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慧能“无念”禅法及其修学意义(若宽法师)
 
{返回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4

慧能“无念”禅法及其修学意义

若宽法师

内容提要:在《坛经》中,慧能着重强调在修禅的指导思想上,应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尤其是以“无念”作为修行的旨归。他认为,由心随缘而起生成的现象世界,空无所有,只有自心才是真如的本体,是佛性的体现。事物既然是意念所造,就不应执以为“有”,不要去思辨其真假、是非、美丑。但无念并非泯绝一切思维,不能修空住空,应唯以真如为念,方是正念,才是成佛之路。通过无念的直觉,直接体悟真如佛性,不劳去除妄念。由此在修行实践上,表现为道由心悟,不在坐禅,也并非历尽苦修之后的恍然大悟,而是人们当下每一念心都有可能从自心中顿现佛性。一切时中,常行直心,行住坐卧皆是禅,于禅定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这成为慧能以来南宗禅的宗旨与修行的指导方法。本文拟探讨“无念”的内涵及其禅法的体现,以突显其在我们修行生活中的运用及意义。

关键词:慧能无念直心定慧等持

作者简介:释若宽,闽南佛学院讲师。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坛经》的实践纲领,是渐顿两种法门都要遵守的禅修准则。宗、体、本分别有宗旨、体性、根本的意思,表示在修行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无念是不起相对的念想、分别心。慧能认为,人心是活动的,也是需要活动的,念就是心的一种相。但念有净念与妄念之分,所谓无念,不是不起念,而是心不起虚妄分别的念想。无相是不具有相对的形相,不执取对象的相对相、差别相。无住是指没有任何住着、执着的心灵状态。在禅修中不起妄念、不作分别相,不执取任何对象,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同为般若智慧的要求、作用和表现,其实质是强调从主客体空寂的基础上实现主客体合一,以实现精神的超越。这也是慧能提倡的禅修的根本方法——顿悟。

慧能的禅法提出“无念为宗”,但“无念”并不只是把空掉念头,因为若是有所谓某物的空掉,这已是相对的无,而不是“本来无一物”的绝对无。慧能的“无念为宗”是一种绝对无的无念,是心念对境之时,了知境的本性是空,心的本性也是空,从而不染不着,而又能以空为有用。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而是在一切时中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可体会禅的境界。这就不同于北宗的教人静坐看心,以为那样将心境分为两截,不能契自心性而生智慧。他教人只从无念着手,并不限于静坐一途。这也是南宗禅法的特色所在,也是慧能《坛经》的主旨思想,对后来南宗思想起了很大的影响。

一、“无念”的含义

对于“无念”的表述,慧能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1〕就是说无念、无住、无相是法门的宗旨、本体、根本。其实这三者都是一个意思,它们只是关于根本方法的不同表述而已。对于这个根本方法,慧能主要从无念的角度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他认为无念就是“于念而不念”,亦即在念中而有不念,或者说无念是既有意念又没有意念。所谓不念或没有意念,是指内心没有关于任何对象的意念,用他的话说,这就叫做“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2〕他认为迷惑之人总是意念着某种对象(境),于是便有种种邪见妄念,所以必须克服心中关于对象的意念;无念的“无”就意味着没有关于任何对象的意念妄想。所谓念或有意念,是指心中保持有从真心本性(即佛性)发出的作用,也就是说内心有一种纯粹的意识活动。所以他说:“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 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3〕就是说人的内心如果没有任何意念的话,那就形同死人,于是无念也就无从成立。在他看来,“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4〕人心本来就是念念不住的,如果一念断绝,人心便如同死灰枯木,那就谈不上何为无念的问题了。如此说来,无念并不是没有任何意念,而是既没有关于任何对象的意念,又有一种纯粹的意念。所以他说:“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 〔5〕所谓“离二相诸尘劳”就是说没有对事物加以分别取舍的意识;所谓“念真如本性”并不是说把真实的本性(佛性)当作对象去加以攀缘意想,而是说从真实的本性发出一种纯粹的意识作用。因为在他看来,真心佛性与这种纯粹的意识之间并非主体和对象的关系,而是本体和作用的关系:“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6〕作用只是本体的功能或表现,而不是对本体的反映与内省。所以无念之念或作为无念的意念活动既不是对象意识,也不是通常所说的自我意识,而是一种与任何对象(包括外物和内心)都没有关系的纯粹意识。后来神会在解释无念时把真心佛性比作镜子,把纯粹的意识比作镜子的鉴照功能,认为镜子无论是否面对物象都具有鉴照的功能,无念的纯粹意识就是真心佛性发出的智慧光芒,它只是清净本性的表现,而与任何对象无关。慧能认为,如果能做到无念,那就是自己的意念体现自己的本性而不受对象物的牵制,那样即使有各种各样的感官活动也同样是自由自在的。所以说“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自性常自在”。〔7〕

