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死的幻觉 第7章 迈向恒久快乐的步伐
 
{返回 白玛格桑法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6

生死的幻觉 

佐钦白玛格桑法王

第7章 迈向恒久快乐的步伐

  从无始轮回到今天,我们在无尽的轮回流转中忙碌不停,从未有过闲暇时光。前生前世的所作所为,就像昨夜的一场梦,总是处在连续不断的迷惑和没完没了的行动中。我们可以试问一下自己,我到底是谁呢?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取的,不能说名字就是「我」。我们身上的血和肉等物质成份,是各种微尘元素的聚合体,这和泥土塑造的人像没有什么差别,在其中也无法找出「我」在哪里。再看看我们的心识,它一直处于迷惑不醒悟的无明中,今世它投入到人的身体里,我们就认为它是人,前世它曾投入到狗的身体里,我们应该说它是谁呢?下一世它投入到蛇的身体里,我们又说它是谁呢?面对变化多端、辗转投身的心识,我们永远也得不出一个肯定的结论,更不能把广泛纳入轮回习气的无明心识说成是「我」。还有,对于「心识」我们永远也无法说明它是什么东西,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出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来。
  
  其实,我们所执着和维护的「我」,就是由迷惑「心」假立产生的。我们认为是「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身、口、意三门,其中身就像奴隶,口就像信使,意就像国王。如果我们的心能够进入无迷正道,那么我们的身和口,就可以随之自然而然地进入清净正道,并且可以消灭从「我执」迷惑中产生的所有痛苦。
  
  在心向善法、破除迷惑之根——「我执」的过程中,首先要皈入佛法胜门。皈入佛门时需要知道佛法由灭、道二谛组成。所谓的「灭谛」,就是指涅槃成佛;「道谛」,就是指涅槃成佛的道路。要取得最终的觉证佛果,就必须首先学修得果之因——佛法。求取佛法,要依靠通达所有法门的善知识。在依止善知识学修佛法的时候,为了结下善缘,要对佛法和开示佛法的上师进行礼敬供养。在闻学佛法的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三善(初善发心、中善无观、后善回向)胜因。
  
  三善之中的初善是为方便修法而大发愿心。要发愿:我要让众生脱离痛苦因果,将众生置于圆满佛果位,为此我要闻学佛法。这个愿心就像铁钩,可以让善根胜种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善之中的中善是为了使善业不被恶缘抵消而正行修无观。要领会基位大中观、道位大手印、果位大圆满三者的见解。初入佛门的人,其观点能够接近以上三见解,就可以视为正确。所有世间诸物,虽见其有但没有真实本性,一切就像魔术、梦幻、海市蜃楼、水中月影一样应视为不实之物。对佛法闻、思、修时,要集中身、口、意三门的所有精力。
  
  三善之中的后善是为增长善业而进行回向。当修法行善告一段落的时候,如果不立即把善业回向给利他成佛之业,那么体受一次善报后善业便会消失殆尽。还有,累世累劫积聚的善业,会被剎时的怒气破坏消灭掉,对善行产生懊悔或炫示善业,也会使善业减少或毁灭。为使善业不受破坏,回向时要有修法者、所修的法、修法行为三轮虚无、空性的领悟心,在此心与慈悲菩提心无二和合中回向、发愿。换句话说,就是在正见的引导下以三轮体空之清净心回向,这种回向法是无毒清净回向。
  
  接近无毒回向的回向法:观思我在三世累代中所积累的善业、佛与佛子们所拥有的无漏善业,以及众生具有的全部有漏善业都合为一体,为了使众生都取得圆满佛的果位,遵照从前佛与佛子们以三轮清净之心回向善业的方法,我也把善业回向给众生。
  
  以上三善,是皈入大乘法门者修取解脱佛果的微妙三法宝。
  
  产生广大愿心菩提心等起——利乐众生、具足二业的微妙菩提心之后,要生发广大方便深密等起之心,即宣听密宗金刚乘法门时,要观想上师、眷众、法、处、时五者圆满。
  
  如果视上师为普通凡人,那么这个人将不会修出任何成就,所以,在五圆满之中首先要把上师视为真佛。上师的智慧密意为法身,其智慧幻化相为色身,法身和色身无二和合为双运金刚身;明空为身金刚,响空为语金刚,觉证为意金刚,如此具足三金刚本性之上师是九皈依境的性相。
  
