有他的道理,刚才已经说过了,真正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而大悲必定是要苦众生,这个
  【“如月称云。”】
  月称大论师,一个大菩萨。
  【“施谓离悭贪,于诸器非器,平等心等施,此施施者净,悲施及施果,二俱施来求,此施无悭吝,善士所称赞。”】啊!施是什么?离悭贪,这种情况之下不管他是器非器,就前面中说十种那种田你布施的时候啊!平等心,这个布施的施者是清净的,这个是清净的,所以你布施的时候啊以悲心去布施,还有呢!布施所得的果报,这两样东西呀都布施给人家,这个布施啊才是真正圆满的,这个才是善士所称赞的,这个我们要了解的,最后念一下。
  【“无量功德赞云:‘若见诸贫劣,众生有求心,无悲希果报,寻余有德器,意坏虽行施,等同诸乞丐,故尊由大悲,布施诸乞者。’”】
  看看现在有的人啊!哎呀!说唉!布施有功德,唉!怎么怎么,要供养什么?但是有穷人跑得来呀耶来求你啊!他却没有悲心,啊为什么呀就觉得这些穷人啊!布施啊!说供养什么人有德,这个穷人没有功德,不行,他把那个钱集在那里啊要布施有德者,这个时候啊他意坏,他的意乐已经不清净了,虽然行布施啊,就像乞丐一样,啊就像乞丐一样,而真正珍贵的世尊是什么?有大悲。有大悲心,正因为看见他苦、贫穷所以布施,刚才这个苦是我特别说过啊,身心两方面,对我们现在来说是特别注意对方心苦而行布施,这个话再说一遍,当他是贫穷的时候,固然,然后呢他如果说啊有种种不如理的时候我们也是一样,啊不要说哎哟这个老和尚之功德了不起,我处处地方去伺候讨好他,想办法,这个家伙莫名其妙我才不理他,哦不是这样!我们修学菩萨道的人啊心里面要了解,嗯不对不对!不是由于他要不要,而是说我该不该,那个时候你很清楚地明白,这个境界现起了,不对不对,我要真正修改的就是我内心的这种不如理的悭吝的状态,这个拿掉,这就对了,这个是布施的时候的意乐。今天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二百九十六页,上一次这个那一段啊最后一句,啊最后括弧里这个念一遍,有意思再说一下。
  【“若见诸贫劣,众生有求心,无悲希果报,寻余有德器,意坏虽行施,等同诸乞丐,故尊由大悲,布施诸乞者。”】
  那么它下面说啊意虽坏行施,等同诸乞丐,他虽然布施了,但是呢这布施的意乐啊他的心里状态错了,所以啊像乞丐一样,啊像乞丐一样,那么这个乞丐是比什么呢?比啊珍贵的意思,是世间名位来讲最尊重的是王者,最下贱的是乞丐,现在你虽
  然布施了,这布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呢?那么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必定要了解一个道理,它这个根本因在那里?哦是以大菩提心行六度万行,啊所以如果你那个大菩提心,悲心没有了,那就错了,啊!所以它前面说,有的有的穷人来求,那个正是我们大悲所缘的为了救济,你现在不救而求果报的话,根本错了,这个意思?就是它的特别意思,我们应该要了解的,那么现在呢继续下去,前面是说怎么因地的行法?下面是违理的我们不应该做。
  【“次当断除何等意乐中。”】
  其次那一类概念啊那一类心理状态这个不对的应该把它去掉?
  【“无恶见取意乐者。”】
  第一个那是一定要有正知见,啊正知见,那么这个相反的呢就是啊恶见取,这是就是见烦恼当中的狭义来说,广义来说跟不正知相应的都是。
  【“谓念布施全无果报,及念杀害而行惠施以为正法,或计瑞相吉祥而施,或念唯由布施圆满,便证世间出世离欲,莫如是施。”】
  啊这种我们了解的,以为布施没有果报的,啊这个世间啊不了解因果法则的人是断灭见的人的是,还有呢由杀害而行惠施,这个也不可以,本来布施是除了除自己的悭以外,还有啊要满人家愿,现在你杀害当然不对,还,虽然布施了可是你伤害了这样的,这个不对啊这个正法不相应,乃至于要求啊种种的吉祥啊等等,那么这个我们容易了解,或者以为有了布施啊就可以得到圆满的世间,出世间的种种离欲等等,这种不正知见,这应该断除。
  【“第二当无高举意乐者,谓不毁求者。”】
  是平常我们哪凡夫总是随著我慢转,我能够有东西送给别人,自己心里面总有一种啊高高在上的高慢之心,把那个啊高慢之心啊要拿掉,那么来求的人也不轻视他,乃至于啊毁谤他,还有呢。
  【“不为胜他。”】
  啊这个胜他啊也是一种慢的心里面,憍慢的心里,他好像这样做了我要比他做的更好。
  【“亦不施已而起憍慢。谓我能施余则不尔。”】
  还有呢,布施了以后啊心里不憍慢,自觉得唉!我能布施,那些人哪都不行,啊这个道理,下面经上面告诉我们,引经这段文。
  【“清净业障经说:‘若诸异生行布施时,于诸悭吝便生不信,他发愤恚而堕地狱,故于布施而为障碍。’”】
  那么这段话主要的意思就是说在平常啊对于世间的一般人来说,假定你布施的时候,而是像前面这些啊这个啊或者你布施完了以后你自己觉得我行别人不行,或者虽然你布施了以后啊然后呢这个毁谤别人,啊所以毁,毁不是毁谤啦,就是对来,来向你求东西的时候啊你给了他你还呵斥他,譬如说一个年轻人,你说那个年轻人好好的啊这个事情不去做,嗯啦啦啦送给你,你这种人真没出息!送完,他虽然受了你,他心里还在那里嘀咕,啊这个不好,还有呢,胜他,为看见别人这样做,他超胜于他,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使得不如你的那些人啊,啊或者其他的原因,乃至于你送了别人不送,那么由于这个理由使得人家啊对于这个正法生起不信的不信的念头,乃至于由此而引发啊嗔恚之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四卷B面
  乃至于由此而引发嗔恚之心,这样的话呢,他就受到害处,那就堕地狱。所以这一件事情,是由你布施的时候不如理,也就是高举意乐,而影响到的。你原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别人,结果因为你不如法,意乐不正,所以呀!使得人家反而受了伤害,这个是布施的一种障碍。
  【“又说:‘守护戒时毁訾犯戒,令多有情起不信心,他由不信而堕恶趣,住忍等时毁訾安住,此等逆品故障戒等。’”】
  那么除了这个布施以外啊!还有持戒、忍辱等,都是这样。我们自己持戒,那么说别人啊!不持戒。那个时候,就使得很多人哪,起不信心。这个很多人哪!含意很广,比如说,我持戒,那么另外一个人不持戒,我说他不好,结果说他不好,你可能对著他说,可能对著旁人而说,乃至告诉别人,那么如果对著他说!他不持戒他固然是由于这样而跟你心里边彼此之间有嘀咕,或者你说给别人听,那别人说了,喔!原来戒是这样的,那么他就对你一时恭敬了,对那个毁戒的人就轻视了。要晓得这个佛经上面告诉我们很清楚,是对我们自己来说,策励我们自己,可是对旁人来说的话,我们并没有责斥旁人的理由。啊!这个是一个特别,所以内明总说,处处地方来净化自己的。那么现在你自己持戒,毁犯别人,这个本身错了,而同时因为毁犯了别人,而那么随著我们现在目前这个状态,常有的,那些信佛的居士们来了以后啊!然后呢?自己很认真的持,然后呢啊自己说,他不一定是自己赞叹啦!但是他自己会毁谤说别人啊不持戒的。那居士听了喔!原来这样的。他就对这个不持戒的人哪!生起轻毁之心,因为生起轻毁之心的话,对他的信心受了损害。因为有这样的关系的话,乃至由此而远离佛法,这样。经上面告诉我们很清楚、很明白。说末法的时候,他披了这件衣服,那怕会犯种种戒律,你还是不能轻视他。本来他并不了解,那么而是你持戒的人说了这个话,他了解了去随便的毁谤不信的话,他会堕恶趣,这个持戒是这样,忍辱也是这样。不过在这里要说一下啊!我们出家的同修不要以为啊人家不能骂我,天经地义的,唷,这个那是人家的事情喔!我们穿了这件衣服的话,那一定要持啊!你如果做不好的话,非堕落不可啊,处处地方记住,处处地方记住。佛法讲内明,每一点,每一个地方就告诉我们哪,我们自己啊,自己来反省观照,怎么净化自己,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内涵。所以不管站在那一个立场上来说,我们必定要分别得清楚,要不然,这个地方从在家人那边,说他不应该毁谤出家人,那么然后呢?自己犯了戒,还自己觉得好唷!你不可以责备我,好像天经地义的样子。那他下一层地狱,你就要下十八层地狱。他要下十八层地狱,你就要下三十六层地狱,不得了啊。喔!这个事情我们千万要注意,千万要注意。那么反过来说,在家人的话,也千千万万不要这样说,啊!那个出了家应该怎么样的,应该怎么样的,不!那是他个人的事情,这件衣服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清净幢相,他毁戒犯戒,那是他的事情。你能够恭敬的话,你就得到无比的这个功德。这个精进就你自修来说,到现在我们这个地方,我们说要行菩萨道,要帮助别人,那个时候更进一步,正因为看见这种不相应可怜的众生,你种种方式怎么样去同情怜悯帮助他,你看见他做错了,不但不责备,你还得反过来反省,说我的目的干什么,就要救他们出来。现在那些人做错了,那不是我的责任吗?这个才是我们这个地方应该有的特质。所以我们必定要在任何一个地方,把握住这个原则,所以说当我们一启发了大菩提心、行大乘行的话,你在世间就找不到一个恶人。你在内心上面就生不起一点啊!贪嗔等烦恼相,他就有这么好处,这个道理是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我们学习大乘的行者在这地方啊!应该特别认识的一点。那么下面同样的呢,对忍辱的时候也是一样。像凡是这种东西的话,那都是对这个持戒的障碍。啊!
