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世出世间善法的不同之处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0

世出世间善法的不同之处

普巴扎西仁波切

现前很多人都在听闻着殊胜的教言,并且依止高僧大德而作修行,这样行持非常好。无论你是行持教法还是证法,乃至平常没有什么闻思,也无法从事什么具体的修法,只是从事一些善行,也同样一个道理,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

有些对佛教不太了解的人可能有这样一个疑问,佛教徒不是都在提倡从事善法吗?我现前虽然没有进入佛门,但是我的心地也不坏,平常也在根据自己的条件做着各种扶贫帮困的事情。既然你我之间都在从事善法,那么你和我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是的,我们天天都在讲解要从事善法。虽然从表面上看同样都在从事善法,好像没有什么差异,但实际上两者天差地别,因为世出世间从事善法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同样是从事善法,出世间善法的标准是贪嗔痴烦恼逐渐减少,信心和慈悲心则与日俱增。若要是没有做到这一点,也就是你所从事的善法没有起到这个作用,那么我建议,你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你的修法?

我们知道,地狱和西方极乐世界并不在遥远的某个地方,而是自心的显现。当内心清净之时,外在的显现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相反,内心不清净的时候,则会呈现三恶趣之相。正如禅宗第六祖惠能大师曰:“一心向善者,西方极乐世界即在眼前”,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并不在某个据点之上,而在清净心之中。

相信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都不会认为,修行净土就是进入佛门之后马不停蹄地往西行走,一直走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然后就成佛了。净土法门可不是这么安立的。

因此要记住,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的清净心之中,而我们原本都具有这清净之心,因被贪嗔痴烦恼遮障而无法呈现。就如同天空本来就是湛蓝无边,被乌云遮止之时则无法呈现。所以想要呈现蓝色的天空,就要驱散乌云。同样一个道理,想彰显本来清净之心,呈现西方极乐世界,就必须先遣除贪嗔痴烦恼。

所以我们平常所从事的一切善法都是为了对治内心的贪嗔痴烦恼,调伏自己的内心,这也正是世出世间行持善法的区别所在。这些道理要理解得细致一点。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谓佛教的最高境界
下一篇:共同外前行乃精进修法的前提
 修行上师瑜伽必须要熟知四精要法
 发菩提心依心力的差异分为三类
 开示法与根机相契合
 信心与净观
 分别心的过失
 不要轻视《上师瑜伽导修》
 修学密法应细致踏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何谓供养——外供 内供 密供
 闭关修学之前首先应知道如何修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阿含的现实意义(妙心法师)[栏目:阿含思想研究]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栏目:日慧法师]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比丘尼吉舍瞿昙弥 得见涅槃尊贵又神圣[栏目:法句经要义]
 佛教平等思想的现代意义(唐忠毛)[栏目:佛教思想研究]
 弟子卷第十四 284.问曰:诸弟子甚多,何以故说舍利弗、目犍连等,满阎浮提中,如竹麻稻苇?[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禅修中的认识论与价值观[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法苑成立日说法[栏目:太虚法师]
 念头善,环境就美好[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法海集四 第五部分:见及乘差别备忘录 释[栏目:法海集]
 五百罗汉 207、无边身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