  眷众圆满:因为众生都具有佛性,未来都可以成佛,所以,我们应该视学法眷众为空行勇士和空行母。
  
  处圆满:清净上师和眷众不可能在不净之处安住,所以,我们应该视师徒传法学法之处为无上密剎佛国。
  
  法圆满就是光明大圆满法等。
  
  时圆满就是恒常无断时轮。
  
  这五圆满本原具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它,并且于其中观修万物清净圆满。
  
  具足以上等起心的人,其行为之中应断除闻法三过:不听取之过、听而不记之过、法与烦恼和合之过。
  
  不听取之过就像容器口朝下,无论从上面倾注多少水,都不会进入容器内,这种人无法听受所传善法,所以,上师讲经传法的时候要认真细心听取。
  
  听而不记之过就像容器有漏洞,无论往容器内倾注多少水,都会漏光无余,这种人不能领会佛法的深密要义,所以,要在心中深刻领会和记住佛法的心要义理。
  
  法与烦恼和合之过就像在美味可口的食物里放进毒药,吃得越多中毒越深,这种人听闻到的佛法不能成为烦恼的对治法,相反,法学得越多烦恼越多,所以,听法学法不能有烦恼邪执。
  
  听闻佛法时还要断除傲慢、无正信、无欲乐心、心识外散、内收昏沉、疲厌等六垢,还有记词不记义、记义不记词、不解句义而记、错记、前后混淆而记等五不记。
  
  听法学法要依止四想,这四想分别是:把自己看作病人之想、把佛法看作良药之想、把依法修行看作治病之想、把传法善知识看作良医之想。
  
  听法要听取六波罗蜜多法,学法也要学修六波罗蜜多法,这样宣说和听闻佛法将能得到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一个畜生若能听到传法的螺号声,也可以从恶趣世界中解脱出来。如果有机缘能够闻法思法、依法修行,那是最有福份的人。
  
  修学佛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自己宣称我要奉修佛法,别人也把你当作奉修佛法的人,这样从表面上看起来你算是个奉修佛法的人,但是,作表面文章并不能断灭过障,也不能增长功德,更不能取得解脱佛果。一个具格的修法者,最终要用领悟无我的智慧来破除我执,用验证慈悲藏空性二谛无分的胜义智慧来取得二身双运的佛果。要取得这样的佛果,必须积累福慧二资粮,而且,最重要的是先要有信心。信心就像种子,如果种子被火烧过,就不会生根发芽,没有信心的人,不可能生出菩提之绿叶,更不可能结出妙善白法之果。
  
  佛祖教导我们「胜义」要由信心来领悟证取。信心分为清净信、现求信和胜解信三种。
  
  清净信是欢心于上师三宝,乐于随上师三宝修学,净信上师三宝的功德,在心中没有丝毫的疑心杂念。这个清净信就像年轻人遇见红颜知己,爱慕之心顿时从心底深处涌现出来,任何阻力都抵挡不住。
  
  现求信是在渴望脱离轮回,渴求涅槃之恒久快乐的前提下,乐于求取世俗所见善法、胜义智慧善法和双运无别善法,并且对万法能够正确取舍,这个现求信就像商人求利经营。
  
  胜解信是对基、道、果诸法深信不疑,坚信宣说基、道、果法的教言是无伪真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学修基、道、果诸法。胜解信就像秋天的果实,人们在确信硕果累累的前提下,才进行秋收劳作。
  
  具足以上信心有许多功德:信心就像肥沃的土地,有了沃土才能使菩提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信心就像大海中的航船,乘船可以渡过轮回苦海;信心又像保护神,护送你安全越过烦恼敌阵;信心像一匹千里马,送你到解脱佛国;信心像如意宝珠,让你心想事成;信心像勇士,能够战胜所有恶业。没有信心,功德再多也像美女失去双眼。所以,信心是生长一切善法的基础,有了信心,才能得证诸佛智慧。
  
