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弥勒大乘庄严经论开示(堪千阿贝仁波切)
 
{返回 其它善知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2

弥勒大乘庄严经论

至尊堪千阿贝仁波切开示

文殊杂志编辑小组译

(大乘庄严经论是二十二章大乘庄严经论其中一章,也是弥勒五论第一论,是由无着尊者自兜率天带回人间传授的法教。)

当我们领受法教时,正确的发心至为重要。我们应如是思维:

『听闻佛法,是为利益无数众生。』

弟子们听闻佛法时,应如此发心。同样地,传授佛法的导师,也应当激发弟子的信心,藉由传授佛陀教法,使众生离苦得乐。上师传法时,应将此列为首要目的。对一切众生来说,正念正见非常重要。

闻法信受的功德无量,对自身更会产生实际可见的法益。听闻佛法的功德,远胜过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无数诸佛的功德。即使只是听闻、为人讲诵一句佛偈,也胜于大千世界供养千佛的功德。正确的发心与供养,即使只是以一朵花供佛,也有功德,能使后生善处,但三世功德有限,且不能成为开悟的因缘。然而听闻佛陀教法,并思维佛法,将了悟苦难因缘,并因此开悟。所以,听闻佛法的功德远胜供养。

听闻佛陀教法,并思维佛法,能使人了悟无明苦因,而终得解脱。一般说来,领受佛陀法教,有两种过程不可或缺:那便是听闻佛法,与思维佛法。两者当中,思维佛法更为重要。若学而不行,则不会有任何结果。但实践之前,也必须领悟法教,对所行有所了悟。因此学法为实践之本。

所有实践中,皆有助缘。例如,修习吠陀经,修习方法便是听闻此经,并诵念经句。同样地,对信奉苦行的耆那教徒而言,苦行便成为修行目标。而修行佛法便不假外求。「心」是我们的关切所在,因此,藉由佛陀的教导,我们得以了解如何客观看待己心,将心本身当做观修对象。

我们在此探讨的弥勒大乘庄严经论,内容是在深思了悟、并礼赞佛陀之德。弥勒菩萨在这部经里,对佛陀德行作了详细阐释,但仍不够完整。因此萨迦班智达的著作,对弥勒大乘庄严经论,作了适切补充。我们为何要了解佛陀生平与其德行?是为了修行佛法,藉由了解佛陀德行,而发心学佛,直到对佛深发信心。因此对我们的信仰对象,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了解。

见到对佛深发信心的人,我们需要向其学习,以发心向佛。对佛法发心,只需信解,而不到理解的阶段。但这样的信心并不坚固,因为这样的信心从外而来,非由思虑而得。因此虽有法益,与了悟佛法的功德相比,微不足道。但若因了解佛陀德行,因而生起信心,信心便会因此确立,而产生强烈确信,不会退转。

我们必须培养三种信心。第一种信心是清明的信心。当我们了解佛陀德行、见到佛陀如此明心见性与确信,我们便会生起信心,依止佛陀。

第二种信心是信赖的信心。这时我们对佛陀的正法产生坚定确信,相信这是唯一正道。此时我们对佛法已产生更深了解,对实践佛法也将产生使命感。

第三种信心是增上的信心。这是渴仰的信心,已将开悟当作终极目标,对此升起强烈愿望。这会使人走向闻思修证之道,一心追求开悟。

我们在这里研读弥勒大乘庄严经论,以对佛陀的无量德行致敬。佛陀德行无量无边,非笔墨能形容。无论如何生花妙笔,也不能写尽佛陀德行。佛陀的无量福德,便是佛陀的殊胜行之一。

如月称菩萨教示,禽鸟展翅高飞,即使其志千里,终须落地停歇。这不是因为禽鸟没有翱翔的天宇,而是禽鸟自身的限制。同理可证,无论学者或诗人如何费尽心思的钻研歌颂佛陀德行,他们的学问才华也有其局限。这不是佛陀德行已尽,而是为佛立书之人,本身能力有限。即使弥勒菩萨,以巧妙言词泛论佛陀德行,萨迦班智达仍认为弥勒菩萨言有未尽,即使两位大师,也不能穷究佛陀一切德行。佛陀福德无量,无法一言以毕之。无论如何费尽唇舌,也不能尽述。佛陀德行的无量无边,是佛的殊胜行之一。

