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试论展示当代佛教形象的几个重点(法量法师)
 
{返回 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42
试论展示当代佛教形象的几个重点
  广州市六榕寺方丈 法量法师
  一、绪 言
  佛教流传至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其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净化社会、化解矛盾、道德教化等方面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今天全球化、商业化大背景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现象也给佛教界带来了负面影响,个别的僧人出现了信仰淡化、戒律松弛等现象。我们应如何纠正这一时弊,加强僧团内部建设,展示佛教良好形象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
  众所周知,我们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做好作为推动主体——僧团的自身建设。在这一点上我们欣喜的看到,1992年赵朴初老会长率先提出的“五种建设” 指出了佛教界当前发展的核心所在,200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上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理念,则指明了佛教弘扬的方向和目标, 2006年12月,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在中国佛教协会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上提出的“重新举起‘以戒为师’的旗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重要观点,更具体的为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契入点。而这次在圣辉大和尚倡议下,闽南佛学院发起“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的主题论坛,可以说是在加强僧团建设、树立佛教良好形象方面又一次深入探讨和交流。下面,我试从当代佛教界应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公众形象方面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并就教于各位高贤。
  二、坚持以发菩提心为主的信仰教育
  今天佛教界所出现的享乐、拜金、信仰淡化等现象,除了外部社会影响外,其内因则是对僧人进入僧团时的僧格教育缺失所至,而本应承担僧格教育的佛学院和寺庙又因受现代教育思想影响,大多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或侧重于强调服务僧团,而少于必要的僧格养成的训练,致使一些不良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前,我们要加强僧团信仰建设,则应以大乘佛教精髓的菩提心为僧格教育的基础,养成四众弟子坚强的信心道念,以胸怀世界、心念众生的无量慈悲去化解各种烦恼。世亲论师曾在《发菩提心经论》中指出:“立誓之人终不放逸、懈怠、慢缓,何以故?立决定誓,有五事持故:一者能坚固其心,二者能制伏烦恼,三者能遮放逸,四者能破五盖,五者能勤修行六波罗蜜。” 这里,论师告诉我们发菩提心愿有五个方面的意义,即巩固我们的信心,降伏内心的自私与我执等烦恼,精进努力去实践菩萨六度之行。清代的省庵大师也曾讲:“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因此,今天要加强佛教内部自身建设,应以此为契机,在佛学院、寺院及信众中推广以发菩提心为主的信仰教育。
  另一方面,菩提心的养成,除了理论学习和按一定形式的仪规修持外,更应在日常修学生活中加强慈悲和感恩的训练,如佛教倡导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报恩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菩提心实践方法。这就是要我们学佛者关心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尊师重教,维护家庭的和睦,教团的和乐,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奉行爱国、诚信、守法、知礼的行为准则,在生活中多关心和帮助社会弱者,并爱护动物和其它形式的生命,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维持生态间的平衡发展。如能坚持培养如上理念,则必然能为社会大众所认同,而有力地改善佛教的公众形象。
  三、坚持以六和敬、以戒为师为主的僧团建设
  现今佛教界,由于各自对佛法理解的不同,加之菩提心教育的缺失,而出现了一些所谓山头主义、家长制现象,衍生出一些小圈子,互相间缺少包容和认可,而出现相互排斥、误导信众等现象。佛教常讲“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这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团结和谐的僧团,才能得到信众和社会的认可,才能体现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价值导向。要实现这样的愿望其实并不难,佛陀早在二千多年前僧团刚成立后不久,就为我们提出了以六和敬确保僧团和乐与互敬 的建僧原则。和敬一词,隋唐时的智者大师曾云:“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菩萨与物共事,外则同物行善,内则常自谦卑,故名和敬。” 这告诉我们僧团的和合,要坚持和乐一致的思想认识和互助互敬的行为。
  六和敬中,戒和同修就是要坚持“以戒为师”的法治精神。佛陀曾在《摩诃僧祗律》中云:“如是,舍利弗,如来不广为弟子说九部法,不为声闻制戒,不立说波罗提木叉法,是故如来灭后法不久住。” 这是说佛陀制戒、以戒束僧的法治观念,正是缘于僧团管理的实际需要,否则教法难以继续传承,所以,坚持六和敬的僧团共处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以戒为师。其次,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则是拥有基本一致的认识理念和公平公正价值观;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则是在日常的修学生活中,坚持互相认可,民主讨论,和睦团结的和谐修学氛围,从而避免一些人利用现代传媒工具、互联网络攻击诽谤,自毁佛教公众形象的不良现象出现于公众视域。