  【“故当如无量功德赞说而行。如云。”】
  那应该怎么作呢,应该做下面。
  【“如云:‘汝闻慧大时,未尝自赞叹。”】
  那个夫字错了,未尝,没有,唉。
  【“余少德众生,亦曾高恭敬,自住功德时,取自微恶行。”】
  说,不错。你现在啊!能够如理啊如法的跟善知识修学佛法,是这个叫闻慧大时,唷这个地方啊!它慧上面加一个闻慧,要晓得到现在这地方,我们所学的是什么?发了愿心,然后受戒行心,那个是资粮位上的行者。那个资粮位上的行者,相应的慧,这是闻慧,那个闻慧如果不大的话还做不到,所以那个地方的慧的特质,假定你真的有智慧,那个智慧虽然是最起码是闻的,如果说,你有思修相应的话,那自己就不会自己赞叹,那很清楚,那种烦恼都会对治掉了。啊那么在这个时候,绝对不会啊!自己赞叹自己的,啊!原因是下面,余少德众生,那其他比较差的人,每一个人都很重视,被恭敬。这样,这世间人的形相如此。所以我们跟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话,千万要自卑谦下,这样,恭敬别人不要自高,所以啊在这种状态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自己努力去修行啊!自住功德时,要不把自己的功德沾沾自喜。沾沾自喜得少为足,拿出来夸耀别人的更是错了了,啊所以要取自己的微恶行,啊!这样,真正说起来呢?我们到了这个阶段,如果说真实的如理的能够走上去的时候,他心目当中具足的一个心相是什么?大菩提心,一心仰望无上菩提。因为有了这个心,所以行那个布施。在这种情况之下,他那个行持是有功德,可是比起他的目标来的话,事实上确是差得天差地远,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说你把握住这个根本目标的话,它自然而然不会出问题。那个时候自己看看嘛!你自己看起来,还是觉得,唉呀差了一大截啊!虽然现在发了个心啊!那个资粮位刚刚离开凡夫啊,一步两步,离开那佛地还差得很远很远啊!所以它教我们一切时处,不要离开这个皈依跟菩提心。就有这样的特点在,虽然理论是如此,但是因为我们哪!无始以来的积习很重,所以刚开始初发业者,自然难免哪!仍旧被这个惑业现行哪!在处处地方啊!来影响我们,那么,那个时候就告诉我们,啊你自己是有功德,千万不要哪!拿这个东西啊!来自高骄人。啊而是处处地方啊!拿坏的地方拿出来,那么我也听见,我的善知识常常比喻给我听,你要晓得你现在这样去做,是干什么呢?我们哪也是赚什么法财。世间的人哪,赚世间有漏三世怨之财,我们现在增长要赚的是无漏的佛法如理之财,那个时候啊!同样的跟世间一样,喔在这个五浊恶世就相当于在这个贫民窟里面啊!你居然赚了钱哪!那个时候,这个钱哪!万万不能露。啊!喔!在这个上面,钱财啊!在这地方千万不能露,你啊外面哪也是装著一付穷酸相,那个很安全。要不然的话,这个会出毛病,这是千真万确的,千真万确的。这个障碍啊!如果说你不善巧的这样做啊就都来了。所以啊!最近我们晚上那个温习这个谦德之益这个效,对我们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啊!所以我也希望大家把这一部份哪,像四训上面的故事啊!作为我们的辅助,都好好的看一看,好好的看一看,你会处处体会,然后呢?从这一事实,从世间的浅近的这种状态,这个故事里边,以及他所以能够完成这个他的立命、改过、积德、原因何在。把这个原因哪,运用在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个道理上面的话,你马上相应了。现在我们讲一个非常深刻圆满的道理,但是下脚的起步却是跟普通一样,因为我们还是个凡夫啊,不同的呢?他同样的起步,他的目标,却是很近,很短,我们同样的起步目标却是很高很远。他有这样的好处在。那么我们继续下去。第三个是。
  【“当无依止意乐者,谓不望名称而行惠施。”】
  它这个地方前面告诉我们依止。换句话说,我们要依止正确的意乐,而不应该依止这个不相应的这种意乐。内心好乐,这个志趣所在。忘了名,忘了什么?这些内心,不应该的,都应该断除,再下面。
  【“当无怯弱意乐者,谓施前欢喜,施时心净,施后无悔。”】
  那么布施的时候,心里边哪要这样,怯弱不可以。反过来,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坚强,应该坚强,这个始终是最重要的,那么这个心里边哪,分三个层次,布施的时候啊!前面欢喜,平常啊!我们哪!有一点好东西摆在那地方,自己啊舍不得。要舍给人家唉啊,心里面啊!就先已经缩起来了,缩起来了,皱起来了,皱起来了,那这个不要。唉呀!现在有这个因缘好啊!喔很欢喜的,送给别人。啊这样那么这个欢喜呢?一定是跟正法相应的。这种欢喜啊,这是所谓法喜,这个在布施之前。布施的时候呢?心净,这个净是注意喔!这个是如理如法的,啊布施的时候如理如法的,像前面所说的,送给别人,那是不。布施以后呢?心里面还无悔,不但无悔,而且继续的啊很欢喜,这个布施才正确。否则的话,我们到那个时候,哎哟!心里面觉得啊,哎呀怎么懊悔起来了,觉得自己送给人家自己没有了,等等。
  【“闻诸菩萨广大施时,莫自轻蔑恐怖退弱,增长勇悍。”】
  对于自己是如此,然后呢?对于别人呢,听见哪!这个诸佛在因地当中行菩萨行的时候,那种了不起的伟大的布施啊!那个时候自己觉得,唉呀!这个大菩萨境界啊!我可不行啊!千万不要生起这种心理。这个心里面一生啊!注定你只有向后退,因为你看见别人害怕,既然害怕的话,轮到你自己的话,你绝对啊闯不过去,闯不过去,那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增长勇悍,勇,那个勇气,跟前面那个怯弱却却相反,悍是强悍,很强大的力量,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呀回想一下,这个了凡四训,后面所附的那个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的那一个公案。他就说自己有力量可行时啊!尽量去做。万一力量不够怎么办?一定要使得这个施心圆满。比如他今天哪!要我来帮忙几万块钱,偏偏我是一个穷光蛋,心里面没有,平常我们说我没有,我没办法,那时候,我想,唉呀!我怎么这没有,我总要想办法帮忙他,我总要想办法帮忙他,乃至于我自己没办法,给他怎么打算,给他怎么弄。就算你没有实际上的行动,心里面也是这样。好,我想我是有了,就要想。乃至于,好,我变卖了财物,想办法去帮忙他,尽管你没有行为,可是你心里面要这样,啊要这样。所以现在我们哪常常听见一句话,唉呀!这个善门难开啊这句话。这句话啊对眼前事实上来说,那是千真万确的。啊!你开了那个善门啊!大家都来有求于你。但是呢?对行菩萨道的时候,这个话不应该这样说。怎么应该呢?唉哟!善门易开。而且其乐无穷,其利无比。就这样,要用这种心识啊来策励自己。