佛陀德行有两种层次,分别为:共有之德与独有之德。共有之德亦为一切众生所有,独有之德只有佛陀与开悟者才具备。这里说的第一种德行,是无量慈悲。「无量」一词,指的是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慈悲无量无边。众生数量亦无穷无尽,佛陀的慈悲,能遍及一切众生,因此佛陀的慈悲无量无边。佛陀慈悲无量无边,第一为使一切众生现世安稳,第二为引领众生,开悟成证,得究竟解脱,得成佛智。这是佛陀的终极目标。

佛陀说法,根据众生根器利钝,随宜解说方便法门。对只求三世安稳者,佛陀便示教,使其后生善处。对怀抱更高目标者,如修行别解脱道的菩萨与大乘佛法者,便教授三乘佛法,使其能证得究竟解脱,佛陀教法具备这两个目的。

佛的四种无量德行当中,前三个开示众生苦乐的因果,使他们能离苦得乐。此三种德行分别为慈心、悲心与欢喜心。慈心、悲心与欢喜心皆是佛陀说法的第一个目的,为使众生三世安稳,离苦得乐。佛的第四个无量德行,则是平等心。佛对一切众生皆无分别心,无论亲疏远近、知交仇雠,皆怨亲平等。众生对人会生起爱憎心,佛陀则超越了执着对立,对一切有情众生,一视同仁。佛的平等是究竟的平等,这是佛的第二目的,使众生得究竟解脱。经文上称佛「欢喜视众生」,这句话同样可指一切众生。这里说的仁慈,和四无量德行中的慈心不同,这仁慈是四无量德行的总和,要让众生立于绝对的欢喜境界。佛陀欲让一切众生了悟因果,离苦得乐,常发欢喜心。这是佛的第一个意图。佛亦愿众生得无上喜乐与解脱,这是佛的第二目的。因此弥勒菩萨如此开示:「佛陀具足二种善愿。」

我们有三种方式以礼敬佛陀:身语意三供养。身供养方面,我们可行五体投地大礼拜,身体五个重要关节接触地面,发深信心与虔诚心。语供养方面,我们可赞诵佛陀德行,或诵读回向文,如:「我礼敬佛陀」;意供养方面,我们可对佛陀德行,产生强烈依止感,以向佛致敬,并因而发更深切的信心,再行身供养和语供养。

身语意三供养皆可从两方面获益:供养能消业障,尤其是去除慢心,更能累积福报,去除五欲。大觉悟者如佛陀,便因供养的法益而成佛。佛陀前生不只礼敬自己的精神导师,也对值得尊敬、佩服与学习的人物致敬。因此,开悟之后,佛陀不只成为天、人与非人,甚至花草山石等一切众生的礼敬对象。一切自然,皆礼敬这位大觉者。这一切皆是佛陀前生礼敬无数对象的功德。

佛陀传记当中有个段落,记载一比丘名叫阿那律,发心受持戒律,但因必须敬礼,出家前曾是理发匠的优波离。因优波离来自低下的社会阶级,使阿那律心生疑虑,而请教佛陀,不知礼敬低下阶级是否合宜。佛陀当然回答阿那律,必须礼敬优波离。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尽烦恼,为了能够断无明烦恼,我们必须认清烦恼,进而对症下药,治愈烦恼。例如,我们的许多行为,皆是痛苦的根源,但大多人面对苦恼的态度,则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无法自视谦卑,如果我们正确修行,我们便会开始了解,我们的小我,小于一切众生的总和。这一念会消除我慢,使我们培养谦卑。藉由修行,我们将认清妄念,并正确对治心魔。

俗世众生如声闻缘觉,皆具备四无量功德的种子,但远远不及佛陀甚深无量的德行。佛陀德行无量无边。藉由了悟佛陀德行,并发心效法,可在自身种下四无量功德的种子,并逐渐生根增长。这会逐渐使我们具备四无量功德。