“无念”一语,在佛教其他典籍中偶尔也用,集中加以发挥的是《大乘起信论》。《起信论》云:“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言,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 〔8〕《起信论》将“无念”作为心体和最高境界的同义语,用以突出“心”的本然状态为“不动”的静态。在《起信论》中,“无念”是心体离言静寂,心相的流动迁流全不复存在的状态。《坛经》所言则与其相反,慧能认为,生命的本性就是念念不断的、如真的什么念都没有,“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所以,劝人莫以“百物不思”为目标。同用“无念”一语,《坛经》变《起信论》的静寂义为心动义。因此,《坛经》中的“无念”属于心用的范围,它的标准定义是:“念而不念”,“于一切境上不染”。念是心之动,心所对的是境(法)。一般人于境上起念,如境顺于心思则起贪念,如境违逆其意念则起嗔心。这样的念是依境而起、随境而转的。这样的念是妄念,众生终日被境所驱使,不得自由与自在。所以《坛经》说“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9〕因此,无念就是“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也就是不依境起,不依境转。“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10〕“于自念上离境”,主体之心虽然还能听、能见、能思,但这种见、闻、觉、知却不受外境所染,不受外物的干扰。面对世俗世界而不受制于世俗世界,认识外境、内境而不对其产生执着,这就是“无念为宗”的实质所在。它无意于强行抑制主体的见闻觉知(认识活动),而是要人们把对外境的直觉感受完完全全转化成为内心的自觉体悟。《坛经》所使用的概念系统以自心(自性)为中心,并且以无相、无住、无念诠释心之体、相、用,从此悟入自性就可见性成佛。

二、无念禅法的体现与影响

慧能主张的“顿悟”思想,不但在理论上符合佛法本质,在实践上,也是一条直截心源的成佛途径。他所提出的“无念”、“无相”、“无住”的指导思想,改变了自达摩以来一贯静坐凝神的禅修方法,开拓了一条在日常生活中悟道成佛的新道路。他把“顿悟”的方法概括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所谓“无念”,并非清除意念,而是既不取善不取恶、不作清静想、不作成佛梦,但也绝不千方百计去排除各种念头,因为一旦有所系念就有所执着,就会被各种思虑所纠缠,而心中若是有“排除杂念”的想法,则又会迷执于“排除杂念”。所以“无念”绝非万念除尽,而是在缘境之时,心不染着,正如慧能所说:“于念而无念”。

所谓“无相”,并非宇宙万象山河大地都不存在了,也不是说就不要与外界接触了。而是说,宇宙山河大地幻有非真,行者接触外界时,不要执于表象,保持内心之空寂,正所谓:“于相而离相”。

“无住”,即不执着任何境界,不被任何境界所转,如中流砥柱,任尔波涛汹涌,我自屹立不动。这是对“无念”、“无相”的补充和总结,也是慧能禅法之根本所在,更是整个佛法之关键,所以慧能称之为“人之本性”。

