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释昌臻
{返回 昌臻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44

净业禅师偈之启发
 
 "昨日罗刹心 今朝菩萨面
  罗刹与菩萨 不隔一条线"
 
     南宋时代净业禅师,四川人。年青从事屠宰业,一天,准备杀一只母羊,幼羊把刀含着跪在地上,好似替妈妈求饶命。师一见深受感动,便舍俗出家。发大悲心,修菩萨行。大悟后,作此偈。
    此偈提示了“相由心生”,“相随心转”的真理。“昨日罗刹心”,当然现的罗刹形象;现在具有大悲心肠,就变为“今朝菩萨面”了。其实,罗刹与菩萨,只是一念的转变。前念迷即凡夫、恶魔;后念觉即佛、菩萨。相由心生,相随心转,真实不虚。

    我们这个色身,叫“报身”、“果报身”,是来受善恶果报的。果报分为两种:一个人的相貌好坏、寿命长短以及富贵贫贱等,属于“正报”;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亲属关系等,属于“依报”。正报有福,依报自然丰富圆满;正报无福,依报必定贫困恶劣。依报随正报转。

    每个人今生所受用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过去种的业因,现世结的果报。正如佛经所说的那样: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业因)。

    说明贯通三世的因果律是活活泼泼的,它不同于看相、算命的“宿命论”、“铁板数”。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也在种业因;业因改变了,果报也会转变;转变的关键就在“心”。善业恶业,唯心所造,福报祸报,唯人自召。

    佛法从根本上揭示了“相”、“命”的由来和原理,却不叫人看相、算命。因为看相、算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说明事物的现象,未能触及事物的本质,是不究竟的。如看你相该“短命”,可是为什么有这种相?便无法解释;至于“短命”可否转变为“长寿”?更无法解决。所以,看相、算命是舍本逐末,徒劳无益。

    今天,有些学佛的人、迷信相命,把命运寄托于看相、算命,而不认真修省心地,改造命运,这是十分错误的!通过学习净业禅师的事迹和偈语,把自己的一点肤浅体会,提出来与同修共勉!


释昌臻八十七岁病中谨记
2003年12月20日于乐至报国寺


 


{返回 昌臻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先学做人
下一篇:昌臻老法师20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一生行持精严 临终瑞应往生(记比丘尼通愿法师)
 林则徐学佛
 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1996年秋季佛七总结讲话)
 昌臻法师2003年秋季佛七开示(2)
 学佛必须明白因果
 《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百岁高僧无私奉献 千年古刹历劫重光(纪念先师欲上人圆寂一周年)..
 昌臻老法师20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的意趣[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五百罗汉 038、伐苏蜜多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相应107经 世间的集起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04-020佛陀的格言[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随机施教除心垢[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入菩萨行论》讲记(六十五)[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无死的金刚心 第10章 宗教的阴影[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安居第三十一日(二):每天念十声阿弥陀佛[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阿含字典(5)[栏目:庄春江居士]
 介绍名医[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