四无量功德是佛陀最重要的法教之一。

四者之中,对一切众生生起仁慈与悲心至为重要。生起慈悲心,并行悲悯行,拔苦与乐,是无上的德行。实践大乘法教时,慈悲永远是首要根本。心怀慈悲,因而生起菩提心、布施心、好的德行,且虚心受教。因为慈悲无比切要,因此剖析慈悲内涵亦甚为迫切,慈悲本质为何,我们该如何实践慈悲。我们需深思慈悲意涵,并藉此反躬自省:「一如我想离苦得乐,众生亦如是。」如此一来,我们便会了悟离苦得乐的愿望是普世皆然,因此我们需发起拔苦与乐的大愿。有情众生难得究竟解脱,因为他们始终受外缘牵动,如骂詈与种种迫害。处境虽怜,众生却对自身处境无知无觉。他们渴求解脱,却不得其法。

他们完全被自心污染,而深受其苦,却无力挣脱。深陷苦海,却无人指引,无可依怙。我们必须深切了解众生苦难,对苦难众生以及他们的处境发大悲心,以引导他们离苦得乐。

为了生起慈悲心,我们必须了解慈悲的本质,使我们体悟慈悲心的重要。仅仅尝试心生慈悲,便可能自然而然慈悲对待有情众生。藉由不断修持,将逐渐使慈悲成为我们人格的第二特质。

此刻,我们也许尚未具备清净无染的慈悲心,因而,我们必须创造锻炼慈悲的性情。而后当我们渐渐习以为常,便会不假思索、自然而然的生起慈悲心。藉由循序渐进的培养慈悲心,慈悲终会自然生起。

因此修行并不需要通晓佛理,只要实践慈悲,通达开悟所需的法教、德行、基础与种种阶段的修持,便全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当我们心存慈悲,开悟一事,便存于己心,不假外求。

如果我们想要修习佛法,并不需要去尝试学习每个法门。最重要的是修习慈悲,若修习慈悲,一切修行的基础、教法与德行,引导证悟之次第,全都在我们掌握之中。

慈悲是佛法的精随,观修无常与死亡也是与其同等重要。倘若我们了解无常和死亡是生命实相的一部分,便能去除修道上的障碍,如远离不修学佛法及怠惰等因。

一旦我们认真地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将感受佛的恩德,这促使我们从一切的苦恼中获得究竟解脱。『究竟解脱』一词,在大乘庄严经论中描述说:圣者是解脱一切障碍。这是尊称某人已经获得解脱一切障碍、或粗或细、及系缚诸众生之业障与烦恼障。

祂即是究竟的解脱者、圣者、牟尼,祂是绝对有能力持续安住于解脱一切障碍的圣人,祂体现了获得究竟解脱的本质。

我们强调圆满的觉悟者是解脱一切障碍者,是因为虽然某些凡夫已经获得解脱,但是他所获得的解脱是有限的。比如说,有些世俗人可能具备某些特质,并且可能获得了某种特殊层次的解脱,但是他们并未完全地从烦恼障及所知障解脱。例如声闻和缘觉,

虽然已经从业障和烦恼障解脱,但是他们尚未解脱所知障。换句话说,『圆满的觉悟者』是完全地解脱一切烦恼及障碍。上面的词句是指『解脱一切障』,其意思是说,祂解脱一切障碍,圆满的觉悟者是获得究竟的解脱者。

究竟的解脱有不同的行相。前两个行相是关于,圆满的觉悟者示现色身,为可见与不可见之二种行相。这两者中之第一种,是圆满的觉悟者能够示现为别人可以亲眼目睹的色身相,这称为『可见之示现』。在此,圆满的觉悟者示现之色身为别人可以见到的,那是以神通自在示现一切有情身,有些是具有吸引力的,有些较无吸引力。圆满的觉悟者欲教化及引导一切众生获得解脱,故示现无量无限身,这称为『究竟解脱身』。

究竟解脱的第二种行相,是示现色身而其形相不可见不可取。在此,圆满的觉悟者的示现,众生无法见到祂,祂是无可见可取之形相。这两种示现,都是究竟解脱之体现。究竟解脱的另一种行相是示现庄严妙相,而这一切示现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觉者所示现之庄严妙相,若与一般的形象相比,一般的形象顿显黯然失色,因此消除它所带给人们的诱惑。故此究竟解脱示现的目的是令众生灭除对世间物质的贪爱与执着。