“无念”、“无相”、“无住”是慧能围绕“顿悟”而展开的一种新的修行方法,三者其实一体,不可分割。慧能以“无念”为宗旨、“无相”为本体、“无住”为根本,三者同等重要。通过“无念”、“无相”、“无住”三者的合一,禅宗主张内不着空,外不着相,将“性”能于心用,即贯注于日用修行之中而显现心性大机大用,是为南宗禅活泼自在之禅风形成的深层原因。

将自心“三无”之旨归贯彻于日常事务及其修行活动之中,而不光停留于义理讨论,这是禅宗的特色。这种贯彻,在门风上表现为随缘任用,在心性思想上表现为对于“直心”的特别强调。“直心”一语出于《维摩诘经·佛国品》“直心是菩萨净土”。〔11〕僧肇对此解释说:“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12〕此经“菩萨品”说“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僧肇解释说:“直心者,谓内心真直,外无虚假,斯乃基万行之本,坦进道之场也。”〔13〕此中所言“直心”是指坦诚正直之心。《起信论》释“发心”时说:“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14〕亦即随顺真如实相之正念是也。《坛经》将“东山法门”之精髓“一行三昧”用“直心”释之:“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15〕又引《净名经》云:

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行心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执着,名一行三昧。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心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16〕

这里所言之“直心”是一种对任何事物无所爱恶、无所取舍的自然无为的立场和态度。从“三无”之旨出发,慧能以“但行直心”变“东山法门”之坐禅看心为随缘任用。慧能批评北宗静坐不动的禅法是障道因缘,他认为:“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心,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不见自性本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17〕看心看净的禅法,依慧能之见不仅不能使人解脱,反而成为使人着相执着的枷锁。《坛经》的这一理论,影响后世禅宗甚深且远,是禅宗随缘任用作风的根由。

慧能“无念”禅法对神会的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神会的禅法体系中,“顿悟”解脱是目的,“无念”是达到“顿悟”的宗教实践方法。然而,因为“顿悟”是“顿见佛性”,“无念”是与所谓中道佛性相应的一种精神境界,所以两者又常相同,有时又把达到“无念”的境界当作宗教修行目标。神会的无念法门虽直接来源于慧能,但又有所发展,其主要表现在对“无念”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解释。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曾就神会菏泽宗的禅法作了如下的重要概括:

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18〕

这里所说的“无念为宗”,是菏泽神会顿悟禅法的宗教实践宗旨。神会的无念法门基本上是对慧能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坚持慧能所说的“我自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其中,“无念”是最根本的。所以,到了神会时,把“无相”、“无住”都归结于“无念为宗”。故神会顿悟禅所提出的所有的宗教实践全部都是以“无念为宗”为出发点的。对于“无念”,神会在《语录》中有许多具体的阐释。其中“见无念者,谓了自性”一句。意思是说,如果能达到“无念”的境界,就可以了悟“清净空寂”的“自性”。这里的“自性”究竟是指什么呢?下面看一看他的解释:

问:无者无何法?念者念何法?答:无者无有二法,念者唯念真如。……念者真如之用,真如者念之体。……若见无念者,虽具见闻觉知而常空寂。〔19〕

慧能、神会两师都在中道佛性的角度上解释无念法,即无者,离有无、善恶、烦恼菩提等二元相;念者,只念真如佛性。所以说,“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所谓“于念而不念”就是指“念而不念,不念而念”的中道正观。这是说,任心自念而不起妄念。人们在生活上依对象而念念生起有无、善恶等二相,是“妄念”,但修无念法者,顿了妄念无自性故,把妄念转变正念,是“无念”。也就是说,有正念而无妄念。这样作者可以实现“虽具见闻觉知而常空寂”。这就是在一念中体现中道佛性的宗教实践。如此,神会明确指出,无念是了悟中道实相,也即“见无念者,谓了自性”之义。

