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8

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佛教起信的基础是信念和智慧。龙树菩萨在《致国王书》中说:“入道之法简言之,就是信念与智慧,有信能使归向法,有智能够见真理,二者之中智为主,先决条件是信念。”这里说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归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够明见真理。这“信”字有三重含义:一是真心喜爱,二是坚信不疑,三是坚定追求。即对所信对象产生兴趣,真心喜爱,并坚信其所产生的作用,进而执著追求。这必须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因此说“智为主”。龙树还在这本书中指出:“以贪心归趋,嗔恨心归趋,恐惧心归趋,无明心归趋都是不合正法的归趋。正信归趋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符合理性的信归。”

  这是佛教不同于迷信的根本标志。

  佛教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宇宙万物存在量相等,故称佛为“正等觉”、“遍知者”。但作为起信皈依的思想基础,必须认识宇宙万物无常和生命轮回之苦的本质。“无常”是指“诸法无常”,即万事万物瞬息万变、兴衰不定、即生即灭的运动变化规律。有情生命的可悲之处就是生死轮回之苦和生命短暂无常之苦。

  由于这种人生短暂,生命脆弱,祸福不定,兴衰相伴的无常原因,人世苦苦追求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变得毫无意义。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具有理智的人,为了摆脱这种危机四伏的人生困境,必然会寻找出路,当认识到佛法对世界万物和人生的认识及其解决办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时,就会自然地皈依佛教。因此说:“起信的根本是智慧,动力是信念。”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下一篇:无信仰的人能不能学通佛法?
 佛的遍智有什么特点?
 有人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密法论典,禅宗和净土宗的人没必要学,这话对吗..
 菩萨发心有几种类型?
 为什么说密法比佛还珍贵、难遇?
 “安神开光”是什么意思?
 密教是佛教正法而不是来自外道(印度教)邪法的根据是什么?
 有人说,密法的佛身观法是“无异乞丐妄称国王”,这话对吗?
 何谓业印,何谓智印?
 什么是“五浊”?
 有人说“学佛不需要学佛经”,“佛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命运决定可以改变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第二章 五戒十善 什么是戒、什么是律?[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密勒日巴[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有人修法时不是瞪眼就是眯眼,要不就是紧盯目标或者反复想:“我这样睁眼对吗?”请问你如何看待?[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第十六选 闭根门,食知量--难陀品德[栏目:杂阿含经二十选]
 乙亥讲演录[栏目:王骧陆居士]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第二则:慈悲为成佛之本[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