究竟解脱的另一个行相,称为无色定。

无色定是了悟万物是没有形色可取。圆满的觉悟者也已经获得『灭』的究竟解脱。这是指祂于一切万象显现中,获得解脱一切凡庸的思想与感受。经由这个解脱的功德,所有一切凡庸的思想、感受与观念皆完全息灭。

因此,究竟觉悟者的第一无上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慈悲;第二项功德是解脱一切障碍。

第三是『于一切法得自在转』,此殊胜功德,胜过其它一切世间的德行。圆满的觉悟者能够示现自己为世间任何一切法,不管是有情界或无情界。譬如,祂可以体现自己为庄严微妙之自然界。当其展现时,它远胜过一般自然界任何美丽的境象。圆满的觉悟者统领一切万象之德行,由于获得神通于一切法自在而转,可以假借这有情世间的任何一种现象来示现。当祂示现时,它远超胜于此世间任何普通的现象。祂的目的为了诱导并激励众生趣入佛道。

圆满的觉悟者引导众生断除对一般现象的执着,另一个方法是将它们化为无形相可取。当祂把众生所执着的对象转化为无形相时,使众生无法见到执着的对象,而没有了对象可执着。因此消除了追求它之欲望。因此将色法转变成无色法,是圆满的觉悟者度脱众生的另一个方法。

同样地,圆满的觉悟者能将众生所执着之一切颜色、形相和本质,转化为超越于平凡之物,因此使凡庸的事物失去其诱惑力,进而拔除人们执着之根源。世间有情如声闻或缘觉,为了要消除众生的执着,也能够控制或转化某物。但是他们不能转化一切物或一切法。譬如说,若要将可见之物转化为不可见时,他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反过来说,圆满的觉者是无所不能,没有任何可见之物是祂所不能转化为不可见的。没有任何色法是圆满的觉悟者所不能转化成为无色法。这是圆满的觉悟者统领万象的另一种德行。也唯有圆满的觉者才具备这种德行。

另外,下一句偈语:『顶礼心解脱』,这是指圆满的觉悟者穷究三摩地或禅定。一切法或一切万象,地水火风四大元素,色受想行识五蕴等和合而形成一切法,呈现而成为这个世界。这一切法,圆满的觉悟者皆能以甚深禅定,无穷无尽地变化无碍。这意思是指祂能运用其禅定之神通力量,把一原子变化成一座山,或把整个世界变化为被水所覆盖,或被火所覆盖,或一半被水所覆盖而另一半被火所覆盖。佛示现此无穷无尽之变化,不仅能变化外在现象及四大元素,亦能转变空间与心识。这一切都是甚深禅定的领域。

『得一切智智』,指的是圆满的觉悟者之智德,祂的知识涵盖世间一切所知及能知。若作比较,凡夫的知识是极微小的,而圆满的觉悟者是无所不知的。这意谓着,祂是绝对了知一切。佛无所不在,一切现象都在祂的知识范围之内。

『顶礼心解脱』,是尊称解脱内心一切粗细障碍的圣人。声闻与缘觉虽已解脱粗重的烦恼障,但他们仍须根除细微的所知障。而佛陀已完全地解脱此二障。

无论我们如何费尽苦心,但是在此刻我们尚未获得这些无上功德。这些德行唯独穷尽三摩地领域的圣人才拥有的。但是我们可藉由虔诚地持续不断修持禅定,最终必能获得这些德行。

再者,如偈颂中所说:『调伏一切烦恼垢染尽无余』。圆满的觉悟者不仅仅于禅定中调伏自心一切烦恼垢染,若有缘众生显现在祂的禅定中,祂也能够根除并降服这些有缘众生心续中或显或隐的烦恼垢染。

当佛陀出去托钵时,其目的并非仅仅为了托钵而已,佛陀的目的,是为了调伏与其接触的有缘众生,进而消除众生之烦恼垢染。这显示了佛陀的功德,众生仅只是接触佛陀,并显露其知觉与心念,其烦恼垢染将自然地消灭。因此,佛陀的殊胜德行,是仅藉由示现己身,便能消除众生之烦恼垢染。