神会认为,在无念的中道正观之中,如心中没有有无、善恶、生死等二元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所取舍、好恶。所以,见无念者,也就是达到中道第一义谛的佛境界。那么,这种无念法在修行上该如何具体地实现呢?神会在《语录》中简要地说:“不作意即是无念”。〔20〕“作意”就是起心,起心就是执着,执着就是忘心。“不作意”不是什么都不作,而是不起心去执着二相境界。“不作意”就是无所得的无念,神会在此进一步提出,执着“无作意”也是边见。因此,不作意而无不作意,才是正念,也就是真正的无念。这与“中道亦不中”完全相同。所以说,“有无双遣中道(亦)亡者,即是无念。”〔21〕这里“中道亦不中”的含义是指中道义不是理论体系而是宗教实践行。在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神会所说的“无念为宗”的说法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实践般若波罗蜜行之中道行。

“无念”思想特色表现在定慧修持上,慧能反对传统的“以禅发慧”的主张,即通过坐禅观想来制服情欲,断除烦恼,引发智慧,目的是最后达到解脱。他认为,定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好像灯与光的关系那样,两者是不可分的。他说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当觉悟自性的时候,慧本身就是定,此时没有慧之外的定;同样,当修定的时候,慧就在定,没有定之外的慧。慧能实际是借批评“定慧各别”来反对口说佛教义理而不认真实践的现象,说“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指慧),心不善(指定),慧定不等”。〔22〕如果做到心口一致,也就做到了“定慧即等”。

按照“无念”的精神,修行者是否一定要依照固定的程式进行坐禅呢?当然不是。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只要直探心源,自修自悟,对一切没有执着,那么,任何时候,无论是行住,还是坐卧,都可以看作是坐禅。他对禅定作出新的定义,说:“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23〕可见,“坐”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坐”(打坐,结跏趺坐),而是“念不起”,亦即不起杂念、妄念;“禅”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禅”(禅定,静心思维),而是“见本性不乱”(“见”,意为显现,与本性相应),意即坚持清静自性不受外界干扰。“念不起”和“见本性不乱”或“内不乱”,皆是特种精神境界,无非是相信自己本具清净佛性,即心是佛,不受周围环境和任何事物的影响。

神会基于“定慧等持”思想,进而提出把“定慧等持”付诸于顿悟禅的实践行。他不同意传统禅法和北宗禅法的“先定后慧,以定发慧”的理论,而主张“定慧不二”。所以,神会不仅认定是“即慧之时即是定,即定之时即是慧”。而且强调“即慧之时无有慧,即定之时无有定”。〔24〕这更加突出了定慧不可修、无可求的般若中道思想。这样,“念不起,空无所有”为定慧等,实际上是以智慧摄禅定,即以不修禅定为禅定,禅定于整个日常生活之中。所谓“今言坐者,念不起为坐;今言禅者,见本性为禅”,〔25〕是把做到“念不起”(无念)、“见本性”看作坐禅。既然如此,修持无念禅法是不需要脱离现实生活的,也没有特定的形式化、定型化的规范。他认为,禅定是“念而无念”,智慧则是“无念而念”。这样的“禅定”其实是符合般若波罗蜜的“空无所有”,即“无所住”思想的实修。

三、“无念”思想在我们修学中的运用

从上对“无念”的表述,我们得知,无念并不是离念,离念是压制正常的心理活动。无念并不刻意清除意念,而是“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不依境起,不随法生,也即是自性之念,念而无念。因为一旦有所系念就有所执着,就会被各种思虑所纠缠,即使心中有一个“排除杂念”的念头,同样是有所执着,从而引起种种思虑、不安。无念不是要求人们逃离现实生活之外去闭目塞听,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念,而是照样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但要求对任何事物都不产生贪取或舍弃的念头,没有执意的是非善恶的观念,所谓“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无念所要否定的是把事物的两个方面看作绝对对立的见解,并不是连真如本性也不念;这种念是以真如本性为体的。如果认为无念就是取消一切思虑,那么,“一念断即死”,此时的“法身”(相当于“神明”,指灵魂)就离开身体。