  【“当无背弃意乐者,谓于亲怨及诸中庸不随朋党,悲心而施。”】
  那么对于你布施的这个心意啊!一视平等啊。不可以说,啊!这个人跟你亲,你就施,这个人跟你怨,你不施啊,你必定要施,某一些人,另外的一些人哪!跟你无关紧要的,中庸就是没有关系的,你不施。那个就是啊,这现在你的朋党,党就是同,就是共同的,就是朋友,圈子里的。那就是违背了了,你自己的意思,以及背弃了来求者,这个不相应,你布施只有一个原因--大菩提心。为什么?要救人家。所以不在乎人家跟你亲、怨、中庸,而是你自己的悲心,这个是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把握得住。下面。
  【“当无望报意乐者,谓非望他报恩而施,观诸众生缺乏安乐,爱火所烧,无除苦力本性苦故。”】
  你布施,不希望得到什么果报,啊。我们真的不希望得到果报吗?希望的。得什么?无上菩提之果。这个无上菩提之果,拿我们凡夫来说,好像有一样东西,实际上是归无所得。啊!不过在我们凡夫的时候,我们不是这样说的,我们不是这样说,就是我们把那个要求的目标放得最高最远,这个东西才是究竟圆满的,就这样。为了这个,所以才去行那个布施。不是像世间的这种,那么这种情况,你去布施的时候,一定基于这个悲心。唉呀!说,那个众生啊!是都在痛苦当中啊!为贪欲之火所烧啊!没有力量啊!去净除自己,所以你帮忙他,这个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全部在里头。
  【“当无希望异熟意乐者,谓不希望后世异熟身财圆满,观一切行悉无坚实,无上菩提有胜利故,非破现前希此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财为所欲得。”】
  那么在下面呢?就是我布施的时候,并不希望得到异熟果报,说这一世我好好的努力,下一世升天,然后呢?得什么的大圆满。这个注意,这个地方啊!他下面有解释说,谓不希望后世异熟身财,不是要下一世、下一世,就是异熟的,异熟的身财圆满。因为这个,所以这些东西啊!都不实在的。我们要的什么,只求无上菩提,这个才是真正的殊胜利益,这个才是真正殊胜的利益。这个注意喔!这个前面啊曾经说过,前面曾经说过,我们真正要求的是眼前增上生究竟决定胜。那个眼前增上生,我们还是要的。那么这个地方说,他不希望。注意,这个不希望是什么?那我们布施的目的啊,是为了无上菩提,所以这个眼前增上生,要。但是呢?我们目的不在这眼前增上生,这眼前增上生,还是个工具,它现在这里所破的,就是你目的,不在获得无上菩提果,而只是求这个,这样。所以它这个地方所破的是,这是布施以后,希望得到三界之内这个异熟的殊胜之身。所以说唯破这个,这个才是它所破的,这个我们要分别的很清楚。像这个地方,现在以后啊!除了特别重要,我不详细说了,因为前面说的很清楚,本论的真正殊胜的地方,它每一个重要的关键的地方啊!它都会分辨得非常仔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能力,或者是说不经过这种薰陶的话,往往啊是非莫辨,啊是非莫辨。这往往差不多,总像差不多,世间尚且做不好,何况是要求圆满无上菩提。一点点,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一点大家要了解的。啊!所以以后在这个概念上面,如果已经有这个能力,固然应该庆幸增长。没有这个能力,在这个地方要特别自己策发自己说,唉呀!我好幸运喔!跑到这里来,现在居然了解认识了,可以从这地方层层深入。这同样的,不要跑到那地方的时候,耶!因为自己不相应就怯弱,唉呀!说,这个这么麻烦啊!你退怯了。那这一点,这种心理对学佛是完全不相应,完全不相应。我们常常记住,事情真正的难易不在事情的本身,而在你对这件事情的本身的心里状态。再容易的事情,你心里面先已经萎缩了唉啊,那是一件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啊!这个地方,我再特别提醒一下。下面,我们哪!继续说下去。
  【“复次当无邪命意乐。”】
  那么下面说,不要这种邪命,什么邪命呢?
  【“谓念行施为国王等知其能施,而起敬事。”】
  啊!这种是邪命。哎呀自己布施啦!那么这个国王或者上面的人晓得,唉呀!这个人啊!能够布施,啊!然后敬重恭敬他,这个不要,这个都是错的。
  【“不应虑贫而不行施。”】
  还有呢?说送给别人,我自己没有啦,不要去想。
  【“又于乞者无欺诳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乱。”】
  那么对于来求的人哪!心里面不要欺诳他。对于求的人啊!不要不喜、不要忿恚、不要散乱,这个欺诳、不喜、忿恚,那么我们要了解,什么心行散乱,这个什么意思?在这一点啊在我们眼前不大容易体会得到的,要注意哟,这个地方是什么?已经是受了菩萨戒,行菩萨道的行者,所以他那个时候心里状态只有一样东西,缘大菩提心,对不对,这是必须要的。平常的时候,我们现在的心里呢!浮浮泛泛一直在那个散乱行当中,所以他说好像布施心不散乱,心行散乱的,这一个,两个标准,不一样,这我们要了解,所以他一心一意呀!做这个事情,下面。
  【“乞者来作种种邪行应无厌患,虽见乞者欺诳等过,无宣布心。”】.
