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则:慈悲为成佛之本
 
{返回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98
  第二则:慈悲为成佛之本

  梵网经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食肉之人,杀生自肥,这就是残忍的行为;将这种残忍之心,推而广之,可以损人利己,无恶不作。食肉之人,畜类众生,见到他的身子,闻到他食肉过后身上发出的臊气,舍之远避,例如屠夫入村,狗见惊吠。素食之人,心存仁慈,日益增长,推而广之,一切众生,皆可喜可爱,皆欲与乐拔苦,这就是慈悲为佛道之根本的原理。至若《大智度论》卷十一记载:往昔雪山中,有一仙鸽,生活优游自在。有一天,鸽见一人,为大雪弥漫而失道,穷厄困苦,饥寒交迫,命在须臾,鸽见此人,大发慈悲心,即飞行求火,聚薪燃之,为此人烤火取暖;又复以己身投火自焚,以施此饥人果腹。仙鸽以此功德,后来转世成佛,即释迦如来。这是慈悲为佛道之根本的事迹。我国儒家有‘君子远庖厨’之说,古时候齐宣王,以羊易牛,孟子许其不忍之心,推恩及人,可以王天下。这和佛教的素食可以增长慈悲,以及慈悲为成佛的根本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东西二方大圣人,世出世法,各臻极至。真使我们凡夫众生,赞佩不已。
  录自《素食的利益》页二二~二三 

{返回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则:出家志在断烦恼
下一篇:第一则:养徒不教师之过
 第二十七则:教杀的现世报应
 补篇 六、南普陀的精神(一名:黄袈裟的来由)
 第三十七则:比丘闭关要小心
 第三十则:舍利是人天福田
 第二则:慈悲为成佛之本
 第二十五则:素食可青春永驻
 第二十三则:护僧物如目中睛
 第七则:不愿诵戒的苦报
 第三十六则:诵戒威德不思议
 第十四则:误杀者亦须误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0)[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踏上心灵幽静 第12章 灵性生活的周期 密集禅修结束后:在变迁中修行[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宝积经讲记[栏目:印顺法师]
 赵泰地狱行[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中国篇]
 驴报夙怨[栏目: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
 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一种观点,认为佛教不是宗教,是佛陀的教育。如何理解?[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二十三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149.问曰:众香城在何处?[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超越两边[栏目: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