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以亲身经验谈谈,作为佛弟子现实生活中应如何以佛法之本怀善巧方便行持善法?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9
问:请以亲身经验谈谈,作为佛弟子现实生活中应如何以佛法之本怀善巧方便行持善法? 
 
答:大圆满无上窍诀法的殊胜之处在于不舍离任何外境,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国王不舍弃王位而成就的公案,因此切勿将修行与日常工作、生活对立,否则自心会产生诸多烦恼与障碍。其实修法与生活原本一如,若将修法(调伏自心)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则不仅出世间功德增上,世间也会越来越圆融,人品贤善,人见人欢喜。
何谓修行?充满智慧和慈悲的生活就是修行。何谓凡夫?愚痴、自私地生活就是凡夫。以智慧面对生活,看得破、放得下、随缘自在就是修行。执著于生活的是非得失,就是凡夫。因此,生活本身无有好坏之别,全在一念之间。
座下修行方法:以时时护持正念为要。尝试列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工作、上下班路上、吃饭、做家务、陪同家人或亲友等等,观察、反省每一过程中自己的劣习或者过失,然后制定具体针对每一种习气的对治方法或身处某种外境时的修行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调整。例如,除了有限的座上修行时间外,上班的路上或独处时可以见缝插针,发心后以金刚诵持诵心咒;工作中或与人交往时可以观如梦如幻、业之因果、三界是苦;吃饭时可以对治自己的贪心等等。
末法时代,作为佛弟子应该方便善巧地面对现实生活,在不信仰佛教者前流露过多表面行为,会造成诸多不必要的烦恼和障碍。比如在单位手持念珠念诵佛号,或者在家人不理解、甚至反对的情况下安置佛堂等等,可能招致自他无谓之烦恼,形成修行之障碍,并有致人谤法之虞。
   然而尚需了知,所谓积习难改,无始以来我们所造的业力烦恼沉重,成就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要对治如此沉重的习气,一方面要通过闻思修树立正知正见,另一方面要做好打持久战的精神准备,培养坚忍的意志力,不要因前路险阻而畏惧不前,或坐等未来因缘具足。因为修法之善缘稍纵即逝,无常随时可能呈现,故应积极主动地把握当下精进修法,脚踏实地逐步趣入解脱。例如,初次对治烦恼习气的时候可能不会一步到位,但是在业力现前时,哪怕内心仅仅挣扎了一下,没有立刻被习气所牵制,也是小小的胜利,起码说明已经产生了与习气抗衡的力量,而非懵懂无知地随业力漂泊。在此基础上,再不断以正念对治习气、调伏自心。当自心正念的力量超胜沉重的业力,彻底击败习气时,就是真正的胜者。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我修行禅定时感觉妄念纷飞,而座下好像感觉并无诸多烦恼?
下一篇:作为佛弟子如何将佛法融入现实生活?
 我一上座直接进入安住状态,不排九节风或念诵仪轨可以吗?
 我发现自己渐渐地就不想再念诵《喇荣课诵集》了,请上师开示这种情况下该如..
 请解释皈依学处三所断的内容?
 初行者禅修时若沉掉比较严重或身体感觉疲惫,不能圆满每座至少1小时的修法..
 请说明中士道的皈依意乐、皈依时间及对境?
 如果家里人不信佛,不允许摆设佛堂,在家居士应该如何选择修行地处?..
 请问禅修中是否需要自始至终保持“舌抵上腭”?
 在行持皈依仪轨的第三遍念诵时,大恩上师一再强调“要生起欢喜心”有何重大..
 按照索达吉堪布宣讲《前行广释》时所讲解的修法引导而进行观想,请问这样是..
 我的性格很不好,喜欢乱发脾气...怎么样才可以调柔自己的性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六章 阿赖耶识(本体论)[栏目:法舫法师]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八集[栏目:慈法法师]
 我们这个时代念佛是最大的修行方便[栏目:慈法法师]
 禅修手册 随观集法与灭法[栏目:禅修手册]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栏目:智者大师]
 忆慈父[栏目:智文法师·散文随笔]
 大圆满前行 第三章 起修 第一节 1 晨起观修[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解惑录二[栏目:耕云先生]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二三)[栏目:杂阿含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A 《杂阿含经》第三十四卷与三十五卷多谈及外道,这种风格与《中阿含》与《..[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