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与教育科学(释印盛)
 
{返回 佛教与教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5

佛教与教育科学

释印盛

前言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各个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许多研究课题已慢慢接近成果与佛法理论非常吻合或相对接近, 相信今后科学的发展与佛法相契合的地方必将日益增多。

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两者追求的目标都是要揭示这个世界的本质真理,而二者使用的研究方法则大不相同。佛法是向内心世界探求,注重消除人的种种烦恼,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功能。科学则多是向外部世界去探求。因此两者所得的结论也不同。为什么?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佛陀的智慧去揭示去探索大千世界的真谛。

自然科学主要以人的感官观察和仪器测试,探索到仪器所不能继续探索下去的那一步,这一步便是科学家们所发现的最先进的成果。这个成果对研究结果是个贡献,但是,这个结果是会变化的,因为当仪器改进了,探索的结果就会变化,这说明,感观和仪器只能触及现象的表面现象,而佛陀的智慧远远高出于这些最最先进的仪器所及。

教育科学主要是使人类在认识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时,逐渐创立的庞大教育学科体系,它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它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一,也是佛教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对世界空间,时间和物质分布进行了描述,佛陀讲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说有许许多多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一样的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三个小千世界又构成了一个中千世界,三个中千世界又构成了一个大千世界。而法界中有无数个大千世界。正如佛陀在《华严经》1阐述的“一尘中有尘数刹。”在一个微观的尘埃之中又有无数的大千世界,那里的每一粒微尘中又有无数大千世界,这样无穷嵌套下去。而今天,我们借助天文望远镜,证实了佛陀对宇宙的描述:太空中确实存在许多像地球一样的行星,许多太阳系又组成了银河系,许多星系又组成星系团,星系团再组成超星系团,而且每个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都有其诞生、壮大、保持、衰落、灭亡的过程。这便和“一尘中有尘数刹”而相应。因此佛陀是彻底明了这个世界的本质面目,彻悟了宇宙的终极真理,达到无上的智慧。

要了解这无上智慧,就要从佛陀的教育着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教育科学? 以及学位与果位究竟有什么区别?

第一章 概念简述

第一节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什么呢?佛教是教育,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和恢复自性本能的教育。

佛教是智慧的教育

佛教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佛教教学的目的是求智慧,换句话说,它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它求的是智慧。在佛经里有一个术语,梵文音译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文即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果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说,它的意义即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佛教是恢复自性本能的教育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 大家本来就是完全平等的.全知全能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为什么呢? 因为那是自性本能。在无数劫轮回中我们的本能丧失了,怎么失掉的?是迷失掉的,并不是真正失掉的,比如天空中的太阳,在没有乌云遮盖情况下,我门能看见太阳,而乌云遮盖时,我们就看不见太阳,但是,太阳本身是存在的,只因被云遮盖我们的肉眼看不见而已.换句话说,只要你不迷,你的自性本能就能恢复,所以佛法是恢复自性本能的教育.如果我们恢复“究竟圆满的智慧”,有了智慧,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能离苦得乐。因为苦的因是迷,乐的因是悟,就是觉悟。

佛陀是最伟大的教育家

佛陀是最伟大的教育家,是我们的根本的老师(本师),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

第二节  什么是科学

20世纪以来,人类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地感受到科学的伟大力量。人们对于“科学”概念有多种理解 。在这里,让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对于科学的概念通常有哪些说法。

-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2

-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是精神文明中的重要因素。”3

- “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4

- “科学是依靠观测和基于观测的推理,试图首先发现关于世界的各种特殊事实,然后发现把各种事实互联起来的规律,这种规律(在幸运的情况下)使人们能够预言将来发生的事物。”5

- “科学是以我们能看到、听到、触到……的东西为基础的。科学是客观的。科学知识是可靠的知识,因为它是在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6

综合以上关于“科学”概念的理解,我们不难从中辨析出这样几项要义:

- 科学是一组关于自然、社会乃至思维的知识

- 科学是一种方法,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 科学是一种积累知识系统

- 科学是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力主要的因素

- 科学是一种观念的重要来源

- 科学知识来自观察和实践

- 科学知识有助于预言尚未发生的事物

总之,“科学就是系统化的实证知识”这更加概括精练了的定义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直至今天依然为许多人所接受。