  哪!这一点啊,这一点的的确确是菩萨真了不起。啊不要说像前面所讲,乞的人啊!我们啊!不能轻慢他,乃至于往往说他不是,就是那个来乞的人自己本身种种欺诈,什么等等啊!耶那没关系那是他的事情。啊!我总是依非常欢喜的,大菩提心相应的大慈悲心,去布施帮助他,依大菩提心相应的恭敬心去布施他,为什么要恭敬啊?他成就我的布施功德。他是我成佛的资粮,你恭敬佛,你怎能不恭敬他呢?前面说的很清楚啊!所以他如何,他的事情,这个是,这地方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就算看见他欺诈,嗯!我们不去管他,他来,我总是帮他忙。那么下面这两句话看。
  【“从别别施生别别果,深忍而施不为他动。”】
  你布施的时候,个别个别不同的方式的布施,你就生不同个别个别的果报,你拿这个手给他一块钱,将来你从他手上就还得你送他的钱,你拿这样的心理,做这个行为,将来你圆满你的意乐也是什么,对象什么等等,你分得清清楚楚,所以现在呢?一方面身口行施,意乐呀!也跟菩提心相应的行施。所以当这样的行施获得果报的时候啊,你受用的什么,外面是报身报土,里边是法身圆满、报身圆满。嗯!就是这样。所以,关于这个概念,如果弄清楚了以后,啊!那你就不为被他所动。所以深忍而施是不为他动啊!前面告诉我们叫我们这样不要做,那样不要做。唉唷!现在在我们看起来,这个事情真难哪!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五卷A面
  看起来这个事情真难呀。如果你懂得了这个道理,然后呢如理思惟观察修习,到最后的话,自然而然你晓得呀,啊!那个东西就是这样,哩你因地上面是什么样做,果位上面得什么样的报,所以你只注意现在你的心行相,这个事情再清楚不过,再明白不过,它既然是与法相应的你都做了,不相应的你都断除了,自然而然你深深的安忍在这个上面,不管在外面的境界呀是天翻地覆,好的也好,坏的也好,诈的也好,欺的也好,什么也好,你都不为它动,呀这样,呀那么,这个是第二点,呀第二点引伸布施的时后呀,什么样的意乐,说呀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在下面呢,
  【“如何行施,”】
  第三点,那么你布施的时候这个行为、加行,换句话说,
  【“分二,”】
  它也是什么是不应该的应该断除,什么是应该的要去做,分二,先
  【“不以何等加行而施者,谓不速与稽留乃与”,】
  不快的,呀等了个半天,人家跟你要恩,好好好,好了半天,拖了半天还是好好好,就是这样。呀他要干快去跟他做,把它先做好,呀施,那么
  【“令起烦恼而后乃与,”】
  呀你呀要布施给他,尽量地使他得到安乐,结果你送了半天,呀使他生烦恼,不相应。呀
  【“令行非法或违世间道理之业而后施与”,】
  这个不可以,呀你送了他东西呀,叫他去做不合理的事情,乃至于这个做世间不顺世间理的那种都不可以,因为佛法一定随顺世间。
  【“先誓与此后减少给,或给下劣,”】
  这个不以,呀先你决定一定要给他,后来嘛给他减少了,呀或者是好的变坏了。
  【“数思而与,一时能与而渐次少少相给。”】
  这个给了他以后,说自己的,唉呀有怎么样的好处,唉喔这个东西好得不得了,怎么怎么呀,呀我自己省吃俭用,然后呢帮了你忙,诸如此类的事情啊这样,数恩,说它有种种的好处。我们一下可以给的慢慢的给,少少的给。呀还有下面
  【“自为国王夺他妻子而为惠施,”】
  嘿或者自己身居高位,呀古代是国王,现在是高位呀就把,以前的国王呀他可以任意所为的,呀来抢夺别人的东西,然后送给另外不可以。或者呢自己在下位
  【“逼取父母奴婢等财而与余者,”】
  上面这个普通一般的人不是国王的普通一般人呢,上面嘛取父母的,下面嘛取你奴婢等等,然后呢你把它不是你自己的东西你取来了,去送这个不可以。
  【“由能损害他人方便而行惠施,”】
  这个也不可以,呀你为了损害别人而去布施,这个不可以。
  【“自懒惰住教他行施,”】
  呀你虽然想布施自己懒惰,叫人去做。
  【“于来求者呵责嗤笑,旁言轻弄粗言恐吓而后给与,”】
  那么来求的人呀你呵责他嗤笑他,呀真是这是,这种现象我们平常呀容易见到,乃至于轻于轻视他啦,呀这种种的不如理的,不是软语相慰,不是针对著问题,呀所谓旁言是就是不是针对著问题,轻弄的话就是戏弄他轻视他。那么
  【“违越佛制学处而施,”】.
  这个就是我们出家人的要特别注意的,修学佛法的人要特别注意的,呀所以前面一定一再告诉我们,出家人是法师,呀出家人的财施只有一个条件,这只是你自己宿生的福报,呀或者是自己不自求而得到的,这个求二个字大有学问哦,求要如法如理完全如律的,这一点呐很重要,很重要,在座的诸位同学特别注意,呀就是在家人呀也是一样,你信佛了一定由佛法告诉我们赚钱的原则,你违背了这个原则而去弄来的布施,不对!
  【“不能如有资财而施,长时积集然后顿施,是为应断,”】
  呀这样,这个下面这一种也不可以,说你有钱呀就应该去布施,不要说有钱呀,积在那个地方,积了很久呀,然后啊一下去布施,不要!应该怎么办呢?随有呀随施,就是这样,嘿它有有有!他要,要、要!送啊,这样。
  【“故当舍离此等加行”,】
  关于这种情况都要放弃,都应该舍弃。
  【“又诸菩萨见积集施其施有罪,见随得施其施无罪。”】
  这个真正修学菩萨的人呀,看得很清楚,呀他所以要布施,对自己来说呀除悭贪,呀就是这样,现在呢,既然你把那个财物积聚起来的话,对不起,这个东西呀增长悭贪的,所以看见了积聚了财物布施,这个有罪。呀你随得随施,呀得到了马上就送出去,得到了马上送出去,呀
  【“谓若积集然后顿施,福并无多,及于集时退怯众多求资具者,令生嫌恨后施诸余未求者故。”】
  因为你有了财,摆在这地方藏积的话,这个是积集了顿施,你的福并不见得多,因为你真就不要说别的,那个心呀对不对先不管,布施当中所谓你自己的舍心,布施的对象,就是以布施的财物等,单单三轮当中的一轮来说,你慢慢的布施跟一口气积了很多布施,结果的数量是一样的。说我现在的慢慢先不急一块一块一块积了一百块,变作一百块,一百,一百块钱布施,以前你一块一块送出去,积的数字总是那么多,那么所以这福一样的,但是呀你聚积的时候呀,糟糕了有的人来求你的,呀没有布施给他,所以呀使得很多来求的人呀,你把他呀排除掉了,结果呢他心裹面觉得求不到,生了嫌恨心,生了嫌恨心,这个不可以,这个不可以。
  【“菩萨地所中说此等极为重要,谓见集时生长悭等众多烦恼,防等劬劳障多善行,多于中间发生损失,不能毕竟惠施事故。”】
  那么关于这个道理在菩萨地当中特别强调,所以这一点很重要的,呀前面所说的只是说,先来求的人呀,你把他拒绝掉了,让他心裹面呀生起了不如理的这种心相,呀然后你布施后者,单单说这个,现在这个地方呢,实际上还是,你聚积这个东西的时候,增长了悭等,不单单是悭喔,还有其它的烦恼,我们把那个钱摆这裹嘛,要守护它,等一下防小偷,或者我摆在银行裹生利息,或者要怎么样,那都是呀烦恼,都是麻烦,所以增长劬劳,会障碍很多善行,时间又浪费掉了,又增长烦恼,那么何况中间还要有种种的损失,而不能呀毕竟惠施事故,对这个究竟圆满的布施不相应,呀究竟圆满的,任何情况,任何时候,一切时处,都是增长功德自他的,这个不相应的,所以关于这种的加行呀不可以,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当以何等加行而行舍者,谓舒颜平视,含笑先言,随对何田,皆应恭敬。”】
