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0

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佛教起信的基础是信念和智慧。龙树菩萨在《致国王书》中说:“入道之法简言之,就是信念与智慧,有信能使归向法,有智能够见真理,二者之中智为主,先决条件是信念。”这里说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归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够明见真理。这“信”字有三重含义:一是真心喜爱,二是坚信不疑,三是坚定追求。即对所信对象产生兴趣,真心喜爱,并坚信其所产生的作用,进而执著追求。这必须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因此说“智为主”。龙树还在这本书中指出:“以贪心归趋,嗔恨心归趋,恐惧心归趋,无明心归趋都是不合正法的归趋。正信归趋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符合理性的信归。”

  这是佛教不同于迷信的根本标志。

  佛教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宇宙万物存在量相等,故称佛为“正等觉”、“遍知者”。但作为起信皈依的思想基础,必须认识宇宙万物无常和生命轮回之苦的本质。“无常”是指“诸法无常”,即万事万物瞬息万变、兴衰不定、即生即灭的运动变化规律。有情生命的可悲之处就是生死轮回之苦和生命短暂无常之苦。

  由于这种人生短暂,生命脆弱,祸福不定,兴衰相伴的无常原因,人世苦苦追求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变得毫无意义。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具有理智的人,为了摆脱这种危机四伏的人生困境,必然会寻找出路,当认识到佛法对世界万物和人生的认识及其解决办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时,就会自然地皈依佛教。因此说:“起信的根本是智慧,动力是信念。”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下一篇:无信仰的人能不能学通佛法?
 生命转世之说 如何证明?
 什么叫作“分别心”?
 什么是八小成就和八大成就?
 为什么有人说钝根反而成就可能快呢?
 既然诸佛依法成佛,那么第一位佛依什么法成佛?
 念佛菩萨心咒和圣号有什么异同?
 有人说“佛教弟子以与人不争为美德”所以不应该争辩,这话对吗?
 信仰佛教的人必须要念经拜佛吗?
 佛教的“缘起”有几层含义?
 以现代语体翻译、讲解经论是否社会化、庸俗化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太虚大师的佛教革新思想及其当代反思(五)[栏目:能利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5 五力[栏目:宽见法师]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栏目:陈大惠居士]
 如何看待淫欲[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怎样正确看待少林寺?[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趣品《圆觉经》之十一[栏目:超然法师]
 浅谈梦境与佛法[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禅的认知与修学[栏目:禅宗文集]
 大唐东都大圣善寺故中天竺国善无畏三藏和尚碑铭并序(李华)[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明白因果 劝修福善 (晋 法慧)[栏目:释门法戒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