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现代社会中佛教的积极发展(姚卫群)
 
{返回 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33

《现代社会中佛教的积极发展》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姚卫群

  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佛教作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思想文化形态和社会组织,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佛教教团若要在当代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焕发出新的活力,就需对自身进行认真的思考或反思,开展可行的改革与创新活动,努力为创建和谐社会而尽力。这方面需要教内外僧俗大众的共同努力,促进佛教在新时期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的需求。在笔者看来,在新时期,佛教组织可以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1、努力开展造福民众的社会活动

  进入佛门,成为佛弟子,常被称为是“出家”,但出家并不就是与世俗世界完全隔绝。在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中,就已强调要不离世间,要在现实世界中达到涅槃或觉悟。中国古代的禅宗也发扬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弘扬“不离世间觉”或“佛法在世间”的思想。近代中国佛教界又大力倡导“人间佛教”的思想。这些为当代佛教僧团积极开展造福民众的社会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佛教的一个基本观念是慈悲。强调当民众有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给民众消除痛苦,带来快乐。在当代社会中,虽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有较大改善,但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常有很大差距,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位的人员的收入常常极为悬殊。不少人或不少家庭经常会因为某种原因而陷入困境。佛教僧团如果有可能的话,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这些民众,尤其是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寺院,应发扬佛教的慈悲精神,给这些处在贫困或危难中的民众以救济。当然,这要视寺院自身的财力而定。有些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寺院经济实力雄厚,在这方面可多做一些事情,以实际行动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而一些在经济不很发达地区的佛教寺院,经济力量有限,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展这种活动。只要有从事这类活动的积极意愿,还是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

  佛教僧团开展积极的社会公益活动,也不仅仅限于特殊情况下的扶危济困,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上也可以发挥作用。在这方面作贡献的途径很多。例如,经济状况较好的寺院可以捐资助学,帮助一些家境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业,帮助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改善状况。此外,寺院也可以筹资实施或协助实施一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项目,如修建某些社区图书馆或博物馆,开展某些学术研究活动,出版一些学术系列著作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明显地改善佛教寺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能够使佛教寺院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去。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虽然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丑恶的现象也不少,如损人利己、贪得无厌、欺压弱小、行骗牟利、背信弃义等。这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定因素,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痛苦。打击或抑制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国家机关主管部门的相关措施,但佛教僧团或组织在这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也是造福民众的社会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佛教寺院可以在所在地区根据自身和当地的具体情况做一些宣传活动,特别是通过信教群众影响更大范围内的民众来抵制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佛教的理论或教义中实际有大量反对或抑制上述社会现象的成分。如佛教的伦理思想中有不少克制自己私欲的内容,反对侵害别人的利益。佛教反对所谓“三毒”——贪、瞋、痴。这些内容都可以加以引申,直接用来反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反对“贪”,在当代社会中可以用来抑制人们的贪得无厌;反对“瞋”,在当代社会中可以用来抑制人们的损人利己、欺压弱小等的行为;反对“痴”,在当代社会中可以使人们认识到不当得利是不可能长久的,执著一时的私利是最大的无知。佛教中类似的观念或理论还有许多,有不少对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有益的。佛教寺院在参与社会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将宣传自己的教义与社会上开展的反对或打击丑恶现象的活动结合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净化社会风气作出贡献。

  2、认真加强寺院或佛教组织内部的自身建设

  佛教自身也是与时俱进的,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佛教寺院或组织也要不断完善自己,这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寺院的规章制度应适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时代要求,另一是僧众或教职人员的素质应不断提高,跟上时代的发展。

  佛教从古印度产生时就制定了约束信徒的戒律,确立了这方面的基本精神。但佛教的戒律在其后来的发展中实际上是不断完善,修订的。后世佛教所执行的戒律在不少内容上是印度早期佛教所没有的或与之不同的。即便是古印度佛教的戒律,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版本,反映了佛教中不同派别,不同时期所持戒律的情况。佛教传入其他国家后,虽然原来印度佛教戒律的基本内容在总体上保持了下来,但在各个国家中还是形成了一些有本国特色的佛教戒律。如汉地的佛教戒律与藏地的有很大不同,南传佛教的戒律与北传佛教的戒律也有不同。同一地区的佛教戒律,古代与近代也会有不少差别。这种情况说明,佛教戒律是随时代变化或随地区不同而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必然的,也是自然的。在新时期,佛教的寺院或组织应稳妥地进行自身内部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僧众的具体行为规范和管理规章。这些规范或规章应在总体上不违反佛教传统戒律的基本精神,但又能反映时代特色,适应地区情况,执行起来便利有效。