  舒颜呀,这个叫人家看起来呀看得很舒畅,很欢喜,你自己也欢喜呀,使别人呐也欢喜,呀所以这个大丈夫论上面告诉我们,说这个行菩萨道的人呀!他看见别人来向他要任何东西,结果他送给别人呀,实际上呢,他送给别人的,他内心上的欢喜呀比之这个受你布施的这个人呀,不晓得要超过多少倍,他那个内心的欢喜是无比的欢喜,这个道理在我们普通人的确无法体会的,但是你了解了这个地方所说的菩提心,学菩萨道者,你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因为现在你心裹所希望的祈求的什么呀?无上菩提,你为什么希求这个呀?因为你深深的了解,唉呀这个无上菩提果的殊胜的利益是不得了的,在世间任何情况之下绝对不能跟它相比,呀你没有一点办法可以得的到,除了修学佛法以外,那么现在呢你正在修学,所以我们为了容易体会这个心情,就像做生意一样啊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使你这个赚大钱,那个钱赚得不得了的大呀,现在你正忙这个事情呀,当然欢喜得不得了,偏偏别人不知道,就你知道呀,那个时候心裹欢喜呀,就这个状态。所以他这个人来求你,你送给他的时候,他这个人得到的最多只是一点眼前的钱财,他跟本不了得不到你想象当中你心目当中所求的无上菩提果报,他怎么有你这样快乐呢,这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吗?这样,所以这一点呀,虽然是在讲布施,实际上我们修学佛法的人,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如此。呀修学佛法除了这个,这个六度上五度一,每一度都是一样。以外特别讲精进,精进是告诉我们什么呀,我们做这种善事呀,有一种强悍的这种心理状态,唉呀我们现在叫我们做一点点呀,事情还未做,唉呀我心里害怕,唉呀我不行,唉呀我头痛,唉呀我这个我那个,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呀,你不但精进一点都没有,怯弱得不得了,为什么?呀就是他不能分辨那个是非好坏,他现前就是难舍贪著这一点小小的利害,对不对?或者是知见上的,或者习性上头的,所以你正确的了解了佛法,嘿!正因为你要快乐,正因为你要这样,你要不要嘛?要!这个大快乐呀大好处都在这裹呀,那有破不了的。这样,所以处处地方,要注意一件事情,修学佛法真正的中心是什么呀?正知见,你有了这个,自然样样破得了,你既然能够破除了障碍,那个果报是一样一样的得到,这个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所以用这个道理去的话,你做起事情来,没有一点事情会障碍得住你,无往不利,无往不利。那么,这个情况,这种精进的先是心理上面的认识,然后呢,行持上面呀去表现出来,这个地方用在,第一个布施上头,所以他会说唉呀看见了来求的人呀,好欢喜呀,先言含笑,唉呀他来成就我无上苦提呀,真好呀,你是大善知识呀,所以说当然对于上面的敬田等等,现在对那个悲田下面的穷人等等,也一样的欢喜而且恭敬。嘿他像佛一样呀,佛使得我们成就佛,他也使得我们成就佛,我当然恭敬他,你布施的时候,你能够这样恭敬呀,嘿所以等到你成佛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呀不恭敬你,这个道理就这么单纯呀,所以前面告诉我们就是说,呀别别施生,别别果呀,呀这个别别不单是在事相上面,而且布施的当下呀外面是这个事相,裹面是这个心裹呀,以及你的加行啊,那每一样东西当你怎么做的,果报上面呀就感得什么样的一个回报。继续下去
  【“亲手应时,于他无损,耐难行苦而行惠施。”】
  布施的时候要亲自去做,还有送的时候呀要适时,这个很重要呀,呀他今天有求于你啊,到那个时候你不送,过两天呀他已经没有求了,你就送他了,这个不行,呀所以我们说我们送什么呀,应该雪中送炭呀,不要锦上添花,这是应时。那么布施别人于他无损,还有布施的时候要忍耐种种难行苦,然后这个布施,呀这样。凡是前面这个道理呀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呀,我们就要自己的深加观察思惟,然后呢你能够把这个了解的道理去做的话,那就是功德无量无边,呀功德无量无边。所以我这个地方处处地方呀,总是一看到这个地方呀,啊我就想起来了,像德育古鉴呀,呀像什么感应篇汇编呀,安士全书呀,呀古德们的种种语录呀,乃至于最常提的了凡四训等等呀,呢呢呢就这个样,就这个样,他也这么说呀?他说呀不管是任何情况之下,他总归呀能够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呀不管外面怎么样的难,怨他总归委曲求全,就这样。
  【“此等果者,如谛者品云:‘由恭敬施感亲友等而为敬重,由舒手施感得承事,由应时施感一切事应时成办。’”】
  你能够如上面这样做的话,这个因感得什么果呢?这个经上这么说,你布施的时候能够恭敬求者,哪到那个时候你的亲友也来恭敬你,这是增上生当中的亲友,乃至于究竟决定生的时候亲友,他们都是恭敬你,所以他成佛的时候,任何情况之下,任何人一看佛呀,就无比的欢喜,无比的恭敬,这样。乃至于佛在世的时候,你看不要说有情呀,他坐在那个地方,嘿结果那个树自然也盖过来遮在他头上,那个太阳移过去了,那别的地方的影子呀跟著它移,他佛坐在那个树底下的影子还不移,还遮在那裹呀,呀这样不可思议的。这千真万确的事实,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说这是布施的时候恭敬。由舒手施感得承事,你亲手呀好好的去帮忙人家,到那个时候啊,人家也会来呀帮忙你所以现在我们常常怨,唉呀现在这个时候呀好像人情呀,很狡薄呀,嘿这是没有错,为什么你会感得狡薄呀?就是你宿生因地当中呀,你没有这样做呀,呀真正懂得这因果的必然关系的话,当你看见眼前这种不如理的事情呀,你没有一点抱怨,不但没有一点抱怨呀,只有反躬自省,然后呢检点自己,然后呢精进力行,没有一个地方例外的。呀那么要应时施,你能够应时而施呀,你办起事情来,嘿也应时成办。
  【“又云:‘不损他施感得坚固资财,由忍苦施感知心眷属。’”】
  你能够布施别人,不损害于他的话,那么得到坚固的资财,坚固资财下面会解释的,又耐苦能够能难行,这个而去送给别人的话,那个时候你赶得的眷属他会也知心,刻心刻意,尽心尽命的来为你。
  【“俱舍论说:‘舒手惠施得广大财。’”】
  引那个论上面,那么下面解释坚固财是什么呢?