第三节  什么是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教育科学的由来

-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他的《大教学论》。后人认为,这是系统论述全面教育问题的第一部教育学专着,并且标志着其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在科学的殿堂里赢得了独立的地位。

- 此后的近300 年时间里,教育学几乎占尽了教育科学的全部地盘。20世纪起,情况有了变化。1901年,法国教育家卢西安·塞乐利埃(Lucien Cellerier)发表了《教育科学概要》一书。

- 1912年,日内瓦成立了教育科学学院。不久,大学也有了相应的教育科学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研究队伍的扩展,研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促使教育学逐渐与其它有关学科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育学科;另一方面,又致使其本身逐渐分化为许多相互联系的不同教育学科。作为结合与分化的结果,构成了越来越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

- 在一门教育学不足以解释教育现象全部,各种交叉或分支学科竞相建立起来的时候,“教育科学”这个术语便诞生了,并且因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高的使用频率.

教育科学概念的理解

-“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在教育科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研究教育一般规律的教育学,又出现了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教育科学就是所有这些学科的总称。”7

-  “人类在认识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时,逐渐创立了众多的教育学科,既有反映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性学科,又有研究教育领域内某一方面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构成了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教育科学就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8

- “教育科学由各门教育学科的整体所构成。这些学科所作的研究是:各种教育事实和教育状况的存在、运行和变迁的种种成因和条件。”9

- 教育科学有别于教学科学(les sciences pédagogiques),“教学科学是教学实践的科学基础,教育科学涵义则更加广泛,它往往不直接指向应用,而是由研究教育及其过程为主的各门基础学科所组成。

- 教育科学是关于教育世界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理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理由教育研究活动而获得、而发展,他们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从而转化为直接改造教育世界的实践力量。”10

由上可见,无论是国内最正式、最权威辞书中的定义,还是国外知名学者着述中的见解,一般都以几乎相同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观点:教育科学是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很明显,“教育科学是各门教育学科总称”的教育科学观与“科学即知识体系”的科学观,其实质是很接近的。

第二章  学位与果位的比较

第一节  学士、硕士、博士

什么是学位

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 经在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部门学习和研究,考试合格后,由有关部门授授予并得到国家社会承认的专业知识学习资历。起源于欧洲中世纪。

学位一般分为学士、硕士 、博士3个等级1.学士学位

通常由高等学校授予大学本科毕业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学士学位的条件是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

2.硕士学位

通常在获得最初一级学士学位后,再修读1~3年方可获得。一些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获得博士学位的一种过渡学位。中国学位条例把硕士列为独立的一级学位,既要求读课程,又要求作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硕士学位的条件是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者。

3.博士学位

通常是最高一级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博士学位的条件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或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者,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达到下述学术水平,即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者。

第二节  阿罗汉、菩萨、佛

关于佛教的学位(果位)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佛在许多的经论中,常常讲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佛教教育科学的总目标,翻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阶段说明:“正觉”、“正等正觉”和“无上正等正觉”。

佛陀告诉我们,世间人对于宇宙人生也有觉悟,只是觉悟不圆满。像科学家、哲学家等对于世间事理他确实知道许多,但是在佛教来看不能算“正觉”。为什么不称他为正觉呢?因为他虽觉悟,但是他的烦恼没有断,他还有贪、嗔、疑、慢,还有是非、人我。换句话说,他还是凡夫,不是圣人,所以不能称为正觉。如果是贪、嗔、痴都断尽了,没有烦恼了,佛就承认这个人是“正觉”,他得到了“正觉”的学位,佛教里面称他为“阿罗汉”。阿罗汉以上的学位称为“正等正觉”,“等”是等于佛,但还没有成佛,菩萨就是修到正等正觉,而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由此可知,阿罗汉好比是学士,菩萨好比是硕士,佛好比是博士。

阿罗汉

罗汉(梵文Arhat的音译),亦称阿罗汉,为小乘佛教最高果位。阿罗汉有四

果,它们分别是:

1.须陀洹果 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能悟出初果者已正式踏入佛门修行的正途,不变畜生恶鬼。

2.斯陀含果又称为“一来果”。此果因为对欲界烦恼尚未完全断除,还必须历劫一次,所以获此果后只转生一次。

3.阿那含果 获此果后不再回欲界受生而生天界,然后在天界修成正果。

4.阿罗汉果(断尽一切见思二惑,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能无生无灭,永住涅槃,飞升至佛界。

