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人说“阅经不应深究经义”此说有道理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4

有人说“阅经不应深究经义”此说有道理吗

  诵经阅经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从经典中获得智慧,受到教益,这也是佛经要起到的作用。因此,诵阅经典时,必须全神贯注,思想集中,字字句句,领略思考,拨亮慧灯,驱散无明。思想集中,全神贯注经义是修定,领略思考经义是修慧,通过阅读经典,获得定慧成就,这才是诵经的真正利益。

  佛经中说了解一句经义,胜诵十万经卷,怎能提倡阅经不应深究经义呢?诵佛经、闻佛名众生获益,真实不妄,但闻佛经获益的“益处”,主要是闻声达义,获得正见,绝不是另外的什么加持力。

  对只会诵读,不懂经义的低层次诵经者来说,除了周围有形和无形的众生获得教益而外,对诵经者自己,可以获得抑制散乱心,抑制烦恼心的禅定成就,但若不思经义,不解经义,无法得到智慧成就。修定的目的是为了生慧,若不修智慧而单独修不思不想的禅定,与外道邪禅还有什么区别呢?故“阅经不应深究经义”之说是十分错误的。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人说“大乘佛经属后人伪造”此话有道理吗?
下一篇:有人说“学佛应从读经入手,不应从读论入手”此话有道理吗?
 “万法唯心”这种观点能说得通吗?
 藏密双身修法是怎么回事?
 佛的遍智有什么特点?
 有学者考证,《现观庄严论》非弥勒菩萨所著,这一看法对吗?
 怎样对待以前拜的不具格老师才不违背亲师法?
 不受戒,但依戒修习,能否成佛
 佛教的“业”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有人说钝根反而成就可能快呢?
 在家人如何依师,在远离善知识的情况下,如何调伏身心相续?
 佛教的“缘起”有几层含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厌舍品第三)[栏目:太虚法师]
 张说~山夜闻钟[栏目:禅诗三百首]
 127.问曰:若受持般若正忆念,犹有众患,云何言终不病眼等?[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三尊胜赞供养善愿食饮观行仪则[栏目:能海上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禅坐于宁静中,就听到即使非常细微的声音都会感觉身心受到震动,为什么?[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皈依 五、小乘、大乘、金刚乘皈依释义[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