  【“如俱舍释说:‘他于资财不能障难,火等无毁。’”】
  平常我们说我们感得的财物五家所共,这个都是不坚固的,或者是水漂,或者火烧,或者盗贼,或者王难,盗贼容易懂,王难是国家,呀古代的王帝跑到来,像我们现在譬如说我们的财物好好的等一下政府里边说嘿这个地方呀有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呀然后把你把你的东西拿掉了,呀诸如此类的,乃至于世间的属于资生,呀这个是不坚固的,这是世间来说。你布施的时候,如果能够这样的就感得这个坚固之财。
  【“又助他施加行者,”】
  嘿这个很了不起,要帮助别人布施这样的加行法。
  【“谓若自有可施财物,见有悭恪,曾未少施,应往其家,欢喜安慰如是告言,”】
  那你看见呀这个有人啊很悭贪,他很少布施,也没有布施过,而你自己呢有很多钱财可以布施,想布施,要布施,那个时候你怎么办呢?嘿先不要忙著自己,直接就到那个小气悭恪那个人家去,呀给他很欢喜安慰告诉他,说
  【“我家现在广大资财,我为圆满布施波罗密多,希欲乞者,若有求者与汝会过,莫令空返,可取我财惠施彼等,或是将彼引到我所,我行惠施当生随喜。”】
  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你就跑到那个小气不舍得的人家去告诉他呀,说我现在呀家裹有好多钱,好多钱,嘿这个东西我呀要送给人家,为什么呀?圆满这个布施波罗密多,唉这个东西有多少好处,所以我现在布施要求财呀,我是求人家来跟我要财的人呀,但是呢我又找不到,所以假定是有的人要来求财呀,唔跟你碰到了,你不要让他空返呀,你就告诉他呀到我这个地方来,或者你不到这个地方来,把我的这个钱送给他,就是这样。结果啊他自己是不肯送,也不想送,嘿结果有人到他家裹去要的时候呀,他自己不损失,嘿嘿嘿好了你要钱到某人家裹面去,或者他自己到那人家裹去布施,他自己虽然钱没有损失,他还是行那个布施,他看见了这个心裹也欢喜了。为什么呀?譬如说有人来来找我,呀我自己舍不得,然后呢把这个人拒绝去了,自己又觉得过不去,好好好来来来没关系我正好带你去,呀那隔壁那个人家,结果那个讨的人也欢喜,然后呢隔壁的人家拜托我说帮他,他也欢喜,我也欢喜了嘛,对不对?唉所以呀那个时候,唔你布施呀,这个悭贪的人随喜。说
  【“彼财无减,即便欢喜,”】
  他又没有损失呀却也得到了欢喜。
  【“能如是行,如是令彼渐种能除悭垢种子,”】
  你能够这样做的话,慢慢的帮助他呀能够除掉他那个小气的种子。
  【“由渐修习自施少财,依下无贪进得中品,依中无贪进得上品。”】
  因为他能够呀,由你这样领导,本来这个呀悭垢,垢就是脏,就是烦恼相,呀杂染相,呀悭贪的这种杂染的那个种子呀,自己不能住,因为被你这么一来的话欢喜了,渐渐地对自己呀能够稍稍的能够布施一点,这样的话呢,他能够呀下无贪,这个无贪是跟贪相反的,慢慢的进入中无贪,那这个无贪是对治贪的,慢慢的升高了,又再由中无贪进入上品的无贪,进步了嘛,呀这个好了不起。
  【“如是若自亲教轨范弟子助伴,是悭贪性不能惠施,或虽非悭,然无资财与彼资财,令于三宝树修布施自己不得,由此因缘自所生福弥更弘多。”】
  所以你像这样去做,那么不管是你自己的周围的什么人,或者你的尊长,或者你的同伴,或者你的弟子等等,由于他们这个呀心裹面呀为悭贪所逼而不能布施,或者虽然不能布施,但是呢他缺少资财,缺少资财,上面譬如说,那个亲教轨范,通常他既然能亲教轨范的话,他不会有悭贪,万一有,可能,就是通常这种情况呀,他是说没有财,呀由于像前面呀他能够呀使助他加行,呀这个真了不起呀,你不但自己布施,而且使这个悭恪难舍的人呀,因为你这样的行为呀也成就了他,从不肯施,然后呢到少少施到中施大施,所以破除呀他的贪从下无贪进到中无贪,乃至于进到上品无贪,上品无贪就舍了,这样。能够这样做的话,说把这个原则用来如是若自亲教轨范弟子助伴,是悭贪性不能惠施,呀或者是他因为呀向来这样的小气悭贪呀不能布施,或者呢他虽然不小气,但是呀没有钱,呀那个时候呀,经过你这么一来呀,呀他就能够呀去布施供养,这样他自己虽然不做而由此因,这样一来的话,呀他也就得到了好处了,他得到了好处了,或者是布施的时候你自己虽然没有施,而让他帮你去施,不管自他,由此因缘自所生福呀弥更弘多呀,呀因为这样的,得到的这个福德,比单单前面的得到呀还要多,还要多。
  【“令余一类调伏烦恼,圆满一类善法乐欲,摄受有情成熟有情。”】
  这样,说这个这样一来的话呢,你呀令余一类调伏烦恼,令余一类是圆满善法,他本来呀苦恼的呀没有钱,或者什么的话,你帮助他了,唉帮助他调伏了他的困扰,还有一类呢,另外一方面呢,他本来悭贪什么等等的话,从这个悭贪的烦恼呀,反成了变成布施的意乐,就是这样,呀所以两方面又能够调伏烦恼,那个是一类,又能够增长善法一类,这么个好法,又能摄受有情又能成熟有情,摄受是教他调伏了烦恼,帮助了他摄受他,使他增长善法欲乐,是成就他,这样好呀,所以呀前面这个加行布施当中,嘿别人不能布施,你能够这样帮助他,那个真了不起。
  【“如是若自现无资助,应以工巧事业之处集财惠施,或于他所宣正法语,令诸贫者及悭吝者悉乐惠施,或诸求者教往俱信富饶之家,躬诣其所随力随能助其惠施。又于施物择胜妙施,及将所备可施财物圆满惠施。”】
  下面嘛其它的等等,这都是我们呀应该做的,呀上面是自己有钱,假定是你自己没有呢,没没有关系呀。
  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百十五卷B面呀上面是自己有钱,假定是你自己没有呢没没关系呀,那么应该你的工巧事业处,说二样就是你的技术啦,你的了解啦,当你所了解的想办法去赚了钱,然后去送,或者你不必透过这个,只是说呀宣说正法─法施,呀那么因为你这样的法施的关系呀,使得那些本来不能施,本来不能施有二种,或者他穷而不能施,或者是他有钱吝啬而不能施,那种人使他呀也能施而且很乐意的去施,很乐意的去施。那么还有呢,唔是有的人呀不是施,反过来求,那么如果有人缺少呀,虽然你自己没有,但是你告诉他嘿某家什么地方啊他有呀!那个教他去求的那些人家,他又什么俱信富饶之家。呀这个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呢他不具足佛法的信心,然后他跑得去的话,嘿你呀教他跑去,他跑到去没有求到呀,挨骂一顿,呀这个不是法施呀,或者呢你亲自跑到那一个晓得他有钱又俱信又肯送,那么随自己的力量能够帮助他,种种的方法,使得这个布施这件事情能够圆满,你帮助人的话,你自己帮助了想施的人也施无畏施,然后呢你助成其施是随喜施呀,所以这个无非都由施上面增长的功德,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种种这一方面,这个举几个例子,真正我们行持的时候,你就把握这个原则善巧行之是无往不利。那么布施的时候呢要把好的东西,不要说自己用不到了送给别人,这个不可以,这个不可以,所以说到这裹我又想到我这个善知识,呀那时候刚出家不久,我们这里东西呀很多呀,有的时候呀用不完,有的时候呀吃不完,我就说呀这个吃不完送给别人去,或者用不完,呀用不完把差的送给别人去。我的老师说这什么话,你用不完,你最多你只能说,对不起呀,我实在用不完了,请你们帮我忙呀,人家收的人呀也感激你。你明明是用不完,你真的想送人,你舍不得有好的东西你送人,那个对呀,呀我一直到现在为止呀受用不尽,一直到现在为止受用不尽。所以我们现在往往自己都买了新的,这个旧的没用,好了送给别人,还要说这个好的送给你呀,呀这个不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应有的布施的态度。呀那么对于下面贫穷人尚且如此,呀我们呀对三宝的话,更应该注意,更应该注意呀。那么把所备可施财物圆满惠施,呀下面圆满这两个字注意呀,这个裹面包含了三样东西,你布施的心,以及你布施的加行,以及布施的对象,呀这个布施的对象呀,下面会告诉我们。啊,那么现在我们继续下去看卷第十一卷,
  【“第四施何等物,”】
  前面是已经讲了施何等田,布施什么样的田,呀那么布施的时候以什么心,第三呢行为,做那个布施的行为加行的时候如何?现在呢应该所送的东西,怎么个?那些东西可送不可送,它说
  【“分二,”】
  第一个
  【“略示应舍不应舍物,第二个广释。”】
  简单的说明那一个是可以送的,那一个是不应该送的,原则这个地方说,第二呢详细的说明根据这个原则来一项一项的应用这个原则。
  【“今初:谓由施此物,能令现前离恶趣因,引生乐受究竟利益,能令断恶或立善处。又于眼前虽无安乐,然于究意能生义利,是则菩萨当施于他。”】
  这个原则,它说,说呀经过你布施这样东西以后,那个时候呀,嘿能令眼前离恶趣因,现在你造的因呀,这样布施了以后造了善业你能够离开恶趣的,是眼前而且呢将来呀得到究竟利益的,所以眼前也对,将来也对,这个是第一个,能令断恶或离善处,总之不管是现后,这个坏的经过这个行为布施了东西以后,能够呀断除他的坏的,能够使他得到好的,这是前面说的,其次眼前虽然不一定得到安乐,但是呢他究竟能够得到利益的。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呀,这一点我们往往凡夫呀只看眼前呀,不能看得远,不能看得远,要从大处著眼,大处著眼。所以这个利害要分得很清楚,这样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应该呀送给别人,这样的东西就应该送给别人。
  【“若由施此,现生逼恼后亦无义,或虽现乐于后有害,不应施他。”】
  如果你送给他的东西呀,眼前也没有好处,后来呀更没有好处,那个不要送,或者呢眼前虽然有一点好处,后来有害的,这个不可以,这个原则,现在下面呢详细的把这个原则去应用。
  【“第二”】
  这是详细的说明,
  【“分二,一广释内物可舍不可舍,二广释外物可舍不可舍。”】
  第一个呢详细的说明,内物呢,呀就是我们自己的内物,内身这个叫内物,外面是呀外财。
  【“若知不舍内物道理与此相违知是应舍,故当先说不舍道理。”】
  所以你晓得了什么时候,这个不可以舍这个道理了解了,那么反过来那就是应该舍的,所以把不应该舍的道理先说一下。
  【“此中分三,初就时门不应舍者”,】
  第一呢就时间来说,这个怎么讲?