  佛教僧众或教职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佛教适应时代发展的极重要的一环。佛教在现代社会所开展的佛事活动有着新的时代内容或特征。这就对现代寺院僧众的文化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佛教寺院或组织应有意识地提高所属人员的文化素质。提高文化素质的途径很多。如选派人员去教内外的学校学习,不仅提高僧众的佛学造诣,而且提高僧众的综合素质。有条件的寺院可派人员去国内外的著名学府学习,攻读学位,在整体上提高寺院僧众的学历层次。如果因种种原因不能去有关学校学习,则可通过其他途径提高僧众的文化素质,如请一些教界高僧或教外学者来寺院开办各种学术或文化讲座,学习或了解一些新的思想或掌握一些新的研究技能。当然,这种文化学习应结合提高僧众的佛学造诣或佛学研究能力展开。例如,为了提高僧众学习或研究佛典的能力,可以安排一些年轻的法师学习与佛典关联较大的语言。汉地的僧人学习一些梵语和藏语。非汉地的僧人学习古汉语等。佛教思想博大精深,义理不容易理解。现代人看古佛典困难较大,一些译本的经文含义不是很清晰。如果能对照不同文本的佛典来阅读,许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再有,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技能对于各行各业的工作都很重要。佛学研究或佛教活动的开展也需要借助计算机来提高效率。现在我们整理佛典、查找佛教资料、开展佛教学术交流,都离不开计算机。对僧众的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寺院人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3、积极进行佛教理论体系中的创新

  佛教的与时俱进表现在多方面。它的基本理论体系或主要思想也应包括在内。任何一种理论或学说,如果是有生命力的,就不可能是僵化不变的,要有创新和发展。到现在为止的佛教历史本身也证明了这一点。就印度佛教本身来讲,其基本理论体系就是不断发展的。原始佛教时期,佛教注重探讨人生现象,提出了四谛、十二因缘、五蕴、无常、无我等观念。部派佛教则除了继续探讨人生现象外,进一步探讨更多的宇宙现象,对法的分析较原始佛教明显细致和深入了。大乘佛教对人或事物本质的看法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又有明显的差别,内容更为丰富。后期佛教中密教占了很大的比重,佛教的理论重心与先前也有不同。佛教传出古印度后,在不同的国家中,理论上又呈不同特色,不同时期的学说也有变化。因此,佛教的理论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佛教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即佛教僧团或佛教组织中能否继续产生历史上出现的那种佛教著名论师,如印度的龙树、世亲,中国的玄奘、宗喀巴等这样的对推动佛教思想发展有极大贡献的人物。笔者认为,现代的佛教僧团或组织应以历史上佛教内的伟大思想家为榜样,努力对以往的佛教理论进行总结,思考,创新。要吸收现代科学的许多新成果,分析现代社会面对的新问题,提出佛教理论上的新观念,对许多现实问题作出解答,表明看法,丰富和发展佛教的理论体系。这也是当代佛教对创建和谐社会应当作出的贡献。


{返回 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之我见(许抗生)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中国佛教形象(宇恒伟)
 浅议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问题(王公伟)
 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提升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张家成)
 以三学内强素质 以弘法外树形象(如意法师)
 浅述完善僧格以树公众形象(释界象)
 试论展示当代佛教形象的几个重点(法量法师)
 佛弟子的本分(朱景东)
 完善护教学,把好进入僧团的关(果觉)
 时代需要我们佛教大有作为(圣辉法师)
 当代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李利安)
 现代社会中佛教的积极发展(姚卫群)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0 请如实观察自己的身和心[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七 贱民经[栏目:经集 一 蛇品]
 207.仰山行伟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人生最大的悲伤之源就是“看不开”[栏目:心似莲花开]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8 上品往生[栏目:元音老人]
 5. 五缸黄金的秘密[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怎样真正做到与世无争,与世无求?[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72 防骗察伪[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禅与心灵环保[栏目:圣严法师]
 过失清净之相[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