无念是相对于认识的主体而言的。念就是能认识的心,无念就是我们的心在缘境的时候不起分别。无念并不是说像木头石头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而是有反应而无分别,这就是无念。知一切法,心不染着,就像《金刚经》里所说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26〕或者说“应生无所住心”,这就是无念。无念就是我们这个意识再没有世俗异想分别,符合于真如之念。圭峰大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里面讲到,如果我们了解外在一切相的空性,那么我们的内心自然就没有分别,自然就无念。而且“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此即修行之妙法,故虽备修万行,而以无念为宗”。〔27〕这就是说,我们在修一切法门的时候不要有能所分别之心,而要时时刻刻把握自己无分别的心态。假如我们真正处于与真如冥符这样的一种心态,那么我们时时刻刻就住在禅定中。修一切法时不起法相,不起修相,做到三轮体空,这就是无念。

我们在日常的修学中,总觉得修行难,找不到下手处,无有是处,无法与大道相应。妄念时时侵扰着我们的内心,无法宁静。于是在寂静处安坐,远离烦忧,让心止于一处,但这终究不是究竟的方法,当我们在寂静处出来,对着各种境界与人事,马上又是烦恼重重,稍不如意,就无名火冒出,怪道场不清净。其实不知我们的习气是根深蒂固的,不能靠石头压草式的方法去除。心是要靠久久训练的,在座上只是培养一个相似境,而要使这个相似境能起作用,只能在现实的修行生活中去造就。真如不是缘起法,但不离缘起法;真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知。其实我们要想建立一个清净,就会执于净相,所建立的都是妄想,故不除妄想不求真,于妄想处着手,用不生不灭来对待一切顺违的境界,当放下身心时,空性就扩展开来。所以,不要感觉到妄想是罪恶,不必刻意地断它。本来毕竟空性,不能建立任何知见,若论佛法,一切现成,从来没有离开我们的见闻觉知,关键在于妙用。如果想遣除它,遣之又遣,还是有量的存在;若念起不住,不随之流浪不停,即为无念,不是压念不起,亦不是将一念不生的时间拉长为无念。只有身心契入本来,就是无碍自在。如云彩在虚空中倏忽飘散,但不会妨碍虚空,内心的挂碍是多余的,起心动念没有关系,而在于念念无相。我们眼见的一切相,在见相当下就与绝对的本体相应,不是刻意地保持不动,刻意的控制就是无明。身心清净即是实相,这样,“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如此乃真修行也!

可见,无念为宗,其实包括了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并不是说要断绝念头,要离去念头,没有了念,也就意味着死去。禅宗不是拒绝意识活动,而是要超越意识活动,要离境离染,要念念真如本性。不要有爱憎、执着,蔽于境。强调的是真心发露,如此才是无念。而无相为体,无相就是不注重相,名字概念是相,桌子是相,但我们不能停留在相的阶段,不要被相所蒙蔽,而是要超越它,这存在一个修行的问题。佛教中的戒律实际上是外在的,我们不要被它所束缚,要自然去做,不违背它即可。无住为本,无住就是不要停留,不要中断。每一个都有佛性的觉悟,但不是很容易达到,应该空去色身,这样才是无住。平时应缘接物,须“于事无心,于心无事”。就是做事之时无第二念,既无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事情做过了之后心中毫无挂碍,如未做过一样。而不是逃避事情,死住在无事匣里。

所以,证见本性后,所有妄心、妄想、妄念皆化为真心的妙用。妙用与妄作的分别即在“有住”与“不住”之间,住即妙用化为妄作,不住即妄作摄为妙用。这样,念念都在当下,念念都成无念,念念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所谓无念,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无住的意思。念念无念,就是念念无住。若能做到念念无住,即可达到一念万年、万年一念。