佛陀的出现,有着清净有情众生烦恼垢染的自然德行。

这种自然的能力,并不局限于根除某些众生之某种烦恼。佛陀一出现,有缘众生的烦恼,无不尽除。一切众生的烦恼,皆能藉由佛陀的出现而获得降伏。一切众生,无一遗漏,皆沐浴在佛陀的慈悲中,佛陀藉此调伏有情众生明显粗重的烦恼。佛陀示现不仅能摧毁一切明显的烦恼,也能消灭潜在于内心而根深蒂固的烦恼。这便是佛陀示现色身的原因。当祂看到众生的烦恼,于心不忍,因为祂的自然本性是悲心。五浊恶世的一切烦恼之众生,皆为祂悲悯的对象。佛陀悲心的力量,是能够平等地对任何受苦众生,生起无缘大悲之心,而众生的一切烦恼,不管是多么细微,多么的难以捉摸,佛之悲心皆能拔除彼烦恼。

当我们凡夫,遇到嗔恚心的人、或嫉妒心的人、或被侵犯、或被虐待,我们会不由自主生起厌恶心,甚至视其为仇雠。但是圆满觉悟的诸佛与诸菩萨面对这类众生时,不会把他们当仇敌看待。祂们所看到的是众生的烦恼垢染,而需要帮助他们根除烦恼垢染。祂们觉得这些众生需要的是关怀,众生被自己内在无意识的敌人所苦恼,故需要从拔除内心的敌人,才能获得庇护。

有情众生渴望获得解脱痛苦,但却不知如何求得解脱。并非他们对解脱漠不关心,解脱正是他们一心所求,但他们对解脱之道,一无所知。他们希求快乐,却不知快乐的根源为何。他们渴望脱离痛苦,却深陷苦恼而束手无策。

所以,我们修持慈悲,必须先了解众生受苦之因。众生因造作恶业而受苦。他们的行为肇因于无意识的烦恼。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烦恼,促使他们造作恶行而产生苦果;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众生的痛苦与他们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行为与他们的烦恼的关系,并且我们必须明了种种的烦恼,皆源于自私与我执。

当我们必须了悟,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而烦恼造成了负面行为,负面行为更造成苦果,我们将看清众生受苦的因果关系。

我们只能帮助众生了解受苦的种种起因。否则,无论愿心多么伟大,都无法利益众生。

身为佛法的初学者,当务之急在认清我们自己和自心烦恼的关系,我们应当仔细思考:我们的烦恼为何,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烦恼,我们视烦恼为何物。我们须视烦恼为过失的,为极负面的,它只会带来伤害。我们必须对它生起厌恶心,视它如仇敌,不要成为它的牺牲品,不受其控制。我们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受其所害,尽可能地压制它,永不屈服于它。我们须学习如何克服并击败它们。初习佛法者,须将此视为修道的主要目标。我们不只应极力避免成为烦恼的战利品,也应自我护卫,防止它去伤害他人。

我们可以藉由精进地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以祈获得声闻与缘觉的境界。我们可以虔诚地念诵祈愿文,让众生因此而亲身感受

到其效果。反过来说,圆满的觉悟者不需要作这类祈求;因为祂具备了ㄧ切智智,祂知道祂自己事业的成果为何;祂完全了知种种因缘之相互关系,及其个别因缘所产生的果报,一切的因缘业报,了如指掌。

佛陀另一殊胜德行,是『自然得成』。

其它有情,如声闻和一般凡夫,必须花费长久的时间及精进勇猛心,以实现目标。但佛陀毋需计划,不由用功,目标自然得成。这是『自然得成』,因为佛陀是一切智智者。

接下来的偈颂,是阐述佛的四无碍智。

第一种是『法无碍智』,是通达诸法的名字与定义,若以「火」来举例说明:首先我们为它下定义,即我们视火为一物体,在基本上我们将「火」具体化了;随后,我们了解「火」的独特性质,即其热量,「火」异于其它物体的独特性。圆满的觉悟者即有分别一切法的智慧,能通晓一切法的含义与定义、它形成的基础、以及它的独特性质,并且能够把它从一切他法中辩别出来。这叫做『法无碍智』,即了知一切法、它们的基础与定义。

佛陀不仅通晓一切法,佛也善于阐述一切法。因此通达一切法的智能有两个层次;