  【“菩萨身等虽已至心先施有情,然乃至未广大悲意乐,不厌乞求肉等难行,纵有求者亦不应舍。”】
  现在第一步就时间来说,那个时候不可以,说我们修学菩萨的人呀,那个身体,就是内物呀,嘿虽然一开头的时候已经至心发了这个心,发了愿心,当你修行心的时候的的确确这个愿已经是够了,我不管若内若外一切东西都送给别人,心是对了,但是呀你这个大悲的这个意乐呀,大悲的心量呀,还没有广大,还没有广大,你还没有广大这个大悲的心量的时候,就有人来求你的肉,而你不厌呀,对这个祈求人不厌,你就送给他的话,这个不要。所以在这种状态当中,虽然你自己不厌人家来要你,要你的身要你的肉,就算有人来求你,你也不厌,愿意求,那时候不要舍,为什么呀?下面解释了,
  【“集学论云:‘由何能令精进厌患,谓由少力而持重物,或由长夜而发精进,或由胜解尚未成熟而行难行。’如施肉等,此虽将身己施有情,然于非时,唯应遮止不令现行。”】
  这里解释,先就论上面的文字,下面是解释这个,说你虽然要这样去做,可是眼前为什么要遮止你呢?因为不是说做了这件事就算完了。你要行无量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积无边资粮,这种情况之下,不是一件小事情,要想完成这件事情必定要发大精进,大精进呀,绝对不是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那个不可以,像昨天晚上我们温习的时候说呀,一时一兴尔,就是一时呀,他与趣来了呀好好好,呀没有正确真实的充实的内内在的志向,呀兴趣来了,就把它忙一顿,忙过了以后,好了蹋在那裹。呀这个不是,精进这个东西呀是要有原则,要有远大的目标,从微近的地方,慢慢做越做越来,越做越好,越做越好越做越大,现在一开头的时候呀,是你有,然后人家来求你,那时候人家求的时候你心裹也不厌,然后送给,送给别人呀,完了以后呀,唉呀你痛得要命,这样也不行,唉呀想想到的时候呀,就懊悔起来了,一懊悔呀,对不起你怯弱了,一怯弱那个精进就受了影响了。所以使得你精进退损的,呀这个什么状态呢,就是厌患,这个情况下使不得,使不得呀就像什么呀,你的力量很少,而你要拿重的东西,呀说呀你自己只能扛他十斤,你呀要超过了力量扛他十五斤乃至二十斤,就算你有十斤扛的话,你不要扛他十斤,扛它七斤,这样才可以呀,呀为什么呀?因为你真正要努力的是长夜发精进呀,你现在还是什么?还在异生凡夫当中呀,还在无明长夜当中呀。你克服这个东西要经过长时期的去发这个精进。当然你证得了大觉世尊以外,无精进无见,那时候已经智慧明见的话,这个精进是绝对不难,而且绝对会行,现在你在长夜当中呀,要发这个精进的话,这个弄得不好的话,对你的精进会损害,这是第一种。或者由胜解尚未成熟,呀那个时候虽然你一时呀,意气很高,但是你的意志本身呀,并没有很坚强,原因是因为胜解,就是殊胜的见解,没有建立起来,那个时候所行超过你能力,这个不可以。呀所以这个时候呀,虽然你呀心裹觉得愿意施呀,把我的什么东西都送给别人,那时不是时候,所以这个要遮止的,现在不要做,呀为什么呀?
  【“若不尔者,能使菩萨厌诸有情,由此失坏菩提心种,故即失坏极大果聚。”】
  那下面就解释了,因为你时候不到,过分而去做的话,唉你就觉得,唉呀这个真是难弄呀,这个众生真是难度呀,这个心一起来的话,那个菩提心种就坏了,这个种一坏的话,那个果当然就失坏了。所以真正修学佛法的人,这个智慧,他决定是看得非常深远。那么下面关于这一点呀,再引经上面。
  【“是故圣虚空库经云:‘非时欲行,是名魔业。’”,】
  那以前告诉我们呀,如果心裹面呀又不相应是名魔业,就算是你心裹面己经到了这个认识了,有了这个心,但是时间不对,还是不行呀,经是这么说,论呢?说
  【“悲心未清净,不应舍其身,”】
  你虽然想舍,可是那个时候你的悲心呀没有清净,这个清净呢作何解释?什么是悲心清净?呀清净有几种相,说闻相应的,思相应的,修相应的。就是说你的的确确产生了殊胜的胜解以后,你送完了以后虽然痛,呀但是你绝对不动,这种状态当中,那你可以送了,否则的话,你送完了以后呀那个心裹面又动摇了,那个就是不清净,所以前面那个悲心是什么呀?是世俗的,所以叫做世俗菩提心,这个清净的?一定是跟什么?跟智慧相应的。那个时候呀,你才可以舍,没有到那个时候不可以,呀这是第一点,指你内心的状态,这个标准。其次呢?
  【“若能成现后,大利因应舍。”】
  假定说你现在这样的布施呀,不但眼前而且以后也有绝大的利益,眼前是眼前增上生,究竟是究竟决定生,那个时候才应该舍,所以前面这个事情呀,眼前好像很对,完了以后呀,后面这个东西不对了,这个就不应舍。这是第一个,以时间来说,
  【“就所为门不应舍,”】
  那么其次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呀,那么什么情况之下不应该舍的。
  【“若为小事不应舍身,”】
  为了小事不可以舍身。
  【“即前论云:”】
  这个入行论上面说
  【“‘能行正法身,为小不应损,如果能速满,诸有情意乐。’”】
  说你现在这个身体呀,要行正法,把圆满的佛法在世间呀深广的弘展,结果为了一点点小事情,把身体送掉了,这个圆满的教法呀是个莫大的损失呀,呀这个不要去送给他,嘿你能够这样做的话,虽然你没有送,确是在圆满的正法上面有了绝大的意义,这样做的话,嘿很多人呀得到好处,呀所以呀如是能速满诸有情意乐,而不是在一件小事情上面呀得到一点少好处。
  【“若就自分已离悭等布施障碍,而就他分若不舍身,能办众多有情利义大事之时,有求肢等亦不应施。”】
  下面就说那你自己呀内心当中呀,己经离开了这个见,呀前面就是说时间还没有到,因为什么呀?你的施心没有清净,现在呢你的施心己经清净了,是啊这个布施的障碍啊已经去掉了,但这种情况之下还不一定舍,为什么呢?不是就你自己方面来看,而就别人的方面,而就他分,为什么就他分呀?利益别人,因为你拿了你现在这个身体呀,能够承办很多很多利益有情的大事情,所以少数一个人跑到来要你一个手,要你一个眼睛,说不不不!我呀要承办众多有情的大利益,不为这个小小的小事而舍身。这是这个地方所做的事情的第一项。
  【“若为令作杀生等事,俱害自他诸恶行故来乞求者,则自不应暂施于他。”
  】
  还有一种呢?他是来求你,但是他求你你帮了他以后,所做的事情呀,就像什么?你帮了他去杀生,结果呢害自害他,关于这一类的恶行,呀这个来求的人呀,你可不要给他,呀你给了他以后呀,他去做坏事,结果他自己也损害,然后呢别人也损害,那不要给他。
  【“说第二个又求就求者门不应舍者,”】
  这第三个就是来求的人呀,在这种状能当中不合理的,这个不要舍。
  【“若魔众天,或由彼天所使有情,怀恼乱心来求肢等,不应舍与。”】
  这个魔来求的时候,或者虽然不是魔,或为魔所使的这个有情,呀这个有情被魔恼乱心,或者失坏了自己的本心,那个时候他跑到来跟你求的时候呀,不要给他,为什么呀?
