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珠的起源
 
{返回 佛教常用器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116

念珠的起源

念珠的梵名为钵寒莫,又称之为数珠、诵珠,通常人们称之为佛珠。顾名思义,那当然是佛教徒使用的法器和标志了。还有人称它为“栓马索”。念珠最初的起源是由古印度人以璎珞。珠宝作为项链等装饰而逐渐演变而来的。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在佛教之之前就开始使用念珠,印度出土的二世纪以前的婆罗门像中已有项悬念珠了。在佛教之前,印度的事火处道的本尊就已手持念珠。

佛教徒大约在二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念珠。佛教早期比丘使用串珠用以记数、摄心。当时串珠为三十粒,黑白相间,用以记日。佛教经典记载念珠起缘于《木槵子经》,此经云:常持数珠,无论行住坐卧,一心念佛法僧名,满二十万遍升天,满一百万遍超生死。佛经中《金刚顶瑜珈念珠经》、《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等经典对念珠的使用都有指示。

佛教于东汉初传入中国后,念珠也随着佛教在中土的发扬光大而广为流传。东晋时国人已开始知道使用念珠。唐朝时念珠使用已相当普遍。一些寺院里的准提菩萨、十一面观音像均携念珠,罗汉像也有手持或项悬念珠的了。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已有“人各掐珠,口同佛号”的讲法。苏东坡曾有诗称赞“捧经持珠,杖则倚肩,植杖而起,经珠乃闲。不行不立,不坐不卧,问师此行,经杖何在。”《敦煌曲子词上――禅门十二时》称:“日入酉,观身知不久,念念不离心,数珠恒在手。”《定格联章》云:“念观音,持势至,一串数珠安袖里,目前灾难不能侵,临终又得如哺眠。可见,僧人使用念珠已十分广泛。


{返回 佛教常用器物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佛珠漫谈
 滤水囊
 念珠的起源
 禅带
 香板
 
 齿木
 佛教知识普及-法器
 
 
 锡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善的精神[栏目:济群法师]
 中观总义 第十六课 应成派不共四大应成因[栏目:中观总义讲解·圆春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八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薪尽火传,生命在于转化[栏目:包容的智慧]
 如何解决信仰与现实的矛盾?[栏目:雪漠]
 1715 法华经义记(梁.法云撰)[栏目:02 经注论疏]
 Chapter 2 - Expedient Devices[栏目:The Wonderful Dharma Lotus Flower Sutra]
 隆波田:平凡僧,独特质[栏目:正念动中禅]
 真实的嫖娼报应[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宗镜录卷第六十一[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