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观察因果不虚而生起定解?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0
问: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观察因果不虚而生起定解?
答:因果并非宿命。否则,我等不必精进修行、忏悔罪障,亦无信心以当下凡夫之身追求究竟佛果。因果法则无所不在、深奥复杂,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缘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任何的言行甚至起心动念,皆有相应后果,都会影响自己和他人。有些后果显现得很快,而有些却要等到遥远的未来才能看清它的结果。佛陀说只有像他那样彻底觉悟的人才能完全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作为凡夫,我们不能透彻三世因果,但仍然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因果生起定解。以下谨供参考:
依止具德上师后,依教奉行,修持正法,自会增上出离心、菩提心和信心等诸功德;但若不奉教言,或不调心修行,则无法在相续中生起如是功德,必然与庸俗同道。
同样是家庭,有的父母疼爱、夫妻和睦,子女孝顺,而有的却全然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或在同一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下成长的人,价值观、性格、行为取向等可能大相径庭;依止相同的上师修法,不同弟子对上师的信心、修法的见解等亦不尽相同;同样是宠物,在不同家庭中享有的条件却天壤之别;在同一行业从事相同的工作,有些人能很轻松地盈利,而有些人无论如何努力经营,仍然穷困潦倒……等等。如是种种皆为因缘不同,所以果报迥异。
当我们因嗔恨心图一时之快后,更深的积怨必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当我们以贪著心追求暂时安乐时,往往求而不得、得而复失,痛苦如影随形相伴;反之,以清净心多行善法,必会带来内心安乐等诸多善果。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如果您观修四厌离法后,相续中仍然生不起出离心,该如何调整?
下一篇:
观修因果不虚的目的?
什么是善?
现实生活中,面对种种令己烦恼的对境,如何修持菩提心?
我已经很努力地观修四厌离法了,可在修法过程中还是有懈怠和拖延的现象,该..
观修因果不虚的目的?
诽谤上师...做了忏悔,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很罪恶。此时要如何自我对治?..
信心不足时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在莲花的花苞中修行700年才能成佛..
我年纪大了,打坐时是否可以背后靠一个垫子,还是背必须要挺直?
我听其他道友说他们禅修时能看到光、佛像等,可是我禅修时什么觉受都没有,..
感受苦果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痛苦以及痛苦之因...恶业如何才能消尽?..
每天该如何去修法?如何抓住修法的核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往事悠悠 回首那些飘远的温暖
[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惠崇~书林逸人壁
[栏目:禅诗三百首]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29集
[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入行论释·善说海 第九品 智慧
[栏目:索达吉堪布]
一半聪明一半糊涂
[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栏目:圣轮法师]
安住心性
[栏目:慧律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0四集
[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持戒为悟道的资粮(大愿)
[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漫说《长阿含》(卷十一)~B 佛对伽罗楼尼乾子的预言
[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