菩萨

菩提萨埵Bodhisattva,谓是求道之大心人。求道求大觉之人,又萨埵者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法华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萨埵此言心。”法华经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萨埵言众生,为求果道故名道众生也。”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此人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

英文叫Buddha。是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梦之寤,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穷满,名为佛。

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

智度论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故,名为觉。”

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

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

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果报尽者名为佛。”

“佛”是通称,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人独称;任何人智慧达到究竟圆满,就是真心圆证,就称之为佛。是佛教最高果位。佛所证得的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菩萨、阿罗汉是佛教学位的名称,大乘佛教认为,三界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之沙。过去有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等等。总之,佛是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这也是佛教教学的目标。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

第三节  学位与果位比较图

1.从智慧上比较

2.从德能(能力)和福报上比较

3.从断烦恼与否比较

4.从了脱生死上比较

5 从自然学科数学上的点,线,平面,立体来比较

第三章  认识自己

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我们也清楚,科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对人类精神方面的探讨研究很少。一些科研人员在他们一生中孜孜不倦的探索真理并对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当他们偶尔反观自己时,产生出“我是谁?”“究竟什么是我?”“心的本体是什么?”等这一类问题,便往往一片茫然。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那里去?

这些问题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实际上“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千古以来人类试图探讨却不得其解的谜。然而二千多年前释迦穆尼佛证悟成道,佛陀所证悟的,正是解开这些谜的真理。

佛陀不但自己了悟人生的真谛而证悟成佛,并且留下千经万论,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从生到死,从死到生,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一切生命的发生与演化,无不被含摄在内,帮助我们解开生死之谜,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皆是缘起而生,因缘具足则生,因缘消失则灭(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其因,进而指导我们如何安住身心、去除烦恼、超越轮回,获得一个无畏、充实和自在的人生。

所以,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其实就是一部指导我们人生方向的生活宝典。信仰佛教可以获得面对人生的力量与智慧。佛教的律仪、义理可以帮助我们规范生活、认识自己、透视人生的真相。尤其生活中有了佛法作慈航,可以帮助我们圆满完善自己。

第一节  我是谁

生命之真谛,在于觉性之开启。欲开启觉性,应先洞见万法之本质。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吾等若不知苦、空、无常、无我乃诸法之定理,便无由体悟缘起性空之真义,自在解脱亦终成画饼。

我是谁?

这是个使很多人迷茫而又要探索的问题。科学和佛教有各自的讲法。

如今,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这些世界上顶尖科学家已经开始求证心力比光速

更快。他们已经逐渐步趋佛经的真理。很多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被佛教的真理及禅定所解放的潜能所折服。因在“超级导性”上的先进发现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白赖恩约瑟芬博士,就是一位认真研习佛教经论和坐禅的科学家,他每天都坐禅以求进一步进入客观的真正内明的状况。这位剑桥大学的着名教授得过很多着名的科学奖,包括着名的“菲列兹伦敦科学发明奖”,那是奖贺他的初次引起科学界注意的量子物理学的内涵精神,即“心力”与“识我灵魂”。

将佛学与科学同参互证的科学家为数不少。西方着名物理学家F卡普拉菱说:“古老的佛教典籍《华严经》中所叙,与现代物理学理论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从事统一场论等尖端科学项目研究的日本着名科学家松下真一,发现佛学中的许多精义与现代一些科学实验所证实的结果极为一致,为此他着有《法华经与核子物理学》一书,其论述令人惊叹!此外,佛教宇宙观中对宇宙的一些定量,宇宙中心说、时空相对观,观测宇宙的四维或多维空间、天文观等,与现代科学的内容及结论极相近似,令人叹服,真是不可思议!正是因为佛法的科学性和现实性,才使西方各国开始重视沸法,重新认识来自东方的智慧和真理。

从科学方面来看“我”

“我”就是“灵魂”和肉体组成人生命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部份,即使人的肉体死亡了,其“灵魂”依然存在。自古以来,人们无不坚信灵魂的存在和不灭.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尖端科学家们也正在用他们的科学实验探索灵魂的奥秘。1963年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科学家约翰艾克理教授在他的获奖论文中说:“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无形的沟通物质,这就是灵魂的构成。人体内蕴藏着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它控制着大脑,就好比人脑指挥电脑,它使大脑内的脑神经细胞发动工作,这种非物质的‘识我’,在肉体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英国另一位着名科学家柏颇博士经过实验研究后,完全同意艾克理教授的结论。柏颇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独创的“科学正统的辩证系统”理论,至今仍为世界科学家们所采用。