  四、坚持以五戒十善为主的信众教育
  佛教的发展离不开作为外护的信众,建设完善团结的信众团体是加强信众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当今僧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信众教育的核心,则在于其人格的养成,太虚大师曾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作为信众人格培养的关键,则在于五戒十善的践行。佛陀于《十善业道经》中曾告诫说:“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因此,发扬佛教五戒十善的力量,去改变今天这个没有诚信、缺少安全感、人际交往诚信缺失的现实,并培养信众和乐共修、趣向殊胜人生的价值观。
  就信众教育来讲,五戒中的不杀生是要做好尊重各种生命的教育,不偷盗则是正确的财富观教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有关人际交往中诚信包容的教育,不邪淫就是维护家庭和睦的教育,不饮酒,则是不沾染成瘾性物质而危害社会的教育,而消除在家信众因贪、嗔、痴等烦恼带来的的焦虑、抑郁、悲观等心理问题,则是从内心化解矛盾的关键所在。这五戒十善的力量,是确保信众团结和合,并成为僧团有力外护的基石,更是达成诚信、知礼、慈悲、宽容和谐修学氛围的保证。
  五、坚持与进俱进的创新寺院管理制度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史上,由于戒律羯磨制度渐流于形式,禅宗丛林又另立清规以束僧,从而逐渐形成了以戒律作为僧人自我约束、以清规为寺院管理办法的主要教团管理范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今天寺院功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除原来仅作为僧人修持的场所外,更成为一个佛教文化传播的载体,一个供游客参观、信众膜拜的道场,更是一个缓解现代人精神压力的心理咨询处,还是为信众提供各种祈福、超荐等宗教服务的场所。目前,许多城市寺院除了僧众外,同时招收了大量员工或信众在寺内工作,而旧有的清规已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使寺院管理制度出现了“无法可依”的混乱现象,所以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创新和改进,才能有效应对当今寺院管理所需。这一点太虚大师早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中国向来佛教的僧寺,应革除以前在帝制环境中所养成的流传下来的染习,建设原本释迦佛遗教,且适合现时中国环境的新佛教”。 这告诉我们佛教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必须加以重新整合与创新,才能达到其应有的规范作用,从而实现“丛林以无事为兴盛”的祖训。
  有见于此,我寺遵循北宋宗赜禅师在《禅苑清规》中“宁可有法而无犯,不可有犯而无教” 的立制古训,于2004年开始以制度化管理为准则,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借鉴现代质量管理(ISO) 先进理念,按照“写我所做,做我所写,不断改进”的思路,本着“民主讨论,共同参与”的原则,编写了各寮口、殿堂,以及财务、消防安全、档案、奖惩等70多项共10多万字的现代寺院管理制度。在新制度中,对每一项工作要求及流程全部注明,让所有岗位人员均明白其工作职责。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强调各寮口执事“各尽其责,分工合作,互尊互敬”的和谐共管理念,并针对制度执行效果的问题,设立了核查管理岗,对新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促进管理质量的迅速提高。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这一制度的实施大大改进了原来寺院管理当中职责模糊不清,无法可依,难以考核,不能有效摄众的流弊,在寺院制度建设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在寺院管理方法上创出了新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如果能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下,努力与时俱进,坚持以发菩提心为主的信仰教育,践行六和敬、以戒为师的建僧原则,坚持以五戒十善引导信众行为,坚持创新寺院制度化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内部建设,从而重振佛教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良好局面,这对新世纪佛教的发展和弘扬可谓裨益无穷。

{返回 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1世纪中国佛教应有的公众形象(胡绍皆)
下一篇:也谈寺院住持的内外形象(释妙贤)
 谁为佛教解铃?(能进法师)
 实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社会意义(了法法师)
 欲树人先树师——略论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最佳途径(明坤法师)..
 勇担责任 兴我法门(乾净法师)
 以心护法 以身弘法 共创和谐(周义勇)
 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将信仰落实到生活 将修行立足于当下(崇观法师)..
 在传统与现实交织的风景中前行(王仲尧)
 也谈寺院住持的内外形象(释妙贤)
 当代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李利安)
 人才优秀与制度文明——佛教良好公众形象的标志(释则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死事大[栏目:宽运法师]
 人间佛教的经证 真智者[栏目:人间佛教的经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