  【“勿令于彼有损害故。”】
  你给了他呀这反而对他有害。
  【“若诸疯狂心乱有情来乞求者,亦不应与,”】
  这个不是文字呀,
  【“若诸疯狂心乱的有情呀,”】
  这样,这些人呀疯狂了,心乱了,那这种人来求的时候啊,你不要给。
  【“此等非是实心来求,”】
  那因为他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他己经是呀,心裹面乱掉了。
  【“唯于众多浮妄言故。”】
  这个情况,
  【“非但不施此等无罪,施则成犯。”】
  不但不施没有罪呀,反而施了以后还有罪的,
  【“除此等时来求身者,则应施与。”】
  上面所说那些不应,不应该的去掉了,换句话说就应该的,应该的,你就应该送给他。
  【“此复有二,谓割身支等毕究施与,及为办他如法事故,为作仆等暂施自在。”】
  那么施这个内身又有两种,有一种呢就把你的身体呀,呀比喻说给他一个送他一个眼睛,送他一个什么,乃至于像佛陀因地当中呀,舍身饲虎,然后身上割肉喂鹰,他自己的身体送给他,或者帮别人忙呀身体还是你的,那么暂时帮他解决一下问题,这个都是舍内财的,就是指我们身体。
  【“第二广释外财舍不舍”,】
  那么身体以外,外面的财物什么应该舍,什么不该舍,
  【“第一不舍外物道理,第二惠施外物道理。”】
  什么情况之下不送,什么情况之下该送。今初
  【“初中有五,一就时门不应舍者。如于出家及诸近住,施午后食。”】
  第一个就时间来说,呀那个时间不合适不应该,出家人午后不可以,近住守八关齐戒,凡是这种人,过午了以后,他不再吃东西,所以过了午以后,你再送他这个不合理的这第一个,第二就施境门不应舍,你所施的对象,那一些不可以。
  【“于持戒者,施残饮食,或与便秽涕唾变吐脓血所染饮食,”】
  这个若真正持戒,这个这种人呀都是有功德的人,这种人呀你应该恭敬他,现在呢你残食的东西,那等于好像是乞丐一样,这个不可以,呀或者这个东西呢当中为那个脏东西呀所染污了,这个
  不可以。其次
  【“于诸不食葱蒜者,不饮酒者,纵欲饮食,然具律仪不当授彼,施与蒜等及所杂染。”】
  那么那一类人呀他或者葱,蒜、肉、酒呀,嘿不吃的人,就算他想吃,来求你不可以,嘿还有呢具律仪的人不可以,具律仪就是具戒,因为这个戒都是戒绝的不可以,你如果把这个东西送给他的话,那个就是犯了杂染。
  【“虽复先以正言晓喻,令其于施生欢喜心,然于怨家药叉罗叉凶暴所覆,不知报恩,诸忘恩惠来乞求者,”】
  那么这个还有一类呢,就是呀你已经呀说呀如法去说明了他布施,然后呢愿意布施,心里也欢喜,但是有一类人的呀,这个怨家药叉罗叉等等呀,这种人是在什么状态当中啊凶暴所覆,他们那个心情呀,是跟这个心相应的,跟这个心相应不知报恩,忘恩负义,而在为那种暴恶心裹面所使之下,如果这个情况之下来求的话,不要给,
  【“与子仆等,病人来求非宜饮食,或虽相宜,然不知量而与饮食,若已饱满性极馋嗜,来求妙食惠施妙食。”】
  那这个或者不是冤家对头等等,或者指儿子,子女或者是亲人呀,仆人呀,别人呀来求不相宜的,这个不相宜的东西呀,不要给,或者是虽然相宜的不知量的不要给,譬如说什么是不相宜的,嘿那个小孩子呀,现在的那个小孩子呀,唉呀看见呀那个不应该吃的,唉呀人家现在呀,嘿嘿普通一般讲那个叫什么呀,大麻烟是吧!就是那一类,那一类东西很清楚很明白不相宜的,那个不可以,哦或者呢虽然正餐饮食等等,但是他吃得不知量,呀这个不可以,或者呢已经饱了,这个性极馋嗜,唉那个呀贪心非常强呀,呀来求妙好的东西,这个不要给,不要给。
  【“若诸外道为求过端及非求知经典之义,以财货想而来乞求,舍彼经典,”】
  那么还有呢,他求的东西,是求得经典,求得经典,但是他的目的呀,他不是要来了解这个经意,他要看你这个东西,他要找你的麻烦,嘿看看它这个经,看看这个经裹面,挑剔它,呀如果这种情况之下,这个经不要给他,或者呢他来求那个经不是挑剔,也不要了解,觉得你这本经是古装古版绝版很值钱,嘿这种情况来求你,那你不要给他。这个菩萨地中那么大概这么说,大概这么说,嘿菩萨地它这个本地分当中,下面这个决择分当中。
  【“广如菩萨地摄决择分应当了知。”】
  那么详细的要分辨这个内涵呢,这个决择分,呀前面是本地分,后面是决择分,就是说,遇见一个情况,你如何如理如何不如理,详细分辨的,这就在决择分当中。
  【“如云:‘若是已写完善经典,有婴儿慧众生来乞,若施与之当知有罪,’】
  就是洗这个完好的经典,己经写好了,现在来说的话,现在不用写了,现在印刷很方便,古代这个经典啊唉呦!好难呀,要硬是手一个字一个字抄起来的,在我们国内已经不见了,不过我在印度看见他们写在那个贝叶上面,唉呀有的人呀,那个工楷写得真漂亮呀,唉整天是写的,硬是一一写出来的,真至写好了,然后呢当然写好了以后呀,是专门供养别人呀,呀让人家读诵思惟观察的,可是来求这个人呀,他不懂事,婴儿慧是小孩子,他根本跟它不相应,嘿这个不要送给他,你送给他反而有罪的,呀乃至你自己
  【“若为施彼转向余求,亦是有罪。”】
  你自己没有别人求也是不对,这个经典的目的是增长人家的智慧,他没有智慧,你送给他,不是白白浪费吗,呀不要说像前面的来求你过什么等等,就是他智慧不够都不要送。
  【“若我令他持诸深法及观彼能如实信解,唯以是思而惠施者,是为无罪。”】
  说这样的经典呀,是送了他以后嗯觉得他能够照著它这个经裹面深入法义,这样应该送,或者你觉得嘿他能够如实信解,这个时候,你就送给他。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日常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6-117卷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2-113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14-115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3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94-95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88-89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82-83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42-143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24-125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80-81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30-131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2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放松心情,坦然面对[栏目:谈佛说禅悟人生]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四节 中国佛教因果报应论的特色[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现观庄严论明义释 8[栏目:洛桑卻佩格西]
 忧患与思考[栏目:王雷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