英国医生山姆·帕尼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实验证明“灵魂”真实存在的人。他的实验设计是这样的:如果病人死后“灵魂”能飘起来,还能看到自己的身体,看到医生们在抢救他的身体,看到天花板上的灯,那么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块板,板的上面放一些小物体(只有山姆自己知道是什么物体,别人不知道),那么“灵魂”就应该能看到这些小物体。如果这个病人能被抢救过来,能够说出板上的小物体是什么,那么就能区分出“灵魂”到底是虚无缥渺的想象呢,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山姆对100多个病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7个被抢救过来的病人醒来后能说出自己“灵魂”离体时看到的景象,特别是板上的小物体,说的全都对。山姆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从佛教方面来看“我”

l佛教讲缘起性空法,讲因缘法,不承认有一个实有的“我”。

佛教不讲“灵魂”而是讲“神识”。11

l 佛教认为我们的本体,就是自心本性。宇宙万有都是自心本性的显现。华严经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宇宙人生山河大地都是心识所变现的,佛法有讲一切唯心造“一切法由心所生”。

根据佛教讲的“八识”,我们可以了解到, 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耶者。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义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

l 从着名物理学家菲列兹伦敦博士所说的:“冯纽曼的精微量子学说显示出物质上的实物只不过是人类意念所造成的而已,真正的实体是思想意念。” ,我们可看到此语与佛经所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及“相由心生”等不谋而合。这也正接近了佛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及“有相皆妄”的境界,也正证明了佛经内对于宇宙奥秘早有精微细致的认识了!对照佛经来多看这些大科学家的论着,越来越感觉到佛经是超越太空时代的科学文献!

第二节  我从哪里来

六祖坛经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能生万法就是讲宇宙、生命,讲我从哪里来。在没有迷悟的状况之下,自性就是“大光明藏”,这里面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这是自性,这是本体。起心宇宙就现前了,动念生命就现前了,我就现前了。佛说“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是环境,正报是什么?正报是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念头善,依报就善。

生命从哪里来的?即我从哪里来?六祖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性是什么样子?他说出第一个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第二个“本不生灭”,第三个“本自具足”,前面两句是讲性体,第三句是讲性德。本自具足就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就是具足无量智慧,具足无量德能,具足无量相好,没有丝毫欠缺。见性统统现前了,没有见性它不现前,觉悟它就现出来,不觉悟的时候它就不现起,不是没有,统统具足的,没有丝毫差别的。因此,从佛陀的智慧了解到,原来并没有一个实有的我,我们所执着的“我”都是妄想分别的结果。

佛教认为构成宇宙的元素其自性是空的,构成生命的元素其自性也是空的,唯有空性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本来如此。

佛教讲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那是由于“业力”所转的结果。业力是指有情众生使每一桩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的颜色一样,继续不断地熏染到生命的主体——“识”中,再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教称为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作的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这个意思的说明。因此, 本文上面所提到的我们执着的那个“我”是随业而转,随业而来的。

第三节  我到哪里去

任何事情都有开始和结束,有了生就必然会有死。我们要知道这个身体是怎么来到这个世间,怎么产生的?死了之后又到哪里去?我们来这个世间,又要离开这个世间,就像自家房子的大门,你要进进出出,不管怎么进进出出都是你,这个门是你自家的门,这个门也就是生死门。12所以,弄明白究竟生从何来,就会明白死到哪里去。佛告诉我们,这个世间种种的变化是我们的因果变化。往往人们把身体当作每个人的自己.这个自己就是“我相”13.佛陀所说的:“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的;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的。”莲花生大师14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教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消除烦恼、了脱生死。我们获得了世间的学位(学士或硕士或博士)只能证明有了相关知识和相对能力,但并不能断烦恼,只有获得了佛教学位(果位)才能消除烦恼、了脱生死,才能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如何了脱生死?那就要获得了佛教学位(果位),如何获得果位?佛陀告诉了我们一系列的修学方法,这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比如:四圣谛、八证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禅净密律、等等。