慧能明确地规定自己禅法是“立无念为宗”。所说的“无念”不是要求人们离群索居,闭目塞听,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念,而是照常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照常从事各种活动,只是要求对任何事物、任何对象都不产生贪取或舍弃的念头,没有执意的好恶、美丑的观念。是任运而随缘,随缘而不变,物来而不拒,物去而不留,毫不造作,自在而行。

我们在修学中若能从无念着手,重在“但行直心,不着法相”,将“无念”的原则贯彻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在行住坐卧中去体味,即是“一行三昧”,那就是“一念相应,顿超凡圣。无不能无,有不能有。行住坐卧,心不动摇,一切时中,空无所得”。〔28〕并把这种思想运用到禅修和弘法利生当中,运用到我们的做人做事当中。如果一切都能够以“无念”为宗旨,以“无相”、“无住”来指导,那么我们的人生与社会就会充满和乐、安详,我们的僧团就会清净。因为一颗久经训练了的心,远离了偏执,远离了片面性,远离了种种的人我是非,使我们真正处在一个和乐温馨的大家庭当中,那样就是人间净土的实现。这也是慧能南宗的精神实质所在。

〔1〕敦煌本《六祖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38页下。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5〕同上。

〔6〕同上。

〔7〕《六祖法宝坛经·定慧品第四》,《大正藏》第48册,第353页中。

〔8〕《大正藏》卷三二,第576页中下。

〔9〕敦煌本《六祖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38页下。

〔10〕同上。

〔11〕《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正藏》第14册,第538页中。

〔12〕《注维摩诘经》卷一,《大正藏》第38册,第335页中。

〔13〕《注维摩诘经》卷四,《大正藏》第38册,第363页下。

〔14〕《大正藏》第32册,第580页下。

〔15〕《大正藏》第48册,第338页中。

〔16〕《六祖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52页下。

〔17〕敦煌本《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38页下。

〔18〕《大正藏》第48册,第402-403页上。

〔19〕《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巴黎本,杨曾文编校:《神会禅话录》,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9页。

〔20〕《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同上,《神会禅话录》第12页。

〔21〕《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巴黎本,《神会禅话录》第97页。

〔22〕敦煌本《坛经》,《大正藏》第48册,第338页中。

〔23〕同上,第339页上。

〔24〕《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神会禅话录》第11页。

〔25〕《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神会禅话录》第31页。

〔26〕《大正藏》第8册,第749页下。

〔27〕《大正藏》第48册,第403页下。

〔28〕《顿悟无生般若颂》,《神会和尚禅话录》第51页。


{返回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祖坛经》的净土思想——略论西方净土的方位(成峰法师)
下一篇:六祖坛经——慧能大师禅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略述(觉智法师)
 《坛经》思想简析(杨维中)
 《坛经》神秀偈(刘楚华)
 学习《坛经》的点滴体会(成敬)
 略述慧能《坛经》禅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释光明)
 略述坛经思想的源流及其特色(清远法师)
 从《信心铭》与《六祖坛经》 看禅宗不二法门(妙峰)
 六祖坛经所启示的自我教育(彭震球)
 《坛经》禅法解读(陈兵)
 《坛经》“顿悟思想”小议(邱瑞祥)
 《六祖坛经》的核心思想(常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 (第四篇 了境能变识诠解)[栏目:于凌波居士]
 解脱道论·头陀品第三[栏目:阿毗达摩·解脱道论]
 大悲咒句解 33、遮啰遮啰[栏目:大悲咒句解]
 <明月观>带修前的开示[栏目:傅味琴居士]
 一切有为法皆不可得[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听课笔记——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栏目:戒法法师]
 藏传净土法 第三十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人类需要的是觉悟[栏目:传喜法师]
 租妻之患[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在佛的世界里,他是得还是失?[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