第一是通达法性的智慧,第二是阐述法理的智慧。

第二种智慧叫做『义无碍智』。

第三种智慧,是指圆满的觉悟者通晓一切词句之词源学,及它们的含义。祂也通达一切众生的语言,并能自在分别一切法的名词或符号。这可分为两种类别:第一种称为『仅仅名词或符号』,意思是指这类名词或符号,并无特别的意思或推论之道理。第二种称为『据推论既成含义』,这类名词或符号具有其典故渊源,其字义可由他们的字源意义而衍生。如佛陀之名词,便可从字源而推论其含义,此名词之字源的定义是由推断佛具有的殊胜功德而衍生出来。所以佛陀能自在分别一切语言词句、它们的符号、以及它们的字源含义,并能随意解说,称为『词无碍智』。

第四种智慧称为『辩才无碍』,是指佛具有『一切智无畏』。这种内在的力量或无所畏惧,是来自佛真正通达语言文字的含

义,且具有强烈信心。佛对一切言词皆了然于心,并有无穷的能力,用字精辟,表辞达意,毫无障碍。佛具有无边智慧,与善巧方便,故能辩说法义,圆融无碍。

因此,佛所具备的第三种与第四种无碍智慧,是有关超凡的智慧与勇敢,使佛能善巧说法,通达无碍,并使所有闻法者,皆能信解受益。

因此,作者在此礼敬具有四种无碍智的佛陀。这些智慧,也涵括于证得八、九地菩萨果位的声闻与缘觉境界。但是最高无上、究竟无碍的境界,惟有圆满的觉悟者才独有。

佛的重要象征之一,便是佛的无量功德。其功德无以言诠,永难究竟周知。我们已说明佛的第一种功德,便是「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我们也了解佛已证得究竟解脱,不但自己解脱一切障碍,更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垢染。佛已超越一切现象,能引导一切众生,趣入正道。佛已断除烦恼障及所知障,穷究禅定三摩地,能转化一切现象。佛是无所不知,无处不在,以其智慧掌握一切所知,显示其心以度脱一切众生。佛具有任运成就之能力,佛无需任何辛劳,一切事业自然成就。佛也具备了无上大明觉──能遍知一切法、对一切法的本质、由来与定义,皆能巧妙阐述。

接下来,弥勒大乘庄严经论赞颂佛的第二种功德,便是「六神通」。

第一是神足通。佛能实际现示自己的神通,化无为有、并且化有为无。此一神通,称为神足通。

第二是他心通。佛能知晓他人的一切心念、思想、感受、情绪及心境。

第三是天耳通。佛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听闻一切粗细远近之音声。

第四是宿命通。佛能穷究自他过去世种种身、种种习性、种种经验和事迹。

第五是天眼通。此神通与第三神通相似,但是是能见未来世。众生未来将发生何事,将投生何趣,佛皆能知。这是指佛能预

知及预言未来一切事情。

第六是漏尽通。指佛断尽了一切无明烦恼。当众生精进修道,逐渐净化内心烦恼垢障,达至某种清净之阶段,如证得初地菩萨果位。究竟证悟的佛陀,了知一切众生烦恼净化的程度。

弥勒菩萨接着详述此六神通的事业。佛以六神通示现了身语意三种神通事业。

第一是佛身之神通事业,指佛能以神通至所化之有情前面。佛为了调御一切可度之众生,无论众生在何处,佛皆能以神通至其前。这便是佛陀身的神通事业。

佛示现此神通,显现于具缘之有情前,为令其心中生起信心。佛在世时,以神通出现于某处,是常有之事。若欲前往远处,佛不但自己运用神通前往,更邀请他人分享其神通,佛赐他们一块木板,便能带领他们一同前往。

例如,在佛陀时代,一位知名的佛法护持者,名为「给孤独」长者。其有一女名摩诃苏跋陀,亦称摩诃达跋提,此女远嫁他国国王,其国佛法不彰。君臣均信仰外教,并敬奉外教导师,常以外教之名,举办盛大供养。因摩诃达跋提身为虔诚的佛教徒,这种情况使她深感痛苦。一日,她便尝试说服国王,邀请佛陀前来皇宫。

