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认识到缘起性空的道理和“见性开悟”有什么不同?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4

认识到缘起性空的道理和“见性开悟”有什么不同

  从理论上认识缘起性空的道理是理性上的分别作用,“见性开悟”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经验。前者是世俗智达到的境界,后者是圣智的境界。

  理性的分别作用是抽象的思维,如分别思维认识“蜂蜜”,只是概念性的抽象的认识,无法真实体验蜂蜜的滋味,也得不到真实的蜂蜜,在没有蜂蜜的情况下可以想象蜂蜜。在这种情况下,“蜂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或称直感经验是没有思维活动,也没有任何名称概念,犹如口尝蜂蜜,亲自体验到蜂蜜的滋味。无论知道不知道“蜂蜜”的名称和蜂蜜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尝到蜂蜜的滋味都是一样的。这种体验又是具体的感受,并非语言概念所表达的抽象的相。世人就蜂蜜这种具体的实物来说,既可以用抽象思维来认识,也可以具体地感受,亲口尝到蜂蜜的滋味。

  但对心性、物性之类的法性本质,世俗智只能达到概念性理解和想象的接近,所以世间道的最高位,对空性的认识仍然无法超越概念性的认识。

  只有见道中出世第一智,即圣智才能达到直觉现观,对空性的直觉现观,称作开悟性。

  从世俗的分别智境,达到无分别的现观圣智境界是一种智能类型的转变,绝非一般的认识程度上的差别。

  这是一个佛教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语言表达在客观上受到限制,理解上容易产生分歧的很大难题。所以被称为非思议、非言说境。

  据当代物理学家说,量子、粒子研究领域中就曾碰到用理性思维无法想象,用语言无法精确表达的近似佛教所说的非思议境界。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说“一真法界,不与万物俱,万物生灭无常,一真法界,如如不动”这话对吗?
下一篇:大乘显宗有单独的修行法吗?
 佛法中说,即使教字母之启蒙师也要视为佛陀看待,并观在资粮田中,那世间的..
 修持时轮法需要守持什么戒律?
 佛教既然否认第一因,为什么密法里面有“本初佛”的概念呢?
 汉传佛教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为何说修胜乐系在末法时期容易成就?
 佛教必学论典都有哪些?
 有学者考证,《现观庄严论》非弥勒菩萨所著,这一看法对吗?
 藏传佛教以何宗见解为主?
 为什么把佛法僧称为“宝”?
 “八万四千法”的“法”指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与企业文化(释明生)[栏目:佛教与管理]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六十五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