  首先,要以信心来依止指明正道的上师,以信心来依靠随上师修法的道友。其次,要用信心来听闻佛法,然后把听到的法义进行认真地思辨和修持。最后,要用信心去求取微妙菩提——诸佛的智慧,并且引导有缘众生进入解脱正道。在大海中航行要依靠好的舵手,同样,修法路上要依止指明正道的导师,才能证取无上解脱佛果。我们从用信心依止上师,用信心朝拜佛像、佛经、佛塔三佛田,用信心礼敬和绕转等来积福除障开始,直至修习究竟道法,要用非盲从迷信的理性胜解信心去寻求无伪难得、得则具有殊胜意义、此生能够心想事成、往生得到恒久快乐、胜过传说中如意宝珠千万倍的皈依对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从轮回到涅槃的所有因果万法都包括在苦、集、灭、道四谛之中。就像不食有毒物不生疾病一样,如果没有集因——恶业与烦恼,就不可能产生三界轮回的痛苦苦果。同样,如果能够修成道因真谛,那么就可以证得涅槃智慧灭谛。
  
  在进入恒久快乐之门的路途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行路。下士或勇气小的人,在认知三恶趣为痛苦世界的前提下,有了出离三恶趣的心愿,并在此基础上断舍十恶和修取十善,或者修炼禅定,从而修得天人胜果,脱离三恶趣痛苦。中士或勇气中等的人,在认知三界六道轮回为痛苦世界的前提下,用出离心和戒律严格约束自己,通过修炼禅定和断除烦恼垢障后证得人无我,断除部分所知障后证得部分法无我,从而取得阿罗汉果位,步入解脱涅槃妙道。上士或勇气大的人,在出离痛苦轮回和独自解脱有寂二边的前提下,了知业、烦恼、所知及习气都是应断垢障,用体证道谛、胜义二者无我的智慧来成就佛果法身,这是惟一的无垢正道。
  
  产生轮回痛苦的根本原因、毁坏解脱种子的恶敌、集谛业缘和烦恼的根源就是——我执。所以,我们要努力修学我执的对治法——无我智慧,这就像没有魔术师后所有魔术幻相自动消失一样。尤其要修学无上极乘妙法大圆满究竟离戏本原法性,要超越以念治念,要在智慧本原解脱法界中断灭业缘、烦恼、所知及习气,从而即身成就佛果法身,这是最殊胜的修行方法。在修法历程中的远道、近道、捷道和最快妙道的快慢分别,就像我们爬行、步行、乘车和坐飞机,有着很大的差别。修习快捷方式妙道之法,可以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里获证佛果。


{返回 白玛格桑法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死的幻觉 第8章 魔术游戏般的无常
下一篇:生死的幻觉 第6章 内在的寂静甘露
 生死的幻觉 第6章 内在的寂静甘露
 生死的幻觉 第19章 殊胜身供施
 生死的幻觉 第1章 昨天和明天的尽头
 生死的幻觉 佐钦白玛格桑法王简介
 生死的幻觉 第22章 死亡征兆——时间明镜
 生死的幻觉 第30章 脉、气和明点的作用
 生死的幻觉 第25章 除灭二取迷妄顽症
 生死的幻觉 第7章 迈向恒久快乐的步伐
 白玛格桑法王开示
 生死的幻觉 第16章 微妙心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被人毁谤、侮辱、陷害是好事不是坏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四、弹性的三聚净戒[栏目:菩萨戒指要]
 如何看待现在宗教商业化的问题?正统的佛教...应当怎么样立足?[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2.大熊(二)——悲心护助砍材人,砍材人恩将仇报[栏目:藏传百业经故事集]
 《修心八颂》第六颂[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拈花智慧 婚姻是不是真的会让人失望呢?[栏目:拈花智慧]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二十九卷[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七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圣者言教 第九课(九)世间禅定不能成办解脱的根本原因[栏目:圣者言教]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七○○)[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