摩诃达跋提知道佛陀无所不知,且有他心通,也知佛能随心所欲出现于任何地方。因此,得到国王的允许,她广邀皇亲国戚,为佛与随从筹备盛宴,手捧香柱,虔诚祈求佛与随从前来应供。无所不知的佛,闻其祈求,随即邀请所有具神通者,一同前往摩诃达跋提的皇宫。一切声闻缘觉,皆来赴约,先至皇宫恭迎佛陀。这是佛陀全知事迹之一,佛陀以他心通得知他人心意,并以神通即身示现。这是结合了身和意的神通事业。

其它许多人于佛在世时,也皆曾经历佛陀此类神通事迹。佛陀的父王净饭王,亦曾邀佛前来迦毗罗卫城,但比丘恰伽却早一步抵达,以迎接佛陀。一如往常,声闻缘觉诸佛抵达后,便于王宫上方虚空中,化现虚空中之盛宴。净饭王对此大感惊异,以为是佛陀本身所变化,当国王问比丘恰伽,才知道他们只是佛陀的弟子,倍感惊愕。

佛陀语的神通事业,又以四种殊胜方式示现。

天耳通是佛陀四种语神通事业之第一种,佛以天耳通能知一切众生的语言,并能以彼等之语言说法,令彼等了解信受。佛以宿命通,能知众生往昔因缘,知彼从何而来。此神通亦与天眼通有关,佛以天眼通能知众生来世趣向何处。此二神通,能知晓过去及未来的大智慧,超越了断见与常见的䜡窖,反驳了此二谬见,前者否定过去及未来的轮回,后者则执着于有一个恒常的我。

佛的第四种语神通事业,是与漏尽通有关──佛陀具究竟智慧,知以何善巧方便,引导一切众生,去除烦恼,达至究竟解脱。

佛的身语意三种神通事业中,最能广乏地利益众生的,便是语神通。因为借着语言说法,引领众生,步上正法,是最实际有效地利益众生。

到目前为止所述说之佛陀的功德,皆是佛的法身功德。

接下来的偈颂,则是对佛陀色身功德的礼赞。论中说:「一切有情若见汝,清楚知是圣士夫」。佛陀示现为崇高伟大的人物,相好庄严。在梵文中称为「lakshan」,在藏文中称为「tzen」。这些殊胜特质,惟佛独有,有缘见此相好者,皆毫无疑问地认为,持有此相好者即使是大士夫。所谓相好,即三十二相,如顶成肉髻相,与八十种好,如指甲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其作用为令有缘人见而生信,乃至仅只诚心瞻仰佛的相好,即可获得解脱。

佛陀的色身无比庄严,是超越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此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由于行持十波罗蜜多的无上功德而来,尤其是行持忍辱波罗蜜多。

无耐心及不能修忍辱波罗蜜多,将转生为相貌丑陋,若修持忍辱波罗蜜多,则将转生为相貌庄严,而最终将证得佛的圆满庄严相。因此,通过思惟这些功德,能令行者为了获得此功德而精进行善止恶。行者应尽力避免负面情绪,尤其是愤怒的情绪。即使是片刻的愤怒,亦将招致痛苦困顿的后果,甚至毁灭一切善业功德。

如寂天菩萨所言,若有人伤害我们,而使我们感到愤怒,我们将因此犯下两种过错。因此,当我们的心被他人的言行扰乱而感到嗔恼不安时,寂天菩萨开示我们应当尽力缓和自心,不为愤怒所败。他特别强调无论如何,切勿怨恨他人,因为此情绪对我们的伤害甚巨。

以下是一则知名的关于怨恨的故事。一次,当西藏那措译师在拉萨和阿底峡尊者共事时,无意间打翻了墨水,这对常用笔墨的译师来说乃属平常事。对此阿底峡尊者却勃然大怒,立即叫那措译师离开。那措译师感到沮丧,并抱怨地说:「在阿里时,您曾把我赶走,如今,您是第二次如此对待我。」

阿底峡尊者回复:「同样的事,我怒而不恨,你却满腹怨言,你当知如何降伏情绪。」

弥勒菩萨接着礼赞佛陀的四种清净。佛以四清净而无须费力即可完成四种事业。

第一是所依清净或色身清净。此促使佛能应众生所需,以任何身在任何时候,随心应化;其所应化之色身需住多久,皆能随欲而住。而且是无条件及无限制地应众生需求而化现。

第二是所缘清净。这是指佛能随意转变一切所缘境;把存在的转化为不存在,把不存在的转化为存在,即能化空为有、化有为空。佛有清净的智慧,知晓何物应显示,何物不应显示,以利益众生。