综上所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和谐需要内心的和平,内心和平了才能实现世界和平。内心和平离不开佛陀的智慧教育,有了智慧的教育,人生才能达到至善,至美,至真,才能恢复自性本能。

要恢复自性本能,需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由于世间的人,向来都不认识自己,更不知道自己不生不灭的常住的真“心”,本来是清净光明的。平常都被妄想所支配,在生死海中轮转不休。

要终止轮回,需要获取佛教的果位,有了果位才能真正断三毒15,了脱生死。让我们用佛陀智慧明灯点亮我们的心灯,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为世界和平、众生安乐多做贡献。

文/释印盛

注释:

1.《华严经》(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之略名。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

2.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对科学的释义。

3.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对科学的定义。

4. 《现代汉语词典》对科学的定义。

5. 英国着名的哲学家、科学家罗素在其所着的《宗教与科学》解释。

6. 查尔默斯所着《科学究竟是什么》,第 10页说明。

7. 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释义。

8.1990年出版的《成人教育辞典》对教育科学的定义。

9.20世纪90年代初,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的法国学者埃里克·帕莱桑斯的认为。

10.《教育科学学引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9页 。

11.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神识就是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曰神识。

12.《观生死即涅槃》灵鹫山文教出版社2007年再版。

13.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我相”即实我之相。四相之一。金刚经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14.[中华佛典宝库] 莲花生印度僧人也。于第九世纪应邀至西藏,降服邢秽及魔障,并建立宁玛派传承,为藏传佛教之祖师。15.陈义孝《佛教常用辞汇》术语贪、嗔、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与慧命,故名三毒。

参考资料:

1.《教育科学学引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出版社。

3.《佛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4.《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5.丁福保编写的《佛学大词典》。

6.陈义孝编写的《佛学常见词汇》。

7.明一如等编写的《三藏法教》。

8.《佛学精要辞典》宗教文化出版社。

9.《宗教与科学》英国着名的哲学家、科学家罗素着。

10.《科学究竟是什么》,查尔默斯着。

1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12.《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13.《观生死既涅槃》灵鹫山文教出版社2007再版2007年8月再版。

14.索达.吉堪布《佛教科学论》网络版 自“中华佛典宝库”网站http://www.fodian.net

15.佛教经典《六祖坛经》、华严经、金刚经等。

注释:

1 <华严经>(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之略名。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

2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对科学的释义。

3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对科学的定义。

4 《现代汉语词典》对科学的定义。

5  英国着名的哲学家、科学家罗素在其所着的《宗教与科学》解释。

6  查尔默斯所着《科学究竟是什么》,第10页说明。

7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释义。

81990年出版的《成人教育辞典》对教育科学的定义。

920世纪90年代初,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的法国学者埃里克·帕莱桑斯的认为。

10《教育科学学引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9页。

11神识就是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曰神识。

12 <观生死即涅槃> 灵鹫山文教出版社2007再版。

13“我相”实我之相。四相之一。金刚经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14 本印度僧人。于第九世纪应邀至西藏,降服邢秽及魔障,并建立宁玛派传承,为藏传佛教之祖师。

15贪、嗔、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与慧命,故名三毒。


{返回 佛教与教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孔子与佛陀教育思想的比较(体恒)
下一篇:对新僧教育的一点看法(释广声)
 台湾佛教教育先驱——慈航法师(本性)
 欧美佛教教育
 佛界精英与社会精英互动,佛教才能振兴(王继如)
 佛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当前佛教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赖永海)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的特色(曾其海)
 台湾部分佛教高等院校简介
 提升中国佛教公众形象关键在僧教育(张伟然)
 改进佛学院教育不容忽视(宣方)
 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宽运法师)
 提高僧伽素质的当务之急(夏金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般若经要解——不增不减义[栏目:白云禅师]
 华严宗简论 第三章 华严宗的判教 第三节 十宗[栏目:真禅法师]
 第三篇 瞋 - 为什么要生气?[栏目:放下的幸福]
 第二十五 脱瓦罗达耶迦品[栏目:譬喻经]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 附:提要[栏目:净宗法师]
 福德日记2月4日─参加八关斋戒[栏目:福德日记]
 客堂里的故事[栏目:成峰法师·天堂里的梦]
 The Craft of the Heart - Glossary[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入菩萨行论》第19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相应5经 应该被看作经[栏目:相应部 36.受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