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异同
 
{返回 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9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异同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虽然都源于印度,但在传播、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这是文化传播的结果。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点,如承认四法印,皈依三宝,四众弟子都按律部规定受戒,发慈悲心,抑恶扬善,以正见破除三界烦恼,追求解脱苦与苦因等等。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点,如利益众生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以六度修福慧资粮,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无二正见破障,追求不同於小乘教的不住二边涅槃等等。

  虽然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根本教义方面没有什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麽不同。但是在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方面还是有不尽相同的地方。

  藏传佛教是显教菩萨乘和密教金刚乘合二为一的教派,而汉传佛教是大乘显教。唐代虽然译过一些密经,但都属下部密,而且早已绝传。有人将净土宗划为密宗,但从教义上衡量,这种观点恐怕难以成立。藏传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传佛教独有的密法是无上密,所谓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无上密中才有,因为下三部密宗中随有多种成就的修法,但都没有幻身和光明识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却离不开这两种双运成就。

  藏传佛教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方面有千差万别,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唯识学研究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见,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对唐以下的汉传佛教影响极大;六祖《坛经》解说事理契合中观,但後期禅家轻视经教,虽言重理,但不学经论而所得之“理”,也很难说清是什麽样的“理”。现在的汉传佛教大部分是净土宗,净土家认为:理深解微,未世断惑证理甚难,乘佛原力,往生净土为易行之道,因此,不习中观唯识之理,只诵经典、佛号求往生。由於这些原因,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事理二谛的见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


{返回 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论西藏原始祭祀习俗、仪式和艺术(刘志群)
下一篇:藏族面具文化的基本特点(赵心愚、杨嘉铭)
 擦擦的显著特征
 藏传佛教格鲁派修行人一生的修行情况(雪歌仁波切)
 宗喀巴改革藏传佛教(罗宾)
 青海藏传佛教的历史
 论西藏原始祭祀习俗、仪式和艺术(刘志群)
 浅谈藏传佛教五大派别(完德才让)
 宁玛巴重要传承分支(六大寺系、二大传承)
 藏传佛教寺院“自养”及政策问题初探——以四川藏区为例(冉光荣)..
 简论藏传佛教前弘期的译师判教思想(何杰峰)
 元明时期的新疆藏传佛教(才吾加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略述净土宗的传承和发展(妙智)[栏目:净土宗文集]
 是不是一定要有传承才可给人灌顶?[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待友之道[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The Eye of Discernment - From the Autobiography[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金刚不坏,真谛永存(一)[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慈悲物命,感现瑞相[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常乐 Joyful Alway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调和 第四[栏目:天台小止观·净莲法师注疏]
 现观略义讲记 第四课[栏目:现观庄严论学习]
 解脱道论·五方便品第十一[栏目:阿毗达摩·解脱道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