第三是心清净。这促使佛能应众生所需,示现入于禅定中,且能随心欲住多久,即住多久。

第四是智清净。这是惟佛独有的清净智慧,是指佛能毫无障碍地辨别、了知及理解任何所应当辨别、了知及理解。

接下来是礼赞佛的十力功德。这些都是佛无人能征服之心的力量。

(一)【知处非处智力】。指佛能知一切现象的因果关系,了知一切存在的起因。

(二)【知业报智力】。指佛能知造作什么业,将产生什么果报,及造作什么业,将不会产生此果报。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指佛能知何种禅定,能获得何种解脱境界。

(四)【知种种胜解智力】。指佛了知众生的利钝根机,知其对于信、精进、智的理解能力之程度为何。

(五)【知诸根胜劣智力】。指佛了知一切众生之意乐。因佛知那些众生趋向大乘,那些众生趋向小乘,那些众生对色尘较有吸引力,那些众生对声尘较有吸引力,因此能决定应给予何教法。

(六)【知种种界智力】。指佛了知众生种种心境。佛知众生内心所潜伏的种子,倾向于何种种性,故能给予适当的教导。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指佛了知一切道,将引领众生至何趣。因佛知众生所造诸业之因,并了知诸业将牵引众生投生到何趣。因此,佛知以何种方便法门,可使众生获得何种解脱,并了知何种众生适合修持何种法门。

第八、九及十在前面已讲过。

(八)【知宿命无碍智力】。即知一切过去世。

(九)【知天眼无碍智力】。即知一切未来世。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知诸漏永尽。

礼赞文接着详述十力功德之事业。一般来说,十力功德能降服四魔。

四魔中,第一是烦恼魔。烦恼魔使人迷惑而造成行为错误,如杀生献祭。此事业与佛十力功德之第一力有关,佛知何法当为,何法不当为。

第二是蕴魔。此魔使人迷惑而寻求不正确的皈依对象,如皈依天神或,或人间神祇,藉杀生献祭来向牠们祈福,众生却因此而带来负面的果报。佛十力功德之第二力可以对治此魔,若了知一切行为之因果关系,便能避免一切造成负面果报。

第三是死魔,它使人陷入无明而不知清净正法。如一些众生被无明蒙蔽,而相信浸于河中能涤净罪业,或禁欲苦行能获得解脱。佛知唯有禅定力量,方能彻底净除罪业。

第四是天魔,它使人迷惑而不乐追求大乘道。若有人具足资格领受大乘法教,却误而领受小乘教法,便剥夺了此人修行大乘道的机缘。佛十力功德中的后七力,可对治此魔,佛知一切众生的习气、兴趣及机根利钝,故知众生是否具缘修习大乘道;若此人因缘成熟,佛便令其入于大乘道,而击败第四魔。


{返回 其它善知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性(大宝金刚仁波切)
下一篇:曼陀罗供养法讲义,财神法的原理和实践(明舒法师)
 净土灯航——往生极乐世界发愿文作法明示加持速入(赛仓仁波卿 著)..
 西藏生死书
 开示宁玛巴佛法概要(吉美衮桑滇贞仁波切)
 注解《入中论》之《明示真实性之灯》(仁达瓦著 洛滇堪布译)
 《极乐愿》讲记
 本性大手印与光明大圆满修行次第要略(释迦室利大师造)
 上师瑜珈 一(究给企谦仁波切开示)
 为何古代大师们要朝圣?
 安住于见地之中(究给企谦仁波切)
 大圆满 第四章 传承的重要性 (南开诺布仁波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33 四家语录[栏目:04 语录]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五)灵通妙用 7.一箭双鵰[栏目:善祥法师]
 浅论僧团中的说戒仪制[栏目:其它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四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08-037菩萨布施的因与果[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毁谤口业 现受惨报[栏目:勿说僧过]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七节 自性空与无自性空[栏目:厚观法师]
 身苦与心苦[栏目:明法尊者]
 如何做佛事?[栏目:圣严法师答疑]
 名人[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